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即墨江氏五世祖江正遷至即墨城東5公裡處建村。以《孟子》「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句義,取名城郭莊,演變為程哥莊。東程哥莊形成後,改稱西程哥莊。另據本村江氏、大留村周氏相傳,建村之前,有一姓程的人家在此居住,江姓遷來建村後,便命名為「程哥莊」。初立新村(江存孝繪)
村莊概況
世德堂(江存孝繪)
鴻門寺位於西程哥莊村北的盟旺山。據傳,古時這裡樹林茂密,野生動物較多,藥材也隨處可見。鴻門寺坐落於山前,建築以三大殿為主體,東西有廂房,正門兩側有門,門外有數十步的臺階。據傳鴻門寺始建於隋朝,唐朝時進行了較大的擴建,到明朝已形成以三大殿為主體的宏偉建築群,方圓幾百裡內知名度較高。寺院佔地300餘畝,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每逢夜幕降臨,僧人騎馬從廟頂至西埠子去關門。江姓,明嘉靖年間,即墨江氏五世祖江正自即墨城東關遷至城東建程哥莊村,生子二人,江一鯉、江一蛟。自十六世起輩份命名定式為:
安居學道義,仁壽從孝忠
寧康弘祖賢,科碩致祥升
常姓,乾隆二十四年(1759)版《常氏族譜》記載:常姓是明朝常遇春的後裔。明永樂年間,始祖由壽光草橋莊遷至普東,到二世分為兩支,其中一支遷入鰲山衛。相傳,鰲山衛一常姓青年男子,經常來往於即墨城作生意。一天路過西程哥莊時,遇到大雨。就來到該村一戶江姓的門樓底下避雨,雨下個不停,不能往城裡趕路,一直待到天黑。一江姓人家看到後,將常姓小夥留宿於家中,通過交談,江家看中了小夥子,便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這小夥就是常姓的八世祖,與江姓聯姻後遷入該村居住,是西程哥莊的始遷祖。
江一鯉,字伯化,號龍田,五世江正長子,居西程哥莊。明嘉靖間歲貢(衛籍),河南偏橋衛經歷,直隸懷遠、山西曲沃縣丞,敕授徵侍郎(從七品),山西寧鄉縣知縣,封文林郎(正七品)。江一蛟,字伯騰,號龍潭,五世江正次子。廩生。敕贈文林郎,直隸平鄉縣知縣,誥贈奉直大夫,河南信陽州知州。江衍沂,字吾與,號春雨,六世江一鯉次子,居西程哥莊。明萬曆間歲貢(衛籍),江西吉安府經歷,山西寧鄉縣知縣。江衍文,原名衍浴,字孝尼,六世江一蛟長子,居今龍山街道西程哥莊。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戊午科舉人(衛籍)。常論學者讀書之病,道出一般讀書人的癥結。任直隸平鄉縣知縣,晉河南信陽州知州,有政聲。明崇禎壬午(1642)、甲申(1644),與明御史黃宗昌共守即墨城。明亡清立,臥故廬不復出,親族罕見其面。江連珠,字玉機,號松石,七世江衍沂五子,居西程哥莊。清康熙五年(1666)丙午科舉人(衛籍),揀選知縣。江見珠,字元珍,號墨野,七世江衍渭長子,居西程哥莊。明崇禎間歲貢,山東沂水縣訓導、蒙陰縣教諭。江存孝 1938年2月生。筆名大江,號龍山居士。筆名大江,號龍山居士。中共黨員,大學文化,95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學院藝術系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畫師,曾被評為世界華人500傑。曾任職於冶金部九冶工會宣傳部部長,二公司工會主席等職。擅長國畫人物、寫意大雞等,書法工隸、草。曾在中央電視臺、青島電視臺和多家報刊、雜誌等媒體刊登、報導。作品已載入中國美術家等幾十種大型辭書典籍。書畫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其中《陝北情》獲得世界金獎。1999年榮獲跨世紀中國優秀老年書畫家光榮稱號。江敦瑞 1940年生。字雪舟,青島當代著名畫家,師從張伏山先生,工山水,習詩文。繪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曾為青島市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
江存雨,出生於1928年7月,於1948年於華野九縱二十六師失蹤,1958年12月追烈。江崇信,出生於1926年5月,1942年1月參加革命。於1947年在即墨普東村戰鬥中犧牲,犧牲前擔任排長。安葬地點即墨烈士陵園。祖宗之恩德深重,子孫之嗣續繁昌。
祝願江氏家族,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註:由於能力有限,文中許多地方難盡人意,歡迎下方留言補充指正相關內容。參考書目《即墨縣誌》、《即墨縣地名志》等。
作者:江崇德,字廣行,生於1993年,即墨江氏十九世。南泉慶餘屯村人。從事烘焙行業, 南泉、棘洪灘開有山德森烘焙坊兩個門店。歡迎熱愛文史的你,我們一起把村莊、古蹟、民風鄉俗都記錄下來,留住鄉愁。郵箱:158542662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