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0年趙本山登上春晚之後,可謂是成為了歷年春晚的一大亮點,每每到他出場的時候,家裡的老人都會主動催促,不讓我們說話以免錯過精彩部分,而春晚結束之後,當晚的節目更是連續數日大家在飯桌上的必聊話題,而此後的20年裡,春晚上就沒缺過他的身影,比春晚主持人還滿期。
鐵嶺這座城市,本來在全國,甚至就是在遼寧省也沒什麼名氣,但是因為趙本山來自鐵嶺,並且劉老根也是在鐵嶺所拍攝的,一下子鐵嶺在全車名聲大震,很多人慕名來鐵嶺拜師學藝,吸引了不少遊客到來,時不時還有些國外遊客來到這裡學習東北二人轉。因此,鐵嶺這座城市為了感謝趙本山的貢獻,特意以他的藝術形象做為原型,幫他塑了一尊銅雕像,而且在當地的博物館還製作了趙本山的蠟像。
在雕像的身後還有一把展開的等身高紅扇子,扇骨滿滿的東北風味,仿佛是趙本山的舞臺背景,雕像下方刻有趙本山的簡介及成就,一筆一划都認認真真的刻著。
在東北,說全民崇拜趙本山並不誇張,每到過年,男女老少的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趙本山的出場,自從趙本山離開春晚舞臺之後,春晚再無趙本山流露出的正是對趙本山的喜愛和習慣。趙本山當年最火的時候,幾乎成為了鐵嶺的「活名片」,
從2013年開始至今趙本山已經連續7年缺席春晚了。不知道是不是長時間在室外風吹雨打日曬雪凍的原因,如今再看這座雕像,已經有不少地方出現脫漆殘磚的現象了,比如雕像下方的底座,在刻滿成就的上方,已經有磚塊裂開掉落了,雕像上面也沒有什麼光澤,扇面也有大片脫漆的現象,似乎平時沒人打理一樣,任由它承受時間的洗禮。參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趙本山塑像值得人反思,它反映了世相百態,世俗化的功利心並沒有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而淨化,同時,追熱拋冷的喜惡行為不為人的意志為轉移,個人的價值取向從不以普世價值為標準,可悲的是,明星走勢在大眾心裡猶如股市,這也難怪有網友表示趙本山塑像無人參觀很正常。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點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