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門建設萬畝南藥現代農業種植基地 打響中藥材品牌
今年4月,惠州市提出要結合「地道南藥在惠州」的定位,打響惠州中藥材種植品牌。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森林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龍門縣一直保留著種植生產中藥材的傳統,是廣東省南藥種植重要基地。作為全市重要中藥材種植區域,龍門提出要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藥箱」。
-
夏邑:中藥材種植成治貧良方
本報記者 韓 豐 攝 ▼夏邑縣中藥材協會會長劉守華在展示中藥材初加工產品。 夏 天 攝 初冬時節,冬日暖陽下,夏邑縣馬頭鎮北劉樓村1200多畝的何首烏種植基地內,十餘名村民正忙著採收何首烏種子。在夏邑縣,何首烏、赤芍、杭白菊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呈遍地開花狀,隨處可見。全縣3000多貧困人口靠種植中藥材實現了脫貧致富。
-
綿陽福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
綿陽市遊仙區福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專業從事中藥材種植、研究、良種繁育、推廣及加工回收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並與太極集團建立了長達30年的戰略性合作關係。現目前在四川省內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48000餘畝,其中綿陽市達6000餘畝,主要品種有:桔梗、白芷、白朮、黃芩、皂刺、木瓜、豬苓、天麻、白芨、百合、柴胡、大黃、防風、板藍根、酸棗、藍莓、連翹、重樓等等。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陽春三月,南方已是春暖花開,北方也是冰雪消融,此時應該說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同時也是中藥材種植的黃金時段。那麼種植什麼中藥材最為適宜呢?初次種植中藥材又需注意哪些問題呢?南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南陽市中醫藥管理局按照《南陽市「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宛中醫藥辦〔2016〕2號)文件通知要求,在全市開展南陽市「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的創建活動,鼓勵和支持各縣區中藥材種植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
-
我縣與重慶慧遠藥業有限公司舉行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基地...
8月23日,我縣與重慶慧遠藥業有限公司舉行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基地項目籤約儀式,雙方就致力打造秦巴地區規模最大、聲名最響、效益最佳的中藥材種植與加工基地達成一致共識。 縣委書記闞吉林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縣長黃宗林與重慶慧遠藥業董事長鍾德宏分別代表雙方籤約。縣委常委周波主持。
-
雷菊芳:確保中藥材種植GAP規範
源頭上產地、生產、採收季節這幾大環節都影響著中藥材用藥的質量。為有效控制中藥材質量,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制定了中藥材GAP規範,這是提高中藥材質量的有效措施。 自頒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以來,我國各地紛紛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
-
中藥材產業基地迎豐收 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
雷春燕 李斌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德陽市中江縣永興鎮大柏山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一片生機盎然。記者從德陽市中江縣脫貧辦獲悉,3月4日這天,大柏山村中藥材產業基地迎來了首次丹參豐收節。該中藥材種植基地創建於2018年,流轉土地300餘畝用於種植丹參、芍藥等中藥材。長期在外務工的貧困戶蔣小軍得知基地在招工時,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今年受疫情影響至今未出門打工,我正愁著到附近找一份工作呢,每天耍著心裡不是滋味,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真是太好了!」大柏山村黨書記劉世泉累並快樂著。
-
正清集團夯實核心中藥材產品產業鏈 打造全國最大青風藤種植基地
華聲在線11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楊林)推進青風藤馴化種植,夯實中藥材產業鏈。在11月21日舉行的懷化中藥材產業協會成立大會上,湖南正清集團與靖州、漵浦籤訂5萬畝青風藤種植基地合作協議,致力打造全國最大青風藤種植基地,為正清風痛寧等核心產品擴大生產提供支撐。
-
80萬畝Plus | 這家晉商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種植企業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道地藥材苦參規範化種植基地優化升級及系列產品研究開發項目」等多項研究。源頭把控質量 規模規範種植為了向消費者提供最佳品質的中藥產品,就必須從源頭把控中藥材質量。因此,從2003年開始,振東製藥便成立了中藥材公司,發展規範化中藥材種植產業。
-
種植中藥材 品質咋保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站
中藥材種植需要特定的生態區域,盲目選擇種植基地,將導致中藥材病害頻繁發生、種質退化、質量下降。 道地藥材,究竟適宜種在哪裡?西洋參引進中國的實踐,證實了這套系統的科學性。西洋參原產於美國、加拿大等國。從生態適應性層面,這套系統為西洋參在我國引種栽培選址提供了重要依據,與實際引種成功地區相符。現在,我國已經成為西洋參三大主產國之一。
-
海南將建設5至10個林下南藥種植基地 促進中藥材發展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海南省中藥材保護與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到2020年,海南優勢中藥材品種產業化基地建設布局基本形成,檳榔、沉香、砂仁等特色藥材基本滿足需求,瀕危藥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制約海南中藥材生產技術瓶頸得到突破,種養殖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
河北省建成省級中藥材質量追溯平臺
為加強中藥材質量監測,河北省2016年開始支持研究開發省級中藥材質量追溯平臺,目前已實現中藥材大縣和500畝以上規模基地全覆蓋。在該省中藥材集散地安國市等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中藥材相關信息,購買者可以追溯中藥材的「前世今生」。
-
湖北通城:中藥材種植成為脫貧致富的「新藥方」
「明年開春可能有雨,藥材不能浸泡,溝渠全部要清理乾淨,不能有堵塞」,連日來,位於通城縣馬港鎮金山村的裕豐生態農業開發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裡,農戶們忙著在地頭施冬肥、清溝渠。與農戶們一同邊勞作邊嘮叨的這個人叫何敏,是該公司的總經理。
-
中藥材行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之二——中藥材生產種植怎麼啦?該...
《中藥材行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系列文章之一,《中藥材專業市場正在加速衰落》2月18日發表後,一天閱讀點擊量超過2萬,由此看出藥界同仁對中藥材行業的厚愛與關注。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討論探討中藥生產種植方面的,原題目為《中藥材生產種植需規範提速》,後作了更改。
-
工業大麻板塊添丁 方盛製藥擬分期投資10億元建立中藥材、工業大麻...
方盛製藥(603998)4月8日晚公告,擬在雲南省會澤縣深度參與產業扶貧,在發展中藥材、工業大麻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深加工方面開展合作,計劃在未來8年分期投資10億元,在會澤建立中藥材、工業大麻種植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2011年,魏志平憑藉自己在農校學習的經驗和前些年一直在外地試種柴胡等中藥材的經驗,創辦了集種植、加工、代購代銷為一體的東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後,魏志平一頭扎進了沙土地,他組織人人員統一種植,集中加工,批量銷售,實現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第一年,合作社流轉土地100畝,主要種植柴胡,經過努力初戰告捷,柴胡在秋季大獲豐收。
-
麻城牌樓村種植中藥材奔富路
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萬永莊 何豔)「牌樓村涼山巖片區修通通村公路後,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解決,現在貧困戶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很高。」5月19日,麻城市木子店鎮牌樓村村幹部張樹明說,「今年有了產業保障,整村都可以脫貧出列。」
-
新疆中藥材種植成為牧民增收新亮點
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庫爾米希村中藥材收購點負責人王安嶺介紹板藍根今年的產量。 陶拴科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 陶拴科)「去年第一次種植藥材,我真有點擔憂,家裡人每天總是嘮叨著不停,害怕賠了。
-
甘肅隴西推「地道」綠色中藥材種植 源頭保「道地」品質
今年37歲的朱永剛一直在家種中藥材,家裡五十多畝地,以前十多畝用來種植藥材,其餘的種植馬鈴薯,「今年鎮上推廣標準化種植,為種植戶免費犁地、免費提供有機肥、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所以今年全部栽成了藥材。」朱永剛直言,「有這麼好的政策,而且標準化種植的藥材收購價格高,要是不種會後悔哩」。
-
中藥材生產基地如何升級做休閒農業?
我國中藥材種植從試種、商業性栽培、分散個體種植,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栽培基地生產,中藥材種植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成長期和興盛期。目前全國種植品種達200多種,其中六七十種已形成較大規模生產能力;三七、人參、地黃、白朮、川芎、紅花等大宗品種已不再使用野生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