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國外大學本科,學生在前兩三年都是學習綜合科目,等大三大四才會按自己的興趣選擇細分專業。
國內只有少數的幾所大學,開設了「工科試驗班」「基地班」等,這樣入校後能先對相關專業有深入的認識,一兩年後,再根據能力水平高低錄入對應專業。
在知乎上不管搜什麼專業,大部分回答都很悲觀,幾乎所有大學專業都在勸退!畢業不從事本專業,大有人在。
大學苦讀四年的專業知識,一輩子不用,這樣高考完盲選的專業,意義何在呢?
有的人選專業時,是憑報考指南上的隻言片語,感覺專業名稱高大上,其實理解很片面。有的是根據父母親朋的建議,認為未來好就業,實際上自己學起來卻力不從心;有的則是受電視劇影響,只看到了藝術加工後的場景,跟真實情況相去甚遠。
最近看到了一部高校專業科普紀錄片《我是XX生》,堪稱最真實的志願填報指南。
很多朋友都表示:如果當年的自己,能看到這樣一部聚焦各個專業的紀錄片,或許就不會在選擇專業上走那麼多彎路。
很多學生因為不知道有哪些專業,也不知道這些專業究竟學習什麼內容,在上了大學之後他們才開始後悔。
而這部《我是XX生》真實記錄了30來個專業學生,在大學裡的親身經歷。
學生態學的學生,選擇常年在西雙版納與植物相守、與動物為伴。戶外的觀察勘測不輕鬆,卻常能看到普通人難得一見的奇觀。
仰望天空,是很多人的夢想。天文學專業,就是讓夢想成真。
如果報考了天文學專業,可以感受到宇宙的奇妙。同時,這門專業的門檻比較高,哪怕讀到碩士,也只能算勉強剛入門,要做好冷板凳持久戰的準備。
讓人食指大動的烹飪專業,最大的福利,就是頂級大廚親手做的小龍蝦,管夠。
只不過除了吃小龍蝦,他們還要學習小龍蝦的捕撈、處理,並且要研發各種新菜式。
服裝設計專業,在浪漫的設計發揮之餘,其實還需要繁瑣的用戶調研、嚴謹的工程設計。
殯葬管理是相當冷門的專業,這些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去殯儀館實習,擁有著超乎年齡的對生死的認識。
還有為自閉症兒童上課的特殊教育專業,守護歷史文明的文物修復專業,保護人民財產安全的網絡安全與情報專業……
這部紀錄片《我是XX生》b站獨播,很多是不太為人所知的冷門專業。對於今年應屆考生來說,真的很有意義了,能更直白的知道某個專業具體是學習什麼的,希望大家不會稀裡糊塗選錯專業了。
祝願今年的考生們都能去到自己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