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中小學語文難度的增加,家長們對孩子閱讀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那麼寶寶多大可以學閱讀呢?不是1歲,不是2歲,是0歲!即寶寶出生之後就可以學閱讀了。
在1992年,英國公益組織「圖書信託基金」就為0歲閱讀發起了全世界第一個嬰幼兒贈書計劃 「閱讀起步走」;在2002年5月,美國圖書館學會推出「從出生就閱讀的計劃」;在日本也曾發起「親子讀書運動」,即父母每天陪孩子看書至少20分鐘。跟蹤調查顯示當時參加此計劃的7-9個月大的嬰幼兒上小學後學習能力與成績都比同齡人優秀。
現代科學研究結果也表明,在胎兒發育的第4-7個月,寶寶就能夠聽到子宮外的聲音了,並且很多寶寶在7個月左右聽力已經發展的不錯了,尤其對父母的聲音有很好的感應。當父母跟肚子裡的寶寶說話時,寶寶會通過踢和移動來回應。這其實也算是在培養閱讀和語言能力。對寶寶來說,閱讀不僅僅是看和讀。
同時,語言的發展是需要先輸入去累積能量然後才能輸出的,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會大幅度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以上的內容都表明,寶寶從0歲開始培養閱讀能力不僅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人類大腦的黃金髮育期都在3歲以內,寶寶在這個階段學閱讀是事半功倍的,也能產生對書本的親近感,為以後喜愛閱讀、會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親子共讀是培養寶寶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共讀過程中,父母與寶寶可以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還可以提升親子陪伴質量,優化親子關係。而父母選擇的圖畫書或者繪本本身也是一種培養好習慣,增長見聞或者對塑造寶寶性格有好處的優質內容。
當然,培養寶寶閱讀能力,進行親子共讀也是有順序和方法的,內容的選擇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學問。比如說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和方法,越小的寶寶越要通過遊戲或者探索去學習東西。那麼父母就不能以強硬的態度,灌輸的方法去進行親子共讀。
而是要以愉快的態度,引導的姿態,激發寶寶對閱讀的欲望和興趣。如果寶寶暫時沒有興趣或者情緒不佳,不要強迫寶寶繼續。如果自己情緒不佳,也沒必要當成任務去做這個事情。
在對寶寶從小到大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尊重」,這一點對低齡寶寶尤其重要。尊重寶寶的意願去引導,永遠都比強迫來得更好更有效果。
那麼具體如何教寶寶閱讀,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去選擇內容,應該選擇什麼內容呢?且聽嘻遊君下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