2019年艾司氯胺酮獲批治療難治性抑鬱症,未來的路如何走?

2020-12-13 百家號

今年春天,患有兩種特殊形式抑鬱症的患者,從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那裡聽到了一些好消息。Brexanolone是一種革命性的新藥,它能迅速減少那些與產後抑鬱症的破壞作用相抗爭的患者的相關症狀,並能恢復患者的功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19年3月批准了brexanolone的臨床使用。

同樣在2019年3月,FDA批准了一種同樣引人注目的新藥——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其目標是治療難治性抑鬱症(TRD)。難治性抑鬱症是一種,即使在病人嘗試了兩種以上的抗抑鬱療法後依舊未得到好轉的抑鬱症。艾司氯胺酮在醫生的辦公室、診所或醫院內,經鼻內輸送後,可在幾個小時內迅速起效,能夠緩解大約一半的TRD患者的抑鬱症狀。

和brexanolone一樣,艾司氯胺酮也產生於NIMH資助的一項長期研究。然而,艾司氯胺酮的研發歷史卻不同於brexanolone,其中涉及到一個巧妙的猜想和相當多的運氣,同樣值得講述。

「故事」呈現如下。

圖源:abc15

那個猜想:已經有夠多的單胺類物質了,那麼穀氨酸呢?

氯胺酮作為一種有效的抗抑鬱藥物使用的可能性,開始於一個由挫折而產生的有依據的猜測。整個20世紀的下半年,精神藥理學科學使用藥物來對抗精神疾病造成的破壞性症狀,導致了精神病學的轉變。有效、廉價和快速的抗抑鬱藥物,成為了對抗抑鬱症的主要武器。每隔十年左右,就有一種新的,既能保持藥物有效性,副作用又比較少,而且更易於開處方和服用的藥物被研發出來。

到了20世紀90年代,藥物研發快速增長的趨勢急劇放緩。事實證明,所有已知的抗抑鬱藥,作用機制都比較類似——增加一類被稱為單胺的神經遞質的活性,這類神經遞質包括: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儘管進行了多次嘗試,但科學家還是未能顯著提升單胺類抗抑鬱藥物的藥效,致使許多人患上了TRD。

自此,許多藥理學家開始相信,若想取得重大的進步,新藥需要採用單胺類以外的作用機制。但是我們要在哪裡轉彎呢?耶魯大學的John Krystal, M.D., Ph.D.,和 Dennis Charney, M.D.,提出了一個有依據的猜測:讓我們試試穀氨酸吧。

穀氨酸是大腦中的主要興奮性神經遞質,負責激活神經元,以開啟驅動各種行為模式的關鍵通路。Drs. Krystal 和 Charney 研究了穀氨酸神經遞質的改變,對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響,驗證了穀氨酸功能改變可能導致精神病的假說。他們注意到,一種特殊的穀氨酸受體阻斷劑——氯胺酮,會對個體產生深刻的精神上的影響,導致了類似精神病的症狀。

他們參閱了一些臨床前的研究,尤其是Phil Skolnick, Ph.D., D.Sc.,以及他的同事們的那些研究,這些研究表明,穀氨酸受體之一——NMDA受體的拮抗劑具有抗抑鬱的特性。他們還了解到,穀氨酸在情緒和單胺調節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們想知道穀氨酸是否也有可能在抑鬱症中起作用。氯胺酮能用於治療抑鬱症嗎?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在少數抑鬱症患者中發現,低劑量的氯胺酮,低於那些引起類似精神病症狀的劑量,可以顯著減少抑鬱症症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單胺類抗抑鬱藥物,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生效,而氯胺酮對抑鬱症的作用效果,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發生。

從氯胺酮到艾司氯胺酮:證明與改進

雖然,精神藥理學的歷史上,充滿了「不同尋常的發現」的例子,這些發現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但Krystal 和Charney 的發現卻與此不同。

在得到最初的令人驚訝的結果後的二十年時間裡,NIMH資助的研究許多更為細緻的研究都在持續標明,氯胺酮在靜脈注射後,能夠迅速減少抑鬱症症狀。

這項驗證工作,大部分是在位於馬裡蘭州貝塞斯達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NIMH校內研究項目(IRP)中進行的,在那裡我們支持大約600名科學家,從事自基礎神經科學到臨床試驗的各種研究。初次報告發表後,Charney博士以調查員的身份加入了NIMH,並招募了Husseini Manji, M.D.和Carlos Zarate, M.D.,在IRP中建立了一個情緒障礙研究項目。

與此同時,Drs. Charney, Manji,和Zarate,計劃進行使用氯胺酮治療難治性抑鬱症的首次研究。2006年,Dr. Zarate及其同事,首次在病人中發現了,氯胺酮對患有難治性抑鬱症的患者,能夠產生快速、穩定和相對持續的抗抑鬱作用(這項研究中的患者已經使用過超過6種抗抑鬱藥物,均無效)。

從那時起,Dr. Zarate 在NIMH得出的主要研究發現就包括,氯胺酮對難治性抑鬱症和雙相抑鬱症,具有強大且快速的作用,同時也能減少患者的自殺念頭。此外,NIMH以及NIMH資助的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多項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氯胺酮能夠產生這些快速的治療效果的可能機制。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由NIMH資助的科學家(其中包括Dr.Charney,他在2004年離開NIMH,在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繼續他的研究),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證實氯胺酮在治療TRD中確實是有效的,它能夠使大約一半的此類抑鬱症患者得到症狀緩解。其他研究標明,氯胺酮的作用能夠持續幾天到幾周,多次給藥可為那些起作用的患者,帶來持續的症狀緩解。

雖然這些研究非常令人信服地證明了氯胺酮的潛在益處,但廣泛使用氯胺酮的巨大障礙仍然存在。最重要的是,靜脈注射的使用途徑,對那些可能受益於氯胺酮的人來說,意味著昂貴的治療費用和諸多的不便。雖然,一些醫生已經開始研究鼻內使用的氯胺酮,但離開IRP去楊森製藥公司工作的Dr. Manji,卻決定採取不同的策略。

氯胺酮和許多有機分子一樣,是由兩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組成,這兩種化學物質只在三維結構上有所不同:即S-氯胺酮和R-氯胺酮。在Dr. Manji手下工作的楊森製藥公司的科學家們認為,S-氯胺酮是抗抑鬱的有效成分,如果他們能夠對S-氯胺酮進行提純,那麼他們就可以將更多的藥物輸送到鼻腔。

他們生產製造了這種藥物,稱其為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隨後的臨床試驗表明,經鼻給藥的艾司氯胺酮對TRD患者具有穩定的抗抑鬱作用。艾司氯胺酮於2019年3月獲得FDA批准。

建立於成功的基礎之上:氯胺酮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是什麼?

這項工作不是為TRD而做的。氯胺酮和艾司氯胺酮都是有效的,但兩者也都有明顯的缺點。許多病人在施藥後幾小時內,會出現令人不適的解離症狀、高血壓或其他副作用。由於可能出現的這些症狀,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潛在的濫用現象的出現,這兩種藥物都需要在醫生的辦公室進行施藥。這些藥物不屬於那些,你可以從藥房拿到,然後自己服用的藥物。

Dr. Zarate和其他研究者,正在努力地通過研究氯胺酮的作用機制,來尋找更安全的氯胺酮替代品。其中一種比較有前途的化合物是氯胺酮的代謝產物,這一化合物是由Dr. Zarate 和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的Todd Gould合作發現的。NIMH、國家老齡化研究所和國家推進轉化科學中心的跨機構合作項目,正在開發這種藥物,以測試其在TRD患者中的療效。

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現有藥物的最佳使用途徑。氯胺酮或艾司氯胺酮是否能夠長期地安全使用呢?它們能夠被用來降低有緊急自殺念頭患者的自殺風險嗎?醫生、診所和急診室如何將這些藥物,作為治療患有嚴重抑鬱和有自殺想法或行為的患者的綜合方案的一部分使用呢?這些都是NIMH資助的研究項目,正在迫切尋求其解決方案的問題。

但是,氯胺酮快速抗抑鬱能力的發現為我們提出這些問題鋪平了道路–那些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無法想像到的問題,那些只有在我們有了合理的猜測的情況下才能提出的問題。

參考資料:

1.Berman, R. M., Cappiello, A., Anand, A., Oren, D. A., Heninger, G. R., Charney, D. S., & Krystal, J, H. (2000).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ketamine in depressed patients. Biological Psychiatry, 47(4), 351-354.

2.Daly, E. J., Singh, J. B., Fedgchin, M., Cooper, K., Lim, P., Shelton, R. C., … Drevets, W. C. (2018).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nasal esketamine adjunctive to oral antidepressant therapy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75, 139-148.

3.Diaz Granados, N., Ibrahim, L. A., Brutsche, N. E., Ameli, R., Henter, I. D., Luckenbaugh, D. A., … Zarate, C. A. Jr. (2010).Rapid resolution of suicidal ideation after a single infusion of an N-methyl-D-aspartate antagonist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1, 1605-11.

4.Diaz Granados, N., Ibrahim, L., Brutsche, N. E., Newberg, A., Kronstein, P., Khalife, S., … Zarate, C. A. Jr. (2010). A randomized add-on trial of an N-methyl-D-aspartate antagonist in treatment-resistant bipolar depression.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7, 93-802.

5.Kraus, C., Wasserman, D., Henter, I. D., Acevedo-Diaz, E., Kadriu, B., & Zarate, C. A. Jr. (In Press). The influence of ketamine on drug discovery in depression. Drug Discovery Today. doi: 10.1016/j.drudis.2019.07.007

6.Krystal, J. H., Abdallah, C. G., Sanacora, G., Charney, D. S., & Duman, R. S. (2019). Ketamine: A paradigm shift for depressi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Neuron, 101, 774-778.

7.Singh, J. B., Fedgchin, M., Daly, E., Xi, L., Melman, C., De Bruecker, G., … Van Nueten, L. (2016). Intravenous esketamine in adult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double-blind, double-randomization,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Biological Psychiatry, 80, 424-431.

8.Trullas, R., & Skolnick, P. (1990). Functional antagonists at the NMDA receptor complex exhibit antidepressant ac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85, 1–10.

9.Zanos, P., Moaddel, R., Morris, P. J., Georgiou, P., Fischell, J., Elmer, G.I., … Gould, T. D. (2016). NMDAR inhibition-in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metabolites. Nature, 533, 481-486.

10.Zarate, C. A. Jr., Singh, J. B., Carlson, P. J., Brutsche, N.E., Ameli, R., Luckenbaugh DA, … Manji, H. K. (2006). A randomized trial of an N-methyl-D-aspartate antagonist in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3, 856-64.

brainnews團隊原創編譯作品,轉載請聯繫授權

作者信息

作者:Joshua Gordon

編譯作者:向河(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Simon(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難治性抑鬱症:新藥效果如何?
    世界上超過3億人備受抑鬱症的困擾,調查顯示其中65%的抑鬱症患者無法正常工作,抑鬱症還會給其他常見疾病帶來不良後果,預期壽命比其他人縮短10年。與其他抑鬱症患者相比,難治性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會增加7%,36%的患者需要延長平均住院時間。 FDA精神藥品評估研究中心產品部門的執行主任Tiffany Farchione博士說道,在面臨嚴重生命威脅的條件下,尋求全新的針對難治性抑鬱症的有效治療方案是長期以來的需要。
  • 新研究稱艾氯胺酮鼻腔噴霧劑能迅速緩解抑鬱症症狀
    抑鬱症會影響許多人的生活,雖然目前有許多治療方法可供選擇,但多數見效緩慢,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才能讓人感受到好處。現在,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正在獲得研究人員的認可,並且它可以為那些對其他抗抑鬱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提供快速症狀緩解。
  • 從氯胺酮抗抑鬱新機制探討靶向離子通道的新藥研發
    那麼面對新冠疫情造成的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有沒有能夠快速起效的抗「新冠抑鬱症」藥物呢? 2019年3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強生旗下楊森公司開發的艾司氯胺酮鼻用噴霧Spravato用於治療難治性抑鬱,該藥使用4小時內即可緩解抑鬱樣症狀(圖二)[4]。
  • 盤點臨床試驗中的抗抑鬱症藥物
    抑鬱症是最常見但最具破壞性的疾病之一。2005 年到 2010 年,美國因重度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造成的經濟負擔就增加了超過 21%。而難治性抑鬱症(給予一種或多種抗抑鬱劑以足夠的劑量和持續時間都達不到療效的抑鬱症)是十分嚴重的,除了工作能力的喪失和生活質量的低下以外,17% 的患者表現出自殺傾向。另外美國每年用於難治性抑鬱症的開支將近 500 億美元。因此,開發難治性抑鬱症的新穎療法刻不容緩。然而,很多時候抗抑鬱劑的單一療法不足以治療抑鬱症。
  • 東陽光藥業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膠囊獲批上市 系同類首家
    艾司奧美拉唑是質子泵抑制劑藥物,最先由瑞典AstraZeneca AB公司研製,2007年獲批進入中國,2019年阿斯利康(AstraZeneca)獲得本地化生產資格。艾司奧美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臨床上用於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等。
  • 28億元大品種再添對手 新天藥業艾司奧美拉唑鈉獲批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3月23日,新天藥業發布公告,旗下公司匯倫江蘇藥業的消化系統用藥——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獲批。該藥主要用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食管炎以及胃炎的治療,是不能口服用藥的胃食管反流病替代療法。隨著該藥的獲批,28億元大品種的市場增添新對手。
  • 瑞典卡羅琳學院:氯胺酮對難治型抑鬱症有奇效,為新型抗抑鬱藥物...
    15% 到30% 的病人在前兩次治療中都得不到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抑鬱症被認為是難以治療的。 研究表明,低劑量的麻醉藥物氯胺酮對某些患者起作用很快,但它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還不清楚。 美國和歐盟最近批准了一種含有氯胺酮的鼻腔噴霧劑用於難治性抑鬱症患者。
  • 艾司奧美拉唑全球超600億美元,國內企業群雄逐鹿
    5月25日,東陽光申報的3類仿製藥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膠囊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艾司奧美拉唑是奧美拉唑的單一異構體,兩者均屬於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臨床上用於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等。
  • 抑鬱症治療:運動、飲食及藥物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終生發病率約為10%~15%,目前對抑鬱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因此,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我們需要探索新的幹預手段,本文重點關注運動、飲食及氯胺酮等治療方法。
  • 057期抑研報|單次和反覆氯胺酮輸注可減少難治性抑鬱症的自殺意念
    J. (2019).前額葉神經預測指標可能會推動未來fMRI臨床決策標記的發展,從而提高急性期治療期間的反應率和依從性。此外,本研究強調了amPFC在抑鬱症恢復中的重要性。影像預測指標預測抑鬱症恢復的診斷能力:留一法交叉驗證與全樣本效應量估計。參考文獻:Meyer et al.
  • 一文讀懂:精準醫療抗擊抑鬱症,人類能否重新掌握命運?
    在即將啟動的臨床試驗中,醫生將探索強化tDCS治療對快速抗抑鬱的療效。現有臨床證據表明,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之外,主要針對難治性重度抑鬱症患者,物理治療將成為有益的輔助治療手段,包括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VNS(迷走神經刺激)、DBS(深度腦刺激)等。
  • 治好抑鬱症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並不如預期文章稱,胡海嵐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實際上,氯胺酮如果作為治療藥物使用,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爭議。
  • FDA批准用「K粉」治療抑鬱症,認為利大於弊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於3月5日批准了30年以來第一款採用「新作用機制」治療抑鬱症的藥物艾氯胺酮(Esketamine),這款藥物將以鼻噴霧劑的形式給藥,被用於治療產生耐藥的嚴重抑鬱症患者。
  • 柯菲平: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獲批,但尚不可生產銷售
    柯菲平稱,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未來市場前景良好,公司的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獲批上市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2月25日,資本邦訊,柯菲平(870447.OC)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京柯菲平盛輝製藥有限公司近期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發的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的藥品註冊批件。
  • 「從良」的氯胺酮是如何在抗抑鬱中起作用的?或與大腦海馬體有關
    麻醉劑氯胺酮有望作為一種快速治療難以治療的抑鬱症的藥物,但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Sanacora補充說,6月1日發表在《轉化精神病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設計得很好」,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有趣的問題。舉例來說,通過闡明氯胺酮的抗抑鬱作用是如何以及是否依賴於血清素,科學家可以開發出與氯胺酮行為類似的新藥物,但將這種「骯髒的」、可能上癮的藥物的風險降到最低。
  • 30億國內市場再添競品 賽隆藥業(002898.SZ)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
    新產品市場空間廣闊 增添業績新動能據了解,艾司奧美拉唑鈉是奧美拉唑的單一左旋異構體,兩者均屬於質子泵抑制劑(PPI),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臨床上用於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等胃酸相關性疾病。該藥是最成功的異構體開發範例之一,與其它質子泵抑制劑藥物相比,艾司奧美拉唑具有抑酸效果更強更持久、不良反應更少等特點。
  • 強生研究鼻噴劑,35 年抗抑鬱症藥物出現新曙光
    強生公司 (Johnson & Johnson) 提出一些有希望的新研究,可能會提高該藥做為治療該病的可能性。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抑鬱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但目前治療抑鬱症的方法大約需要 5 周的時間才能生效,且 80% 的患者表示沒有效果。
  • 有望治療難治性抑鬱症 上海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
    圖說: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 院方供圖(下同) 難治性抑鬱症,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技術來治療了。這種科幻片情節如今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今天,上海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儀式於瑞金醫院舉行,同時中心的第一個臨床腦機接口研究項目——「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正式啟動,更多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將在此獲益。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將人腦與外部設備連接,既可以獲取人腦的信息,又可以對人腦施加影響。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好認識人腦、研究神經精神疾病,並且通過腦機接口進行反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