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亭第五小學從2016年建校之初,就把食育工作列為德育的重點項目之一,2016學年開始,學校將「吃好飯」納入學校「十個好行規教育月」系列活動中去,從行規教育的角度出發,將光碟指標納入吃飯行規細則。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因為挑食、口味不喜歡、不會挑魚刺、剝蝦殼等原因浪費餐食的現象還是經常發生,特別是「吃好飯」活動月結束後,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然而比浪費現象更可怕的,還有學生們對浪費的漠然和節約意識的匱乏。所以,對浪費僅僅靠向學生宣傳光碟意義和要求學生遵守光碟紀律是不夠的。
在2017學年,學校光碟行動的跟進管理不僅局限於「吃好飯」活動月,對於學生在校期間的每天午餐,實施班級剩菜剩飯稱重評比公示,讓學生評委參與到光碟評比的環節中去,以集體評獎和個人光碟標兵的激勵形式,去強化落實光碟行動的力度。
但是老師們漸漸地發現,靠制度、規則、說教去制約學生的浪費行為,並不能激發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接受杜絕浪費。學生脫離了老師的管理,在家裡依舊存在挑食、浪費的現象。
在2018學年,學校正式啟動了食育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多管齊下,調動學生內驅力,以光碟為榮,自願履行光碟行動。
除了繼續利用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少先隊活動課等加強對節約糧食的宣傳,繼續施行午餐稱重、評選午餐師範班、午餐標兵外,學校還有意識地將食育教育融合在德育活動的方方面面,儘可能讓學生親歷製作食物的真實過程,並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自覺光碟的習慣。
例如開展快樂自助餐活動,在古詩吟誦月中學習吟誦蘊含食育意義的古詩《憫農》、《謫居糧絕請學於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等,勞動節系列活動之「中華小當家 父母好幫手」,教師節愛生節之「愛的點心DIY」,元宵節包湯圓、端午節包粽子等活動,親身經歷製作食物的過程,感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實體會。
除此之外,在2018學年,學校借著申報家庭教育示範校的契機,成立了食品營養安全家長專業委員會,招募具有區食品安全家長巡查員資質的家委擔任組長,指導家長協同學校做好光碟教育工作,例如製作家庭調查問卷,剖析未光碟原因,開展家長沙龍,糾正家庭食育誤區等。
該校德育負責人陳晨老師告訴記者,在未實施光碟計劃前,食堂每天的剩餘飯菜量大約是平均一個班5公斤,現在是平均一個班級1.5公斤左右,有三分之一的班級幾乎人人光碟。
為了更好地促進光碟行動的實施效果,學校在2018學年還升級了墨寶電子評價系統,對於午餐文明、自覺光碟的學生,班主任會發放墨寶積分。
孩子們可以憑藉積分至墨寶集市兌換自己的心儀禮品,其中最受學生歡迎的獎勵就是「與校長共進午餐」,除此之外還有參加校外實踐活動的機會、升旗手、一日班長、親子閱讀券、電影券等獎勵,提高學生光碟的主觀意願。
為了讓家長對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午餐情況有所了解,在家長端小程序中,家長都能即時收到學生的光碟情況反饋和班主任的評語,家長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光碟教育指導。
■ 獎勵「光碟學生」與校長共進午餐
在九亭五小學生每天11點35開始用餐。1—3年級學生在教室裡用餐,4、5年級在食堂用餐,食堂阿姨根據每個年齡段學生的適合飯量進行統一打飯、統一裝盒。
每個班級配備多餘的菜、飯、湯,供有需要的學生自行添飯。
學校每日都安排了2名行政老師對學生的午餐進行巡查和管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同時參與班級午餐管理,需要添菜飯的學生舉手示意後有序添菜飯。
吃完後舉手示意,有序在各班級的指定桶裡將骨頭、菜汁等殘渣倒入,一名教師會在倒飯區監督學生是否光碟,光碟的學生發放墨寶積分卡,未光碟學生進行教育勸導。
全班就餐完畢後,食堂工作人員會對各班殘羹進行稱重,並填寫記錄在《殘羹稱重表》中,食堂經理將記錄結果每天反饋至教導處,教導處在教師工作群中進行每日公示。
對於光碟的班級進行表揚,並在月末進行午餐師範班的評選,此項工作也一併納入班主任的每月德育考核之中。
班主任利用午會課和少先隊活動課對班級學生光碟表現進行回顧、總結,對班級中的光碟標兵進行表彰。
■學生在墨寶農場挖土豆
學校希望能將食育教育的覆蓋面,普及到每一個學生,挖掘教育的深度。
2019學年,墨寶農場正式落成,學生通過種蔬菜、讀科普、識五穀,收穫了勞動的樂趣,每一個班級一塊地,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播種收穫、下廚烹飪,看到植物生長的不易,感悟到做菜的辛苦和甜蜜後,餐食浪費也在被慢慢改變。
原本全校共有24各班級24塊地,今年9月開學班級數量升至30個班級,這也意味著墨寶農場將擴大變成30塊地。
五庫學校、九峰試驗學校、松江區第三實驗小學、九亭四小、泗涇二幼學校等學校,紛紛向全體師生發起了倡議書。
五厙學校大隊部發起倡議書,開展「我承諾:拒絕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活動,利用微信、線上班會課、光碟行動繪畫等方式進行光碟行動宣傳,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習慣,拒絕餐飲浪費。
九峰試驗學校開展了「光碟光榮,一起行動」主題教育活動,讓全體師生從思想上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而把珍惜糧食、尊重勞動的美德付諸實踐,讓節約意識真正融入到校園日常生活中。
松江區第三實驗小學開展 「爭做『光碟一族』,助推餐桌文明」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給學生的一封倡議書,在全體家長的配合,督促葵園學子積極踐行光碟行動。
九亭四小向全體師生發出一份「厲行節約 一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倡議,號召廣大師生節約養德,做愛糧節糧的傳承者;行動表率,做行動表率的踐行者;推己及人,作節約糧食的倡導者。在全校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
泗涇二幼工會向全體師生發出一份《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鼓勵大家積極遵守遵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原則,在今後的飲食中按照個人所需就餐。
幼兒園主要以家長教育為出發點,通過線上互動的模式,讓家長參與到糧食節約活動中來,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幼兒從小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的節約好習慣。
松江區谷陽幼兒園發動了「萌娃總動員」光碟行動,號召家長們為孩子實行分餐制,既定量又衛生。通過分享萌娃飯菜吃光光萌照,激勵父母相互溝通交流,讓幼兒從小養成糧食節約的好習慣。
松江區機關幼兒園在線邀請幼兒線上共同朗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並通過舞蹈來表演這首古詩。讓幼兒用舞蹈動作表達自己理解,化身「光碟小衛士」,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小學則鼓勵孩子自身化身糧食節約的小小宣傳員,開動腦筋、自我監督的同時激勵孩子互相監督,榜樣帶頭督促他人。
松江區第二實驗小學在校園內發動了光碟行動口號徵集活動,在宣傳糧食節約的同時,鼓勵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在糾正同學們改掉鋪張浪費的同時,還收集了系列同學們編寫的膾炙人口的光碟行動口號。「小碗光光,小肚飽飽,愛惜糧食,我是第一」(沈禕豪);「不留一粒米,不剩一口菜,食物甚珍貴,光碟皆歡喜」(顧睿芝);「吃光光,吃飽飽,吃進小肚肚,一點不浪費」(金鈺);「光碟行動你我他」(楊諾)。
中山永豐實驗學校每學期都會在校園開展光碟行動,這個暑假中山小學把教育的主戰場轉移到家庭,通過「光碟拍一拍」「光碟我記錄」等行動化身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小小宣傳員,引導小朋友在光碟中深刻體會「粒粒皆辛苦」。
上師大松江實驗學校邀請校內小行星積極投入糧食節約活動中,無論居家還是在外,人人爭當「光碟小達人」「節約宣傳員」「用餐監督員」……鼓勵大家忙碌於各自下崗位,用實際行動踐行糧食節約精神,助力城市精神文明創建。
中學相對於小、幼來說對於糧食節約行為的監督更為嚴格,學校樹立日常行為規範、開展糧食節約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意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立達中學為了響應糧食節約的號召,樹立了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引導學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通過學校班級向學生發出倡議,並在餐廳內顯要位置招貼「光碟行動」宣傳展板,提倡餐廳就餐「光碟」離開。在全體學生組織中開展「節約之星」爭創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節約行動,發揮榜樣作用。同時學校設立了「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將糧食節約真正落實,對學生進行監督管理,對於浪費現象及時糾正。
華政附校開展了有關餐飲浪費行為習慣辯論賽,讓同學們在辯論中深刻意識到杜絕糧食浪費、培養勤儉節約好習慣的重要性。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