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執行力⑧|石排加快鄉村振興建設步伐 塘尾古村落東側生態公園...

2020-12-22 東莞時間網

■塘尾古村落東側生態公園一角 見習記者 袁健斌 攝

從昔日建築餘泥成堆的魚塘,到如今涼亭、假山、湖水環繞,一派蘇式園林景觀——石排塘尾古村落東側生態公園於去年10月份動工,並趕在了今年春節前竣工。環境大變樣後,成為了本地乃至周邊鎮街市民遊玩的好去處。

「按照原來的建設計劃,工程周期為半年時間,但我們實行了24小時輪班制度,不間斷督促落實建設進度,促使工程有條不紊、保質保量完成。」石排鎮住建局副局長王家聲告訴記者,比計劃提前了3個月竣工,這是高效率監督之下「跑」出來的結果。

實際上,石排近年來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石排樣板項目,成為了東莞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一個縮影。提前3個月完工,看似數字上的變化,背後恰是石排提速工作效能、履行重大項目監督職能、完善問責體系的生動註腳。近日,記者走進塘尾古村,一探強化執行力如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

排解難點

想方設法做好村民工作

塘尾古村落東側生態公園是塘尾古村落-紅石山遺址公園特色連片示範區二期的重要環節,該工程的難度在於將兩個古蹟之間的三口魚塘改造成為景觀湖體。「清理魚塘的垃圾是一大阻力。」王家聲說,因為歷史發展的原因,原來三口魚塘都被堆填滿建築餘泥,涉及的土方量大,又靠近民居,清理難度較大。

如何解決土方問題?為此,石排鎮政府劃定了一個土方臨時放置點,把清理出來的土方暫存於此,再由施工車輛分批運走。然而,施工車輛頻繁的進出,也給村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部分村民反映過噪音、道路安全等問題。」塘尾村黨工委副書記李廖洪說,工程不能停,只能採取措施去解決。

於是,塘尾村委會派人逐家逐戶去解釋,並在工程出入口加派人手巡邏,以此消除村民的擔憂。此外,以往一些村民還在此開荒種菜、養雞,但經過勸說後也積極配合清理。「公園建成後,村民們紛紛點讚。」王家聲說,做好工程建設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大監督、落實進度,另一方面要做好村民工作,加強密切溝通,「民生工程就需要深入民心、取得民心。」

履行職責

「腳下有泥,說明工作做到位了」

工程是否按計劃進行,監督是否落實到位,問題是否有效解決——這都是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也是考驗執行力落實直面的問題。王家聲告訴記者,作為職能部門,他們實行了全體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由兩名副局長掛帥跟進工程進度,並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及時監督考核,把遇到的困難列成臺帳,一條一條去解決。

跑工地,了解工程進展。3個月裡,王家聲幾乎每天都要去工地一趟,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問題。在他看來,監督就是進度表,靠的是一線指揮,直面應對,如此工作才能做實做透。「跑多了,鞋子都沾滿了泥土。」王家聲風趣地說,腳下有泥,說明工作做到位了!

公園建成後,如何為城市品質加分,為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王家聲介紹,在後續管理和維護上,將由鎮財政統一安排資金養護,實行專人專職管理,制訂公園管理細則,推進公園管養專業化、精細化。另外,據李廖洪透露,塘尾村將加強對村民的文明素質的培養,加大文明宣傳力度,引導村民文明遊玩,倡導農村文明新風尚。

相關連結

今年投入1億元啟動13宗項目

繼塘尾村美麗幸福村居一二期工程後,今年石排將繼續投入1億元啟動建設四大類共13宗項目深入打造塘尾古村落-紅石山遺址公園連片示範區,同步深入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全面鋪開農村「插花地」「邊角地」見縫插綠。

同時,石排繼續推行鎮主要領導定期督導重大項目制度,健全項目落地協調機制,加強部門溝通聯動,深入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開展重大項目建設「解難題、促開工」攻堅活動,把重點工作目標任務納入對各部門、村(社區)年度考核重要指標,加大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在各項考評中的權重,強化督查督辦,實行按月跟蹤公開排名、末位約談等機制;實行差異化目標考核,制定「一村(社區)一目標任務」的年度清單和「一部門一目標任務」的年度清單。

聲音

石排出臺了《中共石排鎮委關於深入推進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全面加強執行力建設的實施意見》,針對各類「痛點」「堵點」,進一步強調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堅決追責問責,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形成真抓實幹、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接下來,石排將緊緊圍繞創建省鄉村振興示範鎮這一目標任務,推進農村產業興旺工程、農村生態宜居工程、鄉風文明潤化工程、和諧農村善治工程、農民生活富裕工程「五大工程」,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石排樣板。

——石排鎮委書記 劉學聰

(見習記者 袁健斌 記者 吳金華)

相關焦點

  • 石排加快推進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
    昨日(5月21日),石排鎮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座談會。會議提出,今年石排將加快推進總面積6.8平方公裡、涵蓋8個村的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建設,打造生態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五大振興」,重點推進總投入約3.1億元的21宗「生態振興」項目。
  • 石排:著力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範鎮
    近年來,藉助「美麗幸福村居」建設,石排鎮許多村莊環境都發生明顯變化,讓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和更多的獲得感。石排鎮「鄉村振興」工作啟動早,投入大,成效明顯。自2016以來,石排鎮統籌了10.4億元財政資金,專門用於配套村資金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已建設完成了33個鄉村振興項目,今年謀劃啟動225個項目。
  • 林虹在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該村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提升集鎮區的街景立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朱溪港沿溪文化景觀帶,使集鎮區面貌和鄉風文明得到明顯提升。林虹要求大戰村要繼續深入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改善鄉村環境;要盤活集體資產資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
  • 羅城以項目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
    羅城以項目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   羅城訊 近年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堅持以項目建設推動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發展。城鎮體系布局進一步優化,城鄉二元結構不斷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突出規劃引領,全面升級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水平。
  • 寧波象山:鄉村振興讓古村落「活起來」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寧波8月15日電 日前,寧波象山儒雅洋村理想村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將重建宗祠文化、國學學校,引入伴城伴鄉實踐基地,打造多業態集聚的鄉村旅遊綜合體。
  • 魯毅、朱偉率隊考察「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
    要聚焦「五個振興」,充分利用產業基礎、生態環境、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稟賦,因地制宜探索鄉村振興路徑,著力塑造特色品牌,促進全市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探索具有佛山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子。要堅持黨建引領,強化五區聯動,積極宣傳推廣,凝聚全社會共同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推動「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取得更大成效,讓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 同安古坑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這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鄉村受益」的合作模式,讓以「同安紅」三角梅而聞名的古坑村,在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提升農旅融合實現增收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以花為媒,興一個產業、亮一道風景線、富一方百姓。上周五,記者走進古坑村,探尋這裡的鄉村振興步伐。這個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正在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讓三角梅產業「叫好又叫座」。
  • 北流鎮推進全域鄉村振興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跨省通辦近日,北流市北流鎮以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為目標,掀起鄉村振興建設熱潮,攻堅奮戰加快推進示範點示範帶建設,通過示範帶動、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紮實推進「三清三拆」工作和鄉村風貌提升,力爭春節前實現鄉村面貌大變樣。
  • 平和縣「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系列報導七:小溪鎮·寶善村
    為了展現近年來平和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取得的成就,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就我縣突出重點抓「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建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設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以「試點示範村」效應帶動我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中共平和縣委鄉村振興辦將持續推出15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丹徒黃墟村——讓古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煥新」
    「黃墟古村落跟中國很多古村落一樣,在經濟社會的變遷中,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古村落風貌受到了一定破壞。」黃墟村黨總支書記殷志虎介紹,儘管在古村落的保護中曾經有一些遺憾,但是近年來黃墟古村落的保護取得了明顯效果。「我們邀請專業人員制定了古村落保護方案,不斷挖掘黃墟村的歷史底蘊和民間資源特色。」
  • 廈門海滄「蘆塘媽媽」:鄉村振興中的溫柔力量
    海滄蘆塘位於廈門與漳州交界處的小村落,自北宋建村至今已近千年,背山臨海、物產豐饒。這裡是閩臺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青礁慈濟東宮、院前閩臺生態文化村、開臺文化公園比鄰而居,文化底蘊厚重,崇文重教的耕讀文化世代相承。「今天,看到以往默默隱在角落的媽媽們走上臺前,這讓我格外感動。」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 唱響「鄉村振興曲」
    村主任黃玉生說,要把好生態展示出來,首先從「洗臉打扮」開始,垃圾治理、農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通過努力,白杜村從名不見經傳的山村,變成市級精品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去年還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美麗的生態,加上鄰近福詔高速的地理優勢,為白杜村帶來一批又一批遊客。「他們拍照、遊玩,土菜、水果一筐一筐地買走!」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唱響「鄉村振興曲」
    村主任黃玉生說,要把好生態展示出來,首先從「洗臉打扮」開始,垃圾治理、農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通過努力,白杜村從名不見經傳的山村,變成市級精品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去年還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美麗的生態,加上鄰近福詔高速的地理優勢,為白杜村帶來一批又一批遊客。「他們拍照、遊玩,土菜、水果一筐一筐地買走!」
  • 新一屆省文明村鎮出爐石排成功創建廣東省文明鎮
    ■石排「友善公園」入口處的「善」字造型雕塑向市民傳遞文明向善的正能量 石排供圖12月9日,廣東表彰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新一屆廣東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以及文明校園出爐。提升居民「認同感、自豪感」為推進文明美麗村居建設,石排鎮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構建美麗村居,通過生態旅遊、創意農業等一系列精品工程,充分挖掘各村特色基因和發展優勢。
  • 河南鶴壁淇濱鄉村振興園迎客 激活千年古村落
    航拍龍崗鄉村振興示範園一角。 馮大鵬 攝中新網鶴壁5月3日電(闞力)「五一」假期間,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的龍崗鄉村振興示範園迎來了不少遊客。鄉村振興示範產業與旅遊新經濟激活了所在地的古村落。作為河南全省目前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示範園,龍崗鄉村振興示範園有著田園綜合體的屬性。這裡田園風光秀麗,小橋流水,民宅錯落有致,剛開業的商業街上古樸的店鋪土特產琳琅滿目;山崗上的火鍋美食公園食客絡繹不絕,仿古木屋、溪流涓涓,令人流連忘返;在村頭的足球場和籃球場上,喜歡運動的鄉村少年正在飛舞……走進這裡,仿若走進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振興畫卷。
  • 鄉村振興小鎮出大招
    尤其是已基本形成特色優勢的東坑農業園,將重點引進現代產業農業經營理念,推動打造「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田園體驗」的多業態田園綜合體,並創建國家級4A旅遊風景區和省級現代農業公園,同時加快建設環湖綠道,統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唐川調研督導「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
    唐川調研督導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時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推進「雙十萬工程」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把「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成樣板和標杆鄭和順 攝8月11日,區委書記唐川帶隊沿古路—統景—大盛—洛磧一線(以下簡稱「古洛」環線),深入田間地頭、農業基地、鄉村旅遊景點等,調研督導「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
  • 古村落與田園風相融合 蘇州崑山千燈鎮搭建「鄉村振興」協同創新平臺
    以傳統古村落與田園風光共促共建為原則,完善鄉村空間環境及相關服務配套,並通過創新加工、流通、消費模式吸引新農人聚集,塑造一個千年人文與創新農業交相輝映的特色田園鄉村。 活化利用「兩街一河」空間、吸引新農人進駐鄉村,搭建「鄉村振興」協同創新平臺。
  • 禪城南莊:加快建設鳳翔灣,爭當鄉村振興全省全國標杆
    今年南莊將加快建設鳳翔灣都市產業區、佛山綜合保稅區兩大禪城發展平臺,走好中心城區鄉村振興之路,爭當廣東乃至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標杆。鳳翔灣對標三龍灣,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構建「一環兩軸三縱、雙核四區、多節點」空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