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來到了,新的一年新的起點,今年與往年都不一樣的就是過年過的更早了,大家慶祝的新年的時間也提前了許多。作為武漢的後花園,木蘭八景第一名的,【木蘭天池景區】從武漢漢口自駕出發,一個半小時即可抵達。武漢周邊一絕美的景點,特別適合全家共同出遊,進行新年跨年玩樂等等。
和姐姐妹妹一起來到天池,一下就被眼前的天池美景所吸引:冬日裡的木蘭天池,山清水秀,瀑布飛流,天空一碧如洗,山水交融的溼地生態,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古樸的村鎮,橋街相連,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景象。燦爛的陽光正從層林盡染的五彩斑斕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或粗或細的光柱,把天池美景照得格外美好愜意。
夏日裡的木蘭天池濃蔭蔽日,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秋日裡的木蘭天池層林盡染,似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可冬日裡的木蘭天池美的像首遼闊的歌曲,盡情享受冬日暖陽的溫暖,群山綿延,天池純淨,林木之間涇渭分明,暖陽正好,不寒涼不燥熱。仿佛只有在此時,冬季裡的木蘭天池才似乎是真正擁有了所有季節優點的模樣。
搭乘纜車越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來到一片開闊的天地,木蘭天池的美景畫卷在空曠的天地間徐徐展開,高山峻岭、深淵險流、瀑布飛水全部盡收眼底。當然了,只有在下了纜車後,木蘭天池的新年遊玩之旅的精彩時刻,才算是正式開始。騰空而起的百米水柱,是木蘭天池裡的【喊泉】。這主要是由聲音控制的,分貝越高,水柱越高,十分的網紅。
在喊泉的對面就是依著天然地勢而建的【七彩滑草】從最高點一滑而下,比滑滑梯過癮千百倍,你看小姐姐們玩的實在太嗨皮,雖然剛坐上去的時候心內多少會有點害怕,但真的滑下去的那一刻,只有加速度的快感與盡情吶喊的激情。
木蘭天池是美麗的,給人的感覺更是富有神秘的感覺,它讓人無法一眼是望到盡頭,需要來此的人們真正的乘船遊進去後才能完整的一睹天池的真正風採。所以,我們在遊玩喊泉和滑草後便來到碼頭上船,當木蘭天池8號遊船,船尾的漣漪層層地向外一層層的撥開漸漸遠行消散,大概十分鐘左右的樣子我們就到岸了。
上岸後先來到的這一片是農家樂區域,真正的走近天池人家的生活裡,在這裡除了可以吃到地道的黃陂美味外,還可以在這裡打年餈粑,做湖北特色美食豆絲的美味。打餈粑一般需要兩個以上的成年男子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無數遍的翻打過程中,糯米的香味便越來越濃。感受品嘗在全家齊上陣,親自動手後的,勞動所得所享的好滋味。
感受不一樣的濃厚的黃陂鄉村美食,在年前動手打一回年餈粑,這可是農村祖祖輩輩上千年前,一代代流傳下來的習俗呢。打好後得餈粑是可以直接吃的,香軟柔韌,如果直接用手拽,還能像芝士一樣,拉出很長很長的白絲,如果是喜歡是甜食的,還可以蘸著白糖,絕對是舌尖的美味,香甜軟糯,老少皆宜。
快看快看,我們家的漂亮的小姐姐吃的也是根本是停不下來,口中滿滿的都是剛親自參與,打好的年餈粑。大家也都是你抓一把,我抓一把的往口中喂,實在是那個滿足啊。
當然了,豆絲也是我們湖北人最愛吃的主食之一,它就像北方人愛吃的麵條一樣,家家戶戶都會做。有的還叫它「豆糕」它的烹飪方式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就是可以炒著吃和煮著吃。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三大特產之一,也是武漢八大名吃之一。
每到農曆臘月,家家戶戶都要攤豆絲。有的家裡攤豆絲的原料是蠶豆和大米,有的還用過黃豆和綠豆,去殼的蠶豆和大米用水泡好之後,再用石磨加水磨成漿,再在燒柴的大鍋裡用蘸水的油快速且均勻地攤開。像攤煎餅一樣,講究是手法和速度。起鍋後平鋪放在簸箕上,然後拿到外面晾曬乾,切絲即可。
在動手做完豆絲打過餈粑後,再乘車來到天池的忠孝園,木蘭的忠孝文化在這裡發揚開來得到流傳。忠孝園廣場上佇立著忠孝牌坊,六隻高大的瓷瓶格外引人注目,據說是在景德鎮打造之後運過來的,藝術價值不菲。
廣場旁邊的草地上有一個馬兒拉車的塑像和一軸書卷裝飾,書卷上刻著《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心裡默念著這首中學時代背誦過的南北朝民歌,在一旁的互動雕塑上,姐妹們還上演了一出木蘭英勇的颯爽英姿。
木蘭祠裡,那隨風飄揚的寫有「忠」、「孝」字樣的旗子,那一根根祈福的紅絲帶,那一幅幅楹聯和書畫……無不承載著忠孝文化。徜徉在木蘭天池景區的山水中,懷著崇敬的心行走在木蘭忠孝園,用心感受木蘭身上傳遞出的忠、孝、節、義等精神,這也真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之驕傲,為之學習。
【地址】:武漢市黃陂區石門鎮
【自駕路線】:
武漢市:竹葉山上岱黃高速到黃陂,沿大悟方向過長軒嶺到十棵松左轉
武漢市內公交路線(全程車費8-9元):
武漢→公交292路→黃陂集散中心(釣臺道客運中心)→公交PY808路→木蘭天池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