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國就成立了抗美援朝志願者。半個多世紀前的抗美援朝戰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新中國的建國戰爭。這場戰爭樹立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而現在享有這樣優越的生活條件,都是革命先輩用血汗換來的。有很多革命先輩,年紀輕輕就獻出了生命,李湘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國志願軍第67軍的軍長,也是在韓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軍了。
走向革命道路,立功無數
李湘,1914年4月出生於永新縣伴中鄉伴中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父親在他7歲時去世了。1930年8月李湘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他年僅16歲,就已經是一位資歷深厚的革命者。1931年4月加入共青團,9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4年10月,李湘擔任連隊指導員,隨著紅軍撤出中央蘇區,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由於李湘在歷次戰鬥中作戰英勇,指揮能力迅速提高,由營長晉升為副副團長,到1942年1月,李湘被任命為晉察軍區三分區司令員。一場場戰鬥,一次次勝利,李湘從一個無名小兵到指揮一個師,身上負傷18處,足跡遍及祖國的半壁江山,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1年春節,第20兵團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部署與韓戰有關的工作。接到任務後,李湘回到了67軍。為了保證部隊進入朝鮮後能迅速投入戰鬥,李湘只用了三個小時就準備好了與家人的告別,然後他帶著幾名軍事參謀趕赴朝鮮,提前視察了部隊的防禦陣地和駐軍地區。
死於敵軍卑鄙手段
金城川以南有一個67軍陣地,處於美軍陣地的中間位置,成為美軍一直試圖擺脫的眼中釘。於是美軍調集了大量重兵進行三面圍攻。但67軍頑強抵抗,即使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也頂住了敵人的進攻。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還是成功地粉碎了敵人的「秋季攻勢」,消滅了1.7萬敵人。由於李湘沒日沒夜的工作,然後就病倒了。
當時南北雙方已經僵持不下,美軍開始使用細菌炸彈襲擊等無恥手段。聯合國向199師陣地投下了十幾枚空殼,但看起來像是沒有爆炸的臭彈。我軍官兵不知情,向上級反映李湘軍長親自檢查,而李湘因為身體不好,坐在炸彈上和同志們商量,結果他被細菌感染了。
事後,師長李水清發現李湘的臉上有小癤子,提醒李湘回去把它弄掉。這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但是誰能想到,這個小癤竟然殺了李湘。第二天回到部隊,李湘的臉腫了,開始發高燒。一開始以為感冒了,後來越來越嚴重。實在無法工作了,就被送到醫院,但是已經來不及了。經過醫生檢查已經引起敗血症和腦膜炎,甚至一直處於深度昏迷狀態。
醫護人員雖然盡了最大努力,但還是沒有救下來李湘。在被感染後幾天就去世了,才僅僅38歲。1952年12月10日遺體從前線運到石家莊安葬,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結語:
但這樣一位才華出眾的的年輕將軍,卻死於美軍的生化武器。軍長李湘更是一代豪傑,他夜以繼日地為前方的軍隊出謀劃策,卻在異國他鄉的戰場上犧牲了自己。按照李軍長生此前的資歷,如果他能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堅持回國,1955年將很有可能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