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保障法》三審通過,逐月真的來了

2020-11-13 自主說

11月11日,在廣大網民瘋狂搶購打折商品時,廣大軍人和退役軍人迎來了三件喜事,一是空軍成立71周年,二是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開賽,三是《退役軍人保障法》正式通過,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特別是《退役軍人保障法》三審通過值得慶賀,這是5700萬退役軍人期盼已久的一部法律,與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退役軍人的群體有著鮮明的特點,兩參的、離退休的、轉業的、自主的、復員的、志願兵、退伍士官、義務兵等等。每個群體有每個群體的特點,每個群體也有著每個群體的需求。

當然,光靠這一部法律,解決所有退役軍人關心的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很多問題是需要時間來消化的,很多問題是要慢慢來一個一個解決的,而且這部保障法,服務保障的對象是全體退役軍人,樹立的導向也是為練兵備戰、強國強軍服務的。

所以,保障法裡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從而更加尊崇退役軍人;二是樹起公平公正導向,現役幹得好,退役才能安排得好,才能更加得到一些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

一、樹起公平公正導向,現役幹得好,退役才能安排得好

在安置方面,增加規定:一是退役軍人安置工作應當公開、公平、公正。二是退役軍人的政治、生活等待遇與其服現役期間所做貢獻掛鈎。三是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軍士和義務兵,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據其服現役期間所做貢獻、專長等安排工作崗位。四是國有企業接收安置轉業軍官、安排工作的軍士和義務兵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與其籤訂勞動合同,保障相應待遇。五是退役的軍士和義務兵入伍前是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或者國有企業人員的,退役後可以選擇復職復工。

還比如,第二十五條對優先安置是這樣規定的: 轉業軍官,安排工作的軍士和義務兵,由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接收安置。對下列退役軍人優先安置:

1.參戰退役軍人;

2.擔任作戰部隊師、旅、團、營級單位主官的轉業軍官;

3.屬於烈士子女、功臣模範的退役軍人;

4.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或者特殊崗位服現役的退役軍人。

將轉業安置作為一種優待,可能是將來轉業安置越來越少了吧,大量的軍人要採取退休、逐月領取退役金、自主就業等方式退役。而在安置當中,以往沒有標準,部隊只負責移交,地方只負責安置,具體專業、現實表現等各方面均不考慮,甚至少數地區和人員,唯關係論、唯金錢論,將一些在部隊表現一般的幹部安置到了一些相對待遇優厚的單位和崗位,無形當中也造成了軍轉安置過程中不公平、不平等,滋生了腐敗問題。

目前來看,《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後的轉業安置,將是真金白銀,而這種安置優先,更加體現了鮮明的鼓勵參戰和有功人員的導向。

目前我國退役軍人人數眾多,平均每個家庭都有一位退役軍人,而退役的群體之間相互差距較大,參戰退役軍人,參核試驗退役軍人等一些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流過血、甚至造成身體傷病殘的退役軍人,他們的待遇依然停留在原規定的幾百塊錢。對比已經加過幾次薪的現役軍人和目前享受一定福利待遇的退役軍人來講,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雖然這些參過戰的老兵們無怨無悔,但這種宣傳導向,對未來的職業化軍隊和迎接新軍事變革挑戰,極其不利,能戰方能止戰,目前世界形勢風雲莫測,誰也保不準未來會在局部地區爆發戰爭,前段時間的班公湖中印對峙,就是一個具體表現,如果讓這些參過戰,為國家流血犧牲過的軍人,退役後,反而不如一些天天在大城市坐機關的軍人安置得好,會讓很多軍人流血流汗又流淚,也沒有體現出優待尊崇軍人這一神聖使命。

所以,《退役軍人保障法》出臺後,將對參戰、參加重大任務、立功受獎,烈士子女等一些特殊群體特別優待,這裡的優待不只體現在轉業安置,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而且,在服役期間做出突出貢獻的退役軍人也在安置上有了優勢區別。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或者特殊崗位服現役的退役軍人優先安置自不必多說,關於擔任作戰部隊師、旅、團、營級單位主官的轉業軍官優先安置,很多人有一些問題,比如說為什麼沒有連級單位主官?

這裡小編的理解是,連級單位主官的軍銜最高就是上尉,如果不能晉升到更高的崗位,就一直是上尉,達不到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條件,而職業化後,如果幹過主官的不能順利走上職業化道路,要麼就是能力素質一般,不適合成為職業軍官;要麼就是自己不想繼續服役,提前離開部隊;要麼就是少校崗位超編,無法安置那麼多的上尉。

但作為連主官,在提升到少校軍銜,晉升職業化之中,是優先安排的,如果晉升不到少校,可能就要按照轉業或復員的方式退出現役,而如果還在轉業政策上予以優先的話,會不會造成大量的年輕幹部努力幹到連主官,然後就轉業呢?這樣確實不利於幹部隊伍穩定和整個職業化進程。

所以,優先安置裡沒有連主官,也是為了鼓勵大家按照「前慢後快中間穩」的節奏走,以鼓勵長期服役為主。大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擔任作戰部隊師、旅、團、營級單位主官的轉業軍官優先安置,這裡是指轉業的時候現崗位就是主官,還是擔任過主官的優先安置?小編認為,極有可能是正在擔任主官崗位的,因為畢竟擔任過主官的人數眾多,沒幹過連主官的,不可能幹營主官,沒幹過營主官的,更不可能向中校以上的軍銜崗位提升。所以,這裡的優先,指的就是在師、旅、團、營級單位主官崗位上,經過幾年的工作,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晉升更高軍銜,需要轉業時,優先安置。

目前來講,雖然說「少校可以逐月,中校可以退休」,但這中間可以二字,意味著可,也意味著不可,少校逐月、中校退休只是個最低的基本條件。少校不一定都能逐月,中校也不一定意味著都能退休。

少校逐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服役年限、軍銜、資歷、崗位等等方面,還要結合本單位當年的退役名額,總體考慮,能不能逐月。按照目前來看,正營實行過渡性政策,也就是可以跨度少校和中校兩個軍銜,那麼未來逐月安排的對象,將重點是達到中校軍銜的人員。而退休,也將是重點安排達到上校軍銜的人員。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少校裡面表現突出的,都會提升到主官崗位去鍛鍊,而在主官崗位上,是很容易幹到中校的,目前政策是合成營的主官和任職滿4年的營主官,都可以佩戴中校軍銜。而一些少校,是很難在一個崗位上幹到逐月的,可能在逐月之前,就通過轉業等方式離開了。退休也是同理,會讓一個戴著中校軍銜的幹部幹到50歲嗎?很可能在50歲之前,就已經通過逐月方式走了。

目前來看,少校晉升中校相對比較容易,中校晉升上校也相對比較容易。因為新體制下,一個副Y崗位就對應一個正Y崗位,一個副T崗位對應一個正T崗位,基本不會出現崗位少,人員多的情況。但正連上尉到副營少校,正營中校到副團中校,還是比較困難,加上積壓的大量副連,確實需要一定時間來慢慢消化。職業化之後會不會像地方公務員職級並行一樣,即使晉升不了軍銜,也可以逐年增加工資檔次,也算是緩解目前編需緊張矛盾的一個有效手段。

二、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從而更加尊崇退役軍人

一是國家加強退役軍人保障體系建設。二是退役軍人優待證全國統一制發、統一編號。三是以供養方式安置的,由國家供養終身。四是國家逐步縮小退役軍人撫恤優待制度地區差異。五是退役軍人憑退役軍人優待證等有效證件享受旅遊等優待。六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充分利用現有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收治或者集中供養孤老、生活不能自理的退役軍人。七是建立健全退役軍人權益保障機制,暢通訴求表達渠道。

以上這些實打實的舉措,都是惠及整個退役軍人群體的,增加保障,減少管理,增加保障,減少處罰,確實讓這部法律越來越成熟,也必將在未來的時間裡,在退役軍人保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後對年底退役有何影響?

目前,很多戰友們關心的還是退役軍人保障法頒布對年底的退役有何影響,一些年底滿16年的士官,都在焦急等待逐月的具體內容出臺,看看自己能不能趕得上。而作為軍官的主要安置方式,自主擇業也隨著保障法的出臺,正式告別舞臺。

我們細想一下,今年的退役工作如果按照保障法中明確的新方式來進行,因為逐月還處於一個名詞階段,具體的內容還需要接下來修訂的軍官法和退役軍人安置條例來進行補充。

每年的轉業批覆時間是3月31日,在這個時間點之前,還有發通知,逐級上報,而且中間會跨年,從時效上看,基層每年元旦過後接到轉業通知的節奏不會變。而這個時候,有關逐月的配套法規不會馬上出臺。那今年怎麼辦?

依目前立法增速來看,明年逐月推出是必然,大概率軍官逐月的具體年限和標準將於2021年轉業前公布出來供大家選擇,也可能會延續一定的自主擇業作為過渡期的特殊情況。而軍士逐月的具體年限和標準,可能要等到明年《退役軍人安置條例》正式實施後。今年年底面臨退役的士官,等不到逐月了。通俗點說,什麼時候士官改叫軍士了,就可以按照條件選擇逐月了。

至於傳統的轉業安置方式還會有,只是名額上應該會比去年還少一些。對於大部分服役二十年左右的軍官來講,年底是選擇逐月走還是留下來接著幹,應該是很多人非常糾結的問題。逐月到底好不好,我想說的是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但一個原則肯定是服役時間越長,拿的越多,如果你看重退役後領取的退役金額度,我勸你幹到不讓你幹的那一天,如果你更看重自由,那麼選擇逐月趁早離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逐月的年限和比例,小編前面文章裡做過很多分析,這裡大概率上會出現兩種可能:一種是創新式,就是服役滿15年可逐月,領取全國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再乘以係數(係數是根據你服役年限、立功受獎、艱苦地區等方面累計的);第二種是穩妥式,就是服役滿20年可逐月,領取現役相應級別工資水平,再乘以係數。

有人可能會說,我幹滿四級軍士長才16年,怎麼也趕不上逐月的紅利啊,其實職業化後,是鼓勵長期服役的,不管是軍官還是軍士,每個級別拉長服役年限是個趨勢。未來,說不好四級軍士長可以幹到20年哦。

所以,逐月的年限大概率是在15年到20年之間,具體哪一年,軍官逐月會不會不同於軍士逐月,在逐月的年限和參照系上有所區分,真的不好判斷。畢竟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們對未來總是未知的,小編也只能根據目前的政策,集思廣益幫大家分析分析利弊,我不是政策制定者,而且好多政策還沒有最後確定,一句話,不信謠不傳謠,幹好本職工作,迎接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退役軍人保障法明天三審,事關軍人的後路
    就是這一部牽動著軍人群體的重量級法案,《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即將於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迎來三審。從一審到三審,是一個時間軸,更是一個裡程碑,它標誌著《退役軍人保障法》,快馬加鞭地朝我們來了。01為什麼《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要進行三審?
  • 《退役軍人保障法》全文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高等學校根據國家統籌安排,可以通過單列計劃、單獨招生等方式招考退役軍人。  第六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退役軍人先進事跡的宣傳,通過製作公益廣告、創作主題文藝作品等方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退役軍人敬業奉獻精神。
  • 《退役軍人保障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紅利來襲
    二審草案在一審草案意見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調整,可見國家機關以及相關部門對《退役軍人保障法》以及退役軍人意見的重視程度。今天,三審落地,並且即將實施,這預示著中國第一部保障退役軍人的法律將與大家公開見面。在二審的基礎上,退保法草案三審有哪些改變呢?
  • 《退役軍人保障法》再次審議,最新3大期待
    故而,公布最新修訂後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是廣大退役軍人和官兵的最新期待。《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涉及諸多事關退役軍人切身利益的條文,同時也關係到正在服現役的軍人。譬如退役安置方式的選擇,《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明確提到符合條件的軍官、軍士可以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方式,這是退役軍人安置歷史上首次提出的逐月領取退役金安置方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設立基金、志願服務等方式為退役軍人提供支持和幫助。第十一條 對在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 【新法速遞]】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頒布時間】2020-11-11【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發文號】【失效時間】【頒布單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規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20年11月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移交接收  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設立基金、志願服務等方式為退役軍人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十一條 對在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 退役軍人保障法即將實施,這些老兵關心的問題有了官方解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退役軍人保障法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一系列關於退役軍人保障的問題將有法可依。參戰退役軍人將得到什麼特別優待?退役軍人如何逐月領取退役金?退役軍人事務部今天就部分焦點問題作出官方解讀。今天(11月25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行退役軍人保障法新聞通氣會。
  • 《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二審有哪些新變化?
    經過一天的審議,退役軍人保障法二審修改意見陸續出爐:我們發現前期廣大退役軍人提出的80多萬條意見中的部分即將予以承認和採納,比如:  1.關於軍人公墓建設,建議增加規定:國家弘揚英雄烈士精神,統籌規劃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做好烈士紀念設施的修繕、保護和管理,組織開展英雄烈士祭掃紀念活動。國家推進軍人公墓建設。
  • 軍人退役保障2021年將有這些變化
    昨天,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布了2021年退役軍人事務領域十大重點工作。規劃中透露出很多信息,更有不少與所有軍人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制度規劃,排座摘取其中重點為大家解讀。1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國家層面將在優撫醫院、光榮院、烈士紀念設施、軍人公墓建設方面予以重點支持。現役軍人醫療保障正在穩步推進,保障卡全國部隊醫院皆可就診,軍人優先也做的越來越好。但部分地區軍隊醫療資源不足以支撐軍人所需,廣大的退役軍人看病的問題急需解決,如何將更多的公立醫院納入,為軍所用,優撫醫院建設值得期待。2退役軍人保障法配套政策措施將出臺。
  • 從《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二審說起
    《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已經通過了第二次審議。與草案一審稿相比,草案二審稿有多處做了修改,更加突出了保障法定位,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相關保障措施。比如將「退役軍人工作」統一修改為「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刪去部分條款中有關管理的表述。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二次審議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二次審議稿)2020.10.25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移交接收第三章 退役安置第四章 教育培訓第五章 就業創業第六章 撫恤優待第七章 褒揚激勵第八章 服務管理第九章 法律責任第十章 附則
  • 職業培訓吸引力<逐月領取退役金,真的嗎?
    作者:2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已經過審通過,明年就會實施。保障法中有很多的亮點,也有很多的改進點。其中,三審時關於職業培訓範圍擴大的修改值得大家關注。相關報導中說,草案二審稿對軍士和義務兵退役時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作了規定。有的常委會委員提出,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的退役軍人,不應限於退出現役的軍士和義務兵。對此草案三審稿規定:軍人退出現役,安置地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其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
  • 保障法通過後,我們面臨的6大變化
    》真的來了,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如今,《退役軍人保障法》正式通過了。接下來,會有哪些明顯的變化呢?前面提到的「退役的軍官和軍士可以逐月」,那麼,逐月領取退役金,這個錢從哪裡來呢?前面提到的「退役軍人的教育培訓」,無論是學歷教育的學費優惠,還是技能培訓的學費減免,這個錢從哪裡來呢?還有很多要花錢的地方,不一一列舉了,歸結起來就一個問題:相關的經費,從哪裡來?
  • 老兵關心的問題有了官方解答 海南社會各界熱議《退役軍人保障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7日消息(記者 鍾圓圓)今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1日,海南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對學習宣傳貫徹《退役軍人保障法》進行部署。連日來,這部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法律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掀起了一股學習熱潮。
  • 《退役軍人保障法》二審5大亮點,有望年底出臺
    一直備受現、退役軍人以及社會各界矚目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已經進入二次審議階段。,《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一直吸引著現、退役軍人的關注,任何的一點修改,都與5700萬退役軍人細細相關。《退役軍人保障法》作為一部保障法,起到的作用就是來保障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傷害。
  • 從退役軍人管理法到退役軍人保障法說起?
    前天(10月13日),《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二次審議。二次審議稿中對保障法的定位,以及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等作出了相關規定。更加突出本法的保障法定位,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相關保障措施。將「退役軍人工作」統一修改為「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刪去部分條款中有關管理的表述。
  • 《退役軍人保障法》明年元旦施行,如何做好「下篇文章」?
    另外保障法中很多內容都是原則性規定,比如優先安置中的條件:(一)參戰退役軍人;(二)擔任作戰部隊師、旅、團、營級單位主官的轉業軍官;(三)屬於烈士子女、功臣模範的退役軍人;(四)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或者特殊崗位服現役的退役軍人。這裡面,第二款擔任主官的轉業軍官,這個主官是現任還是曾經擔任就可以?第三款功臣模範的標準是什麼?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 陳鵬 實習記者 唐冰清)12月18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聞發布會現場《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的正式頒布實施為開展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石,是加強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職業的重大舉措。
  • 關於退役軍人保障法,我有話說
    現在,《退役軍人保障法》已經出臺,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您最期盼哪些內容?楊宇軍:這幾天,大家都在議論保障法。我和其他退役戰友一樣,非常關心它的制定出臺,也一直期盼它早日落地,把退役軍人的權益保障,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下來,助力「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儘早全面實現。這部法涵蓋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很多方面,非常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