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即墨江姓第一大村

2021-03-05 走遍即墨

村莊由來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即墨江氏五世祖江正遷至即墨城東5公裡處建村。以《孟子》「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句義,取名城郭莊,演變為程哥莊。東程哥莊形成後,改稱西程哥莊。另據本村江氏、大留村周氏相傳,建村之前,有一姓程的人家在此居住,江姓遷來建村後,便命名為「程哥莊」。

初立新村(江存孝繪)

村莊概況

村莊位於龍山街道辦事處西0.5公裡處,南依墨水河,北靠盟旺山,藍鰲公路橫貫全村。村莊東與東程哥莊、大留村相鄰,西與張家煙霞村相連。2017年底,村莊面積3700餘畝,耕地面積577畝。全村共702戶,總人口2904人,江姓人口佔百分之九十六。

明清時期,西程哥莊隸屬即墨縣海潤鄉盟旺社。1912年,屬即墨縣海潤區。1929年至抗日戰爭期間,屬即墨縣第四區(窩洛子)天井鄉。解放戰爭期間至1951年,屬即東縣第十區(井山區)。1951-1955年,屬即東縣第十區(井山)煙霞鄉。1956年3月,屬即墨縣井山區留村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屬留村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設留村鄉,隸屬留村鄉。1994年1月,留村鄉撤鄉設鎮,隸屬留村鎮。2002年5月,撤銷留村鎮,設立龍山街道,隸屬龍山街道。

西程哥莊村在20世紀40年代有9處祠堂,除世德堂外(俗稱老祠堂),還有二支祠堂(俗稱小祠堂)、世恩堂、忠恕堂、三義堂、四支祠堂,另外還有3處分支祠堂。這些祠堂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多作為民居或被拆除。

世德堂(江存孝繪)

鴻門寺位於西程哥莊村北的盟旺山。據傳,古時這裡樹林茂密,野生動物較多,藥材也隨處可見。鴻門寺坐落於山前,建築以三大殿為主體,東西有廂房,正門兩側有門,門外有數十步的臺階。據傳鴻門寺始建於隋朝,唐朝時進行了較大的擴建,到明朝已形成以三大殿為主體的宏偉建築群,方圓幾百裡內知名度較高。寺院佔地300餘畝,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每逢夜幕降臨,僧人騎馬從廟頂至西埠子去關門。

江姓,明嘉靖年間,即墨江氏五世祖江正自即墨城東關遷至城東建程哥莊村,生子二人,江一鯉、江一蛟。

自十六世起輩份命名定式為:

安居學道義,仁壽從孝忠

寧康弘祖賢,科碩致祥升

常姓,乾隆二十四年(1759)版《常氏族譜》記載:常姓是明朝常遇春的後裔。明永樂年間,始祖由壽光草橋莊遷至普東,到二世分為兩支,其中一支遷入鰲山衛。相傳,鰲山衛一常姓青年男子,經常來往於即墨城作生意。一天路過西程哥莊時,遇到大雨。就來到該村一戶江姓的門樓底下避雨,雨下個不停,不能往城裡趕路,一直待到天黑。一江姓人家看到後,將常姓小夥留宿於家中,通過交談,江家看中了小夥子,便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這小夥就是常姓的八世祖,與江姓聯姻後遷入該村居住,是西程哥莊的始遷祖。

江一鯉,字伯化,號龍田,五世江正長子,居西程哥莊。明嘉靖間歲貢(衛籍),河南偏橋衛經歷,直隸懷遠、山西曲沃縣丞,敕授徵侍郎(從七品),山西寧鄉縣知縣,封文林郎(正七品)。江一蛟,字伯騰,號龍潭,五世江正次子。廩生。敕贈文林郎,直隸平鄉縣知縣,誥贈奉直大夫,河南信陽州知州。江衍沂,字吾與,號春雨,六世江一鯉次子,居西程哥莊。明萬曆間歲貢(衛籍),江西吉安府經歷,山西寧鄉縣知縣。江衍文,原名衍浴,字孝尼,六世江一蛟長子,居今龍山街道西程哥莊。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戊午科舉人(衛籍)。常論學者讀書之病,道出一般讀書人的癥結。任直隸平鄉縣知縣,晉河南信陽州知州,有政聲。明崇禎壬午(1642)、甲申(1644),與明御史黃宗昌共守即墨城。明亡清立,臥故廬不復出,親族罕見其面。江連珠,字玉機,號松石,七世江衍沂五子,居西程哥莊。清康熙五年(1666)丙午科舉人(衛籍),揀選知縣。江見珠,字元珍,號墨野,七世江衍渭長子,居西程哥莊。明崇禎間歲貢,山東沂水縣訓導、蒙陰縣教諭。江存孝 1938年2月生。筆名大江,號龍山居士。筆名大江,號龍山居士。中共黨員,大學文化,95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學院藝術系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畫師,曾被評為世界華人500傑。曾任職於冶金部九冶工會宣傳部部長,二公司工會主席等職。擅長國畫人物、寫意大雞等,書法工隸、草。曾在中央電視臺、青島電視臺和多家報刊、雜誌等媒體刊登、報導。作品已載入中國美術家等幾十種大型辭書典籍。書畫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其中《陝北情》獲得世界金獎。1999年榮獲跨世紀中國優秀老年書畫家光榮稱號。

江敦瑞 1940年生。字雪舟,青島當代著名畫家,師從張伏山先生,工山水,習詩文。繪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曾為青島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

江存雨,出生於1928年7月,於1948年於華野九縱二十六師失蹤,1958年12月追烈。江崇信,出生於1926年5月,1942年1月參加革命。於1947年在即墨普東村戰鬥中犧牲,犧牲前擔任排長。安葬地點即墨烈士陵園。

祖宗之恩德深重,子孫之嗣續繁昌。

祝願江氏家族,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註:由於能力有限,文中許多地方難盡人意,歡迎下方留言補充指正相關內容。參考書目《即墨縣誌》、《即墨縣地名志》等。

作者:江崇德,字廣行,生於1993年,即墨江氏十九世。南泉慶餘屯村人從事烘焙行業, 南泉、棘洪灘開有山德森烘焙坊兩個門店。歡迎熱愛文史的你,我們一起把村莊、古蹟、民風鄉俗都記錄下來,留住鄉愁。

郵箱15854266296@163.com

相關焦點

  • 走遍即墨——走進慶餘屯
    北接馬家屯村、北郝家屯村;東臨南郝家屯村、王家小橋村;南連王演莊村、午山村;西與範溝疃村、趙家屯村相望。G20青銀高速公路和S218省道(今G309)並列從村南部通過。農曆二、七逢集。
  • 即墨347名教師被評為「優秀教師」
    (22個)青島市吉上卓鋒慈善基金會即墨區移風店鎮「愛國教育基金會」即墨區建築業協會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龍山派出所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北安派出所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靈山派出所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金口派出所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段泊嵐派出所即墨區鰲山衛衛生院
  • 江姓個人簡歷大曝光,江家人必看!
    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隨行軍校有九十一人六十一姓在福建落籍,其中就有河南的江姓,這當是江姓最早入閩者。唐代蕭氏因敗於黃巢,怒而指江為姓,於是改為江姓,後裔主要聚於江西婺源江灣。  宋朝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江氏大規模南遷到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
  • 走進「海峽第一村」
    近日,主題為「福建省鄉村振興」的福建高校暑假社會實踐泉州小分隊,前往「海峽第一村」——福建省晉江市圍頭村調研,這裡的獨特風貌和歷史引起了閩江學院鄧啟明教授和學生們的濃厚興趣。獨特的圍頭「這裡是祖國大陸距離金門島最近的地方,這裡是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的主戰場,這裡有建國以來第一個嫁到臺灣的新娘,這裡有著名的『圍頭十八景』……這裡是『海峽第一村』圍頭村!」……這些美麗的故事和響亮的名字,引起了高校師生們對圍頭村的極大興趣和期待!
  • 百家姓之江姓大全,了解江姓起源,尋根溯源!
    當代江姓以人口數量排序為全國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6%。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江西、安徽四省區,其次分布於福建、臺灣、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其中廣西為當代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總人口的23%。
  • 組圖:這個村位於青島即墨的東北角上,叫做「侯家灘」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青島即墨金口鎮境內,名字叫做「侯家灘」。侯家灘是一個地理位置相對特殊的村莊,從地圖上看,它位於即墨的東北角上,再往北走就是煙臺萊陽市穴坊鎮地界,往東越過金口村,就是丁字灣了。
  • 資料 | 「時」姓的讀音初探
    以時家豐城村為祖居地和代表的即墨支、以及其它地方的很多時姓人,祖祖輩輩口耳相傳「我們姓Chi」,並且不同情況下聲調還不一樣。別的姓比如單、仇、區、解等等都是多音字,但我們的「時」查字典卻只有一個讀音:Shi2.。別人問起我們的姓氏,如果我們解釋是時間的時,即便是即墨本地人絕大多數也會瞪得眼如銅鈴:還有這個姓?如果不解釋,那麼看看我們村裡收到的信件吧:史、石、拾、遲、池、陳某某,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 即墨有個華家周疃,海陽有個華家莊,兩個村之間挺有淵源
    在膠東地區,即墨和海陽是華姓分布較多的縣市區,在即墨,華姓主要分布在東部的丁字灣畔,代表村莊如山陰村和華家周疃村;在海陽,華姓主要聚居於北部山區,代表村莊為徐家店鎮的華家莊村。如果這兩個地方的華姓人相遇,說起「五百年前是一家」這句話,那就完全不是客套了,因為他們在五百年前的確就是一家。
  • 媽媽姓「即墨」,為顯高大上讓女兒隨母姓,結果全家都被嘲笑
    導讀:媽媽姓「即墨」,為顯高大上讓女兒隨母姓,結果全家都被嘲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姓「即墨」,為顯高大上讓女兒隨母姓,結果全家都被嘲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桐城江姓知多少?
    江姓,目前在全國排名第74位,主要來源有四:一、出自嬴>姓,據《元和姓纂》記載:「嬴姓,顓頊元孫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西周時,有翁乾度二子處恭,字伯虔(宋雍熙二年進士)的為陣亡的父親的結拜二弟江姓人承繼,後人姓江。 三、源於子姓,出自唐末宰相蕭遘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蕭遘次子蕭禎被黃巢兵查,怒而指江為姓,此後世代稱江氏。此支江氏主要聚居於江西婺源一帶,前任國家主席即出於此支江氏。
  • 青島即墨姜農迎來大豐收
    在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移風店鎮女兒村,那成片成片的大姜和不菲的價格,讓村民們樂開了懷。走進移風店鎮,隨處可以看到姜農們在姜地裡忙碌的背影,他們三五成群,剪姜葉的剪姜葉,裝車的裝車,忙的不亦樂乎。  魯網10月27日訊(記者 於建軍 通訊員 張濤)金秋十月,收穫的季節。徜徉于田間地頭,處處都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 廖姓第一大省,廣東廖氏源流與分布 廖氏轉起!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廖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湖南、四川四省,大約佔廖姓總人口的56%。其次在廣西、臺灣、福建、河南,這四省的廖姓又佔了25%。廣東居住了廖姓總人口的16%,為廖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粵桂湘、四川、閩臺三個廖姓聚居中心。
  • 青島即墨一中和青島平度中,各有千秋,誰能排第一呢?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青島即墨區的即墨一中和青島平度市的平度一中,看一看它們到底誰弱誰強呢?即墨一中即墨一中,全稱為青島市即墨區第一中學,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平度一中平度一中,全稱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
  • 即墨6人
    ◆編輯:姜曼 審核:律雪雲即墨V視丨不負春光,龍泉萬畝桃花綻放即墨V視丨海蠣豐收!這個村今年能產2000萬斤即墨V視丨行情好,不愁銷,鰲山衛七溝扇貝賣得旺即墨V視丨水泥罐車追尾,車頭變形司機被困,8分鐘成功救出!即墨V視丨一個芋頭賣50!白廟芋頭文化節開幕即墨V視丨今日開海!
  • 邢詒川在海南文昌江村宣講十八大精神
    十二月六日,邢詒川(左三)在文昌市文城鎮江村宣講十八大精神。 記者 宋國強 攝   今天下午14時半,聽說「哥川」要來江村,85歲羅月娥老阿婆顧不得腿腳不靈便,拄著助步器早早來到江村文化室前廣場等候。
  • 全國人口第一村,全村僅有一個姓,就在廣東,一起看看吧
    我國每個城市都比農村發達,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開始為了更好的發展奔向城市,家長們為了更好地接受教育,越來越離開農村奔向大城市,在我們的感覺中,農村要有人出人出得少的感覺,但是,這個村在廣東卻很有勢力,被稱為全國人口第一村。
  • 蹲點日記|即墨南裡村:省級「傳統村落」,要建「村民食堂」
    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鄒宗波說,未來村裡將以旅遊業為基礎,帶動村裡的種植業、商業發展,同時,他們計劃建設「村民食堂」,重點解決村裡老年人的「吃飯難題」。古村初探:民巷穿梭,有種穿越的感覺「在這些老房子裡,還有村民居住嗎?」這是記者走進即墨區金口鎮南裡村後,向村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 即墨「蠟燭村」王際昌:堅守手工做蠟40餘年 一冬能造80噸
    即墨區段泊嵐鎮西大於莊村就是遠近聞名的「蠟燭村」。現在離春節還有四十來天,馬上要踏進臘月門了,這裡的制蠟藝人開始忙碌起來。一走進西大於莊村制蠟藝人王際昌的作坊,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香氣。作坊裡,十幾個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裡做出的蠟燭大小不一,大的有兩斤六兩,小的只有二兩。
  • 「財神節」當天,即墨16名「老賴」被執行
    9月9日農曆七月二十二,是民間傳統的「財神節」,在即墨當地,財神節是個重要節日。9日清晨6時,即墨法院抓住失信被執行人回家過節的節點,針對部分借款糾紛、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開展集中執行行動。即墨法院執行局快執團隊、普執團隊、恢執團隊46名執行幹警分成7個小組全部出動,奔赴通濟、環秀等全部鎮街,對即墨區域內的失信被執行人處所進行拉網式搜尋!經過一上午的艱苦奮戰,共拘傳失信被執行人16人。
  • 【惠來印象】·隆江崗前村
    現崗前鄉由前鄉、後埔、方畔、柵內傳統四片組成,又新創後埔園、前埔園、埔美林、上埔等片社,人口5000餘人,姓氏以詹、方二姓為主。▲崗前片社分區示意圖,圖源Chiam,20201、崗前南鄉道,編號Y198,向南經蛟邊村與101縣道相接,因隆江新城開發,已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