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璐 李夢奇 宋 健
「奪羊大賽」是一種團隊奪旗比賽,憑藉「有合作、有競爭、有羊吃」的特點深受官兵喜愛。前不久,新疆軍區某團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官兵開展這項活動,本是為了豐富官兵節假日生活,卻不想反而引來官兵「吐槽」。
活動當天一早,官兵們就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考慮到這項比賽競爭激烈,又要翻溝爬坡,有一定危險性,各連指導員便早早集合隊伍,強調安全注意事項。隨後,營值班員帶隊前往賽場前,重申安全問題。來到賽場,機關負責人又一次「開麥」:「我再跟大家囉嗦兩句,這個安全問題啊……」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多高的興致這會兒也被一遍遍講話磨損大半。好在活動進入正題後,激烈的比賽很快喚回了戰士們的熱情,直到比賽結束,大家仍然興味十足,打算解散後再討論復盤。
卻不料,隊伍集合,又是一串講話——參賽隊員精神風貌、個人表現、觀賽秩序、作風形象等如何如何。炎炎烈日,戰士們個個站得口乾舌燥,回到宿舍,之前交流討論的興致早就一掃而空,一句話都不想多說,全都「蔫兒」了。
「活動半小時、講話一上午」「同樣的注意事項有必要一遍一遍講嗎」「有的領導講話開始就說『再囉嗦幾句』,既然知道是『囉嗦』,為啥還要說」……有戰士把這次經歷發到了團強軍網「馬上就辦」平臺,飛速上漲的跟帖很快引起團領導注意。針對這一情況,一場調研隨即展開。
宣保股幹事郎兆濱說:「安全問題常說常新,活動前不叮囑幾句,總感覺放不下心。」某連指導員楊洋認為:「多動『婆婆嘴』是加強部隊管理的一個實用招法,多講幾句有益無害。」但也有人坦言,「各級領導都發言了,我不說就顯得不負責任、不夠重視。」「不反覆提要求,一旦出了問題,就要歸咎我們教育管理不到位。」
一邊是管理者的「苦心」,一邊是被管理者的「苦水」,孰是孰非?
「歸根到底,是不能切身考慮戰士內心感受,以兵為本、基層至上的觀念還沒有樹立起來。」一番討論之後,該團黨委一班人認為,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基層官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呈現許多新特點,這要求帶兵人帶著信任、欣賞、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切實了解他們的呼聲、願望和要求,改進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質效。
很快,該團展開自查自糾,針對「重複要求、層層加碼」現象,來一次大起底,受到基層官兵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