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的糾結:到底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呢?

2020-12-15 文都網校資訊

不少考研人在選擇院校的時候有目標,選擇專業的時候有方向,可是在選擇學碩還是專碩的問題,卻是糾結的不得了。今天我們就來裡聊一聊專碩與學碩到底有什麼區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1、培養方向不同

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所以,如果我們想將來能在職場上,找到一份適合自己專業和性格的工作,那麼顯然專碩更適合我們。如果我們想從事教學或科研,那麼考學碩,則更適合我們的職業發展與規劃。

2、招生條件不同

學術型碩士則不需要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國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統考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並不要求工作經驗,招生條件跟原來的學術型碩士一樣,應屆生可以報考。

3、招生考試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4、考試內容不同

在考試難度上,還得說專碩小一些。因為有些院校的專碩考英語二,英語二的難度就比英語小一些;然後就是不少專碩是不考數學的,或只考數學三,數學三比數學一和二的難度小不少,這就讓不少不擅長數學的同學長舒了一口氣,感覺自己能考研成功的機率,一下提高了不少。

而學碩是需要考英語一的,英語一的難度要高於英語二,很多考生沒有過線,不能去複試,往往就是英語一的成績不理想;然後就是理工類考生需要考數學一、二、三,個別專業的學碩可能還得參加自命題的數學考試,所以難度可想而知。

5、入學難度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統考)完全是嚴進寬出的代表。據了解,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甚至為70:1。而一些二流學校的冷門專業卻年年招不滿。因此,入學難度取決於考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自行選擇。這兩大國家級別考試的專業考試,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不同專業的入學難度各不相同,熱門專業相對難一些。此外,「聯考」和「統考」的難度也不一樣,由於「統考」考生遠多於「聯考」考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過,「聯考」的考試雖容易,但錄取時更看重申請者的工作背景和經驗。

6、學習方式不同

學術型碩士:全日制學習。一般為3年。

專業碩士:脫產全日制學習,學制2-3年。

7、學習費用不同

學術型碩士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

專業碩士從2010年開始基本跟全日制學術型碩士一樣,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

8、文憑頒發可能不同

學術型碩士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專業碩士10月份單獨考試頒發學位證書,1月份考試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9、社會認可度不同

學術型碩士: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特別對於碩士專業與本科專業方向完全不同,又從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企業會有所顧忌。建議這類畢業生通過實習、兼職或考職業證書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

專業型碩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碩士研究生,還沒有畢業生,認可度尚受考驗。不過有國家頒發的「雙證」,相信前景會不錯

另外,我們的複習備考也有所不同。

備考不同

因為考試內容的不同,也讓專碩和學碩考生的備考生活,有了很大的不同。總體來說,因為專碩難度小一些,備考也就輕鬆一些;學碩難度大一些,備考就辛苦一些。具體辛苦在以下幾個方面:

複習難度不同

就像上文所提到的那樣,因為專碩更注重時間,而學碩更注重學術理論研究,所以在複習時,考學碩的同學就需要研究更抽象和更有難度的問題。

複習量不同

要想更好地掌握學碩要求的考試內容,就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熟悉和掌握好知識點內容,所以更需要反覆複習,多做試題,加深對於考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備考壓力不同

近幾年專碩招生人數也在遞增,而相對的學碩招生比例在下降,但因為學碩學費相對便宜,報考學碩的人數依然不少,這就讓報考學碩的人,在備考時,感到更大的壓力。

專碩和學碩可以說是「各有利弊」,所以在選擇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條件,進行報考,然後為之努力,我們才能實現考研的夢想。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到底是選學碩還是專碩好?
    2021考研:到底是選學碩還是專碩好?準備21考研的同學們大多數都是剛剛準備決定要考試,或者還在糾結到底應不應該考試,對考的學碩和專碩都分的不是很清楚,或者了解清楚之後呢又猶猶豫豫不知道報考哪個好。選擇有的時候往往比努力更加重要,所以準確清晰地了解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的區別,是報考研究生相當重要的一環。小編將從報考條件、熱門專業、導師制度和學位論文等方面給出多角度評估和報考建議,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就業問題一直是大家很關心的話題,這個呢也是糾結到底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的一個難題。
  • 考學碩還是專碩,我們總結為「兩糾結」「兩不糾結」
    因為是預報名,所以有很多同學還在糾結到底是讀學碩還是專碩。到底該不該糾結,應該怎樣糾結。我們總結為「兩糾結」「兩不糾結」。第一、要糾結人生規劃。要讀博,選學碩。學碩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而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比較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
  • 2021考研怎麼選擇?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學碩和專碩有什麼區別-中國...
    2021考研怎麼選擇?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學碩和專碩有什麼區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研選擇「學碩」還是「專碩」?一些考生還存在著困惑,甚至有點「小糾結」。研招網特製作本專題,詳細解讀「學碩」和「專碩」的關係和區別。
  • 考研中專碩與學碩有什麼區別呢?備考考生必讀
    #這篇文章是給大家分享一下學碩以及專碩的區別以及在選擇方面有什麼樣的建議。首先呢,先從學碩和專碩的培養方式這個角度來講一下學碩以及專碩的區別,在最近這幾年在培養方式方面,專碩和學碩它的區別是越來越小了,甚至有些學校整個課題組學碩和專碩他都是在一起培養,大家也都是三年制的。就是選的課程以及需要完成的學分方面有一點小的變化。還有就是學碩可以進行直博,專碩理論上是不可以的。
  • 選擇專碩還是學碩?量力而行
    不想用長篇大論來解釋,也不複製粘貼百度對專碩和學碩的解釋,用簡潔的幾句話來好好解釋兩者的差別,然後再決定到底報考專碩還是學碩。1.想讀博士嗎?學碩,很明顯說白了就是學術型碩士,你如果已經做好選擇就是要走科研這條道路,搞學術,讀博士,那最好還是選擇考學碩,因為學碩擁有直博的機會,選擇搞學術這條路,最起碼你要讀到博士後。理論上是專碩不能直博,但也要看專業看情況,看專業,如果你讀專碩,跟著老師做的很好,讀完碩士老師也會提前問你一下,要不要繼續考慮讀他的博士。
  • 考研到底選學碩還是專碩?過來人建議:專碩更適合這幾類考生
    很多人想考研,但是對於考學碩還是專碩,了解得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下面主要給考研學子們捋清楚,到底什麼類型的考生適合考專碩。想要減少考研競爭的考生近年來,考研人數一直在增加,考研競爭激烈,難度加大。現在大部分學校留給考研學子的機會少了很多,因為它們都招收保研生,那些想通過考研去上研究生的人比較難。一般而言,學碩的招生名額很多都給了保研生,可想而知,留給考研學生的機會就少了。
  • 考研報考,你知道如何選擇學碩VS專碩,院校、專業及導師嗎?
    很多中醫考研的學弟學妹早在大四下學期就已經開始考研的備考,也初步選擇過想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但是複習到8月這個時間段後,又會重新陷入迷茫。21考研群裡的學弟學妹從7月份開始也陸續和我私聊有關如何選擇學碩&專碩、院校、專業及導師等問題。這篇文章,我們採訪了一些考研成功上岸和已經研究生畢業的學長學姐,總結他們做選擇的經驗,期望對2021年考研的你有所幫助。
  • 考研到底選擇專碩好還是學碩好,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考研到底是選擇專碩還是學碩,這個是很多考研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很多人在考研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聽別人說專碩要比學碩容易考,更容易上岸,但是又聽別人說專碩不太好找工作,於是對於考專碩還是學碩一直猶豫不決,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 考研黨:專碩真的不如學碩嗎?
    今天是19級考研放榜的日子,小編先在這裡預祝各位19級考生金榜題名。經過初試的選拔,相信各位19級考生們的壓力已經減輕了不少,而觀望的20級考生們則壓力滿滿,大家現在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在來年報考專業時到底報考專碩還是報考學碩?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更好呢?
  • 考研:選專碩還是學碩,清楚是否適合自己,再做決定
    即將迎來五月份,不少21屆考研學子也開始了自己考研的複習,但是對於選專碩還是學碩糾結不定,不知道自己應該複習數一還是數二,複習英一還是英二,導致複習漂浮不定,影響學習效率。那麼到底如何選定專碩還是學碩呢?我們首先分析他們兩者的區別。
  • 「金融考研常識」專碩和學碩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選擇呢?
    現在金融考研非常熱門,選擇報考金融的包括很多跨專業考生,還有很多同學在糾結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那麼凱程老師從考試科目、報考人數、學碩專碩教學等不同方面來對比,給你更加直觀的感受,希望同學們把握好時間複習。
  • 會計專業考研,我該選擇學碩,還是專碩(MPAcc)?
    究竟是專碩(MPAcc)更好,還是選擇學碩更好呢?你到了必須做抉擇的時刻了!一、專碩與學碩專業學位(專碩)與學術型學位(學碩)處於同一層次,在培養方式上有各有側重。在培養方向上,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高水平訓練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而學碩則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側重於理論和研究,培養教師和科研人員;以上是官方定義,會計專碩和會計學碩又有什麼不同呢?
  • 計算機類專業考研,學碩與專碩有什麼區別?導師:慎重選擇
    計算機考研,學碩與專碩有什麼區別計算機專業選擇考研成為很多小夥伴的選擇,畢竟隨著每年本科畢業生的大量增加,畢業證的含金量也隨之降低,伴隨著計算機培訓機構的逐年火熱,這一專業的本科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競爭壓力,選擇考研既是對就業壓力的有效緩解
  • 測一測你適合考學碩還是專碩?到底該如何選擇?兩者就業差別大嗎?
    【重要】防丟失,務必關注備胎公眾號: ◆◆◆◆◆ 專碩和學碩,到底選哪個好呢?哪個更適合自己呢?對於剛踏上考研之路的小夥伴來說,很懵,不知道該怎麼選。
  • 學碩or專碩,如何選擇?
    在我們考研報考專業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學碩和專碩。對於兩者同學們是不是還沒有很清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我們先說一下第一大部分了解考研中,學術型碩士(學碩)和專業型碩士(專碩)的區別1、培養目標不同學碩:培養學術研究人才,重視做理論與科學研究;專碩:培養在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學碩專碩怎麼選?什麼樣的人適合考專碩?
    2020考研初試越來越近,21考研的小夥伴也在積極認真的複習,但很多人都在糾結是選學碩還是專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學碩和專碩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考專碩?  二、想考研後立即工作的人  專業碩士主要以培養專業技能為主,研究生階段的課程主要以技能課為主。而且,專碩除了配備一名校內導師,還會有一名校外導師對你進行輔導。這種模式,能提高你專業的實操能力,對你畢業以後進入工作崗位很有必要。所以,那些考驗之後想工作的人,可以選擇專碩。
  • 考研熱門的專業:會計專碩和學碩該如何選擇?
    會計由於其良好的就業率一直以來受到考研同學的歡迎,近年來越來越熱的會計專碩也走入大家視線,考研的同學也在糾結究竟是考會計專碩好還是學碩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考研專業:會計專碩和學碩該如何選擇?
  • 2021考研,關於經濟學專業,學碩與專碩差別到底有多大?
    經濟學無疑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考研專業,很多同學都想考經濟學研究生,但是,面對學碩、專碩、專業、學校又不知道如何選擇,所以,通過這篇文章,在對經濟學考研有一個詳細了解的基礎上,再給大家一些建議。為了詳細了解經濟學考研,首先對該專業進行一個介紹。
  • 學碩與專碩有多大區別?考研最好選哪一個?
    很多本科生畢業後並不滿足當前學歷,於是選擇繼續考研,希望能獲得研究生學歷。如今考研報名時間臨近,讓很多同學糾結的是,不知道是該報考學碩還是專碩,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哪個前景更好?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在學費上,學碩的學費有明確規定,每年學費不會超過8000元,而專碩的學費沒有固定的標準,根據選擇專業的不同,學費有所不同,有一萬元每年的,也有比這更多或者更少的,專碩學費普遍要比學碩高。報考條件差異大學碩的大多專業對報考者沒有工作經驗的要求,應屆生往屆生都可以報考。
  • 2020考研:太難了!學碩和專碩我到底怎麼選
    那麼20考研的小夥伴們,對於考專碩還是考學碩,你心裡有數了嗎?   幫幫今天看見這樣一條消息:江蘇發布研究生專碩就業率平均薪酬都比學碩高。說實話是有點驚訝的,因為在一般大眾的認知裡,學碩比專碩難考、錄取分數更高、就讀年限更長,怎麼就業率和平均年薪還不如專碩呢?   專碩的就業率和平均薪酬都比學碩更高,這與長期以來社會「重學碩輕專碩」的風向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