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本書找回你對世界的好奇

2020-09-03 拖刀筆吏

最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在一點點的消退,比如他們看到一朵不認識的花,不是去觀察花的形狀、顏色、氣味,而是直接打開手機掃一下,看看是哪種花,然後掃一眼花卉介紹。甚至有的孩子連掃一掃的興趣都沒有了。

這一切來源於現代社會獲取信息太容易了,導致我們已經逐漸喪失了好奇心。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本書重新喚起我們對世界的敏感與興趣。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就可以承擔這樣的重任,書名是《企鵝、鳳梨與穿山甲》,看到這個名字,也許會讓你摸不著頭腦,其實它的副標題更能體現書的核心思想:來自世界探索先鋒的驚奇記錄。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克萊爾·科克-斯塔基 ,寫過很多一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的書,比如《如何給獅子剝皮》、《喬治王朝時代的賭博藝術》等等。

而今天的這本《企鵝、鳳梨與穿山甲》,是他整理了大量的大英圖書館資料後寫成的。這些資料從中世界一直橫跨到20世紀,資料的作者有海盜、有勞改犯,也有傳教士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第一次見到某個稀奇古怪的事物,比如第一次見到香蕉、第一次喝咖啡等等。這些事物在當時,對於他們來說屬於異世界的奇特物質,書中整理了他們的經歷後,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他們是如何感知這些物質的。

這本書的閱讀樂趣在於,那些我們平時司空見慣的事物,在第一次被人類發現時候,人類是如何小心翼翼又帶有渴望的和它們接觸。

這本書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節講述了人類第一次見到的奇特動物,比如長頸鹿、斑馬、袋鼠等等,第二章節講述了世界各地第一次被發現的美食,比如荔枝、鳳梨等等,而第三章節講述了不同地區的人和風俗習慣。

閱讀這本書有很多有意思的體驗,比如可以從細節裡看出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差異。在第一個章節第四頁描寫金剛鸚鵡,用了1699年一位作家在《新航海及美洲地峽》裡的文字,前面大段文字都在描寫這種金剛鸚鵡的生活習性和外貌特徵,讓人對金剛鸚鵡大生好感,但是最後一句讓整段都改了方向,最後一句是這樣描述的:「這是我所見過的最美麗、最可愛的鳥(金剛鸚鵡)了。它們的肉是黑色的,味甜質硬。」

這種行文方式,在如今已經很難見到了,前面還在誇鸚鵡好看,下一句就是冷靜的評價肉質。看來那位作家的好奇心已經超越了他的理性了。

在會偽裝的「羔羊」這一章節裡,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探險家追著一隻「白色羔羊」進了灌木叢,瞬間這隻「白色羔羊」和灌木叢融為一體,探險家沒辦法,於是開了一槍將「白色羔羊」嚇出來,但探險家驚訝的發現,跳出來的這隻「白色羔羊」似乎和之前不太一樣了。

當探險家將這種奇怪的動物抓住,發現動物的體型和之前一樣,但是顏色已經從乳白色變成了黑灰色,還有一些其他的體貌特徵,表示這是探險家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動物。

最後作者認為:這是一隻偽裝水平一流的動物,可以隨時變成和周圍環境一樣的顏色。

看到這裡,我幾乎目瞪口呆了,難道這些探險家們沒有考慮這是另一隻動物嗎?看著作者一本正經的寫著奇怪的故事,瞬間讓我體驗到了智商優勢。

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裡,曾經有很多人認為事件起源於武漢人吃蝙蝠,而某個旅遊節目吃蝙蝠的視頻也一度流傳,雖然最終闢謠了,但是吃野味會導致病毒感染,以及蝙蝠身上有N多的病毒,這種觀點已經深入人心了。看了這本書後發現,原來吃蝙蝠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習慣。

在本書的第89頁裡這樣寫道:當地人(印度人)認為蝙蝠肉吃起來口感像兔肉。


這個案例再次說明:作死是人類的共同衝動。

這本書要說缺陷,主要體現在案例的鬆散,以及話題的深入程度比較有限上。所以我們可以將它當做一個剛剛探險回來的好朋友,正坐在你家的沙發上跟你侃大山,告訴你這次探險的奇妙見聞。但是這樣的談話不是學術探討,所以你大可以放鬆下來,聽聽你的好朋友是如何描述的,即便那些描述的東西,其實你已經見過無數次了。

對於現代人來說,當我們可以直接去搜索到各種百科條文的時候,我們觀察世界的好奇心已經被破壞了,這時候需要的正是這樣一本書,用荒誕和學術夾雜的方式告訴我們:其實有一種神奇的動物,長得像白色的羔羊,但是可以隨時根據環境來改變身上的顏色。

相關焦點

  • 《我很好奇》—新年獻給孩子們的讚歌
    我就想,能否做些工作,為學英語的孩子編一本書,一本適合孩子孩子們誦讀的英文詩歌選? 我理想中的這本書,能夠像唐詩三百首一樣普及起來,有孩子的家庭人手一冊,孩子們都喜歡誦讀,英語不再是強迫他/她學習,而是在睡前和爸爸媽媽一起溫馨閱讀時刻;或者周末家庭聚會和家人一起誦讀表演時刻。
  • 一個人永遠年輕的標誌:對世界有好奇,對自己有耐心
    不是有誰說過嗎,一個人開始變老,就是從只關心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開始的。整個世界被簡單粗暴的劃分為「跟我有關」和「跟我無關」,慢慢對那些鮮活的,遙遠的東西失去興趣。我的一位朋友說意識到自己的老去,是在跟上大學的弟弟聊天時發現的。
  • 早教繪本閱讀書單丨讀這10本書,激發0~1歲寶寶對世界的好奇!
    本書可說沒有文字負擔,從頭到尾只出現抱抱、媽媽和寶寶三個詞,但是透過小猩猩的表情變化,讀者的心弦也在不知不覺中牽動著。02.《蹦》這是日本的科學繪本大師——松岡達英先生創作的一本生動、有趣的低幼繪本。本書色彩明快,畫面中的動物憨態可掬,深受寶寶喜愛。
  • 【分享】心理學家推薦給你的10本書世界經典親子教育書
    作者:寶寶知道 真圓心理學家推薦給你的10本書世界經典親子教育書今天向大家誠意推薦十本經典親子兒童心理學名著。此書目是由十多位心理學家精心甄選,在世界各地都廣受好評,暢銷多年,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1、《媽媽的心靈課》(美)唐納德?W.溫尼科特 (Donald W.
  • 用一本書名形容你的上半年是《活著》?是《悲慘世界》?不,是它
    如果讓你用一本書來形容你的上半年,你覺得會是哪一本?我想,有的人會說是《活著》,有的人會說是《悲慘世界》,還有的人會說是《遠離塵囂》,等等。但在我眼裡,2020年的上半年,更像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本書。
  • 讀書筆記|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的區別
    ,先理清這本書的框架結構,以及弄清楚這本書能解決什麼問題,對於讀懂一本書是非常重要的。架構就是這本書的邏輯,按照邏輯去理解,而不是逐塊逐塊去讀一本書,這樣才會有收穫。看完一本書,回味時如果能有那麼一兩句話,或者一兩個故事在腦海中浮現,那就是這本書最動人的故事。而這個最動人的故事是會隨著時間遷移而改變的,有的書讀一遍、兩遍、三遍的讀後感會不一樣,這是因為自我認知提升,所看到故事的層次就會不一樣。
  • 《五種感覺》:有這樣一本書,讓你重新變回孩子
    這個世界對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他用眼睛、耳朵、鼻子以及各個器官來了解周圍的環境。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準備調動全部的精力去了解這一切。」——《蒙特梭利早教全書》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那一刻起,便開始感知這個世界。對於孩子而言,世界在他們眼裡是一樣的,正所謂「世界上的孩子們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大人。」
  • 共建書香班級: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推薦給你(一)
    當你以讀書為樂的時候,讀書就會成為你最自然的習慣。我們敬愛的班主任李鮮豔老師常教導我們精讀一本書,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好詞、好句,寫下自己的感悟和看法,思考文章詞句的用意,做好批註,通過深讀,讓我們的知識儲備更紮實與豐富。      腹有詩書氣自華 ,也有人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 分享幾本書,假期陪你「雲旅行」
    恰逢十一假期,今天和你分享幾本書,讓它們在這個假期陪你「雲旅行」。《失落的衛星》目的地:中亞作者:劉子超「當你通過旅行和文字打撈起這些卵石,它就慢慢地構築起你的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比真實的世界更牢固、更有依靠感。」
  • 5步讀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書
    有雞血勵志,有狗血爆料,還有娛樂快餐。書有萬種,讀法不一。但所有的書,都有個主題,有個自成體系的結構,都是自下而上,以無數小細節論證各個支點的論點,最後證明的是總論點。 此外,所有的書,莫不是三觀之展示。哪怕是再差勁的作者,也懷有顛覆你思維認知的野心。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按文本成書的自然規律,試一下這個閱讀方法。 隨便從案邊拿本書。
  • 直男評價易烊千璽:他就像一本書,你讀懂了就不願意再合上!
    本文由天鵝太討厭了原創,每日表達對千璽的愛意,歡迎關注,歡迎轉載、分享B站上有個理科生博主這樣評價易烊千璽:我覺得易烊千璽他有點像一本很特別的小說,他的字裡行間中隱藏著一些小情緒和一些小伏筆,就只有能夠讀懂這本小說的人能夠體驗得到,因為他像的這本小說,其實看似好像很暢銷,但是他的內容跟其他的暢銷書完全不一樣,他就是用最樸實無華的文字去展現非常華麗的精神世界
  • 如果你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
    當世界不再是眼前的一畝三分,我們便可以跨過山河,通向地心,飄向萬裡星辰。300個科學真相,實現認知飛躍但一說到科學,孩子們往往會聯想到白大褂、實驗室還有嚴肅的科學家,不知不覺中對科學充滿「恐懼」,覺得不好玩太難懂。但科學其實貫穿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 貓的好奇,和你的好奇,有什麼不同?
    對人類而言,好奇無疑是進步的源動力之一。從規避生存中因陌生而潛在的危險,到主動探索世界的未知,好奇給予了人類面對這個世界的熱情與勇氣,幫助我們走出幽暗的迷霧,拓寬想像力與生命的邊界。 「好奇」這個詞是自帶魔力的,就像一把引誘人們不斷嘗試去打開未知之門的鑰匙。
  • 4個習慣,助你找回讀書的感覺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讀一本書了?手機太好刷了是不是?碎片化時間被熱搜和短視頻佔據,沒有時間是不是?想完整地讀一本書卻總半途而廢是不是?不知不覺你慢慢喪失了系統閱讀的能力,你以為這樣的生活很充實,可是別傻了,這樣只會慢慢讓你成為被割的韭菜!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讀書亦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讀書可以讓你的大腦活躍起來,防止它失去能力。
  • 《讀懂一本書》:用樊登老師的方法,你也可以讀懂所有書
    讀書只追求有用。現在讀書成了一件「有用」的事情,很多人在選書的時候都喜歡追求短平快的內容,巴不得通過讀幾本書就學會演講,學會溝通,學會PPT,提高情商……而忘了讀書應該是一件慢下來的事情,慢讀才能看到很多細節,思考很多問題,把書中的知識點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同時有用的書也因人而異,同一本書不同的人讀,因為閱歷和見識的不同,收穫也會很大不同。
  • 曬一曬你最喜歡的一本書 世界讀書日徵文活動啟動
    青少年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後起力量,為營造青少年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養成誦讀經典作品的良好習慣,在2020年「4·23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千龍教育舉辦「曬一曬,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主題徵文活動。讀書與修養、讀書與學習、讀書與生活或讀書與人生都可以和大家說說,當然還可以推薦一本你最喜歡的書籍。
  • 用色彩打造一個奇妙的感官世界,童書大師杜萊這本書值得收藏
    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準備調動全部的精力去了解這一切。」——《蒙臺梭利早教全書》著名的早教專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早期教育中,充分調動孩子的「五感」,利用各種教具、遊戲來針對性地訓練,對開發兒童的學習潛能非常有幫助。
  • 這9本書,帶你從不同層次了解世界
    如果你對一個人感興趣,肯定會想要了解她的過去。如果你對這個世界真的感興趣,肯定也會想要了解它的歷史。今天給讀友們推薦的這9本書,都是世界史方面的經典之作。帶你打開一條通往世界史的路徑。一、中國史入門本書看點:◎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對於想了解中國史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入門讀物,讓你明確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和重要的時間節點。
  • 找回自信的3種經典方法,你用過嗎
    那麼如何在失去自信的時候找回自信呢?我們從職場老油條的人生閱歷當中總結了三種經典方法,或許對工作中失去自信而找不回自信的夥伴們有一些幫助。這三個方法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簡單有效,一點都不複雜。很有可能當你看到具體內容的時候,還會嗤之以鼻。
  • 高曉松給馬雲開書單,1萬本書裡他重點推薦了這4本
    估計很多人都很好奇。有意思的是,在最後一期《曉說》裡,高曉松提到了這個話題——「馬雲的書單」。所謂的「馬雲的書單」,其實並不是馬雲自己所列的書單,而是馬雲讓高曉松列的書單。高曉松稱馬爸爸之前說一年要讀1000多本書,於是他就給馬雲開了1萬本書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