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分享,北京一客戶的倫敦買房記。磕磕碰碰的買房路,北京媽媽從北京北五環看到英國倫敦,不圖什麼,就希望讓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有個安心的住所。最後落腳倫敦一區艾勒芬公園。一起來看看她的買房記吧!
我是武漢人,大學在北京求學,後來就落戶並且長期在北京居住,目前居住在東城區的一個兩房,自己買的,面積不算特別大,但是在市中心比較方便,又是學區房,孩子學習起點高一些。
我從畢業之後一直從事傳媒影視製作類的行業,所以大大小小明星見過不少,這一行業的特點就是「忙」,忙到不分白天黑夜,所以基本沒有時間去炒股票啊炒期貨啊,大家最喜歡的理財方式就是買房子和銀行固定理財。
由於去年和今年影視行業行情不錯,手裡攢了個300多萬,本來計劃是去年再買個北京房子投資一下,可是2017年的3.17噩夢之後,我的計劃全盤泡湯了。
可是我不死心啊,還是在5月份去看了一個北五環的限價房項目,位於孫河的瑞悅府。
因為孫河附近的樓盤都是8萬一平方,這個項目國家限價6.7萬,當時的情況真的是幾千人搶500套房子,還要搖號。在孫河的中央別墅區,一梯兩戶小板樓,容積率只有1.1,離地鐵300米啊,項目真的是超級好了啊。
可是。。。。。
可是政策極其不好。首付需要500多萬人民幣,80%首付,貸款只能兩成,還得搖號,相當於500多萬白放那裡三年,而且馬上要交一個月大幾千的貸款。想想自己三百多萬的預算實在是無能為力,如果手裡有個600、700萬的現金,那這個項目真的是不錯。不過賣房子加不了槓桿真的是非常的被動了。
但是生活還得繼續是不是,所以北京房子也不看了,自己房子的漲跌也不關注了,東城區的這個房子現在平均十多萬一平,也是因為學區吊著這口氣。
但是人民幣最近一直在貶值啊,這我不能接受,準確的說是我不願意接受;誰的錢不是辛苦賺來的,臉還沒屁股值錢呢,不就靠著出賣點時間/技術/自尊和無奈換取點人民幣嗎,還悄無聲息的把一塊給我變8毛,那我的想辦法小小對抗一下。
由此而來,就開始關注投資這一塊了,怎麼也的想著怎麼能抗得過通脹吧;有了這個因,也就註定有後面的果了,這個只是時間問題;後來,也是在朋友圈(這是個好東西)看到英國房產的項目,然後就到北京春季房產會了解了一下,一步一步的清晰起來。
最終選擇英國倫敦房產幾點思考:
1.中美關係現在太緊張,生怕突然出點么蛾子對中國人不利。
2.澳大利亞現在外國人不給貸款了,然後利息也比較高。
3.英鎊目前位置比較低,平均在8.7左右,我聽說剛脫歐那會有8.4左右進場買房的,那真的是賺翻。
4.倫敦在世界上的地位、區域地段配套、總體價格、租金收益...
至於什麼精裝修/永久產權/無公攤/沒有遺產稅等等吧,當然也是關注點,但是權重並沒有那麼高;我還是相信供需的本質,稀缺的必然是需要競爭而來的,而競爭核心高價者所得;
脫歐之後經濟的穩定性已經改善,然後移民政策也開始放寬,特別因為脫歐反而能限制很多難民的湧入,特別對比目前法國和德國「綠化」特別嚴重的情況。英鎊穩中有升。
倫敦的地位,非常的國際化,我在倫敦機場裡面還能買到半成品的小籠包啊,就在瑪莎百貨裡面。地鐵網絡發達,全倫敦有幾十條地鐵線,四個機場,數十條的地上小鐵路,四通八達。街上什麼國家的人都有,不僅有兩個金融城,還有一個科技谷,平均年薪收入在6萬多英鎊以上。
最主要中國人和香港人從2016年開始拼命的在倫敦買地買樓了。投入了差不多200億英鎊。教育資源也好,市區內的大學特別多。而且和其他歐洲城市不太一樣,倫敦也是要到10點左右,路上人流才會變少,商店才全部關門。
自行政層面而言,大倫敦行政區劃泰晤士河穿過倫敦,將城市劃分為了南、北兩部分。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也就是金融城以及三十二個市區,倫敦城外的十二個市區被稱之為內倫敦,其它二十個市區則稱之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以及外倫敦也就構成了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則又可以劃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以及港口。
看倫敦地鐵線路圖。倫敦共計有九個區,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到六區為環形,七、八、九三個區則為西北角後加入的一小塊區域。倫敦的分區與之北京的環線相類似,也就是說,是自中央向外圍輻射的。倫敦一區差不多也就相當於是北京的二環以內,二區則相當於是北京的二、三環,三區則大概相當於是北京的三環到四環之間。
我一直都比較崇拜李嘉誠,他有一句買房子的金句:挑選房子,第一看地段、第二看地段、第三還是看地段。
所以我把目光還是集中在一區和二區,也就是北京的三環以內了。整體來說,倫敦西邊的房價要比東邊的房價貴15%左右,一區的富人區肯辛頓、威斯敏斯特、富勒姆,實在是超過了我的預算。
於是我就更多的看了倫敦一區的南邊,性價比非常高。我買的項目叫艾勒芬公園,兩房在80萬英鎊,相當於人民幣總價690萬,跟我看的北京北五環的孫河瑞悅府總價差不多。但是買到的確是相當於北京二環到三環之間的位置。
最重要的:關注孩子教育
其實在倫敦看了很多項目,最後選擇艾勒芬公園,也是因為這裡距離倫敦市區的各個大學都超級無敵方便啊!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總歸是要出國讀書的,相較於其他國家,英國的人文、治安都更讓我傾心一些,如果孩子到時候能讀到LSE、KCL、UAL這些學校,那房子就讓孩子自己住,省去學校邊上昂貴的住宿費。如果到時候讀其他學校,那這個房子一樣出租,不無小補。
英國買房的政策很好,對全世界的買家開放。首付比較低,可以貸款。當時信用卡刷了5000英鎊,然後一個月之後支付了10%,8萬英鎊的錢。之後就不用再支付了,只要準備貸款和尾款的進度,等到明年6月份交房時再支付就可以了。
而且從現在到明年交房,不需要支付貸款利息的。貸款有好多個方案可以選擇。我因為預算是300萬人民幣,算成英鎊大概是35萬英鎊,所以我選擇貸款中國銀行的6成,3.99%的利率,這樣我的預算可以支付首付和各種稅費雜費(英國沒有房產稅,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點)。如果預算再高一些的人,例如400萬人民幣,就可以選擇滙豐銀行的貸款,1.69%的利息,5成的貸款。
本人訂購項目介紹
之前我還研究了一個東南三區和北二區的房子,也都很不錯,特別是風景尤其的好,一個靠著湖,一個靠著溼地。
但是最後還是選了一區的這個項目,一個原因是還是想要買市中心,畢竟自己在北京住的就是市中心,雖然怡人的景色少了些,但是那種生活的喧鬧才讓我覺得生命的活力。
還有一點就是希望用儘自己的預算,一分不要剩,用盡了錢,接下來才有賺錢的動力。
我就從開發商/區域配套/交通情況/戶型/單價/總價/物業配套一一介紹吧,這樣是不是大家能有一個比較明晰的對比:
我買的艾勒芬公園的開發商叫Lendlease,全球知名的開發商,1958年創立,在全球各大洲的主要國家都有眾多的開發項目,市值109億澳幣,2017年淨利潤7.6億澳幣。擁有11000多名員工,公司和項目均屢獲殊榮。
該開發商的特長是城市區域改造,之前主導的知名項目包括總價值10億英鎊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運動員村和將持續20年的Stratford區域改造、溫布利體育場、卡迪夫千年球場、谷歌在國王十字的價值7億英鎊的新歐洲總部和倫敦議會大廈內部的彩瓦重修。
區域配套來說還是很齊全的,300米內有兩個地鐵站,到市中心的東邊金融城只要8分鐘,到西邊的市中心維多利亞6分鐘。附近有各種風格餐廳17家,步行5分鐘有樂購超市,Morrison’s超市,像中國的進口超市。
然後還有好多個咖啡廳。旁邊還有很多的文藝設施,比如周末騎個自行車,三分鐘可以到一個戰爭博物館,5~6分鐘可以到莎士比亞博物館、英國最具文藝氣息的泰特美術館。都是談戀愛的好去處啊。
對於我這種有娃的人來說,還有一個很喜歡的就是,小區自帶一個超級大的公園,兩個親子遊樂區。不出小區,就可以溜娃,省時省力。雖然我自己暫時享受不了,但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是,有小孩子的家庭住在這裡,周末真的是很方便,10分鐘內吃喝玩樂一次性解決。
項目情況
總高是18層,基本算是這個地區的地標吧!現在主打戶型2房76平米(使用面積哦)空間/布局/朝向都比較合適,總價80萬英鎊左右。出租來說,兩房的租金一個月在2400英鎊,也就是21000人民幣,一年將近25萬元人民幣。
我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大概是418萬人民幣的3.99%,也就是16.7萬人民幣,再去除物業費雜費大概在3萬人民幣左右,最後還會有將近5萬人民幣左右的收入,而且收益是獲得的英鎊。正好可以給以後寶寶出國去讀初中或者高中來使用。
這樣減少人民幣兌換的損失,畢竟現在人民幣持續的貶值中,以後孩子出國讀書的時候也可以減少一些成本了。倫敦一區的出租特別快,很多房子第一天掛出去,第二天就有好幾個租客要租了,所以市中心的租賃完全不用擔心。
物業配套
24小時保安/Club/閱讀室/健身房/視頻門禁/花園露臺/免費自行車和汽車俱樂部會員。
全裝修交付
包括地板、地毯、洗衣機、衣櫃、烤箱、微波爐、冰箱、洗碗機、地暖、新風系統。全套衛浴設備、淋浴房、防霧鏡和加熱毛巾架。
另外購買這個項目是可以讓英國藍莎置業代為託管的;包括代理租賃,買賣,運維修繕等等吧,總之就是交給他們以後就不用管;當然也會收取一定服務費,如果考慮長期租賃的一般是每年收取一個月的房租作為服務費,我個人是偏向這個的,省心一點。
購房流程
1. 選好自己喜歡的公寓
2. 付定金,一般為2000~5000英鎊,可以刷信用卡
3. 委任律師&開設海外帳戶
4. 與開發商籤訂購房合同,付合同首付款(一般為總房價的10%,視開發商而定),匯至海外帳戶
5. 拿到購房合同後,交房前6~8個月準備貸款。需要提供以下資料:購房合同,個人徵信報告,近六個月銀行存款流水帳單等
6. 計算好時間,做貸款的同時,等待開發商通知交房
7. 查房無問題後,銀行正常放貸給開發商,補齊餘款給開發商
8. 完成購房合同
Tips 小貼士
如果以後想出售的稅費問題,這個我想大家事先要先了解為好;不管開發商也好,中間商也罷,都是趨利的這個是必然,都需要生活;他們肯定會提供足夠的信息,但是也需要自己去判斷和吸收,有些事情你要想到,他們才會和你說,你自己忽略了,嗯…… 請儘量不要忽略。
建議大家多買一手房,貸款比較方便,
一手房交付費用:
印花稅總房款的3.5%~5.8%,看具體看房屋的價格
律師費:2000英鎊~2400英鎊之間,看具體房屋價格
貸款申請費用(銀行要求):1800~2200英鎊之間,看每個銀行不同
賣出的時候需要收一個資本溢得稅,也就是說增值得部分得28%要交稅,這是全世界成熟資本主義市場都有得,但是很多費用可以抵扣這個稅,包括律師費啊,第一次購買時得印花稅,甚至是你飛去英國的機票,都可以抵稅,所以大家可以賣的時候,做商務艙去哦。
項目情況就這樣,真的寫的有點累;建議有意向的朋友去實際感受一下,比我千言萬語都有用。
註:本文由房天下海外房產合作方英國藍莎置業集團友情提供。
更多內容
想了解更多購房故事
歡迎撥打熱線電話:400-890-0000轉874318
告訴你更多故事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房天下海外房產
更多精彩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