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喜有憂,真正的聰明人,會搞懂靈隱寺這副對聯,得幸福

2021-01-07 墨品風雅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別遇到一點委屈就擺出露門牙大哭的光景,這個世界不會慣著你,因為人生沒有十全十美。」

人生本來就不完美的道理,不知道看到過多少次,你不必去事事苛求圓滿,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完美是有遺憾的。

就如同杭州千年古剎靈隱寺中懸掛的那一副對聯一樣。

上聯曰: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聯曰:萬事只求半稱心。

不如意之事世間常有,可世人往往缺少一顆看待不如意的平常心,人生一世要懂得用平常心去看待世事萬物,不要一遇到點挫折就失聲痛哭,這是弱者的行為。

那些真正的聰明人,早就把「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的道理悟懂,並且銘記了。

人生一世,多想開心事

林清玄先生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人生有喜有憂,有苦有甜,當你遇到不如意之事的時候,千萬不要強求,更不要灰心,你要知道許許多多的事情雖然都是從完美的初衷出發,但最後往往都以美中不足結束,更有一些事情甚至是以失敗告終。

那麼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境況之時,應該如林清玄先生所說的那樣「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他的意思是,人生雖有八九成不如意,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從而不至於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所以說,生活雖苦,但你要甜。

要用「半稱心」去看待世事萬物

所謂的「半稱心」,就是「知足常樂」,得意不張狂,失意不沮喪,不患得患失,按照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半稱心,是中國人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古往今來,人們都追求一個「半」字,清初的大儒李密庵先生,就曾在其著作《半半歌》裡寫道:「看破浮生過半,半字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閒,半裡乾坤寬展。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

人們都清楚「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的道理,人生亦是如此,太過完美往往失去了趣味,所以做任何事情,能夠達到理想結果的一半,便是極好,這就是「半稱心」的意義。

靈隱寺這副千古對聯,將人生智慧囊括其中,道明了世間大道理,若是有人能夠悟懂,人生必然歡喜幸福。

商品引導語:今天,墨品風雅為大家帶來了,名家書法手寫真跡《人生哪能多如意》,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

相關焦點

  • 境遇不順時,讀讀杭州靈隱寺這副對聯,摒棄煩惱,心境豁然開朗
    在杭州靈隱寺,曾有這樣一副楹聯這樣寫道: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曾有一名漁夫,他在出海的時候,非常幸運地得到了一顆大珍珠,珍珠價值不菲,周圍人都非常羨慕他。而這漁夫卻心事重重,原來是這顆大珍珠上有一個黑色的斑點,這個瑕疵的存在,讓這個珍珠的價值大打折扣。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但凡從古至今都享有盛名的古蹟,多半會有文人墨客為之蘸筆。比如範仲淹就寫過《嶽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千古傳唱;比如崔顥寫《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上過學的人都背過。靈隱寺是國內佛教名寺,也是浙江杭州名勝。
  • 靈隱寺的一副對聯,讓多少人在迷途中幡然醒悟
    蘇軾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即便是月亮這種亙古的存在,也會有著自己的不如意。更別說是人了,人生短短幾十年,和月亮一比那是滄海一粟,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充斥在人生裡的各個階段。從早年的學習上浮光掠影,到後來事業上的平淡如水,都會穿梭於沒有目標的迷途當中。
  • 靈隱寺中的兩句對聯,道出了人生的真諦,讓人們幡然醒悟
    南宋詩人辛棄疾大手一揮,寫下"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語驚人,在中國大地流行幾千年,成為印證人生無奈的最好詮釋。眾多的寺廟中,就有這麼出眾的一座,它就是靈隱寺,位於中國最美麗的水上城市杭州,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水網交集的土地上,靈隱寺顯得尤為突出,而靈隱寺中的兩句對聯,道出了人生的真諦,讓人們幡然醒悟。那麼靈隱寺究竟有著怎麼樣的歷史,這兩句對聯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簡單說說。
  • 只14個字的對聯,道盡人生之理,難怪有那麼多人會專門去靈隱寺
    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的風雨,有的時候我們面對一些事情或許有的時候想不開,有時候可能因為一些勵志的語句或者是對聯,就讓我們一下子就醒。今天小編與大家講的就是在古寺中有這樣的一副對聯,只14個字的對聯,道盡人生之理,難怪有那麼多人會專門去靈隱寺。
  • 疲憊不堪,壓抑想哭時,不妨讀一讀靈隱寺這副對聯,內含解救之道
    老舍先生老舍先生這句話,講出了人生的真諦,一個人的一生本來就是有苦有甜,有光有影的,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和放棄,要用從容的心態去面對,堅信甜的在後面。這就如同千年古剎靈隱寺裡懸掛的那一副對聯一樣:上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聯:萬事只求半稱心。上聯說了人生常態,下聯說了面對萬事萬物的心態,兩者相結合便是最高明的智慧之道。
  • 當我們身處逆境之時,不妨讀讀曾國藩的這3副對聯
    這副對聯也是曾國藩在晚上三更時刻睡不著的時候想出來的,表達了他內心的志向和心境。這副對聯對我們有何借鑑意義呢?我們遭遇人生不順利或者逆境時候,首先要挺住,並積極調整心態,不會灰心喪氣,因為事情壓不垮我們,消極負面情緒可以壓垮我們。
  • 靈隱寺內一幅對聯,點醒不少世人,說盡人生大智慧,讀到有福!
    靈隱寺內一幅對聯,點醒不少世人,說盡人生大智慧,讀到有福!到杭州旅遊,一看西湖,二看靈隱。靈隱寺,江南著名古剎之一。提到靈隱寺,大家可能會記得那個遊本昌老師演的電視劇《濟公》,裡面的濟公出家的寺廟就是靈隱寺。
  • 靈隱寺有一副對聯,懸掛了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幫他們走出困境
    對聯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洪武年間(1368-1399年)江西廬陵曾出土過一尊特點大的鐵十字架,經過鑑定這座十字架是三國時期的,在這尊鐵十字架上面寫著一副精美的對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已懸掛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助其走出困境
    這本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基本的聲韻格律,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其實也是對聯中必須符合的基本對仗原理。對聯在古代也稱楹聯,因為其最早是貼在房屋的楹柱上,故而得名。《楹聯叢話》中記載,對聯最早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有一年新春之時,他為了祈福國家興旺人民安康,在宮殿的門上寫下了兩句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人活一輩子,有憂有喜,有樂有悲,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才是人生
    人活一輩子,有憂有喜,有樂有悲,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才是人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真亦假,來假亦真,是是非非由人評,莫拿好心當驢肺,莫拿好人當壞人了,莫拿恩人當仇人。人活一輩子,有憂有喜,有樂有悲,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有心酸,也有無奈,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高峰,也有低谷,無論我們處在哪個階段,身在何種境地,都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酸甜苦辣是人生,放寬心態才能享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舍才有得,人無所舍,便無所得,更無所依,沒有無所獲,便無所靠。
  • 左宗棠最經典的3副對聯,句句耐人尋味,道透了人生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左宗棠最經典的3副對聯,句句耐人尋味,道透了人生智慧!曾國藩和左宗棠同為晚清中興名臣,時過境遷,人們記住曾國藩的是:他充滿大智慧的家書和家訓,而對於左宗棠的了解是:他抬著棺材收復新疆的英雄壯舉。其實大家熟不知,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有大學問,他們都是將儒家思想和為官做人結合得淋漓盡致的傑出代表人物。
  • 杭州靈隱寺內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幫助無數人擺脫迷茫走出低谷
    單是這句詩便充滿了對人生之艱難的感悟,體現了詩人面對煩惱時,那飽含無可奈何之意的嘆息之情。這種真知灼見,在現代社會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人的一生會遇到數不清的不如意事,有學習方面,也有工作方面,有婚姻方面,也有家庭方面。這些事情夾雜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帶來煩惱,也會帶來痛苦,讓我們備受折磨,讓我們跌落塵埃。
  • 人生喜憂參半,不如意時,不妨讀一讀這副對聯,救贖之道在其中
    老舍先生說:「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裡。」老舍先生說的很有道理,人生就像是一場冒險,你永遠不知道你下一步踩到的是鈔票還是狗屎,可狗屎也好,鈔票也罷,這都是人生的常態,你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一切,生活才會有滋有味。正如千年古剎靈隱寺懸掛的那一副對聯一樣: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 左宗棠的對聯與人生:身無半畝,靠什麼心憂天下
    左宗棠雕塑「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這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23歲的左宗棠入贅湘潭周家時,在新房裡寫下的一副對聯。下聯的意思是,只有博覽群書,學習古代先賢的智慧,才能大有作為。寥寥數語,將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展露無遺。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不過,寫這副對聯時,左宗棠還是一名窮小子。雖然出身於書香門第,但父親只是個秀才,並未入仕。
  •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這些時候要「傻」
    他不會事無巨細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過問去指點去耍小聰明,真正的聰明高人一等是知道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時候該聰明什麼時候該傻,知道什麼事情該自己做什麼時候該讓別人去做。真正」的聰明人,都懂這些時候要「傻」。1、為人處事傻一點(看破不點破)為人處世,看破不說破,這是一種大智慧。
  • 曾國藩六副對聯,寫盡了一生智慧
    其中六副對聯,寫盡人生百態,道盡人間智慧。 01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時年48歲,曾國藩寫下了這副對聯,自勉了整個後半生。大意是指人窮骨頭不能賤,事窮初心不可棄。無論身處什麼境地,都要像春天一樣,保持樂觀生機的心態,積極向上。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人的一生,你怎麼看?
    看過新版濟公的網友們應該都記得,在電視劇裡濟公和胖瘦兩個和尚是住在一個叫靈隱寺的寺廟裡;寺廟有佛祖的法力保護,所以妖怪都不敢輕易前來。但這都是影片虛構出來的,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這麼有靈力的寺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靈隱寺這個寺廟卻是真實存在的,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個靈隱寺。寺廟坐落於美麗的城市杭州。
  • 靈隱寺內的一幅對聯,寫盡了人的一生!
    答案:只需點擊圖片上邊的【MBA商界智庫】關注即可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歲月如流水,人生非常短暫,不患得患失,不憂心忡忡,每天樂樂陶陶,該有多好。遇到失意,疾首蹙額,心膽俱碎,多麼難受。
  • 靈隱寺一對聯14字,懸掛1700年,道盡了一生
    所以他不僅出錢對這座寺廟進行一次擴修,而且還為這座寺廟改了一個名字,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起的靈隱寺。後來靈隱寺被一些有錢的香客,不斷地捐錢或自修,規模越來越大,香火也不斷旺盛起來。不得不說,寺廟起名的傳說還真的特別有意思。人們慕名而來到靈隱寺,除了它的香火非常旺盛,靈驗之外,還能感受到靈隱寺這座千年古剎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