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才 清風徐來 歲月留香 助力成長 7月2日
師德之魂——愛與責任
(師德徵文 孔城初中吳國才)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有一顆火熱的心。尤其是身為人師的我們,應具備一定的師德,應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什麼是師德?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的內涵非常豐富。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包括「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樂於承擔學校分配的各項工作,並認真完成;積極參加有益於擴大學校影響,有利於提高學校聲譽與形象的社會活動」等。
我試著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我成功了。愛心讓我發現,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講臺前,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
我是2004年八月調入孔城初中,次年開始做班主任的。我毫不誇張地講那是我用愛換來的!在我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我在上面用愛心描繪,所以就會收穫了愛的享受!——我自幼生長在貧窮的小山村(桐城、黃鋪、棟樹),讀了11年書(1980年至1991年),桐城師範畢業後走上了三尺講臺,在山裡中小學教了13年書(1991年至2004年),後來到了孔城中心學校(即現在的孔城初中)。大山雖然貧窮、落後,但給了我仁義、忠實、勤奮、務實的品格,桐城師範畢業之後,我很快地拿到了專科、本科畢業證,由於種種原因,雖沒能考研,但我也於2005年拿到了中文專業的《研究生結業證》。自從我步入師範,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我就深深地愛上了這一職業,牢牢地記住了唐代聖賢韓愈先生的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和現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無庸置疑傳授知識是一名教師的主要任務,但是僅此肯定是不夠的,一名真正的教師還必須維護正義,富有愛心、堅持真理,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並且深深地愛著她,那麼我就要盡力做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盡力做一個正義、愛心、知識、真理的傳播者。儘管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且做得很不夠,但我還是嘗試地做著:以正義、愛心對待學生。
三年前914班有個學生叫姚文,家庭情況非常特殊,母親早逝,父親在外成了家,對他不聞不問,他獨自一人在家念書,衣食無著,靠姐姐在外打工掙點錢供給,而他還時常與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進飯店吃飯,姐姐辛辛苦苦掙來的生活費,他花起來像流水一般,毫不珍惜。有一次,他身上錢用光了,而姐姐的工資未發,他一時沒有錢吃飯了,十分著急,不知什麼原因,我又不是班主任,他卻找上了我,向我借錢,我問他借錢幹什麼,他說借錢吃飯,我說:「吃飯不用借錢,我的飯卡上還有許多錢,你可以拿去吃飯。」他說,他要到飯店吃飯,我當時一肚子老火,我早就哀其不幸,恨其不爭,現在沒有錢,還要到飯店吃飯,給飯卡到食堂打飯都還不行,一腔怒火噴薄而出,將他狠狠地臭罵了一頓,然後怒火平熄了,我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把飯卡給他打了幾天飯,一共打了三十幾元錢。後來他姐他爸寄來了生活費,他要還我三十幾元錢,我堅決沒收,只是囑咐他要體諒姐姐,要自立自強。所幸的是,後來他的父親終於良心發現,將他領走了。
2004級六班有個學生叫錢黎山,長得十分高大,據說是從高中下來的,時常逞強霸道,欺負弱小的同學,並且和老師發生衝突。我發現他有一個特別的愛好——打桌球,並且時常霸佔球檯多長時間,當然半靠球技半靠蠻橫,我也十分喜歡打桌球,但未曾與他交過手,有一次他在打桌球,我也信步走過去,他大言不慚地說他在這裡曾未遇到過對手,他也看見過我曾與學生打桌球,就主動挑戰,我當然不示弱,我本就是一個不服輸的人,何況桌球是我最喜歡也是最擅長的運動,曾參加大賽,與多少高手激戰過,於是欣然應戰,先練了十來個球,他覺得不怎麼帶勁,要求打局數,且要求打21個每局,一人發5個球,「好!」,我一口答應,三局輕鬆而過,成績是3:0,且每局他都在及格左右,他敗得心服口服。我早就對他的所作所為不滿,但我又不相信他是一個說服不了的人,於是下晚自習後,我把他叫到房間,請他坐下,與他進行了漫談,先是海闊天空,信馬由韁,最後就到了為人處世和學校紀律上,我直截了當地問他「是願意做一個文明的人、有休養的人,還是願意做一個土匪、流氓、地痞一樣的人」,並且真誠地說:「憑你的力氣和帥氣,好好做人,說不定能成為一個令人稱讚的英雄,但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英雄是欺負人的、是蠻不講理的,欺負人的人、蠻不講理的人是永遠成不了英雄,只能成為令人唾棄的狗熊。」後來又與他談過幾次心,好像再沒看見他欺負人的事情了。再後來,他自動退學,打工去了。
三年前我的809班有個學生叫吳愁,剛入學時,我就對他有所耳聞,不僅長得牛高馬大,而且還是痞子大王,聽說他的什麼人還與桐城的黑頭姚東有關係,後來我又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況十分特殊:父親在外打工極少回家,據說有了外遇,母親在家推車賣菜,他也時常幫母親推車賣菜。但是他喜歡打架,喜歡到別的班欺負人,甚至敲詐,有一次還欺負本班女生(張倩),我實在忍無可忍了,正好一節班會課到了,上課鈴響過後,我站在講臺前,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同學們都不知怎麼回事,大氣兒都不敢出,教室鴉雀無聲,大約過去了五六分鐘,同學們好像屏住了呼息,教室裡更靜了,我突然一聲斷喝:「吳愁,站起來!」平時天不怕,地不怕的吳愁,也渾身一抖,乖乖地站了起來,但馬上就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扭頭搭腦,我踱著方步在教室裡走了一圈,來到了他的身邊,又一聲斷喝:「立正!」這一次聲音達到了最大,本來我有時激情說話時聲音就夠大了,何況這一次是憋足了氣,聲音大到了極點,把他嚇了一跳,乖乖地立正了。我回到了講臺,把他最近違法亂紀的事一股腦兒抖了出來:某月某日到某某班打了某人,某月某日向某某人要錢,某月某日欺負了某某女生等等。接著高八度的聲音說:「這些已經嚴重地違反了校紀校規,甚至已走上了犯罪道路,你不要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無人敢管,我告訴你,絕對有人管到你,我們學校管不到你,派出所管到你,派出所管不到你,公安局管到你,公安局管不到你,公安廳管到你,公安廳管不到你,公安部管到你,公安部管不到你,還有國際警察管到你,你吳愁再厲害,還有『二王』厲害?自古以來,邪不勝正!」冷靜之後我又說:「我相信吳愁同學只是一時糊塗,他的本質還沒有變壞,比如說他體諒母親,幫助母親推車賣菜,就是一個孝子的表現,就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我們都相信他能改正身上的缺點,發揚身上的優點。」課下又找他進行了長談,說了很多很多,並且誠懇地說:「從現在開始,改掉以往的惡習,好好學習,好好做人,說不定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護花使者,而不是一個只知道欺負女生的下三流的流氓地痞!」後來吳愁同學被推選為809班的「安全部部長」,負責全班的紀律、衛生、安全,從那以後,他再也沒動手打過人,上次我班疏智強同學被913班陳誠踢了兩腳,吳愁同學及時趕到,制止了一場歐鬥,並且吳愁和疏智強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沒有動一下手,使事情很快的圓滿地解決了。最近的期中考試班級頒獎,還發給了他一份,獎勵他的學習進步和為班級在安全、紀律、衛生方面所做的貢獻,他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好好學習,堂堂做人的勁頭更足了。
有一個星期四的晚上,我已到了家,吳玉嬌同學打電話給我說班上有兩個同學(鮑原和崔晶晶)沒吃晚飯,我馬上打電話給梁獻剛老師,想叫他暫拿幾袋方便麵給她倆解決一下晚餐,誰知梁老師已不在校了,我又打電話給高來老師,委託他到809班幫助解決了。第二天清早,我一到校就趕到了班上,又發現有幾個學生因昨晚天氣不好沒有回家而缺午飯錢,我馬上一人發了5元錢。
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的驕橫、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我所帶的班都漸漸出現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氣象。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所帶的班都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
我堅信:責任鑄師魂,愛心揚師風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樣可以推而廣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先生告訴我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就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能否培養好學生和教師自身能否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崇高的責任感,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路。
俗話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因此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師都應遵循的原則。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在上初三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彭如意老師(現仍在黃鋪初中教書)患上了急性心肌炎,當我們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用雙肘支撐著講臺堅持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都勸他回家休息,可他卻說:「現在正是你們的關鍵時刻,我不能放下你們不管,等你們中考取得好成績的時候,老師的病自然就好了!」樸素的幾句話,讓很多同學都掉下了眼淚。這種春蠶吐絲,蠟炬成灰的奉獻精神,不正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嗎?
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們的周圍或許會聽到這樣的事情,某位老師政治觀念不強,課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導致負面影響;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對本職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學生反映某些教師缺乏責任心,備課不認真,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學生作業不批改……雖然說這可能不是普遍現象,但同樣也應喚起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憂患意識。我們說中學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中學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只有教師們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同時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學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那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通過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某些老師從所謂的差學生身上找不到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
對於一個優秀的教師而言,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豐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師的一生也許終不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應像山間的小溪,以樂觀的心態一路歡歌,奔向大海。當如馨香的百合,輕展帶雨的花瓣兒,聚合搖曳的身影;當如燦爛的星辰,甘於在靜寂裡守望天空。只有這樣,他才會在付出青春韶華,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時,收穫桃李芬芳,實現人生自我。
我們說,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學校發展以教師為本,教師素質以師德為先。
尊敬的各位老師,讓我們共同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以良好的師德擎起教育的藍天!
最後我想用幾句有關師德的名言警句 與同仁們共勉: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愛,是師生間的橋梁.
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
育人者成于堅忍,毀於急躁.
給學生一個傾訴的機會,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面對教學中的問題,優秀教師反省自身,而不是責怪學生.
特殊的學生,需要特別的愛.
愛是陽光 ,為師之道,貴在師德,師德之魂——愛與責任.
愛與責任是教育永恆的靈魂.我們要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責任鑄師魂,愛心揚師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我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愛生如子誨人不倦.
(我是學生做人學智習技知恩圖報學而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