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當前最熱門的營銷方式是什麼,跨界合作絕對名列前茅。從潮牌Supreme封面的《紐約郵報》,到大白兔奶糖味兒的化妝品,只有你想不到的組合,沒有跨不了的界。品牌之間強強聯合,往往能帶來1+1>2的效果。
而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與成熟,品牌+電影的營銷思路也越來越流行。一方面,電影對於用戶的影響力以及價值觀傳遞,讓眾多希望通過娛樂營銷提升形象的品牌趨之若鶩;
另一方面,品牌通過自身品牌影響力,對電影潛在觀眾形成了輻射,對於電影拓展增量市場來說,也是比較有益的,對於大家來說是雙贏。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預計達1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7億元),成全球最大市場。
許多影視作品也紛紛跳出了廣告植入的局限,向消費品品牌伸出了橄欖枝,希望產出更有創意,更具影響力的營銷內容。
01
用電影劇情植入廣告
產品植入在電影裡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是汽車品牌。當帥氣的主人公開車跑車一路飛馳時,汽車的品牌和優越性能也展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如今另外一種形式,是將電影劇情植入到廣告片中。
比如雪佛蘭,和電影界合作不但沒選擇火爆的動作片,反而選擇了動畫片《樂高大電影2》。
電影上映之前,雪佛蘭發布了一則完全由樂高積木構成的動畫的廣告。廣告片完全是由樂高大電影主人公來飾演,廣告情節也融入了即將上映的電影劇情。
一則廣告,身兼汽車和電影宣傳的雙重責任,樂高版的雪佛蘭卡車竟比真車更顯趣味。
電影上映後,雙方更是一起打造了一輛與實車同樣大小的樂高卡車,在車展上展出。
整輛車由334544塊樂高積木組成,18位樂高達人耗時共計2000小時完成,精緻而逼真,別具匠心。
02
拍攝微電影,彰顯文化內涵
與電影界合作並不代表著只與電影作品合作,有時候自己上陣拍電影也是個好方法。
2017年初,徐福記請來金雞獎最佳導演孫周,拍攝《鐵樹銀花》微電影,並登陸幾大主流視頻網站。
這部微電影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為主題,通過傳統手藝人父親和渴望追求夢想的兒子之間的衝突、交流、和好,展現了當下中國傳統技藝傳承的困境。
電影登陸網站當天,就獲得了超過1000萬的播放量,不少人都被深深觸動。
雖然並不是宣傳自己產品,但是徐福記以此為主題,實質上也無形地表明了自己會堅持傳承傳統手藝的態度,反而無聲勝有聲,博得了很多觀眾的好感,也為品牌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03
電影爆紅,線下門店成焦點
當然,還有的實體店商家不僅植入電影,還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密切配合電影宣發節點,在電影火爆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實體店帶來大量客源。
比如今年國慶檔的《中國機長》,票房超過20億。
電影中,機組成員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吃頓火鍋「晚上火鍋啊」「去吃火鍋」。
反覆出現的火鍋臺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影片的最後,機組成員居然真的去吃了一次火鍋。取景拍攝地,正是知名的火鍋品牌「大龍燚火鍋」。
眾多觀眾看完電影後直呼:「看完中國機長真的好餓!」、「拉上姐妹,排排坐看電影,看完吃火鍋,簡直完美!」……
而作為影片官方合作的唯一餐飲品牌,大龍燚也是順勢推出了憑電影票根就可以打折,以及機長套餐等聯動營銷活動。
據悉,僅國慶黃金周期間,大龍燚火鍋成都太古裡店總排隊數就超過8000桌,單日單店待客數超過1600人次。
沒有人喜歡看廣告,但是沒有人不喜歡看有趣的內容。
不難發現,成功的電影和品牌方之間的跨界營銷,並非隨意的搭配組合,而是需要找到二者之間存在的某種共性或連結,並圍繞這個內核來策劃營銷活動。
想知道更多品牌+電影的營銷的案例?福利來了!
2019年12月15日,第三屆中國連鎖節,將以「連贏天下·鎖定未來」的年度主題,在北京璀璨召開。論壇首日,中國連鎖創新百強將會揭曉。
「中國連鎖創新百強評選」投票作為連鎖節的重要環節,本次評選共設六個獎項,參選的企業包括餐飲、酒店、教育、美業、零售、大健康等等行業,可謂包羅萬象。而參與企業規模之大,競爭程度之激烈,也是近幾年同類評選活動中少見的。
(掃碼查看排名情況)
屆時,除了盛大的頒獎典禮,更有知名導演和明星現場助陣,福利多多,敬請期待!
讓品牌「逐夢演藝圈」的機會就在眼前,你還在等什麼?
參考資料:
電影跨界合作2.0時代:電影營銷將會開拓非票市場?——一起拍電影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電影+品牌跨界營銷玩出彩——品牌出海圈
散裝零食大佬徐福記跑來開實體店、拍電影,鳳梨酥還賣到15元一塊,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過年伴侶嗎?——電子商務頭條
《中國機長》票房超20億,我們從中發現了餐飲+電影的營銷新思路——餐飲人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