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目前人類所了解到的,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體,而在中子星的內部,我們可能會找到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物質。
這種物質突破了人類掌握的所有物理法則,被學者們認為是探索宇宙起源的關鍵,也被猜測和暗物質有關。它能夠吞噬和感染所有接觸的行星和恆星,就像是喪屍病毒,一旦被感染,就會淪為全是奇異物質的星球。
為了了解這種神奇的物質,我們需要知道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
當一個質量遠超太陽的恆星發生內核坍縮的時候,它的內核會因為引力聚集到一起,原先在原子內部的中子會因為引力不得不和新的其他中子共享空間。
但是為了爭奪空間,這些中子也會互相對抗對方,這就防止了進一步內核坍縮。如果這些中子之間的互斥力贏得了和恆星引力的拔河,該恆星就會變成中子星,如果引力贏得了這場比賽,它就會變成黑洞。
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一個像太陽那麼重的中子星,體積可能不如北京大。
此時,量子力學的知識就派上了用場。現在已知中子和質子是由更小的物質,夸克組成。夸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性,那就是它們從來都不單獨存在,所有的夸克都會有一個伴侶,即使強行把它們拆開,它們也會自己再生成一個。
夸克也有不同的種類,上夸克和下夸克是其中最穩定的兩種,也是構成中子和質子的要素。
但是,這一切在中子星內部就發生了改變,俗話說的好,大力出奇蹟,中子星內部誇張的作用力讓這些夸克有了質的改變。
因為這種極端的力量類似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力量,因此人們會把這種內核的物質當作研究宇宙起源的關鍵。
當這些夸克們被擠在一起的時候,有一些夸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這些強大的夸克被稱為奇夸克,排名第四重的夸克。
因為它比上夸克和下夸克更重,所以它也就更加強壯。它們的出現,會造成另一個物質的出現,那就是奇異物質。
奇異物質被認為是宇宙中最為穩定的物質,無堅不摧,也是所有物質中最為理想的狀態。
因為它的完美,其他所有碰到它的物質都會臣服於它的穩定性,逐漸開始追隨它的腳步,同樣變成奇異物質。
物質中的質子和中子會迅速溶解成為更小的夸克,然後產生奇異物質。
當然這麼危險的物質一般都會困在中子星的內核,直到有意外發生。
當兩顆中子星發生碰撞,體內的奇異物質就會因為受傷而外洩出來,這些物質在宇宙中根本沒有天敵,它們會一直沿一個方向漂流。
這個漂流的時間取決於它們什麼時候會撞到一個行星或者恆星,可能是幾百萬年,也可能是幾十億年。
比如說,它們如果碰到了太陽,太陽會逐漸變成奇異物質,而且隨著感染面積越來越大,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就像是在草原上點燃一個火星一樣。
太陽的質量並不會發生改變,但是體積會變小很多,且不會再發射出耀眼的陽光,那時我們所有人會凍死。
因為它的完美,人們認為這種物質應該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存在,那麼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暗物質是否又和這些奇異物質有關也有待研究。
畢竟,這些物質遠超了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也許百年後或者千年後人們能夠探索到這些物質的本質。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破殼科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