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魚口輕,常用這4個秘訣,浮漂一動就能上魚!

2020-12-19 釣魚技巧

最近氣溫是越來越低了,氣溫到了一年中最低的時候。魚類作為變溫動物,習性受到氣溫變化的極大影響。水溫的高低,制約了魚的生活習性,水溫過高魚容易死亡,過低則會不進食開始冬眠。每種魚鉤都有各自的最佳生活水溫,所以水溫高的季節釣耐高溫的魚類,比如翹嘴、鰱鱅、草魚,水溫事宜的時候啥魚都能釣,水溫低的時候幾乎只有鯽魚可以釣了。鯽魚雖然耐低溫,一年四季都進食,但是水溫到了一年中最低的時候,吃口會變得更輕。怎麼讓魚方便就餌,是冬季釣鯽魚的重要技巧。

一、主線要細

冬季釣魚使用細線是常態,大家都是這麼玩的。之所有使用細線原因其實可以匯總下,還是比較多的。1、冬季魚的身體僵硬,掙扎力度弱,所有不需要使用粗線,更何況主要是釣鯽魚,就算碰上鯿魚和鯉魚,細線軟竿兒也能輕鬆應付。2、第二點是最主要的,線的粗細不同切水性不同,細線有更好的切水性。這個切水性通俗的可以理解為跟水的摩擦力小,信號出來更順暢而且容易。我們使用粗線釣小魚的時候往往沒口,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粗線阻力大,小魚的進食動作傳遞不出來。所以細線更利於輕微信號出來,這樣就比較好理解了。

二、魚鉤小細

冬季釣鯽魚講究使用小鉤,因為鯽魚本身就是小體型的魚類,所以魚鉤不需要使用大的。再加上水溫越低魚的進食越是輕微,所謂的輕口其實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開口幅度小,養過魚的釣友可以觀察下魚缸裡的魚,氣溫低的時候開口幅度小,第二就是進食力度小。所以魚鉤更應該使用小鉤,但是魚鉤光小是不行的,還要細,因為小而且細的魚鉤重量更輕。這樣在鯽魚開口幅度小,進食動作輕的時候依然能把小而且輕的魚鉤吃進去。所以不要使用小的粗條鉤,魚口會相差很多。

三、子線要細,而且長

主線細是為了減少水的阻力,讓信號更容易出來,子線的細也有同樣的原理。但是子線是跟魚直接接觸的部分,粗了容易檔口,會增加魚的進食難度,所有使用子線要細一些,不但隱秘性好,而且魚在進食的時候感覺不到異物感。子線長短不同,就算號數相同,柔軟度也是完全不同的,長一點明顯會更柔軟一些。臺釣是懸墜釣,子線使用的短鉛墜會距離水底近,這樣隱秘性不好,容易嚇到魚,魚頭頂上有個鉛墜懸浮著,當然對魚進食有一定的影響。正因為冬季魚口輕,很難一次就把餌吃進去,所以假口比較多,長子線有過濾一些小信號的效果。所有對子線的要求是細而且長,冬季少飛魚,藉助抄網把魚弄上來就行。

四、浮漂要小,調漂要鈍

冬季選擇浮漂和調漂,需要注意兩點,一個是讓信號更容易出來,一個是要有較高的中魚率。小漂小鉛墜也是冬釣的標準搭配,因為浮漂的浮力大了鉛墜就大,鉛墜大了就不容易被拉動,所以吃鉛小的浮漂信號更容易出來。漂身細長的浮漂信號更容易出來,漂尾細的浮漂信號會更明顯;調漂釣鈍,那就完全是為了中魚率考慮的,魚口輕反而要釣鈍一點,這個很多釣友開始不能理解。釣靈魚不容易把餌吃進去,釣鈍魚才能更省力的吃餌。所以為啥釣鈍,原因就在這裡。

最後還需要注意餌料的搭配,餌料一定要選擇比重輕的餌料,這樣小鉤拉小餌,鉤餌重量才比較輕,更容易讓魚把餌料吃進去。注意以上的這些要點,浮漂晃動也是能夠提竿中魚的。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寒冬臘月魚口輕,試試這樣去調整,就算浮漂動作小,也能連竿中魚
    寒冬臘月,氣溫越來越低,水溫也隨之下降厲害,到了一年中氣溫最低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是魚口最輕的一段時間,想要把輕口魚釣好,就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一、窩料少而且精冬季釣魚打窩的效果不如其他季節那麼理想,因為冬季魚的活動能力差,不太愛動,如果不提前打窩,效果往往不會太好。所以要麼提前打窩,要麼儘量把窩料打在魚窩附近。窩料儘量精細一些,提升誘魚效果,不需要準備太多,因為如果周圍有魚,窩料少點魚也會進窩,而且不會太快離窩,如果周圍沒有,那多少窩料都沒效果。
  • 魚口輕怎麼辦?
    釣友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魚口輕的時候,尤其在深秋和冬季會比較常見;魚口輕時一定要確認不是蝦米或者龍蝦口,蝦米或者龍蝦給口時,一般是浮漂慢慢地往上頂一下,然後慢慢拖著浮漂慢慢陰下去,若是蝦米或者龍蝦口,您肯定半天都釣不上來;小編就說說平時釣魚時遇到魚口輕怎麼解決的。
  • 魚口輕魚難釣?實際上並不是。只要找對原因,魚一樣好釣
    本人認為魚口輕這種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都是存在的。魚口輕的時候,魚兒對於餌料給人有種愛吃不吃的感覺,浮漂的動作不管是頓口還是上頂幅度都很小,有時只有半目,甚至更小,不是很專心看漂,還真看不出來。河水中流進了大量的廢水,水域表面被一層「油」覆蓋著。那天我選擇的是離這些覆蓋物稍遠一點的地方,那天作釣4小時一共釣上來5條魚,魚口輕的無語,其中有2條是換餌的時候發現中魚的。選擇有水流的地方,上遊的地方,沒有被雜質覆蓋的地方(這個地方最好遠離被覆蓋的水域)。如果遇到水域較為渾濁的話,選擇釣浮試試。
  • 溫度高氣壓低,魚口太輕怎麼辦?改這2處地方才有效
    颱風過去以後,溫度馬上就回升了,這兩天我們這邊最高氣溫35℃,白天出去釣魚是真遭罪啊,人難受就算了關鍵魚口還不好,相信不少釣友都發現了,溫度高氣壓低的時候魚就容易起浮,即使還留在水底的那幾條也無心就餌,吃口很輕,浮漂總出不來正兒八經的動作魚口輕、浮漂信號小且不乾脆,常規應對思路是換小鉤細線,餌料調輕調鬆軟,但實際你這樣去操作會發現改善並不明顯
  • 【釣魚技巧】冬魚口弱不好抓,這幾招能可以試試
    而且,就算我們換小吃鉛的浮漂,也會因為水流衝刷,上下起伏,所以,既想漂訊清晰,又想提高抓口成功率,那麼,我們就要想辦法在一開始,就讓釣組的訊號,儘可能清晰,同時,我們也要在搭配釣組、選用浮漂上,甚至是在調釣的細節上,做到儘可能放大訊號,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抓口的效率,以下,就是我們比較常用的方法。
  • 春天魚口不好怎麼辦?這些老方法要常用,保證你連竿上魚!
    不過在大家真正的去釣魚時,往往就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收穫,造成這種結果出現的原因,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春天氣候多變,而導致水體溫度不斷的發生變化,而水裡的魚兒對溫度是十分敏感的,只要水溫變化太大,魚口也就變得不好,春季釣了半天都沒魚咬鉤?想要上魚快這些老方法要常用,保證你連竿上魚。
  • 嫌天冷魚口輕不好抓口?立春後改釣這4種魚,等著黑漂提竿就好
    從理論上來講一年四季都是可以釣魚的,但是很多釣友卻不喜歡在冬天或者低溫天釣魚。為啥呢?溫度低魚的活躍度不高,有的魚甚至還會冬眠,就算比較耐寒的鯽魚吃口也特別輕,即使用小鉤細線和吃鉛量很小的浮漂也很難出現大動作。
  • 秋季必學:這樣一套浮漂調釣「秘訣」,不少釣魚人連做夢都想擁有
    雖然一套釣組也就由幾個小配件組成,可上邊小小的浮漂,有時卻能讓釣魚人摸不著頭腦,特別是在臺釣調漂的過程中,不知道該調低還是調高,或者說釣高還是釣低,總之浮漂調釣可有大學問,就秋季野釣而言,以下這套浮漂調釣「秘訣」,不少釣魚人連做夢都想擁有!
  • 野釣選擇什麼浮漂最好?(強烈推薦)
    比如說掛餌後粗漂尾被拉下去2目,細漂尾被拉下去4目,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魚的進食力度相同的情況下,細尾浮漂的動作幅度會更大。所以細尾浮漂會更靈敏一些,釣輕口魚最好使用細微的,漂相會更明顯,所以在看得清楚的基礎上,漂尾細會更好一些。
  • 魚口有但是抓不住,好不容易釣上了還跑魚,到底是怎麼解決
    ,實在餓的受不了也會給口,但是往往魚口非常輕滑,很難打到魚。這個時候,生口魚基本上都被幹掉了,就剩下一些滑魚和剩餘的生口魚,這個時候,魚口就慢了,但是抽杆頻率不能聽,調釣也要從偏靈,開始往更靈調整,這樣才能持續抓口;而到了最後,基本上都剩下老滑魚了,那麼就基本上進入守釣階段,魚不動,我不動,魚一動我先動,調釣就要以極靈優先;在這搶魚的這幾個過程中,釣組的靈敏度不匹配,除了在第一階段,黃金半小時內可能沒有問題,在其他時候
  • 晚春夜釣漂相不明顯、魚口小、抓口困難?3種因素9個方面解析原因
    本文就從:3種因素9個方面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晚春夜釣漂相不明顯、魚口小、抓口困難的原因所在!因素一:夜釣時漂的因素夜釣時常用的三種光源分別是:夜釣燈、夜光漂、夜光棒,其中在野釣中以夜光漂使用最多!這也就使夜光漂的靈敏度有所下降,在作釣時同樣的魚口動作,在漂相變化上沒有普通浮漂大。特別是「水無影」類夜光漂,因漂尾套有薄塑料軟管,軟管內存有部分空氣。這部分空氣使漂尾的浮力變大,類似於空心軟尾漂的作釣效果,對於魚口表現不明顯!
  • 浮漂加夜光棒如何調漂?釣魚老手教你一招,吃口清晰上魚率高
    一、夜釣夜光棒的優勢上面介紹過,很多自然水域中只有自然光的存在,夜釣燈或多或少都會對野生魚類產生影響,淡水魚幾乎都是怕光的。除非水域周圍一直都有人工光線,否則還是儘量少用夜釣燈。當然夜釣燈調漂看漂更加方便,這裡也不多介紹,願意用夜釣燈的釣友正常調漂就可以了,不過夜間魚主要靠嗅覺覓食,口會輕一些,建議調漂釣的靈敏一些,反正也沒小魚鬧。還有釣友喜歡用電子浮漂,電子浮漂看漂相主要是看漂尾光線的增長和縮短來判斷魚口的,有水中倒影的關係,經常也會看不清楚魚口,電子浮漂的缺點就是漂尾亮的太長了,如果選擇只有1、2目亮的倒是可以。
  • 魚口弱、浮漂頓感不強烈,也許你應該換一隻「大漂」
    看漂抓口是每一個釣魚人都應該掌握的基本功,不過與開餌、拋竿、刺魚等基本功不一樣,看漂抓口這件事經驗遠比技巧更重要。拿開餌對比,新手不會開餌前期完全可以藉助量杯,然後嚴格控制拉絲粉含量以及水比,多開個幾次基本心裡也有數了。
  • 冬季魚口輕、漂訊弱,兩招就能搞定,讀漂不再靠蒙
    冬釣觀漂,七分靠經驗,二分全憑蒙,剩下一份看天意,倒不是冬天的漂相不好解讀,實在是水溫低,魚口輕,指望魚吞食鉤餌後,浮漂出現明顯的頓、頂、沉,肯定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老鳥們戲言,冬釣不僅需要釣魚人的誰讓你好,更需要釣魚人的眼神好,眼神不好,哈口霧氣都看不見浮漂了,更別提魚給口時,上下起伏的實口漂訊,撐死也就三分之一目,甚至四分之一目。
  • 冬季垂釣,魚吃口很輕,浮漂漂相不明顯,該怎麼提高靈敏度?
    尤其是在冬季魚吃食很輕的情況下浮標幾乎動都不動一下,但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魚鉤是空的,魚餌卻不見了,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浮漂的漂相調的更加靈敏一點,那麼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使用小鉤細線。
  • 冬天釣魚,魚口太輕怎麼辦?教你3種解決辦法
    導讀:魚口太輕很正常,冬天天氣冷,魚兒也要「冬眠」。遇到冰冷天氣,喜歡釣魚的你遇到魚口太輕,不要慌張,這種現象對於釣魚人來說是常態,今天我給大家分享4種解決辦法,輕鬆解決魚兒口輕問題。線組搭配一定要靈活運用,冬天魚口輕的話,儘量用細線,細線很軟,用小魚鉤。冬天很冷,魚兒就算咬口了,也會很小,因此只需要用小魚鉤就行,這樣防止空軍。2、狀態餌要適量進行調整冬天釣魚,因為魚口小,開口慢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在釣魚的時候,一定要對餌料進行適當調整,尤其是狀態餌。
  • 玄妙盡在這5點!相同線組,吃鉛量一克和三克的浮漂究竟有何不同
    眾所周知,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所以浮漂漂尾和醒目程度從表面上決定了觀漂的清晰度,但是浮漂還有不同的吃鉛量,而這個就間接地影響浮漂能否表現出魚口的信號。那麼在使用吃鉛量為三克和一克的浮漂時,還是會有一些不同的,要不然浮漂也不會去分那麼細緻。
  • 釣不同的魚,用不同的浮漂,浮漂如何選用?看看老釣友怎麼說
    在釣魚時選擇適當的浮漂作釣,對漁獲的多少肯定是有幫助的,尤其是在環境複雜的野釣環境中。浮漂主要是漂身、漂尾、漂腳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的不同讓浮漂在性能上有較大的差異,所以釣不同的魚,面對不同的魚情,往往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浮漂。
  • 如何讓浮漂動作更大?
    初冬時節水溫開始持續降低,鯽魚的魚口變得越來越輕,這時候外出釣魚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浮漂,調漂的方法也需要有所改變。浮漂要選擇小支的,調漂要把鯽魚更容易把餌料吃進去放在第一位。具體浮漂怎麼選,應該怎麼調,今天就做個介紹。
  • 原因在於浮漂的調釣
    霜降過後氣溫會越來越低,用商品餌料作釣,在使用效果上會變的略差,這時很多釣友會選擇紅蟲之類的蟲餌作釣。但是由於紅蟲的個體較輕,其重量在浮漂目數上表現很輕,用吃鉛稍大的浮漂時甚至無漂目變化。這時就要求在浮漂調釣上做到精準無誤,從而能夠使紅蟲順利到達水底,並且在水底的狀態上對目標魚有更好的適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