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古人的智慧穿透時光,至今猶如一個慈愛祥和的老人,在我們耳邊輕輕的絮叨:酒要和了解自己的人一起喝,詩歌要向懂得它的人一起吟誦,那樣,喝起來就會「千杯少」啊,詩歌吟誦起來就不會「半句多」啊。
為什麼要這樣呢?古人古事,也都是從歷史書籍,歷史人物故事,書本上得知。其實,對照現實生活,您會找到這句俗語的的指導寓意。
其一,酒逢知己飲。如果您會喝酒,感悟深刻;如果您不會飲酒,滴酒不沾,作為旁觀者,您體會的會更深刻。在我們老家,有句地方俗語叫啥?「喝一輩子酒出一輩子醜」。這句話是勸告我們別喝酒,少喝酒,喝酒適量。有些人理解為安慰喝酒的人,「你看,喝酒的都這樣」,那是誤解了俗語的寓意。和知己在一起,喝多了就多了,您也不會借酒說事,借酒鬧事。就算是鬧事事了,說話過頭了,事後也容易化解。最重要的是知己喝酒,知根知底,超量喝酒是非常小概率的事情,大家都會把握分寸。酒後開車無人提醒導致入刑,醉酒無人幫扶導致人沒了,這些活生生的深刻的教訓,我們身邊都遇到過吧?這些酒局,不去也罷。
其二,詩向會人吟。古人詩詞傳誦,寫作,運用較多。現在就是白話文了。詩詞,詩歌是比較高雅的文化,在理解意境。如果不理解意境,說得再好,寫得再好,吟誦得再好,沒人懂得,也是白費功夫,對牛彈琴。所以,聽眾,觀眾選擇就顯得重要。這句也是對前句「酒逢知己飲」的呼應。那麼如何理解它的寓意?生活中,我們有不順的時候,不要見人就訴說,尤其是夫妻之間的矛盾,誤解沒必要向親人,知己以外的人訴說,祥林嫂的故事家戶喻曉,也是這句俗語的一個寓意吧。工作中,有好的思路,創意,要和能決定它實施,能給到中肯建議,批評的人去聊聊。否則,你自己會很被動,「吹牛」」好高騖遠「「沒得水平」語言,不屑一顧的神色都會向你飛來。有的別有用心的,可能還偷竊你的思路變為自己的創意,這在商場多有發生。
結語:知道了俗語的寓意,還應知道俗語蘊涵的深一層的寓意。就是我們如何去選擇「知己」,選擇「會人」。生活中工作上,我們在選朋友,我們同時也在被選。俗語彙的理解是,將心比心,真誠相待,注意積累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我們在實踐中,付出「知己會人」。也必定收穫「自己會人」。您說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