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做對1件事分娩更順利,醫生不停誇獎

2020-10-03 媽咪寶貝傳媒

作為即將分娩的孕媽,誰都難免會擔心在分娩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網絡上、新聞裡類似的事情很多,聽起來也的確很可怕。第一次進產房,文靜跟其他孕媽一樣緊張、恐懼,隨著宮縮越來越密集,同房的不少產婦都大喊大叫,對床的一個產婦還不停地罵老公。文靜也意識到,這是女人一生最難熬的一件事,但每次宮縮來時,她都在心裡默念:「你當媽媽了,你真棒!」就這樣文靜一次又一次熬過宮縮陣痛,到開8指時,文靜實在忍不住,也吭了幾聲,但很快就上了產床,順利生下了寶寶。

負責接產的助產士在寶寶降生後一直不停地誇獎文靜,真不錯!生個孩子也能看出人和人的不同,能忍住生產巨痛,冷靜生產的產婦可不多。但只有這樣,才更有助於寶寶的安全降生。

其實產房第一禁忌:就是歇斯底裡的大喊!這樣消耗掉了自己的體力。真正到了該用力的時候,反而後繼乏力。生產過程中喊叫並不會使生產過程更快更順利,反而還會延長產程,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所以,進了產房,產婦一定要冷靜,來看看醫生給的幾個叮嚀:

【叮嚀1:注意放鬆,任何姿勢都可以】

生產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吃飯一樣,每個人吃飯的習慣也會不同,同樣的,生產的狀況也因人而異,而分娩姿勢理所當然每個人都可以不一樣。但是目前因為醫院所提供的生產環境,多以仰臥生產為主,使得許多媽咪並不了解,其實,生產的每一刻都是可以隨時改變姿勢的。

分娩時到底要用哪一個姿勢呢?生產時,醫師會在旁協助、提供建議,但是哪一個姿勢可以較為舒緩生產時的疼痛感,只有產婦自己最清楚,除非有特殊合併症,需限制其分娩姿勢,否則都會尊重產婦的感受。但是醫生提醒媽咪,無論採取哪一種分娩姿勢,其用力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姿勢改變而有所不同。

仰臥式:產婦平躺在床上,兩腿張開抬高,目前多採此種分娩姿勢。

側躺式:側向躺著,蜷縮背部,助產士可以幫助把產婦的一隻腳抬起。

前傾跪式:產婦將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撐物上,兩腿分開。

站立式:產婦直立站著,可有人攙扶或手抓握欄杆等。

【叮嚀2:這些情況需要臥床】

當一些產婦在正式臨產前出現胎膜早破,必須立即住院,臥床休息,如胎頭高浮或臀位、橫位,應抬高床尾,以防臍帶脫垂;要嚴密觀察羊水性狀及胎心情況,防止胎兒窘迫的發生;羊膜破裂重要的是預防感染,破膜超過12小時後,應該酌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還應該注意外陰清潔衛生。此外,還有一些病理妊娠情況也需臥床,如不明原因多量陰道流血、前置胎盤出血等。

【叮嚀3:避免哭鬧、配合醫生檢查】

面對撕心裂肺的疼痛,很多產婦都忍不住會哭鬧,其實哭鬧並不能減輕疼痛,相反還會大量損失體力,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而且,如果身體緊張、腹部用力的話,只會使得子宮頸附近的神經更緊張,承受壓力更大,疼痛則有增無減。

【叮嚀4:陣痛間歇吃些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

分娩過程中的子宮收縮間歇期,應該適量進食,吃哪些食物可以助產呢?

甜甜的高熱量:

巧克力、蛋糕、孕婦奶粉等高熱量食物都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補充。

易消化的能量:

粥、米湯、小饅頭、麵包片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由於吃起來還比較方便,如果有食慾的話,在陣痛的間隙也可以適量地吃一點。

可以喝的能量:

紅牛等胺基酸飲料及參湯之類的食物,有一定提神助力的作用,一般在20分鐘後到半小時左右顯現效果。

吃東西選時機:

第一產程:子宮收縮強度相對弱一些、時間短,可以正常進食;當宮縮間隔變得很短,並且宮縮強度明顯加強,甚至難以忍受時,儘可能爭取在兩次陣痛的空隙進食。

第二產程:可以在陣痛的間隙一口兩口地少量進食,但是在助產士或醫生操作的時候不宜進食。

第三產程:一般不超過30分鐘,不能進食。

【叮嚀5:不要忘記排尿以免影響宮縮】

產婦千萬不要忘記排尿以免影響宮縮,那是因為從解剖上來看泌尿器官與生殖器官關係十分密切。

膀胱的充盈與否可直接影響胎頭下降和產程進展

臨產的產婦有時因宮縮疼痛而忽略了排尿的問題,多數產婦還是因為不習慣在床上排尿,或者因胎頭的壓迫而排不出尿使膀胱充盈明顯,結果反又造成因膀胱過度充盈使胎頭不能下降,反覆的子宮收縮胎頭壓迫膀胱,久而久之可發生血尿,甚至膀胱陰道瘻

對夜間臨產的產婦來說,更要注意排尿

因為夜間更容易忽略。膀胱充盈明顯在床上不能排尿的產婦,可在醫護人員的協同下,只要未破水,可下地如廁。仍不能排尿,也可先試試衝洗外陰的同時,手輕壓恥骨聯合上方膀胱區,試試能否排尿,如果仍未成功,只有在嚴格的無菌操作下,由護士放置導尿管來排尿。臨產時排不出尿的產婦,產後常容易有尿瀦留的情況發生。

【叮嚀6:配合醫生憋氣用力、呼吸】

其實,正確的呼吸會在分娩中幫助你放鬆身體、緩解疼痛。每一種活動都有其最佳的呼吸規律,對分娩來說更是如此。

你必須做的4件事:

1.在兩次宮縮之間自然地呼吸,就像你睡著時的呼吸一樣。

2.開始宮縮時,慢慢地深吸一口氣,讓氣從鼻子吸進去,然後慢慢地以一種長而穩的方式從嘴巴呼出來。在呼氣的時候要放鬆臉部肌肉,放鬆四肢,同時想像緊張焦慮離你而去,像大大鬆了一口氣那樣來做這個呼氣的動作。

3.到了收縮最劇烈的時候,提醒自己繼續放鬆,舒服地呼吸。

4.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呼吸還是太快,休息1分鐘,然後深呼吸,再接著吐一口長而久的氣,就好像要哈氣一樣。每隔一會兒就做一次這個動作,以提醒自己要慢下來。

相關焦點

  • 順產到一半沒了力氣,產房分娩,這4件事不能做錯
    文丨悠悠有的孕婦順產分娩到一半時突然沒有力氣了,對自己和胎兒來講實在太危險,醫生也跟著揪心。順產分娩,這4件事不能做錯,孕媽還要早做到心中有數。孕媽莉莉產檢一切正常,符合順產分娩。然而順產分娩時,卻把醫生和家人都嚇壞了。分娩過程中,孕媽莉莉大喊大叫個不停,陪產的婆婆和助產的醫生怎麼勸都不管用。當產程剛進行到一半時,眼看胎頭露出來了,孕媽莉莉卻突然沒力氣了。遇到這種緊急狀況,真是讓周圍的人都跟著揪心不已,幸好醫生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用最快的速度採取了助產,胎兒這才平安出生。
  • 產婦進入產房之前,預先做好這4件事,能讓分娩更順利
    分娩是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時刻,在分娩之前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今天就跟各位準媽媽聊一聊,如果能夠提前做好這4件事情,就能讓分娩順順利利,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1、摘下身上的所有首飾在被推進產房之前,孕婦們首先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摘下身上的全部飾物,好比手鐲、項鍊、耳環、戒指等等,千萬不要帶進產房。
  • 女生分娩前這3件事不要做,因為產科醫生最討厭
    ,總會問這問哪,讓醫生都感到很無奈。女性朋友在進入產房後,產科醫生最討厭這3種產婦。過度肥胖的產婦;大多數孕媽在懷孕期間,為了胎兒的健康成長,會不停補充各種的營養物和各類維生素,如果不能控制各類補品會讓自己發胖,但若是孕婦過度肥胖就會導致身體各種疾病的,如孕期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疾病發生。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過度肥胖的孕婦在生產時都會很危險,所以醫生看到這樣的產婦也是會擔憂。
  • 分娩前不做功課的後果:產房尷尬事接二連三,寶媽見了醫生都臉紅
    產房裡的尷尬,經歷過的孕媽都說——「再也不生了!」其實這些尷尬事,都是可以避免的,再不濟孕媽提前了解,也可以有個心理準備,可有的準爸爸準媽媽第一次生寶寶,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周到。但分娩前不做功課的後果就是:產房尷尬事接二連三,甚至寶媽見了醫生都臉紅!
  • 為何分娩時產房總是「冷颼颼」的?醫生不會主動說,但孕媽要了解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生孩子這件事對於柔弱的女性來說非常辛苦,雖然在迎接小生命之後寶媽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但當時的辛苦也是無法忘記的。而說到生孩子最難忘的記憶,有些孕媽可能會說「疼」,有些孕媽會說「累」,而也有些孕媽會說「冷」,而這裡的冷指的就是產房總是冷颼颼的。
  • 進產房才明白的8件事,孕媽別等到分娩時才知道,早懂早準備
    有些新手媽媽對生產這件事一無所知,即使看了再多寶媽們分享出來的經驗,自己生的時候還是亂了陣腳。其實有些事情,不進一次產房根本無從得知。 這天,小周去醫院探望剛生下大胖小子的閨蜜,順便也沾沾閨蜜平安順產的喜氣,因為她已經懷孕兩個月了,希望將來生產順利些。躺在病床上的閨蜜雖然精氣神還沒有完全恢復,但還是興致勃勃地給小周分享她自己的生產經歷。
  • 進產房後,有3件「尷尬事」孕婦要經歷,尤其第三件事讓孕媽臉紅
    進入產房後,這3件「尷尬事」孕媽逃不掉 1、產房遇到男醫生女人在生產或做婦科檢查時,都怕遇到男醫生,難免會尷尬。一些女性就會費盡心思,提前預約女醫生。但是,現在有很多大醫院,特別是產科醫生,主要以男醫生為主,這是避免不了的事實。
  • 產房3件「囧事」,大多數孕婦逃不過,第二件很多人不願意提起
    處於妊娠期的女性,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比如孕初期的孕吐、孕中期的尿頻、便秘以及孕後期的漏尿、排氣多等,讓孕媽深感尷尬的同時,備受身心折磨,只盼早日分娩。 但是,孕媽進入產房後,仍然逃不過3件始料不及的「囧事」,第二件更是讓孕媽哭笑不得,很多女性在產後甚至不願意提起。
  • 產房3件「囧事」,大多數孕婦逃不過,第二件很多人不願意提起
    處於妊娠期的女性,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比如孕初期的孕吐、孕中期的尿頻、便秘以及孕後期的漏尿、排氣多等,讓孕媽深感尷尬的同時,備受身心折磨,只盼早日分娩。 但是,孕媽進入產房後,仍然逃不過3件始料不及的「囧事」,第二件更是讓孕媽哭笑不得,很多女性在產後甚至不願意提起。
  • 為何分娩時產房冷颼颼的?背後這4個原因,醫生不說產媽也該清楚
    多半是這四個原因:1、低溫讓人清醒,有利於醫生工作在產婦分娩時,醫生和產婦的狀態都非常重要,醫生狀態好才能幫助產婦更順利的分娩,而產婦狀態好,特別是在順產時,才能快速進入分娩狀態,不影響分娩的時間。第一次生產肯定避免不了緊張,但要調節自己的心態,做好這三件事
  • 老婆進入產房前,有5件事是合格老公必須做的,看看自己達標了嗎
    一般男人的心思會比較粗一些,可能不會注意很多的細節,但在老婆即將分娩之際,還是要表現好的,這會影響到今後的生活是否幸福。有幾件事,男性同胞們最好在老婆進入產房前做好,如果還沒有學會就要抓緊時間了。在妻子進入產房前,記得給對方鼓勵與安慰。不要覺得這只是說幾句沒用的甜言蜜語,這對女人來說是你關心與不關心她的證明。丈夫要告訴妻子,自己會一直在外面等著她,陪著她,這樣產婦也會更有動力。
  • 產房為什麼那麼冷?整個分娩過程都在哆嗦,但醫生是為你好
    身邊的事:好友小敏上個月終於等到了預產期,感覺就要卸下負擔,很是興奮,沒想到在產房裡還是遭了一遍罪。後來她說,被推進產房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冷。她還問了醫生,能不能關掉空調,結果被醫生上了一課,說「產房現在的溫度才好,忍忍就過去了」。小敏說她整個分娩過程都在哆嗦,但我還是安慰她說:「醫生這也是為了你好,產房溫度就應該低一些。」
  • 為啥分娩時產房會那麼冷?主要有2方面原因,醫生不說自己得知道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對於女性來說從不是件簡單輕鬆地事。這期間可能會遇到很多讓人難忘的細節。尤其在分娩的過程中,除了疼,可能還有很多別的感受,比如冷。「進產房時候就覺得很冷,分娩過程中還能好一些,生完就覺得更冷了。」類似的感覺許多人都經歷過,桃桃媽的話讓我也想起了生小錦鯉的時候,當時產房裡溫度的確也不高。我記得我凍得直打顫。
  • 新手媽媽在分娩前做好這三件事情,有助於順利分娩,減少產程
    相信很多女性在懷孕後會經常聽到身邊一些生過孩子的寶媽們傳授經驗,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會讓剛剛懷孕的新媽媽心生恐懼的事,導致孕媽越臨近預產期心裡越充滿恐懼。其實不用這麼擔心,孕媽只需要在進入產房前了解這三件事情能夠讓分娩更加的順利。
  • 分娩時產房像冷藏室?其中的原因有2個,都是為了產婦著想
    其實,醫生這樣做的原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產婦的健康著想,目的是讓產婦能儘快的分娩。1、提供乾淨的環境產婦在分娩時,不管採用哪一種分娩方式,都相當於進行一次手術,醫生必須保證手術的環境處於無菌的狀態。
  • 孕婦分娩時,誰更適合進產房陪產?醫生的回答,讓人意外
    導讀:孕婦分娩時,誰更適合進產房陪產?醫生的回答,讓人意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婦分娩時,誰更適合進產房陪產?醫生的回答,讓人意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婦分娩啟動的4:1:1定律,準爸爸媽媽做好2件事,迎接寶寶
    大家都說,生孩子這件事是「一回生,二回熟」。其實是有一些道理的!畢竟經歷過一次生育之後,還是會積攢一些經驗。比如說,豆媽生二胎小豆豆時,就經歷了「早產」風波,恰是通過自己的經驗,順利度過。我們一般把懷孕滿37周稱為足月。但是,小豆豆還差2天足月就急不可耐地想要跟爸爸媽媽見面了。
  • 進入產房後的3件「囧事」,每一件都難以啟齒,寶媽只能默默承受
    終於熬過了十月懷胎,面對預產期的到來,雖然內心裡非常的期待和自己寶寶的見面,作為新手媽媽,但是又莫過於害怕進入產房,因為他們不知道在進入產房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也有很多媽媽們表示,進入產房之後那些分娩的疼痛,他們還是能受得了的,最受不了的就是在產房中會發生一些尷尬的事情。
  • 產房裡的那些尷尬事,件件讓人臉紅,看看你都遇到過幾件?
    導讀:產房裡的那些尷尬事,件件讓人臉紅,看看你都遇到過幾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產房裡的那些尷尬事,件件讓人臉紅,看看你都遇到過幾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妻子在產房分娩,丈夫拍照記錄分娩過程,產房外哭得稀裡譁啦
    可能她是個例外,一直吐到孕24周,更嚴重了,早上和晚上都吐,什麼也不吃不下,喝到海鮮、肉類。孕28周時,孕吐問題好轉,特別愛上吃肉,而且是肥的。偶爾想吐時,就吃一些酸的會好一些。後來,寶寶開始快速發育。也不知道往醫院做產檢跑了多少次,每次都誠惶誠恐。預產期到了,老公已經提前回家了,每天陪著小美爬樓梯,醫生這樣有助於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