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一部「萬眾期待」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昨天終於上映了。截止發稿前,該片累計票房235.9萬,今日票房為3.89萬,排片佔比0.2%。不知道慕名前去觀看,為電影試毒的是不是都像我這樣的電影編輯?
貓眼專業版數據
你們應該還記得,之前網曝一張電影拍攝製作備案公示表截圖,上面顯示同意電影《純潔心靈·拼在北上廣》拍攝。光是聽到這個名字我就嚇得立刻退後一步,《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都有續集了?
其實,《拼在北上廣》早在2016年1月就已正式立項了。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網站上,跟《拼在北上廣》同期立項的電影還有已上映的《引爆者》與《妖貓傳》。
但目前,畢志飛一心想要打造的「純潔心靈」三部曲只有第一部《逐夢演藝圈》已經上映,而2月9日這一次是重映。該片上一次上映是去年的9月22日,電影在上映四天後緊急撤檔,之後定檔大年初一。臨近年關,電影再次提檔至2月9日,避開了競爭激烈的春節檔。
波折不斷的《逐夢演藝圈》號稱是導演畢志飛耗盡12年心血的創新力作。畢志飛,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11年獲得了北京大學影視學博士學位。從學歷來看,畢志飛似乎並不簡單。
那麼,畢志飛與他的《逐夢演藝圈》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把時間往回倒。
1、給《尋夢環遊記》打一星?
2月9日,@電影純潔心靈官博發布了一支視頻,畢志飛導演再次澄清打分謠言。此前,署名畢志飛的豆瓣網友給口碑票房超高的《尋夢環遊記》打了一星被網友截圖,理由是:「片名抄襲《逐夢演藝圈》」。不過,導演表示這不是他本人。
2、豆瓣評分2分有失公允?
2月9日發布的微博視頻中,畢志飛還說了另一句話,就是《逐夢演藝圈》撤檔跟評分有關:「當時只上映四天就緊急撤檔,那個評分真的不算什麼,這一次才是我們真正的評分。」並且對自己非常有信心。
1月22日,畢志飛發微博表示正式起訴豆瓣,包括索賠1元及要求判令被告公開說明情況等幾項訴求,法院已正式立案。僅索賠1元為的是澄清社會各界對《純潔心靈》的巨大誤解。
這巨大的誤解就是,電影「公映首日被鎖定16個多小時的最低評分2.0」,畢志飛被傳為史上最爛導演。而畢志飛在轉發官博時自嘲寫道:「大家快來嘲笑這個史上最低評分的導演!」看來他已經習慣並且已經會利用這個稱呼宣傳了。
3、告「槍稿」侵權
去年10月19日,畢志飛發布微博稱已正式起訴自媒體帳號「槍稿」誹謗侮辱,請求賠償精神損失撫慰金以及各項費用共計22萬元。「槍稿」曾發布過一篇文章《我們拜讀了純潔心靈畢志飛導演的博士論文》,其中有不少「百度百科搬運工畢志飛」「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畢志飛」等字眼。當時提到的博士論文是《藝術與商業融合的不懈探索——馬丁·斯科西斯導演研究》。
4、《純潔心靈》評十大爛報導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去年被不少媒體列入年度十大爛片,遭遇不少惡評。片方不甘示弱,評選了十大爛報導回擊,桃桃淘電影、獨立魚電影、sir電影、蛋蛋秀均上榜。
片方給出的理由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A 文章標題都不像正式標題;
B 總拿被淘汰版本的舊海報、SNH48這些陳年老梗說事;
C 與託米·韋素沒有可比性,因為畢志飛不是最爛導演;
D 沒看過片就批,說話自相矛盾。
第一名@劉老師說電影 就不一樣了,看過電影後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然而,《純潔心靈》把它列在爛報導榜首,稱為黑子們做出了貢獻,並且形成了災難級的誤導。
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並且鑑定影片真正的質量,看過片的我努力尋找了導演所說的「創新」之處,並分享給大家,謹防不知情的觀眾上當。
《逐夢演藝圈》的故事圍繞著虛構的海亞影視學院表演系的學生和老師展開,裡面涉及到的主人公多達19位。
除了導演之外,這些參與表演的學生分別來自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京藝術學院、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山東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八大藝術高校,陣容噱頭十足。
畢志飛說:「一般故事有三條線,《雲圖》有六條線,但《純潔心靈》有十一條線,並且在95分鐘內闡明了。」導演在與橘子電影的採訪中透露創新在於不要主演,不要主線,進行群像展示,並將整部電影設置成章回體。
沒有主演且沒有主線,或者沒有其中之一的電影存在嗎?當然存在!章回體的電影存在嗎?當然也存在!那麼這顯然不是創新,頂多算學習。導演只是將很多藝術電影裡存在著的拍攝手法拿來用而已,並適度放大,比如設置了誇張的11條線,1個序章節加7個主要章節。
導演畢志飛在2月2日的微博裡寫道——
「我知道有些觀眾是真的很不喜歡我們電影,因為覺得與經常所觀看的電影有太多不同,特別是很多學習影視專業的學生和一些影評人,真的會覺得我們是大爛片,因為與一些影視規則完全不符甚至相反,會覺得我是連影視基礎規則都沒掌握。但是,這部電影恰恰就是希望結合時代的發展,努力打破很多影視普通規則,嘗試很多技法,就是努力為普通大眾打造一部「不一樣的電影」,因為是小成本電影,在探索創新方面有優勢,也是行業所需要的。所以,我也專門說過,請影視專業學生在觀影過程中不要套用所學影視基礎知識。」
抱歉,恕我直言,《逐夢演藝圈》確實在打破規則,但是僅僅停留在打破上。
我從來沒有在看一部電影時,碰見電影放到一半蹦出四個字——中場休息,然後播放一段30秒的舞蹈,提示大家休息一下後面內容更精彩。主動提供尿點的電影我是第一次見。
主演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我也從來沒有在看一部電影時,如此花心思在章節標題上,只是為了做成PPT。導演設置的序和七個章節畫面分別用各種動畫引出10字標題,並且將導演的頭剪切下來接在動畫小人上。PPT章節都做出來了,你還不讓人評論?!
我也沒有在看一部電影的同時,遇到章節轉場毫無邏輯。片中,「成曳」一段完整的對話被導演切成兩部分,中間插入的是章節題目:「林子大以後,什麼鳥都有」。講真,不仔細看電影,還以為電影院自帶插播廣告呢。
我更沒有在看一部電影時,影片自動加速倍率播放片段。片中班長肖遇跟組做場工,連續三天在同一個場景搬同樣的兩個罈子,大概是後期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把副導演和肖遇的對話主動加速2倍播放,只留下角色最後關鍵的一句話。那你說你寫這些臺詞,寫了有啥用啊?
可能這些就是導演所謂的「創新」吧!
電影《逐夢演藝圈》裡的表演系隊伍相當龐大,19個角色全為了揭露演藝圈的潛規則。最突出的一個角色就是冷成風,不對,是冷成楓。她被外國人收養,不惜破壞與父親的關係拼命要來到中國的海亞影視學院學習表演,犧牲可真夠大的。
她在電影中是一個靠臉蛋身材接近投資人獲得表演機會的女生。而引發她產生改變的是向投資人楊總獻身的一場戲,她對楊總說如果您讓我演女二號的話,我就是您的人了。然後一屁股坐在楊總身邊,語氣像個殺手一樣說道:「隨叫隨到,我現在就是您的」,說著就要脫衣服。可這一段表演,冷成楓毫無獻身的姿態,反而像是將要血染沙場被割頭顱的女戰士。
冷成楓與楊總共處一室
冷成楓的角色在影片中很重要,她代表著從潛規則裡突然醒悟並且改變的人。但是楊總對她說的一段批評的話,臺詞和態度都相當說教。冷成楓立刻悔改之後,為之努力的過程,一筆都不描寫,一個鏡頭都沒有。
其實,整部影片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表演系的學生和老師都愛空喊口號,「我要多學習學習」「我要寫劇本」,把自己的表演夢想掛在嘴上,貫穿始終。導演將全部力量放在展現如何潛規則,如何陪喝陪睡上,其他內容的推進全靠角色內心獨白,絲毫看不到向夢想努力的實際行動。
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角色獨白都只有一個,最多兩個。在《逐夢演藝圈》裡,幾乎每個人都有獨白,多到令人髮指。這一規則被導演打破之後,真的就破了,再無回天之力,這像是聽了一出廣播劇。
在表演上,最重要的一點是影片很好地避開了所有可以展示一個表演系學生表演功底的戲份,包括最後的畢業大戲。辛辛苦苦排練的場景一帶而過,不著重表現,等到正式演出放一個鏡頭就切掉了。導演怕是真的以為一個「春天萬物復甦」的形體表演就能代表表演系了吧?!
另外,《逐夢演藝圈》裡的角色幾乎都只認錢。成曳為了金錢背著喜歡的女生被玉姐包養;肖遇女朋友何依依的父親中風暈倒,母親不管父親,自己立刻和肖遇分手去找離婚兩年的有錢人李總;文老師的女朋友黃茹也投入有錢人趙總的懷抱,這些價值觀的傳遞才會誤導一批人吧?
畢志飛在發布電影的相關微博時,多次提到觀眾們看片時笑聲不斷,氣氛濃烈。可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觀眾們笑聲不斷就說明你的電影不爛了嗎?
恰恰是因為電影在製作上出現了很多問題。
比如,何小宇在公園練聲被酒駕司機撞傷(別問為什麼出現酒駕司機,我也無法回答),在醫院休息時,文天陽在醫院外的窗戶偷偷看著母子倆,讓人想起我們學生時代教室後門詭異的班主任。可是在醫院,這種窺探根本講不通嘛,你是老師有啥可躲藏的?
比如,雅麗深夜來到錢總的酒店房間,以為是試戲,殊不知是要潛規則。錢總端坐在床邊,手裡拿著一杯不合時宜的牛奶(難道不應該是酒?),一動不動拿捏著腔調,表演姿態令人發笑。
錢總和雅麗發生爭執
比如,文老師把學生從色眯眯的投資人手裡救回來之後,一個人走向海裡,用低沉到出不了聲的嗓子唱起了《媽媽留給我一首歌》,走著走著還遊了起來。這一段的表達寓意完全被荒謬的氣氛所掩蓋。
整體上來說,《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根本不能稱之為電影,頂多算低配版的網大。拋開製作經費的問題,劇作上,這種「花開花落去,青春不復返」「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青澀好年華,逐夢演藝圈」章節標題,接的可能是20年前的地氣,表演上每一個角色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的臺詞功底和尷尬演技,逐夢可能要再逐20年。
毫不誇張地說,「林子大以後,什麼鳥都有」這個標題形容《逐夢演藝圈》再恰當不過了。
最後,貼上今日已看的電影票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