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1927年和宋美齡結婚前,他有個夫人叫陳潔如,兩人生活了7年。因蔣介石要娶宋美齡,陳潔如被棄。臺灣當局為了維護國民黨的形象,對蔣介石的這一段婚姻生活諱莫如深,力加掩飾,好像不曾發生一樣。在眾多蔣介石的傳記中都沒有陳潔如這個名字。
陳潔如本名陳阿鳳,十四歲時已經出落得像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蔣介石在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家中第一次見到了陳潔如。張靜江的續弦朱逸民與陳潔如是髮小。1919年暑假期間,陳潔如和張家的幾個小姐一起在張府讀書時,孫中山、蔣介石和戴季陶來到張府。
蔣介石看到這個純潔的小姑娘,動了心思,當陳潔如要回家時,他主動問小姑娘的家庭住址。但陳潔如對蔣的印象並不好,對他故意說錯了住址。
蔣介石下了功夫,終於找到了陳潔如家,他在陳家門口拉住陳潔如質問道:「你為何對我如此殘忍,給我假的門牌號,你知道我為此找了你幾天!我終於找到你了,我不想再失去你。」
陳潔如還從未被任何男子追求過,當即羞紅了臉。她不知如何擺脫蔣介石,正好被回來的母親在問清楚情況後勸走了蔣介石。但蔣介石下定決心要摘了這含苞待放的花朵。陳潔如千方百計地躲著他。
1921年,陳潔如父親因心臟病病逝,16歲的陳潔遭受巨大的打擊。葬禮當日,陳潔如沒想到蔣介石竟穿著孝服來了。陳潔如看到他恭敬地將點燃的香火和香蠟插好,然後虔誠地跪下行三叩禮。陳潔如在回憶錄中說:「他站在那裡,表情如此哀傷,我對他之前懷有的憤怒也驟然消失了。」
陳潔如被感化了,蔣介石馬上請媒人上門提親。張靜江也親自登門與陳母長談。蔣介石還將一份與妾室姚氏的離異協定書交給了張靜江,陳母答應了這門親事。
但陳潔如依舊仍不肯嫁給蔣介石。蔣介石在一次和陳潔如會面發誓:「如果你不肯相信我愛你至誠至深,我定將切掉我一個手指,用我的鮮血為你寫下一張永愛不休的誓書!」說罷,他便拿起了刀。
陳潔如嚇得大叫:「請將刀放下,我相信你,只要放下刀!」蔣介石自殘式求婚目的達到。婚後不久,陳潔如發現自己被蔣介石感染了淋病,她也可能會因為淋病不能懷孕。這是陳潔如做夢也想不到的,她決定離開蔣介石。蔣介石發誓說:「如你答應不離開,從今往後,我將放棄所有的烈酒、普通酒、甚至茶和咖啡。我願今生只喝白開水不喝其他,這是一種自我施加的懲罰!」
蔣陳的結婚典禮於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樓大東旅館的大宴客廳內舉行。他們的婚姻維持了7年。
當蔣介石遇到宋美齡之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下決心要捨棄陳潔如了。他向宋美齡保證:與陳潔如斷絕一切關係。宋美齡提出:必須讓陳潔如出國。
蔣介石要陳潔如退出,他告訴陳潔如:孔宋家族對於他統一中國的大業有著如何重要的作用等。他對陳潔如說:「我已走投無路。如果我要繼續貫徹我那統一中國的計劃,我現在請你幫助我懇請你不要反對。真正的愛情,究竟是要一個人甘願做多大的犧牲換來的。」
「你要我做什麼?」陳潔如問蔣介石。蔣介石說:「避開五年,讓我娶宋美齡,通過孔家得到漢口方面給我的金錢、軍火或補給,獲得不理漢口繼續推進北伐所需的協助。這只是一樁政治婚姻。」
聽到這句話,陳潔如的心跳都幾乎停止了。她沒想到,自己將整個的生命都系在蔣介石身上,蔣介石說不要她就不要她了。蔣介石不停地勸說陳潔如,他強調三點:第一,只需五年他便會重新與她恢復婚姻關係;第二,只有她暫時退讓,他才能完成統一中國的理想;第三,她出國對她自身有利,學成後可回來為政府做事。
蔣介石的殘酷要求讓陳潔如心寒,她回到了娘家。不久,蔣介石來到陳家逼陳潔如出國。蔣介石為達目的,在陳母質疑他時,他當著陳母的面在佛堂前立下重誓「我發誓:自今日起五年內,必定恢復與潔如的婚姻關係。如果違反誓言,沒有將她接回,祈求我佛讓我用命償還,並且將我的南京政府打成粉碎。」
陳母見蔣介石已立下重誓,信以為真,勸說女兒退讓,不久,陳潔如告別母親和哥哥赴美。她在《紐約時報》看到了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的消息,最讓陳潔如生不如死的那句是蔣介石說:「本人曾離異兩位侍妾,本人獲悉此侍妾之一以本人妻室身份前往美國,感覺詫異。」蔣介石否定了她是蔣介石的妻子,而給了她一個妾的身份。
陳潔如此時才感受到被欺騙的滋味,她在公寓裡崩潰了,孤身一人在他國的她患上了抑鬱症。陳潔如在回憶中說:有一次,自己曾因控制不住情緒而在一夜未眠後失魄發瘋了,她寫到:「我站在堆滿各種未曾動用的食品的桌子旁邊,兩手對桌揮舞,瘋狂地亂舞。我將嗓門提高到最高點開始大吼!」
她終於在極度絕望的境況下來到了紐約河邊。若非路過人阻攔,陳潔如早已命赴黃泉。陳潔如回憶到:「那是一個灰發的老爺爺!」這位老者當時對陳潔如說的話後來影響了她一生,他說:「別做傻事,自殺是懦弱者的解決之道。回家去吧,學著過有用的生活。不要自悲自憐。」為了謀生度日,她擔任過私人家教,教授中文、英文。
1961年,周總理親自批准陳潔如去香港定居,她改名"陳璐"。
蔣經國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親自到港謁見了久別的"上海姆媽",買了一層公寓房安置陳潔如生活,贄敬巨萬美元,聊表孝道。陳潔如仍然獨居銅鑼灣,將蔣經國給她買的九龍太子道的層樓出租。
陳潔如開始物色合適人選代為捉刀撰寫回憶錄。她找到了美國記者希爾,給了他一些珍貴的史料和照片,約定了稿酬和繳稿日期。不料,事情洩密,希爾的初稿及照片等被盜,但償付了他6萬5千美元,他籤字:永不再充刀手並保密。希爾從此人間蒸發。人們認為這是臺灣方面的伎倆。
陳潔如不甘心,請人找唐德剛委託代撰回憶錄,唐不願捲入波濤拒絕了。最後廣東人李蔭生、李時敏承攬了這交易。回憶錄加油添醋,貶損了陳潔如的純貞原貌。而這件事又被臺灣偵知,國民黨重量級人物陳立夫給陳潔如寫信勸阻她出版。
陳立夫說:「我懇求你不要出版你的回憶錄。這許多年來,你為中國統一所作出的犧牲和你的緘默,已經使你成為一位偉大人物和一個忠實國民。但是,如果你出版了這本書,它將只會傷害最高統帥及國民黨。因此切盼你固守沉默,一如往昔。」
陳潔如已經不會輕信他人的話了,她認為自己的回憶錄是不會傷害蔣介石和任何人的,執意要交給美國著名的一家出版社出版。臺灣方面見勸說不成,揚言要法律起訴出版此書的經紀人。且這期間,經紀人兩次被毆打,辦公室和住所幾次被洗劫打砸,他也多次在凌晨接到騷擾恐嚇電話。這位經紀人不得不打退堂鼓。
這之後,再也沒人有膽量來接這個燙手的山芋,也沒有出版社來接洽。
這時,一個臺灣的「經紀人」來到香港找到陳潔如,他表示願意出高價購買這本書的全部書稿。陳潔如起初不答應,繼續做出版的努力。可是面對國民黨當局的圍追堵截,她所到之處四處碰壁,她不得不妥協了。
晚年的陳潔如曾給蔣介石的一封信裡寫到:「30多年來,我的委屈唯有君知之,然而為了保持君等,我一直忍受著最大的自我犧牲……」
1965年3月,這個臺灣的「經紀人」給了陳潔如25萬美元,拿走了全部書稿。這樣高的代價不讓一本書面世,臺灣當局的目的明擺著了。
1971年1月21日,66的陳潔如悽涼中告別這個令她傷心的世界,死後三天才被人發現的。
一個花言巧語,一個輕信,最終卻讓陳潔如付出了一生。這樣的付出,在蔣介石看來是成全,但在陳潔如自己看來,這無疑是最大的殘忍!
歲月流淌,時光飛逝。雖然海內外都知道有這樣一本書稿,但誰也得不到出版的機會。直到蔣家父子先後謝世,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這本被塵埃蒙覆近30年的書稿,才被臺灣當局宣布解除戒嚴,在臺灣出版,這本書的作者早已離世二十年了。
陳潔如《我和蔣介石的七年之癢》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我在路上被那些知道我過去的人認出的時候,他們總是好奇地瞪眼看我,指說那個女人就是蔣介石為了迎娶宋美齡而遺棄的可憐人!」
悲兮,苦兮,都付時光之海,默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