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是學校管理的紐帶,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途徑。近年來,我校財務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面對新任務、新要求,財務工作有哪些新思路和新舉措?近日,記者採訪了財務處處長吳高波。
記者:吳處長,您好!近幾年學校財務工作開展情況如何?取得了什麼成效?
吳高波:近幾年,我校財務管理工作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求真守正,務實高效,服務奉獻」的工作理念,紮實工作、攻堅克難,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合理編制預算,在提高資金配置率上下功夫。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積極組織各項收入,做到應收盡收。合理編制校內預算,努力做到應編盡編,編細編準。按照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制定的「一二三八十」目標任務,聚焦「十大工程」和薄弱環節,抓長板、補短板、拖底板,對重大工程、弱勢群體、民生工程給予重點支持。強化預算約束,堅持「先有項目、後有預算,沒有預算,決不支付」原則,構建預算執行、監督和績效評價體系,著力提高資金配置率。
二是加大專項資金統籌力度,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上下功夫。本著「總額控制、動態調整、統籌使用」的原則,合理調配資金。既要確保專項建設任務的完成,又要保證預算執行完成;既要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又要確保結餘資金不被上級財政部門收回。近年來,我校3個省級一流學科、1個省級培育學科和5個校級培育學科建設任務完成較好,通過2019年中期考核,5個學校培育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所有專項資金結餘沒有被省財政收回,並獲得省主管部門年度預算執行良好獎200萬元。
三是抓「放管服」改革,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在「放」方面,堅持「放而有度」的原則,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科研財政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及時將科研經費的預算編制調整權、經費使用審批權下放予項目負責人,將部門、單位的專項經費調節權下放予主要負責人,擴大部門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激發科研人員和二級單位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在「管」方面,堅持「管而不僵」的原則,明確負面清單。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為學校「守好院、看好門」,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嚴把經費支出審批關,決不允許弄虛作假行為發生,確保學校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健康開展。2019年,我校財務管理工作在省經濟責任審計中獲得了好評。在「服」方面,堅持「服務有原則」理念,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簡化辦事手續,下放或取消審批事項36項,為師生製作《財務服務工作指南》《網上報帳說明》10000冊。加大財務信息化建設力度,2019年對原財務報帳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業務辦理基本實現線上線下互補,PC端與手機移動端聯動功能,努力爭取「讓信息多跑路,職工少跑腿,一次辦好」。從2019年起,實行寒暑假期間報帳不停止制度,為職工開展業務提供便利。同時,積極協助職工辦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和清算等納稅籌劃工作。
記者:財務工作千頭萬緒,目前有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
吳高波:有三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學校發展資金嚴重不足,收支矛盾突出。省級財政撥款和教育事業收入僅能滿足人員工資和學校基本運轉,用於學校高質量發展、環境優化、改善民生等資金十分緊張。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學校資金收入帶來不小的影響,一般性支出一壓再壓,部分省級預算指標遭凍結,資金緊張局勢更加嚴重。
二是增收節支意識淡薄,等靠要思想較重。有些部門單位,凡事向學校伸手要錢、要政策,自我發展、自主創收、自我挖潛意識不強、動力不足。有些部門單位勤儉節約意識不夠,花錢大手大腳,沒有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資金使用效益低。
三是部分職工法律意識不強,違紀違規行為時有發生。部分職工對國家及學校的財經政策、規章制度,了解不全面、理解不透徹、把握不準確,甚至片面,在辦理報帳業務時不端行為時有發生,須加強核算監管。
四是服務質量與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個別財務人員工作作風、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難以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業務培訓,提升素質能力。
記者:今年是新聘期第一年。面對新聘期、新形勢、新要求,財務工作有哪些新的思路和舉措?
吳高波:2020年學校財務工作將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重點任務,從五個方面謀發展、下功夫、抓落實、求實效。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推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科學規範編制2020年度部門和校內預算,聚焦「十大工程」,編制「十大工程」五年預算方案,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統籌力度;加強預算執行監控工作,盤活存量資金,提高預算執行率;完善預算項目儲備機制,提高預算編制前瞻性;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做到預算執行有監督、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運用。
二是加強資金收支管理,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深化學分制改革,組織好學生學費、住宿費和各項非財政收入收繳工作,做到應收盡收;推動財務共享平臺建設,構建聚合收費信息化平臺,升級改造校園一卡通系統;加強校銀合作,做好實訓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工程貸款融資工作,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三是完善財務內控體系,推動財務內部治理現代化。圍繞學校「管理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加強各部門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涵蓋六大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體系,運用制度和系統來確保學校內部治理取得實效。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向管理服務要效益。加強財務共享平臺建設,實現財務三校區一體化管理,努力做到財務管理「六統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做加法,在「管」與「服」上做乘法,向管理與服務要效益。
五是加強隊伍建設,營造幹事創業工作氛圍。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養,提升服務意識;加強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夯實基礎,整合資源,培養青年骨幹。打造一支業務專、能力強、覺悟高、思想健康向上的財會隊伍,為實現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制定的目標任務做出財務人員應有的貢獻。(記者:範琪 責編: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