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個十分漂亮的姑娘,23歲大學畢業,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學校成績優異的小張在找工作的時候卻屢屢碰壁。究其原因,才發現是因為小張不會說話導致的。
面試的時候考官問: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
小張:網上隨便找的
考官:那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優勢嗎
小張:優勢就是我很優秀
考官:你是否從事過相關工作呢
小張:當然沒有,上班這種事情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想做
考官:那你對工作崗位有什麼要求嗎
小張:上班時間不能太早,我早上起不來,工資也不能太低,不然沒法買我喜歡的衣服,最好不要是底層員工,活太多
聽了這樣的對話,如果你是考官你還會錄取小張嗎?哪怕小張的成績再好,長得再漂亮,都會讓人望而生畏的。不可否認,小張的回答很多都是實話,但是實話也要看場合說,不分場合的結果很可能是求職碰壁,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源於小張說話不過大腦,所以才會毀了她的人生。
其實歷史上因為不會說話而人生悲慘的案例不在少數,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是一門藝術,而不會說話往往會毀了我們的人生。
我曾經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我倆都屬於那種比較較真的人,有一次我倆突然就談論起了英語四六級這件事。當時怎麼牽出的這個話題我已經忘了,但是我始終記得我倆因為,到底四級沒過能不能考六級爭執不休。我說:「我大學的時候四級沒過就報了六級」,她說:「不可能,必須得先考過了四級才能報考六級。」
吵到最後我們互相誰也不願退讓,最後就因為這件小事我和朋友落得個分道揚鑣的下場。有時候事實真的重要嗎?贏了辯論輸了友情,贏了吵架輸了愛情,到底孰輕孰重呢?
說白了,其實講話的方式真的很重要,能不能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呢?有的,日本的佐佐木圭一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在這本書裡他就向我們展示了說話的技巧,告訴我們說話就像做菜一樣是有譜可依的,學習了相關的說話技巧,你也可以做個高情商的人。
身處社會當中,交際成為了我們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在學校你要和同學老師交際;出了社會你要和同事領導交際;年紀到了你還要和異性交際,而交際的同時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說話。只要說話我們就有可能會說錯話,會說不好話,結果明明是善意的提醒,卻偏偏被對方聽成了挑釁。一切的悲劇源頭都只是因為我們不會說話。
之前我在《奇葩說》看到過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辯題,叫做: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楊奇函對戰許吉如,配上這個標題我很是為楊奇函鞠了一把同情淚。楊奇函說:「我不會說話,不讓我說正確的廢話,那我就沒話可說了,你不能剝脫我說話的權利。」當時楊奇函的表情很委屈,對他的遭遇我也深表同情,但是結果當然也顯而易見,許吉如輕鬆勝出。
由此可見不會說話並不會為我們加分,別人的同情也不會成為你成功的助力。真正能幫助你的只有自己的語言和你縝密的思維邏輯。不會說話會毀了我們的人生嗎?一定會。求職的時候你不會說話就得不到心儀的工作;求愛的時候你不會說話就不到喜歡的姑娘;推銷商品的時候你不會說話就得不到工資。現在你還覺得說話不重要嗎?
我們評價一個不會說話的人通常會說他情商低,但是情商是不可能逆轉的嗎?我要告訴你,不是,如果你說智商會遺傳我贊同你,但如果你說情商遺傳那我就不信了。情商一般會受到我們的生長環境所影響,而培養情商也並非無跡可查,越來越多關於情商的書被發表,我們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也能說出漂亮話。
說話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管是廢話也好有用的話也罷,只要我們不是啞巴,就得張開嘴巴說話。不會說話的人踩了別人的腳不說對不起,而說你咯到我了,馬上就會引起一樁糾紛。最後打的頭破血流還進了公安局,人生因為一句話有了汙點。
古人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千萬不要讓自己的人生毀在了不會說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