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清華少年,得楊振寧推薦入麻省理工,24歲成博士,後來如何?

2021-01-12 隔壁Lao老陳

天才永遠存在人民中間,就像火藏在燧石裡一樣,只要具備了條件,這種死的石頭就能夠發出火來。 ――司湯達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曾幻想過自己能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能夠不費努力就成為所有人眼裡的英雄。或許這樣的人是真正存在的,但這樣的人能有幾個呢。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極高成就的人哪個不是經過不為人知的努力才獲得那些成就的呢。中國是一個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這十四億人口裡面有多少人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材,為祖國的事業兢兢業業呢。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有錯,中國有多少人年少成名,數都數不過來。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位少年天才,他從小就表現出獨特的天賦,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都很優秀,但最值得我們欣賞的還是他在物理學上所獲得的成就,他就是李真。

年少成名是他的「標籤」

李真出身在江蘇,大家都知道江蘇在我國是很有名的高考大省,每年從江蘇考入國內外名校的學子數不勝數。尤其是在九十年代,江蘇為我們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他們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李真從小就學習優異,是父母老師眼裡的好學生,是同學眼裡的「神童」。在小學初中期間,他在學校是很有名的人,每次老師提出問題時,他總是第一個回答,而且每次都回答得很到位。

就算是在別的同學眼裡特別難的那些題,他都能張口回答,就連老師都誇讚他很不一般。上了高中的李真更是把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賦展現得淋漓盡致,李真的老師曾說他是個優秀的孩子,以後必定會有所成就的。在高中時他參加了很多比賽,只要學校有比賽項目,老師總是第一個想到他,而他也從來沒辜負老師對他的一片期望。不僅僅是國內的一些比賽,在國際性的比賽中他也從沒失敗過。

他曾獲得亞洲物理比賽的金牌,其它的一些比賽已經多得數不過來了。這樣的他引起了國內很多名校的注意,很多學校提前邀請他,希望他能去哪些學校。最後李真選擇了國內最好的大學清華大學,這對他來說也算是一個最好的決定了,因為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他也相信自己在清華能學到很多東西。

李真的成功不是隨隨便便就得到的,他為此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許別人都認為他是天才,不需要那麼努力的學習也能很出色。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也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只是別人沒有看到這一切,這不是他幸運,這是他應該得到的。

出類拔萃的他有幸得到楊振寧的推薦

2004年,剛滿18歲你李真就步入了清華大學的校門,這裡是他一直嚮往的地方,也是他努力奮鬥的目標,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在大學的他也沒有放鬆學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他把自己在物理學方面的天賦全部展現了出來,再一次讓身邊的同學對他另眼相看。僅僅過了半年的時間,清華有名的教授楊振寧就看中了他。

大家都知道楊振寧在中國是很有名的物理學家,他曾在美國留學,還曾獲得諾貝爾獎,要知道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在全世界都是很出色的,而中國這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李真能得到楊振寧的賞識也就足以看出他的非同凡響,跟楊振寧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楊振寧發現李真物理學方面的知識甚至超出了他的想像。他知道這個孩子很優秀,但接觸之後他發現李真比自己想的優秀很多。

楊振寧覺得清華對李真來說可能並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他應該去更好的地方施展他的才華,這樣他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因此楊振寧便推薦李真去麻省理工學習,當時的李真自己其實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得到教授的推薦後他才知道自己應該去學習更多的東西,19歲的他便啟程前往麻省理工。

只用六年時間拿下麻省的本碩博連讀

麻省理工在美國也算得上是最厲害的學校了,而且楊振寧也曾在那學習,而楊振寧這次把李真推薦到麻省理工更是讓麻省理工的老師感到驚訝,要知道能得到楊老推薦的人一定不簡單。學校也很重視李真的到來,對他也很是照顧。

就算是在麻省理工這樣精英雲集的地方李真也顯得很優異,他只用了六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本碩博連讀。要知道一般人本碩博連讀的話至少需要九年的時間,而李真只用了六年,還是在麻省理工這樣的超級名校。

在獲得麻省理工博士學位的那年他才24歲,如此年輕就能有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當時美國也覺得李真是個難得的人才,他們就打算把李真留在美國,美國需要這樣的人來為他們的科技做出貢獻。而留在美國對李真來說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美國有全世界最發達的經濟,科技實力也不容小覷,他在這裡肯定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學成後的他義然選擇回國

面對這些誘惑,李真並沒有迷失自己,因為他知道,中國更加需要這樣的人才,他身為中國人理應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於是2010年他義無反顧的回國,回國後的他也沒有去北京上海這樣大城市發展,而是選擇在自己的家鄉江蘇創辦公司。當時的中國因為科技的落後受到很多國家的壓迫,很多高科技產品在國內無法生產,因為我們缺少先進的技術。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真選擇在我國最薄弱的集成電路方面做研究,他要研究出中國人自己的高科技產品,讓我們不再受別的國家的打壓。讓我們的國家擁有自己的技術。

也許留在美國的話他會有比今天更好的成就,但他選擇了回國發展,這就是他身為中國人的堅持。其實還有很多在國外留學後選擇不回來的人,他們也照樣活得很好,或許有些人會罵他們不愛國,不知道報效祖國,但我們也要知道同樣有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創業,這是一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就此否定一個人,但是像李真這樣的人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崇拜的。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推薦清華去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他在24歲時獲得了博士學位
    在中國中有很多少年英雄,其中一個非常幸運地遇到了自己的伯樂,他受到了楊振寧的賞識,在楊振寧的推薦下,他去了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他是一個罕見的年輕天才,在物理方面有著獨特的天賦和一顆愛國的心。這個年輕的天才是李真。
  • 天才李真:獲得楊振寧賞識,6年本碩博連讀,24歲成麻省理工博士
    提起科學巨人,我們不得不想起諾貝爾獎的獲得人楊振寧。楊振寧的一生極其輝煌,他似乎從未服過老,不管多少歲,他始終堅守在科研的第一線。其實,楊振寧除了自己鑽研出很多科研成就外,他還向科研界推薦了很多人才。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個楊振寧向美國極力推薦的19歲天才身上存在著什麼發光點。
  • 他免試進入清華,被楊振寧誇讚的物理天才,24歲麻省理工博士畢業
    楊振寧,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一個被稱之為可以和愛因斯坦比肩的人,很多人到後來只關注到了他的感情生活,而忽略了他在科研領域的成就。他在35歲的時候便獲得了諾貝爾獎,而且在眾多領域都有所成就,他可謂是萬裡挑一的人。
  • 編程天才少年「顧神」,放棄清華保送,被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挖走
    然而就有一些天才他們並不想去清華,與清華相比他會選擇比清華更優秀的學校。比如被清華保送,但卻選擇麻省理工,他就是顧昱洲,顧昱洲那可以說為計算機編程創造的天才,在他15歲的時候,參加國際程序設計競賽,參賽的選手來自50多個國家,一萬多名來自全球的高手,當中來自白俄羅斯的選手,可以稱之為所向披靡,全球第一的編程高手,實力可以說是無人能敵。
  • 蔡天西:14歲上中科大,18歲進麻省理工,30歲成博士生導師
    蔡天西是遠近聞名的神童,記憶能力極強,但是她沒有自滿,反而在父親的教導下孜孜不倦追求學問,14歲就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最終蔡天西選擇去了麻省理工,因為她認為只有在麻省理工裡才能找到和自己匹敵的對手。雖然聽起來有些狂傲不羈,但是蔡天西就是有這樣的資本。
  • 他18歲麻省理工讀博,22歲成就震驚世界,卻放棄美籍選擇回國!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位「天才中的天才」,他14歲入讀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22歲成就震驚世界,解決了一個已困擾國際學界107年的難題,榮登《自然》雜誌2018年十大科學家榜首,成為有史以來獲此殊榮年齡最小的科學家,他就是曹原,一個現在也只有24歲的年輕人。
  • 天才少年,OI界傳奇人物,15歲被保送清華,卻被麻省理工重金挖走
    早在幼兒園的時候,他就對鄰居小姐姐的數學書感興趣,他從小就特別坐得住,也特別喜歡看書。出門可以不吃肯德基,但不能不去書店。小學學圍棋,他經過老師的入門指點後,就自己看書學習,自己做死活題,打譜,上網下棋,在10歲的時候,就升上了圍棋業餘5段,並拿到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中科大少年班,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高等學府,可是廣大考生夢寐以求的大學,可是在這位女學霸眼裡顯得並不那麼重要,而且也不是她的第一理想大學,不過,這位16歲女考生絕對有考入清華北大的實力。羨慕!
  • 清華計算機預定「三巨頭」,齊聚麻省理工,培養人才卻留不住人才
    ,被周圍的人稱為「顧神」、「天才編程少年」,早早地被保送清華。經過此戰後一舉成名,被麻省理工相中,承諾給其全額獎學金,最終顧昱洲棄清華,做選擇了麻省理工,17年在麻省理工本科畢業後,顧昱洲選擇繼續攻讀博士,不知最後能不能回國做出貢獻。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
  • 清華計算機專業「三巨頭」,全部投奔麻省理工!又為美國做嫁衣?
    很多工科考生都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考到清華大學,作為一名清華學子,每年更有許多學生付出常人百倍的努力,最終考上清華。而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可謂是「王牌專業」,曾經在USNews世界大學計算機專業排行榜中位居榜首,超過了美國著名院校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瑞安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雖然父親有名,但是蔡天西依舊和當時的大多數孩子一樣,逃不過貧窮二字。
  • 科學網—中國青年登麻省理工網站主頁 名字命名新理論
    >少年時的唐爽不但理科學得好,還很喜歡國學,發表過不少詩詞楹聯作品 昨日(5月16日),「成都七中畢業生、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畢業生唐爽登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頁封面人物」的消息,被成都各大論壇、博客紛紛轉載。
  • 14歲考入清華大學,18歲直博清華數學系
    我看了一圈該話題下面的回答,確定了這件事是真的,張同學確實是14歲考入清華且於18歲直博清華大學數學系,但是我對她到底叫啥有些迷惑了。知乎提問裡把她叫成張雨萱,但是如上圖所示節目裡她叫做張雨暄!10歲就讀北京八中少兒班,14歲考取清華自動化系,畢業後出國深造,24歲就從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隨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到這裡就明白就算北京八中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十四五歲就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所以說在這個環境下,上文張雨暄同學的求學經歷也算是比較正常的。
  • 9歲喪母,12歲喪父,寒窗苦讀終成一代大師,楊振寧之父有多強?
    可是,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這位培養出楊振寧的大數學家有多強呢?我想許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楊武之背後的傳奇故事:他9歲喪母,12歲喪父,如何在寄人籬下的悲慘境遇中,寒窗苦讀,逆襲成為舊中國屈指可數的數學博士,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數學進程呢?我們一起來品讀一番。
  • 15歲女孩成北大最小本科生,清華博士18歲,頂尖名校瞄準神童
    繼清華大學公布今年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後,上海交通大學也招收了一位年僅19歲的博士生,北京大學剛滿15歲的本科新生報到也被刷屏,有人於是提出疑問,難道頂尖名校要與中科大等少年班爭奪生源?2013年,年僅13歲的範書愷同學被清華機械工程專業錄取,這位被許多人稱為「神童」的小範同學,5歲直接上小學四年級,7歲上初中,校長也評價他「少年老成」。
  • 15歲女孩成北大最小本科生,清華博士18歲,頂尖名校瞄準神童
    繼清華大學公布今年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後,上海交通大學也招收了一位年僅19歲的博士生,北京大學剛滿15歲的本科新生報到也被刷屏,有人於是提出疑問,難道頂尖名校要與中科大等少年班爭奪生源?按照我國高等教育法,上大學並沒有年齡上的限制。
  • 她14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20歲便獲得優秀博士稱號,現在如何?
    03她十一歲讀完初中,十四歲來到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大家對少年班或許並不陌生,能夠在上年班讀書的學生不僅僅學習成績優秀,同時還需要擁有優於常人的智力。十八歲那年,她已經開始了她的博士生涯,她的一生堪稱傳奇。
  • 14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麻省理工的天才,中國最年輕的諾獎潛力股
    1年時間上完小學課程,2年時間上完中學課程,14歲參加高考理科成績669分,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還被中科大選入最好的班「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獲得郭沫若獎學金。本科階段,先後去過密西根大學和牛津大學交流學習,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 麻省理工畢業後 賭王女兒何超欣將清華讀研
    何超欣出生於1999年,今年剛剛好21歲,明年將完成自己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和建築的本科課程。她沒有選擇繼續在美國念書,而是成功申請了清華大學的e蘇世民獎學金,明年將回國入清華攻讀研究生課程。此前,不少人猜測何超欣能渠去到麻省理工讀書,是因為梁安琪給麻省理工捐款2個億,這筆捐款是發生在何猷君入學之後,何超欣入學之前,很多人認為,何猷君是真才實學,何超欣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