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卡農》的人很多,它給人的感覺就是悠揚婉轉,這首歌在婚禮中用到的最多,它表達的意思有浪漫,勵志,放鬆……
被世人所熟悉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卡貝爾, 1653-1706)的《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在電影和電視劇裡面也能經常聽見《卡農》的旋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女主角彈奏這首鋼琴曲時,偽裝成送外面的男主角被深深的感動那一畫面還歷歷在目。
我的野蠻女友
曾經被一個泰國的勵志廣告短片感動到淚流滿面,短片裡的女孩是一個聾啞人,她的愛好是小提琴演奏,但因為自己生理的缺陷被挑釁、被嘲笑。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在街頭流浪藝人的鼓勵下,大膽勇敢的在公眾面前演奏並參加了學校的古典音樂大賽,她的舉動遭到了對手的妒忌和無端的迫害,教她學小提琴的流浪藝人別打傷,小提琴被摔碎……最後,在醫院裡,她受到鼓舞,帶著一把用膠帶粘起來的小提琴,作為最後一位參賽者,她演奏了一曲無比動人的小提琴板《卡農》。
卡農非常適合在婚禮上播放,那屬於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刻,和你愛的人一起,仔細聆聽卡農,陶醉於其中,體會其中包含的優美與和諧,體會其中包含的甜蜜和安靜。
《詩經》裡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此般安寧的追求,地老天荒的愛情,又何嘗不是卡農所要表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