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推動海洋牧場轉型升級,高起點、高質量制定海洋牧場綜合體「山東標準」,加速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布局,12月21日,山東海洋集團與中國船舶集團籤訂了「耕海1號」二期項目建造合同。
二期項目將於年內開工建造,堅持「立足山東、引領全國」定位,引領海洋牧場向生態化、裝備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在業內率先建設集養殖、觀光、垂釣、住宿、餐飲、娛樂、科普、科研等於一體的現代化海上綜合體,探索打造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
「耕海1號」為啥能吸引一家央企的目光,這得從「耕海1號」自身的強大實力說起!
作為全國首制裝備休閒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一期項目已於今年7月份正式運營。
「耕海1號」位於煙臺 「四十裡灣」海域,在海邊就能看得見。「耕海1號」採取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的運營模式,在國內首次將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臺,年可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
「耕海1號」為鋼結構坐底式網箱,由三個養殖網箱組合而成,構成直徑80米的「海上花」概念,每朵「花瓣」養殖體積約10000立方米,總養殖體積30000立方米。
「耕海1號」配備自動投餵、環境監測、船舶防碰撞等系統及無人船、水下巡檢機器人等全球領先設備,通過融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5G通信、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環保化的生態養殖,年可產魚15萬公斤。
說到讓人心生嚮往的「耕海1號」,就不得不提山東的海洋牧場建設,這一點,山東在全國可是妥妥滴領先。
在距離日照130海裡的黃海,一根黃色立柱聳峙碧波之上。潛到水下,方知全貌——這根黃色立柱,只是一個巨大網箱的一部分,整個網箱周長180米,總高70米。這就是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養殖水體體積約5萬立方米,相當於40個標準遊泳池,妥妥的海上「巨無霸」。
令人欣喜的是,更加智能化的「深藍2號」已完成設計,從自動化程度到監測監控、精準投餵都有很大提升,容量擴大三倍,預計能投放100萬尾魚苗。
如果說「深藍1號」是深遠海養殖領域山東引領全國的旗幟,那麼在近淺海養殖領域,山東探索的海洋漁業提質升級的路子也在悄然改變現代漁業發展的格局。
2019年國家批覆《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作為全國唯一試點省份,山東堅持將海洋牧場綠色發展放在首位,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探索形成近淺海和深遠海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目前,全省已創建基於海洋牧場的15處省級休閒海釣示範基地和59處省級休閒海釣釣場,擁有專業休閒海釣船261艘,成為我省海洋旅遊業發展的一道風景線。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給咱山東的海洋實力點一個大大的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