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月份,很多有意到美國念研究生的同學都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有的人在奮戰GT考試,有的人在想方設法刷GPA,也有的人在竭盡全力提升軟體背景,都在申請路上盡力奔跑!
申請關鍵時間點
現在美國大學開放申請的2020年秋季研究生,大部分學校申請截止日期是在2020年元旦前,甚至有高校的項目在2019年11月就會截止申請。
2019年9-10月是確定學校、文書定稿的最後時間。
在確定專業後,根據所申請專業與自身成績進行選校,選校時要全面了解學校的地理位置,專業情況,申請要求,以及申請難度等因素,經過綜合考慮後再參考大學排名。申請研究生的同學不要抓著綜合排名不放,最後同時考慮所申請學校的專業排名,師資力量,實驗室等綜合實力。
2019年9月前期準備工作進行時,留意財力證明。
在遞交申請之前,有很多材料需要準備,除了成績單這類,尤其要注意的是財力證明。現在有不少學校需要財力證明,而國外學校一般不會接受股票、債券或基金等流動資產,也不接受房子、車子等不動產,而最通用的是在某銀行開具的定期存款證明。定期存款證明需要注意的是凍結日期,一定要仔細斟酌。
2020年秋季研究生的申請一般在2019年9月份開放。
第一步進行網申,網上交申請費;第二步向學校寄送語言成績,包括雅思/託福,GRE/GMAT;第三步郵寄材料原件,跟進推薦信情況。到了12月,很多院校網申第一輪也即將告一段落。申請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學校的各種最後期限。一般學校規定的最後期限是幾月幾日,如果不在這個時間點之前提交的話,網申通道直接關閉。
主要前期準備工作有選校,撰寫PS,Resume,推薦信,成績單、畢業證和學位證(針對已畢業的學生);ETS送分;網上申請;繳費。同時在申請時間上一定要留有餘量。
2020年1月,網上申請結束後勿忘郵寄申請材料。
學校會要求候選人在網申之後提供符合要求的文檔資料:成績單、學位證、畢業證、財力證明等。這些材料一定要在結束後的兩周之內(所以,不一定是在1月,有的截止早郵寄材料也早)把這些材料寄送給學校。所有材料寄出後,要隨時跟蹤各個學校的申請狀態,看學校網上顯示出的申請材料是否已經齊全,並適時與招生官進行聯繫,看審核的進展情況。
2020年2-4月獲取錄取結果。
在這個時間段,會陸陸續續收到申請學校的錄取結果,提醒學生拿到學校錄取後一定要注意最晚給學校答覆時間,經過對錄取學校的比較,確定目標學校,網上交定位費。如果自己的理想學校還沒有給出結果,那麼為保險起見建議至少先交一所學校的定位費。
2020年5-7月拿到學校I-20,準備籤證。
確定學校後就可以開始準備籤證材料,如護照,成績單,I-20等,做好口語對練訓練等。P.S.有的學校I-20是要先提交申請才出具的,所以此階段尚未拿到I-20的學生務必要核對清楚。I-20拿到手後就可以預約籤證。P.P.S.校內宿舍早申請,在確定學校後就要申請了,一般申請截止時間是5月1日,所以時間上要規劃好,以免錯過。
2020年7-8月行前準備。
拿到籤證後就抓緊準備機票,機票越早買越便宜;買好機票後就要安排好接機,隨後便可根據個人情況準備行李等。這裡注意一定將畢業文件和本科最終成績單原件帶好,以備學校入學註冊。
通過對2020年研究生秋季入學申請步驟的解讀,相信很多同學心裡大概有個數。一手抓規劃流程,一手抓託福GRE考試,提前做好準備,如有需要拉到文末掃碼諮詢。
競爭愈演愈烈,四大申請趨勢注意!
第一點,錄取傾向:有個性和一技之長更受青睞,美國大學倡導多元的校園文化,希望錄取的學生群體多元化,耶魯招生官曾表示:不希望只招有領導才能的,也希望錄取有研究才能的人。相比起考試成績,興趣愛好會影響到靈感,決定創造力,更是學生未來能夠投身一個領域並成功的標誌。
第二,軟實力背景要求升高、硬體要求下降:美國前五十的院校很多不直接說明GRE/GMAT要求,或者給出一個最低語言要求託福80,在申請時只能依靠過往經驗。這也就意味著,學校越來越考慮綜合實力,更關注學生的實習、學術研究背景等軟實力。
在實際申請過程,語言成績是門檻,但往往起決定作用的卻是軟體背景。以哥倫比亞大學的商學院為例,一般我們認為的門檻是110的託福成績,從全球範圍來看,每年申請哥大的學生有將近一萬人,那這一萬人中可能有90 %的同學的託福成績都達到了要求,而錄取率只有6.9%,那麼你如何從這九千多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哥大選中的600人之一呢?拼的就是個人的軟實力。
第三個趨勢是文書,真實、個性的內容更能打動招生官:相比於一些過度「包裝」、辭藻華麗的文書來說,美國名校招生官更加欣賞那些有個性、夠真實的文書。南加州大學招生官就曾指出「重要的是要在文書中體現出大家對活動的認識,大家的獨到見解以及對現實的思考和質疑,這才是美國大學所看重的。」
第四個趨勢是增加預面試環節:隨機性加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專業要求面試,尤其是理工科專業,尤其這兩年,面試更是被各所院校發揮的淋漓盡致。
赴海外大學讀研從申請到準備就讀,期間的許多事情都是一些比較繁瑣但其實沒有難度的小事,考驗的是大家對於申請安排的合理性和執行力,如果是找機構代勞,也需要自己起到監督作用,隨時跟進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