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看企鵝: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封面是如何煉成的?

2020-12-25 界面新聞

記者 | 彭楚焙

編輯 | 黃月

光憑封面去評判一本書的好壞是靠不住的,畢竟內容與封面的結合似乎沒有所謂唯一「正確」的方法。不過,至於經典書籍如何彰顯自己難以輕易捕捉的藝術風格與氣氛,封面或許可以發揮它的魔力。好的封面設計不僅可以讓一本經典在眾多實體書中脫穎而出,有時還能巧妙地表達或豐富書中的內容。這,也是企鵝出版社「經典系列」的封面設計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原因所在。作為企鵝出版社的知名系列,「企鵝經典」歷史悠久,不同時期的封面設計既求創新,亦講究系列內部的某種統一之美。企鵝能夠成為圖書市場中最具標誌性和視覺性的品牌之一,「企鵝經典」系列功不可沒。

從第一本「企鵝經典」問世,這一系列至今已經走過了73個年頭。在「企鵝經典」創意總監保羅·巴克利(Paul Buckley)編著的《經典企鵝:從封面到封面》一書中,副總裁艾爾達·魯特(Elda Rotor)透露了公司在封面設計環節的工作細節:「企鵝周四的裝幀會議是每周的亮點……比如《米德爾馬契》上『不要女帽』,《鐵達尼號》上要有船的截面圖,《福爾摩斯探案集》上要有藏著蛛絲馬跡的倫敦街景。」要為「企鵝經典」系列創造獨特的設計美學,需要豐富的想像力與敏銳的感受力,艾爾達·魯特認為,設計師們總能直面挑戰,他們拒絕平淡無奇,力求新穎巧妙,有時可能會有顛覆,「但始終很企鵝。」

時至今日,企鵝的封面設計已成為其標誌性特色。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月25日期間,企鵝蘭登出版公司在中國舉辦了首個面向公眾開放的書籍封面設計展,甄選了150本封面設計具有特色的圖書,在上海現代藝術基地展出,其中既包括奠定了企鵝設計傳統經典地位的「三段式」系列,也包括了平面設計質感十足的毛邊本系列、布紋經典和手繡系列。展覽展示了企鵝圖書的設計發展史,觀眾有機會一睹設計精美的卡夫卡全集、納博科夫全集和亞瑟·米勒精選等等。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企鵝經典」封面設計小史:在創新與統一間尋求平衡

1946年,在企鵝出版社成立十周年之際,第一本「企鵝經典」問世了,這就是由埃米利·維克多·瑞優(Emile Victor Rieu)翻譯的《奧德賽》。雖然當時市場上已有其他幾個譯本,但這個版本甫一上市還是獲得了巨大成功。當時企鵝還沒有專門的封面設計師,封面是由產品經理約翰·奧佛頓(John Overton)設計的。這版《奧德賽》的封面布局稍顯笨拙,不過其古典風格與書的內容較為契合。封面下端蓋著一個「大圓章」,翻譯此書的瑞優並不喜歡這個圓形插圖,理由是畫中的船滿帆航行卻還在用船槳。這個不太合邏輯的封面設計,就此開啟了「企鵝經典」系列的設計創新之路。

《奧德賽》,1946

這一設計看似簡單,實際上亦有門道。「企鵝經典」的封面顏色有著嚴格的區分和確定的含義,不同顏色代表著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比如棕色就表示這是一部來自希臘的經典作品。

企鵝經典系列色板

1947年,「企鵝經典」的封面設計開始出現新風格。字體排版專家揚·奇肖爾德(Jan Tschichold)到企鵝出版社任職之後,對該系列的封面進行了改良:大圓章改成了黑白兩色,並挪到了封面正中位置,文字空間擴大;封面上出現了「the penguin classics」這一具有標誌性的字樣,與譯者名字用細橄欖型線條隔開;邊界的花紋也更精緻了。大圓章的設計交給了幾位插畫師,設計的版權資訊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才開始出現在書裡,有的大圓章是當時的編輯臨摹的古硬幣畫像。

企鵝經典1947年版封面

1960年,企鵝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轉型,他們試圖改變書籍的傳統面貌,以吸引更多的年輕讀者。企鵝創始人艾倫·萊恩(Allen Lane)邀請吉馬諾·法切蒂(Germano Facetti)擔任藝術總監,這位義大利平面設計師深刻地改變了企鵝圖書的面貌。在20世紀50年代成為平面設計師之前,法切蒂是一位深受包浩斯主義影響的建築師。他參與設計的倫敦詩歌書店吸引了艾倫·萊恩,也讓他獲得了擔綱企鵝藝術總監的機會。

吉馬諾·法切蒂

法切蒂發現,企鵝旗下許多類別的圖書外觀毫無關聯,企鵝標識幾乎成了唯一能體現統一性的元素。造成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在於,企鵝當時已經發展得十分壯大,每個月都要推出七十餘種新書和再版書,並且對每一本書而言,編輯都力求封面設計能夠令人耳目一新。為了改變這種封面設計「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法切蒂大膽採納了年輕的波蘭設計師羅梅克·馬伯(Romek Marber)的想法,將傳統的位於封面頂端的水平橫格細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包含logo、系列名稱、價錢與書名、作者名這幾部分信息——這就是對於全世界後來的平面設計發展布局都具有重要意義的「馬伯網格」。

這一網格設計的優越性在於,既可以留出空間放置插圖或平面圖像,又能夠保持一個系列的整體風格,這也正滿足了法切蒂的需要,為企鵝圖書的設計帶來了「現代感與統一性的均衡」。

馬伯網格

首個使用「馬伯網格」的系列是1961年出版的綠色犯罪小說。「為了保持企鵝特性,所有這些正式元素都被裝進一個『網格』中。」設計師馬伯這樣解釋他的設計理念:「形象設計——可以是繪畫、拼貼或照片——會暗示每本書的內容。大眾對於具有動感的圖片的認知,尤其為犯罪小說系列帶來了更逼真的效果。」

綠色犯罪小說

法切蒂同時把「馬伯網格」應用在了「企鵝經典」的副品牌「現代經典」的封面上。企鵝從1961年開始出版這個系列,匯集了配以新封面的二十世紀文學經典。

(左)「現代經典」之《鼠疫》,1980。封面圖片選取了巴勃羅·畢卡索的作品《靜物與牛頭骨》局部,此畫作藏於杜塞道夫北萊茵-威斯伐倫藝術品收藏館;(右)「現代經典」之《H·哈特爾大全》,1972。封面圖片選取了弗朗西斯·牛頓·蘇沙創作的《風景中的兩聖人》局部,此畫作藏於英國泰特美術館

法切蒂的目標是統一所有的企鵝圖書的封面。1963年,他重新設計了「企鵝經典」的裝幀和封面。在這之前,「企鵝經典」一直沿用1947年的封面設計風格,儘管這一設計非常注重細節,但還是滿足不了時下的設計需求。法切蒂認為:「設計經典圖書的封面時,要假定大多數偉大的文學作品激發了藝術作品的創作,或者藝術作品的創作都有文學內涵。除了很明顯的『值得期待的元素』,與文學作品有關的視覺畫面是為那些平常沒有機會出入美術館和博物館的讀者提供的附加服務。」

法切蒂新設計的特點是莊重的黑色封面和書脊,這一時期的「企鵝經典」也被稱為「黑色經典」,封面大多是選自各博物館館藏作品的局部圖。不同圖片依據各自特點,有時被裁切放置在黑色背景上,有時延伸至整個封面,唯一能體現原來風格的就是文字居中。

(左)《貝奧武夫》,1963。封面圖片是大英博物館薩頓胡藏品系列中的一隻頭盔;(右)《挪威王哈拉爾三世》,1966。封面圖片是曾藏於挪威海德馬克郡巴爾迪紹爾教堂、現藏於挪威奧斯陸應用博物館的巴爾迪紹爾裝飾毯局部

二十幾年之後,1985年8月29日,「企鵝經典」再度啟用全新封面設計。當時的藝術總監史蒂夫·肯特(Steve Kent)設計的新封面,並沒有對之前法切蒂的「黑色經典」設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使用正式字體排印,試圖以此突出經典的味道,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五十年代奇肖爾德的設計。肯特使用的是Sabon字體,字間距緊湊,整體居中,顏色為白色,置於黑色版塊中。圖片或佔據整個封面作為背景,或者銜接在書名版塊下方。有意思的是,Sabon字體正是奇肖爾德設計的。

(左)《德古拉》,1993。封面圖片是戲劇博物館藏亨利·歐文飾演的墨菲斯託費勒斯;(右)《新女性》,2002

1995年,企鵝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出版了小開本的「黑色經典60周年」系列,六十本小書的售價僅為六十便士,可見利潤極其微薄。該系列仿佛是1985年「黑色經典」的微縮版,但封面圖片選用了與常規圖書不同的插圖。

「黑色經典60周年」系列

2001年上任的藝術總監吉姆·斯託達特(Jim Stoddart)對企鵝經典系列封面進行了全面改革,他委任「五角設計聯盟」的安格斯·海蘭德(Angus Hyland)負責新設計方案,但整個過程十分曲折。新世紀到來後,企鵝出版社各分支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美國分支佔有全球企鵝經典市場的巨大份額,所有有關經典系列的任何重大決定都必須和企鵝美國一起協商。要想讓大西洋兩岸的編輯們在一千多本書的設計上達成一致,所要花費的努力和耐心可想而知。

「企鵝經典」系列在2003年面世的新封面以圖片為主導,簡潔的字體排印在封面下方的板塊中。這一設計風格由海蘭德首創,但是封面最終由企鵝美國的保羅·巴克利完成。

《弗蘭肯斯坦》,2003。封面圖片為尼古拉·阿比爾高的《受傷的菲羅克忒忒斯》

實際上,將當代藝術用於人們正在談論的文學作品是由企鵝曾經的藝術總監法切蒂於1963年開創的,該應用被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的企鵝經典封面中。對於新選題來說,圖片就是關鍵,但這一設計方案不再被認為是經典文學作品封面的唯一設計。不管怎樣,在1985年英國文庫和其他選題出版之後,對於什麼才能構成一個經典的認知更加包容了。有些選題已經打破常規,開始使用當代插畫,比如《格林兄弟童話選集》的封面就用了文森特·伯吉恩的作品《紅帽》。

「現代經典」系列在2000年也有了全新的封面,由自由設計師傑米·基南(Jamie Keenan)設計。新版「現代經典」封面上的字體元素被抑制了,與企鵝標識一起擠在封面下端一段很窄的銀色橫條裡。這樣一來,真正使封面生動起來並吸引讀者的任務就落在了圖片上。不過,與那些努力尋找自己位置的新作和當代作品略有不同,設計師專為該系列創作了充滿隱喻的圖片。喬治·歐威爾作品系列的封面亮點是馬裡恩·杜查斯的插圖,一面市就廣受好評。封面上的手寫文字片段、紀實照片局部等平面設計元素,被認為反映出了設計師對奧威爾作品的深刻理解,並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圖畫俳句」的觀感。

(左)《格林童話精選》,2004。封面圖片為文森特·伯吉恩的《紅帽》;(右)《奧威爾和無產階級》,2001

「企鵝經典」在今天:保羅·巴克利的顛覆與重塑

保羅·巴克利是「企鵝經典」目前的創意總監,他手下有一個龐大的、人才濟濟的設計師和藝術總監團隊,負責企鵝蘭登書屋出版集團 16 個子品牌的護封和封面。在過去二十年中,他標誌性的設計和獨特的藝術方向在成千上萬個封面和護封上得以體現,斬獲獎項無數,並因此頻繁受邀於美國和海外講演。巴克利說,他本人以及與他負責的「企鵝經典」團隊不會壓制設計師,總是放手讓設計師去做他們擅長的——跟著視覺走,並不斷追求卓越,對企鵝經典的封面設計進行重塑,讓這些被設計過無數次的經典再次得到「解放」。

企鵝經典的「銀河系列」包括《沙丘》《2001:太空漫遊》《黑暗的左手》等科幻小說,每一本書的封面上只有書名的字體排印,立意特別。比如小說《沙丘》的內容是圍繞厄拉科斯——一顆銀河系中重要的戰略政治行星——展開的,講述了參與各種事件的各色人物從不同視角出發對於這顆星球的不同理解。封面上的單詞「DUNE」字母結構很特別,U形結構90度旋轉四次,無論怎麼轉,讀出來都是「DUNE」。這個字母遊戲由亞歷克斯·特羅切特(Alex Trochut)設計,緊密地結合了厄拉科斯的概念——這顆行星在銀河系中是一個經過嚴密計算的事件。

企鵝經典銀河系列《沙丘》封面和封底

「企鵝經典」歷史上的「三段式」封面設計辨識度最高,而巴克利試圖玩轉和顛覆企鵝歷史上這一著名設計。他將「企鵝橘色」系列變得更當代、更時髦,為封面增添各種意象,呈現出了互動立體的效果。巴克利請來插畫師艾裡克·尼奎斯特(Eric Nyquist)繪製這些意象,艾裡克表示:「想到自己將會從視覺上侵犯經典設計,還有斯坦貝克、華萊士、凱魯亞克等名家著作,我便激動不已。」他在大衛·華萊士《系統之帚》的封面上繪製了離經叛道的立體畫,展現出了恐怖、荒謬和禁忌的味道——濺潑的螢光色、手銬、充氣娃娃邊上滴落的汙泥,在某種程度上都有著80年代色情片的意味。

《系統之帚》

毛邊本「企鵝經典豪華版」系列也不乏精彩的封面設計。《怕飛》一書作者埃麗卡·容(Erica Jong)表示,豪華版《怕飛》的封面「性感但又不惡俗」,讓她特別驚喜。埃麗卡這樣形容封面的意涵:「企鵝經典的《怕飛》封面暗示了精力充沛、有性需求的女性形象。在那精力背後是成熟的思想和需要釋放的想像力。」這個封面被評為2013年企鵝最佳封面之一。

《怕飛》

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愛經》的封面設計是個難題——該如何有品位、優雅、才華橫溢地展現情色呢?巴克利認為美國人總體是保守的,因此他不辭勞苦越洋到法國找插畫師瑪莉卡·法夫雷(Malika Favre)來設計這個封面。法夫雷一遍又一遍把草圖給巴克利看,他的意見總是:太保守了。「這事攸關法國人的尊嚴,」法夫雷想。經過多次打磨,最後定稿的設計是把直白的體位排成字母作為封面。「我們一起做的這個封面無法取代。」法夫雷滿意地表示。

《愛經》

經典豪華版《罪與罰》封面上的拉斯柯爾尼科夫被插畫師設計成了一個「無知的蠢貨」,被地上血泊映出的自己的醜惡面容嚇壞了,這也恰好與小說的內容相吻合:拉斯柯爾尼科夫不是殺人犯,而是個懦夫。封底的畫面是小說主人公從兒時的夢中醒來,夢裡一群施虐成性的暴徒在折磨一匹疲累的老馬,主人公認為自己的罪行與這些暴徒如出一轍。如此一來,封底恰好形成了對封面流露出的恐懼與懊悔的投射。

《罪與罰》封面與封底

插畫師亞當·辛普森(Adam Simpson)所繪的《福爾摩斯探案集》經典豪華版封面重現了讓人好奇的維多利亞時代:十九世紀90年代的倫敦,作為一個後工業革命的世界,遍布磚石建築、石板小徑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封面設計中充滿了煙、黃色濃霧以及疑案的元素,幾乎在每個陽臺、角落或房屋內,都藏著書中四個故事裡的冒險場景。

《福爾摩斯探案集》

保羅·巴克利曾在採訪中多次提及他對重新演繹經典的熱愛——雖然這對設計師來說絕對是個挑戰,與研究經典文學相似,已經有太多人做出自己的闡釋了——但他一直鼓勵設計師們(包括自己)用不受限制的方式進行表達,於是讀者們得以見到上述毛邊本「企鵝經典豪華版」系列,以及反「烏託邦經典」系列、刺青系列、手繡系列等等充滿想像力和視覺表現力的封面設計作品。其中手繡系列每本書的封面設計都來自藝術家的純手工刺繡,封面、封底、前後勒口全部覆滿刺繡花紋,書封內側也保留了手工刺繡過程中留下的線頭和針腳,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實的刺繡風格,精美逼真。

刺青系列
刺繡系列

2017年,反烏託邦小說再次受到讀者青睞,企鵝挑選了三本反烏託邦小說的代表作——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奧威爾《1984》,由設計師諾瑪·巴爾(Noma Bar)重新設計,採用黑白紅三色極簡設計,切口處也被塗成了刺眼的血紅色。

反烏託邦經典系列

很多中國讀者知道保羅·巴克利的名字,是通過他的兩本「洩密」之作——《企鵝75》和《經典企鵝:從封面到封面》。作為「企鵝經典」的創意總監,巴克利在這兩本書中分享了企鵝封面背後的種種有趣故事,有設計師與靈感的意外邂逅,也有作家與設計師之間的各類博弈。2018年年底出版的《經典:從封面到封面》是企鵝圖書成立75周年之際出版的《企鵝75》的續作,書中展示的一些企鵝經典封面設計,目前也正在上海現代藝術基地的企鵝蘭登封面設計展上展出。

《企鵝75》《經典企鵝:從封面到封面》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 ᐕ)⁾⁾ 更多精彩內容與互動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企鵝出版 75年20個最美圖書封面
    企鵝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商之一,企鵝的商標形象被評為出版界最受喜愛的商標之一。在過去的75年裡,企鵝設計了一系列精美的書本封面。在這裡,我們挑選了其中20幀經典封面設計。
  • 大冰又用小朋友做封面,什麼樣的封面設計才是好的?
    有網友發現,不光是和編輯討價還價是固定戲碼,大冰也會每年以一萬元為獎勵徵集生動的小孩兒全身照作為新書封面。這麼多年,如此換湯不換藥的兒童影樓風滿滿的書封,在鮮明地標識出大冰風格之餘也讓人審美疲勞。這是不定期讓出版行業頭疼的問題:究竟什麼樣的書封才是好的書封?如何做既有暢銷書的潛質又標高格調不入俗套?而出版業和讀者們最大的樂趣大概也包括調侃一下那些「畫風清奇」的書封。
  • 經典重讀、秘境探索、人間觀察|企鵝蘭登5月書訊
    不管是企鵝經典系列Penguin Picks和Penguin Essentials的再擴展,英國著名「行走文學」作家Robert Macfarlane一場關於地球「深時」的地下旅行,還是人間百態的深刻觀察,相信每個讀者都不會失望的~本期推送主要以預告書訊為主,以後有了購買連結會跟大家重點介紹(不要心急哦~)How to Treat People: A Nurse
  • 企鵝圖書2018學生設計大獎獲獎封面作品創作解析
    從2010年開始,英國企鵝出版集團開始面向英國全國的大學生舉辦學生設計大賽。要求是根據大賽組委會指定的書籍內容來設計封面。比賽一共分為3個類別,分別是成人虛構類文學封面、成人非虛構類文學封面、兒童文學封面。
  • JOJO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每一句都是經典
    而在其中也有非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半點一下吧! 1.我們喬斯達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紳士 我岸邊露伴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向那些自以為是的傢伙說,NO!
  • 那些誕生於「黃金時代」的書籍封面設計
    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在他設計的書籍封面上尤其明顯。庫爾曼富有表現力的平面設計語言是獨特的,彰顯出世紀中期現代主義風格如何能夠獲得更大的優勢,吸引那些反主流文化的讀者。《爵士風情》企鵝出版社1961年出版作者:弗朗西斯·牛頓封面設計:艾倫·弗萊徹20世紀60年代,弗萊徹與他的合作夥伴科林·福布斯和鮑勃·吉爾單獨或共同為企鵝和鵜鶘叢書設計了許多封面。1960年,吉馬諾·法切蒂出任企鵝出版社的藝術總監,為企鵝圖書的封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 「玩心十足」的繪本封面大賞,除了布藝、線繡工藝、居然還有泥巴
    繪本作為承擔美學傳播的重要工具,在其內頁在具有藝術感的同時,創作者對於裝幀方式通常也是費勁了心思,封面當然便擔任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很多時候繪本作者對它的設計就會像高校對錄取通知書的設計一樣,飽含深意又別出心裁。在未看到繪本內容介紹和編輯推薦之前,繪本封面的好看與否往往會在第一時間決定了他們的購買慾望,今天愛麗絲為大家帶來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繪本封面大賞》!
  • 賽事|企鵝出版社封面設計大賽作品徵集令
    3、平面設計專業從業人士和與該競賽有關的任何其他人員均不得參加本競賽。4、如果獲得一等獎,參賽者需符合在英國工作的資格,才可以參加為期4周的英國工作實習。參賽者可以選擇參加以下所列設計作品類別:1、成人小說封面設計獎;2、成人非小說類封面設計獎;3、兒童讀物封面獎。所有參賽作品必須通過我們的提交表格以數字方式提交,該表格將於2020年12月4日(暫定)公布。
  • 令人視覺舒服的150㎡北歐風家裝,令人印象深刻的客餐廳設計
    客餐廳有一整面牆是由落地窗打造的房子總是令人印象深刻,視野寬闊令人讚嘆。第一次看到這個家裝設計的時候,就被其柔和的色彩搭配和簡約的設計給吸引了,家裝設計第一要素就是要舒服,無論是視覺體驗還是居住體驗都要足夠舒服才是一個好的家裝。
  • 十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房子天花板設計
    大多數人並不真正思考一個上限作為室內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通常是一個房子的空間照明,也許一些顏色來強調你的房間設計。 然而,最好的房子設計使用天花板設計補充的延續和擴大房間裡的氣氛。 讓我們看看列表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天花板設計。1。
  • 專訪|企鵝蘭登創意總監:我們總是把「企鵝」置於危險
    (後來企鵝出版社與蘭登書屋合併,改名「企鵝蘭登」)在秘書的建議之下,埃倫·雷恩選用了「企鵝」作為公司的名字。為了找到合適的logo,雷恩便安排平面設計師愛德華·楊(Edward Young)去倫敦動物園畫企鵝素描。他回來以後,抱怨了一嘴「天啊,那些鳥臭死了。」不過他畫的「不會飛的鳥」,在1949年之前,都「活」在企鵝出版的圖書封面上。
  • 從「怎麼美」到「怎麼令人印象深刻」,解讀名爵領航設計
    2018年,MG名爵迎來旗艦SUV HS,HS以獨特的型面設計語言,用曲線和型面勾勒出優雅、舒展的運動之美。可以發現,動感一詞是始終貫穿於MG品牌設計中。如果說過去以名爵ZS和名爵HS代表的第一、二代設計語言是解決「怎麼美」的問題,那麼以第三代名爵6為首的第三代設計語言,就是解決「怎麼令人印象深刻」的問題。
  • 企鵝發布聖誕經典系列5種,封面像冬天一樣甜蜜
    企鵝發布聖誕經典系列5種,封面像冬天一樣甜蜜 澎湃新聞記者 郭大路 2014-10-15 16:53 來源:澎湃新聞
  • JOJO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每一句都是經典|茲凱羅|幻影之血|...
    而在其中也有非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半點一下吧!1.我們喬斯達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紳士這句話出自JOJO的幻影之血,是第一代JOJO的父親教育JOJO的話,但是在大喬之後,二喬三喬四喬雖然依舊擁有著黃金精神,但卻離人們心中的紳士形象越走越遠,於是這句話在看完了JOJO系列的粉絲心裡便又有了喜劇意味。
  • 那些晃瞎雙眼的圖書封面
    其實書籍也是一樣,我們不應該因為封面去斷然評論一本書的好壞,但是現實是,對於多數購書者而言,圖書封面的吸引力,是他們決定是否購買並一探究竟的決定性因素。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現象的吸引力也顯得尤為重要。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獵奇」的封面。
  • 20個最令人難忘的書籍封面設計
    然而,通常是他們的封面允許所述書籍留在我們的腦海中。當然,我們不應該根據他們的外表來判斷書籍,但既然我們都已經這樣做了,為什麼不翻閱一下有史以來最令人難忘,標誌性和精心設計的書籍封面?如果您正在考慮如何創建自己的封面藝術,通過下面的列表,您將找到靈感,使您自己的書籍封面設計真正具有標誌性。
  • 100秒,帶你回憶動漫中那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經典臺詞
    從小到大,看過的動漫不計其數,其中的經典臺詞更是數不勝數。每一個優秀的動漫作品中,必然都有那麼幾句非常經典的臺詞,其中有許多廣為流傳,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下面就由揚帆帶領大家一起回味那些經典臺詞吧。不知道你還記得多少呢? 1、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 盤點動漫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園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動漫中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園。1.學園都市說道學園,骨灰級動漫迷們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學園都市了吧。遠月十傑在動漫中還有許多富有特色的學園,而其中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都有哪些呢?
  • 盤點那些影視劇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經典臺詞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無疑會讓觀眾印象深刻。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影視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臺詞,帶你重溫當初的追劇時光。我找了你一萬年,但願你記得,我們有約-《鎮魂》如果喜歡,就把這一切當作是榮耀,而不是炫耀-《全職高手》我家小孩我來擔待-《親愛的熱愛的》不知道看完以上經典臺詞
  • 《雪中悍刀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數不勝數,下面我將按照書中時間線列出本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三個場景。首先是徽山大雪坪的一聲「劍來」。在李淳罡那一聲劍來後,「徽山所有劍士的數百佩劍一齊出鞘,向大雪坪飛來。龍虎山道士各式千柄桃木劍一概出鞘,浩浩蕩蕩飛向牯牛大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