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還錢,等著被起訴坐牢吧……」借過網貸的人或多或少收到過類似的催收簡訊或電話,很多老鐵也會在後臺向小編諮詢:「網貸逾期不還,到底會不會坐牢?」
這裡小編可以確切地告訴大家: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有2種情況真的會坐牢!
貸款是民事行為,一般不會坐牢
貸款一般屬於民事行為,並不牽涉刑事行為。
如果借款人逾期不還,網貸平臺通常會採取上報人行徵信(例如之前的惡意逃廢債名單),或者通過法院起訴的方式,要求借款人償還欠款。
不過由於上訴成本比較大,能採用這種方式追繳欠款的平臺往往是正規的大平臺,一些小平臺很少會承擔這樣的金錢和時間成本。
小編提醒:
很多不法分子會假冒法院人員和催收人員,通過製造假的法院傳票騙取錢財。
如何識別真假法院傳票,教大家2招:
這2種情況會坐牢
貸款拖欠不還一般是屬於民事案件,但如果出現下面這兩種情況,可能會被判刑。
1、貸款詐騙
我們先來看下相關法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律定義的借貸詐騙行為,包括了借款人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產品證明等方法詐騙貸款等等。
總結就是:
那些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欺騙的方法取得貸款的行為,才有可能構成貸款詐騙罪。
不過當下的網貸大多是無抵押擔保的純信用貸款,正規的網貸平臺會在放款前嚴格審核你的個人信息,所以只要按照正常流程借款,一般是無法構成法律意義上的詐騙。
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人在借款時使用真實信息,但拿到貸款後立馬更換聯繫方式、居住地點,這樣主觀騙貸動機明顯,情節嚴重的話,法院可能也會判定為「詐騙」。
2、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書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如果出借方向法院起訴後,法院判決借款人還款,但出借方在有能力償還欠款的情況下拒絕還款,這樣可能會被判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
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如果是正規的網貸平臺,是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維護權益。借款人在平臺籤署的個人信息、借貸協議、交易記錄等相關資料,都可以成為出借方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證據。
總的來說借網貸導致坐牢是極低概率的事件,但如果存在惡意騙貸行為,或者逾期不還被網貸公司起訴後仍然拒絕執行,坐牢並不是不可能的!
這裡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坐牢是無法抵消個人債務的,出獄之後依然要還清之前的欠款。
所以貸款前量力而行,貸款後按時還款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