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10張圖告訴你:親子關係是這樣被毀掉的!

2020-12-15 澎湃新聞

歡迎來到廊坊公安,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分享給朋友吧!

不管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我們在相處中都存在一些誤區。

最親近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最容易被我們傷害的人。

下面這10張圖可以告訴你真相。

01爭執誰對誰錯

很多陷入親子關係的怨恨、衝突、苦惱、折磨的人,都曾對自己堅持的「對」和權威父母堅持的「對」產生過強烈的言語衝突,爭執誰是誰非的過程中,蒙蔽了雙方理性的思考。

對與錯的劃分從來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一切憑自己的感覺判斷,感覺好了,錯的也可以是對的;感覺不好,沒錯也是有錯。

親子關係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如果你不想要一個叛逆或者沒主見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爭誰是誰非。

02我的心是好的

當我們說「我的心是好的」,多半是我們做了傷害對方的事。

「我還不是為你好」這是親子關係最大的殺手。也許對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認為的,而你卻自以為是地堅持「付出」,回報你的將是對方的逃避和壓力,甚至憎恨。

03你應該....

「我媽說,女孩子必須要進事業單位,圖個穩定,能找個好對象......」

「我爸說,女孩子必須要嫁個家境好的人家,這樣會少吃苦。」

當我們說「你應該這樣想、你必須、這樣做」時,就是把自己當成了老師、法官、老闆、聖者。

親子之間不是上下級,世間也沒有為你量身訂做的孩子,不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接納和磨合。先談感情,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就沒有那麼多的「你應該」了。

04嬰幼兒症候群

人們總是默認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會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裡的小孩,他們可能會比自己的父母更像個成年人。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長大,是一段令人感到孤獨的經歷。

這些父母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他們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給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們外貌正常,舉止也正常。但實際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聯結。

父母與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長!

05比較

「你看XXX,比你學習好,比你會來事……」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問:「為什麼你要將孩子互相比較?」

曰:「為了互相激勵對方,彌補孩子的不足」,但是有多少深受「比較」的孩子是感覺被激勵的?更多的是被激怒,更多的是使用憤怒的情緒去對待比較這種行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裡嗎?

06不信任

一看到孩子和異性交往,就認定孩子正在早戀;一聽到有人給孩子發簡訊,就懷疑是「葷」段子,非要自己先檢查一下才安心……

孩子長大後,也需要一些隱私,行動做事不再像小孩子那樣向父母主動匯報,尤其是高中生。父母無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於是就開始敏感起來。有些父母甚至發現孩子換了一個髮型,就認為孩子可能在早戀。

父母的這種敏感已經成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誘因。與其猜疑、不信任,不如開誠布公的和孩子聊一聊,從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正面引導。

07欺騙

關係的基石是誠信,欺騙破壞的是基石,所以破壞力最大。

偶爾的善意謊言無傷大雅,但若是演變成欺騙,那你會變得很累,因為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圓謊。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這是親密關係裡永恆不變的法則。

08改變對方

很少有人真正為愛改變本性,試圖改變和感化對方,是一個幻夢。

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你無權改變,更不要把他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因為這是令人痛苦不已的。

09攥在手裡

「當你想把對方攥在手裡時,攥得越緊,跑得越快,就像手裡的沙子一樣」。

控制感強的人,都源於安全感太弱;你越想攥的很緊,結果會讓對方逃的越遠。

10數落

心理學研究表明,愛嘮叨的人都是因為口欲期沒有過渡好。因此,這是個毛病!千萬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話西遊》裡的唐僧,孫悟空的痛苦你都懂,唐僧嘮叨時,他都想把師傅給殺了。

任何人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改變,任何事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如意。

來源:警苑心語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禁做商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心理健康】10張圖告訴你:親子關係是這樣被毀掉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理分析師:警惕養娃誤區,親子關係太過親密,會讓孩子沒出息
    關於「親子關係」的那些誤區,身為父母的你有踩過嗎?很多父母覺得親子關係越親密越好,只有和孩子的關係親近了,孩子才能和父母一條線,暢所欲言,這樣才能讀懂孩子心中所想,為孩子做好護航,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生活中有太多父母,一切都已孩子為重,把孩子放在自己生活中的第一位,過度的偏袒溺愛孩子,讓孩子理所因當的覺得自己就應該被這麼照顧。
  • 「泉馨」心理健康驛站開講親子關係
    29日記者了解到,天橋區工人新村北村街道「泉馨」心理健康驛站日前再次開講,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為街道工作人員、轄區育齡群眾帶來一堂精彩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據介紹,本次活動邀請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專職心理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緒清擔綱主講,從「問題孩子」的問題根源、家庭教育、親子關係、情感支持、自我價值感、心理暗示等多個層面、多個角度進行了專題講解。幫助引導大家在日常親子關係中學會有效溝通、正視問題、積極化解等,讓親子關係更加積極陽光、健康,使親子之間和諧相處、互信互愛,建立起更加良好有效的溝通模式。
  • 平等的親子關係是最健康的,最有利於維護子女心理健康
    親子關係本來就是一種不完全平等的人際關係,因為子女對家長存在著較強的依賴性。假如家長無法使他依賴,他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心理就容易出現問題。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在所有的親子關係類型(如放任型、養育型、專制型、平等型、錯位型、衝突型、溺愛型)中,亞平等的親子關係是最健康的,是最有利於維護子女心理健康的一種類型。其特點是這樣的:家長在孩子的面前有一定的權威性,同時孩子也有較充分的民主。凡是要作出與子女有關的決定,家長都徵求子女的意見。
  • 10張圖告訴你,運動和不運動的區別
    10張圖告訴你,運動和不運動的區別 人人都在追求財富, 卻不知人生的第一財富就是健康。
  • 讀懂孩子心理!包河區親子心理拓展夏令營來啦!
    面對孩子失望的小眼神你是不是有點捉急:TA到底怎麼想的呢?現在,寶爸寶媽們可要注意嘍包河區親子心理拓展夏令營現場給你支招!親子心理拓展,開營!8月21日,在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學,包河區第八屆青少年親子心理拓展夏令營暨心理健康志願者專業培訓活動正在舉行,舞臺上由小朋友們進行情景表演,臺下的父母們則根據表演內容來猜測小朋友們在劇中所表達的情緒。
  • 別讓親子關係中的「情感勒索」毀掉孩子
    家長們總是像權威的醫生一樣告訴孩子:你思想太極端了、你這種表現就是神經質、你這麼想就是心術不正、你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孩子們為了證明自己「沒病」,只能按照父母的心意行事。這是一種親子關係中的「情感勒索」。這種情感勒索正在逐漸侵蝕孩子們的獨立人格,甚至生命健康。
  • 這樣做你正在毀掉孩子的健康!!!
    為了讓孩子少受罪,稍微有點頭疼發燒的就打點滴,這樣真的好嗎? 我不贊成這樣做,正常情況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其實發燒是身體對抗疾病,激活人體內免疫系統的一種表現,沒有必要過於緊張,有時發燒了多喝點開水,貼貼退熱貼等物理降溫法也是可以的。
  • 12張圖告訴你,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家長必修課
    教育,是無數家長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稍有不慎,毀掉的可能就是孩子的一輩子。12張圖,告訴你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實現財富價值,而是為了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明天與未來,這樣收穫的是滿滿的希望;停留在過去,看到的只是某一科成績
  • 吳一鈳:感覺孩子的心理有問題怎麼辦?親子關係和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廣西都安縣某中學發生的一起學生被同學扔下樓事件,6月17日該案已在當地開庭審理,檢察機關以故意殺人罪名提起公訴,建議量刑5-10年,該案當庭未判決。 出現此類事件,這些都是青少年從小缺乏心理教育的問題。
  • 被不信任毀掉的親子關係
    那位女老師告訴她的爸爸:「你女兒和多名男同學早戀。」聽到老師這麼說,她爸爸當時卻特別平靜地說:「哦,好的,那你能在紙上寫下男生的名字嗎?」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名字,而她爸爸看了之後,問:「還有呢?你不是說多個嗎?」
  • 小學心理教師進社區支招親子關係
    小學心理教師進社區支招親子關係 2020-12-03 15:27:15   來源:安青網
  • 父母的高期待,正在毀掉親子關係……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很多父母都面臨著這樣的難題,輔導作業被孩子折磨得幾乎崩潰。  這位媽媽被孩子氣得輕生,已經到了被作業逼瘋的程度,可能是壓力太大了。  這位媽媽之所以痛苦,焦慮是源於自己的高期待。  父母的高期待不僅會壓垮孩子,還會讓自己身心疲憊,甚至會毀掉親密關係。
  • 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要有優先權,否則,家就會傷人!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將孩子稱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本能,要犧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關係。父母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後進入社會、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模板。
  • 健康親子關係&等邊三角形
    @ 如果把家庭親子關係看成一個三角形,那麼父親、母親、孩子便是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每條邊都代表著兩個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理想的親子三角關係是父親、母親、孩子三點,兩兩距離相同,構成等邊三角形。 親子三角關係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起源於母子共生期,經過母子關係的分離逐漸發展起來的。 母子共生期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母子一體期,即孩子在母腹內,孩子全然依靠母親的供給存活;二是母子心理共生期,即孩子脫離母腹,臍帶剪斷,意味著生理上的分離,但孩子三歲之前,與母親在在心理上並未分離,仍屬共生階段。
  • 7個細節告訴你,你家的親子關係好不好,快來自檢一下吧~
    親子關係是人一生中最早建立的一種人際關係,是孩子與其他人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換句話說,健康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幸福一生的源泉。為人父母的我們總希望能夠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密的親子關係,但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並非易事,儘管我們足夠有耐心,有毅力。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家的親子關係是否健康良好,以對照如下7個細節,注意揚長避短哦~1.
  • 如何建立和諧親子關係?聽坪地心理專家怎麼說
    如何建立和諧親子關係?聽兩名坪地心理專家怎麼說近期小編聽到有青少年自殺的新聞內心很沉重正值花樣年紀的青少年本該沐浴在陽光裡好好享受最美好的時光擁有無限可能的前程選擇結束年輕的生命這樣的結果也讓大家扼腕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的方向其中良好的親子關係
  • 別浪費時間了,健康親子關係這樣打開
    你的人生是你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孩子為什麼要為你的人生負責?還有一種行為讓孩子的成長透不過氣來,那就是父母無死角監控。前些天看到一位中學生諮詢心理老師的一個問題,我的日記本被父母撬開了,怎麼辦?而這樣的親子關係又哪裡是健康的親子關係,分明是建立在等級分明的前提下的附屬關係。除了以上幾種,其他拔苗助長等不尊重孩子自身成長的行為也會或多或少地破壞親子關係。這看似林林總總很多破壞親子關係的行為,究其原因無怪乎不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
  • 濉溪縣第一實驗學校開展親子關係和心理健康經驗分享會
    在濉溪縣第一實驗學校1月11日的班主任例會中,作為資深心理諮詢師和具有多年班主任經驗的李平老師給全校的班主任進行了一場親子關係和心理健康經驗分享會。李老師從親子關係的如何建立;親子間溝通的注意事項;孩子的假期如何有效的規劃等方面進行分享。
  • 親子關係量表,測出你和孩子的親密程度
    深圳市知音心理諮詢中心專注心理健康;青少年成長教育;職業規劃;情緒管理;家庭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強迫症、焦慮症
  • 這10本書,幫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這個8月,我特意安排了遊戲力養育的主題閱讀,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到更多的父母,讓更多的父母成為懂遊戲、會遊戲的父母,讓我們和孩子之間搭建起來遊戲的橋梁,更好的增進親子關係。它告訴我們:遊戲力養育,不僅僅是一些方法和遊戲,更是一種以親密親子關係為中心,兼顧科學和以人為本理念的養育價值觀,而且是一種真正看見孩子的方式。我真心的希望這樣的教育方式能讓更多的父母受益,因為養育不是為了創造美好的生活,養育本身就是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