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廣達董事長林百裡 圖片來源網絡

    2007年,全球筆記本電腦總銷售量首次突破1億臺,其中,90%以上出自於中國臺灣廠商(包括大陸和臺灣兩個製造基地)。在這些筆記本廠商當中,就有自己的品牌,就像華碩和宏碁,大多數則只是OEM,隱姓埋名為他人作嫁衣,其中,最大的筆記本代工廠商便是廣達。

    廣達電腦成立於1988年,最初設址於臺北市士林區。1999年遷至桃園縣龜山鄉,2000年起生產線逐漸遷至中國大陸松江區目前有上海製造城QSMC、常熟製造城CSMC,重慶兩江新區"重慶"製造城QCMC目前在臺灣僅留行政與研發,2006年;廣達研發中心於桃園縣龜山鄉華亞科學園區落成,可容納數千位研發工程師並設總部於此。

    董事長為林百裡,總經理為梁次震。 該公司為專門的ODM、OEM代工廠,本身並不經營品牌,代工客戶有Acer、IBM、HP、戴爾、蘋果電腦、Toshiba、Sony、聯想集團(Lenovo)等。2005年營業額突破4000億臺幣。 廣達電腦的關係企業有廣輝電子、廣明光電、鼎天國際、達威電子等。2006年4月林百裡宣布廣輝電子與友達合併,廣輝成為消滅公司;同年7月廣達宣布以1比1.25換股方式將鼎天國際加入廣達集團,負責GPS產品,董事長由廣達電腦總經理梁次震出任;同年2月成立達威電子,負責廣達集團旗下無線網絡通訊產品。

     在全球PC行業,廣達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廠,市場佔有率約34%,其產值佔廣達總收入的85%以上。20年來,廣達一直在經營著沒有品牌的「品牌」,蘋果、惠普、戴爾、聯想、宏碁、索尼等國際著名品牌的筆記本電腦,每年上市的大量產品都由廣達製造。主要為IBM、SONY、TOSHIBA、HP、APPLE等國際大廠作代工,是進入世界500強的臺灣電子企業,也是世界第一的筆記本電腦生產企業。

    1988年,林百裡創辦廣達電腦公司,向開發筆記薄型電腦進軍,主要生產筆記本簿電腦光碟機、薄膜電晶體顯示器,伺服器和網絡應用等產品。切入的時間不早不晚,恰到好處。在筆記本電腦製造領域,先行者有,但死的比活的多,在後來者當中,廣達至少比同行提前5年進入這一市場。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裡  林百裡從上中學起就喜歡搞發明,非常執著於把理想變成現實。在臺灣大學電機研究所學習期間,「電腦」作為一門新興科技,已經出現在教科書上。「電腦」是什麼東西?將對未來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最最感興趣的是怎樣製造「電腦」?於是,他和一位同學在實驗室埋頭鑽研,竟然做出了一臺自己的「電腦」,只比寰宇開發的全臺第一部電子計算機稍晚一步。   

    在臺灣電子行業,林百裡是典型的技術創業型精英,不光有技術實力,還有遠大的目光,往往能比競爭者更早地看清產業發展的大勢。創辦廣達之前,林百裡先後參與創辦了三愛和金寶兩家電子公司,並帶領金寶一度做到臺灣第二大終端機出口商。誰知,天有不測風雲,1987年,一場大火燒掉了金寶電腦平鎮廠,6個億一瞬間化為灰燼。身為金寶、仁寶雙重總經理的林百裡,不得不主動辭職以示負責。   辦廣達,林百裡最大的資本就是他的創業團隊,成員都有十年以上研究電子計算機的資歷,技術背景相當深厚。廣達的第一個模具只花了一個半月就開發成功,第二年起開始接單量產,並實現盈利。   

     早期,誰也不知道PC業有個廣達,臺灣人只知道「廣達香」公司的肉鬆做得很好,卻不知還有一個廣達筆記本電腦做得也很好。按OEM行規,廣達只作貼牌產品,不與客戶競爭。廣達將從生產到運輸的整個過程一包到底,48小時內全部搞定,根本毋須勞駕客戶動手。憑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超常的出貨速度,廣達贏得了蘋果和戴爾等PC巨頭的青睞。   

    1997年,戴爾欲在臺灣選擇代工夥伴,先後測評了近十家公司,都沒選定。後來,戴爾親自赴臺,選中了廣達,理由是「廣達技術最紮實」。按林百裡的話說,戴爾需要在臺灣找一個出色的製造商,廣達也需要一個國際知名品牌作為夥伴,雙方都認為彼此是最佳搭當,一拍即合。從這一年起,廣達開始為戴爾代工筆記本電腦,第一款機種曾在日本開發數年才得已問世,而廣達接單後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趕上了日本的技術水平,第二年出貨近100萬臺。   

    戴爾採取直銷模式,廣達必須加快周轉,否則就要代為對方承擔庫存壓力,廣達的存貨周轉率一直高出其他同行。為了提高競爭力,廣達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全天候接收訂單,儘管定製不同,數量不一,但廣達都努力把出貨周期縮短為24小時。技術和速度為廣達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只要與廣達合作,從製造到出貨,客戶都不用操心,只須兩件事就夠了,一是賣品牌,二是收錢,許多客戶甚至就沒見過自己的電腦。  

      深入考察廣達的發展軌跡,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技術及效率上,廣達一再求新求快,但在經營上,廣達卻崇尚一成不變的「烏龜精神」。對此,林百裡這樣解釋道,「我們要像烏龜那樣謙虛、穩健,一步一步往前走。」林百裡不喜招搖,一向保持低調,幾乎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在他的調理下,廣達就像烏龜一樣囤積實力,朝著一個目標默默前行,追求每一天的進步,意在成為最後的贏家。   

    廣達上市很遲,這一點也與眾多急於圈錢的公司不同。林百裡認為,「公司太早上市,就像賣還沒成熟的水果,吃了不是要拉肚子嗎?上市要對大眾負責」。廣達積蓄了足夠的實力,在臺灣股市一上市,就成為新的「股王」。1999年1月,廣達在臺灣上市,股價旋即升至新臺幣401元。  

     對於競爭的理解,林百裡別有一番高見,他說,「我從來不看別人,只是自己往前走。因為你在市場上看到的都只是對手現在的產品,你看不見他未來的產品、他的工廠、他的研發部門、他的成本。競爭就是比賽,你只能拼命往前跑,最後就看你比他快幾秒。比賽都不是比現狀,而是比未來的看法及企圖心」。  

    廣達曾於1999年在美國自創「Q-lity」計算機品牌,進軍臺式機,好夢難圓,這個品牌早已退出市場。但是,廣達的研發實力在世界同行中數一數二,對於新技術的研發至少超前兩年。在過去的競爭中,廣達領先於其它對手,在新一輪競爭中,廣達著力開發大陸市場,2008年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將提高25%。隨著筆記本電腦代工利潤的不斷萎縮,廣達在多元化經營道路上積極探索,非NB產品的營收已經達到25%,並且入股德國控創科技臺灣子公司,開發自有品牌工業用筆記本電腦。

 

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廣達平板電腦
    廣達平板電腦
  • 電腦製造航母:廣達「大隱於市」
    廣達業績驕人  出生在上海,在香港長大,去臺灣發展的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裡今年為廣達集團設定的目標是:筆記本總出貨量挑戰940萬臺,從而一舉奠定其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製造廠的地位。  與宏基、華碩等臺資IT大廠相比,廣達雖然最晚到大陸投資,但廣達在上海松江的「廣達上海製造城」(達豐電腦,QSMC)的投資卻是手筆最大的。
  • 談判三個月 廣達大陸廠進駐重慶
    他說:「與廣達談判最大的困難在於,國內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的激烈爭奪,一旦廣達項目落戶其它城市,重慶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的夢想就會破滅,因此,我就給市領導立下軍令狀:『廣達項目失敗,我就引咎辭職』。重慶此戰,輸不起,只能背水一戰了。」廣達最終選擇將中國第三基地落戶重慶,最重要還是因為跟隨惠普這個重量級客戶,這也說明我市將惠普、富士康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入渝的聚合效應在快速顯現。
  • 傳富士康廣達即將完成併購
    INQ收到消息稱,製造大鱷鴻海精密工業(富士康)和合約生產巨頭廣達計算機的併購交易即將完成,目前雙方正在商談最後的股價問題。據悉,富士康和廣達的併購已經確鑿無疑,唯一的問題就是廣達可能會拒絕富士康提出的股價,希望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自己的股票,但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太高。
  • 廣達集團創始人林百裡
    簡歷  林百裡(1947年—),臺灣企業家,廣達集團創辦人、總裁。香港晶門科技非執行主席。  上海出生,一歲時由父母帶著逃難到香港,調景嶺貧民窟長大,就讀香港德明中學。1988年與梁次震等人自創廣達電子,並且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就生產出了自己的產品。為了得到訂單,林百裡常常自己背著電腦去拜訪客戶,現場展示。他還隨身帶著一臺印表機,只要取得訂單,就當場印出報價單。到島外出差時,林百裡也是背著筆記本電腦走街串巷,連一杯飲料都捨不得喝。曾經有客戶把他的電腦扔在地上,但他還是很客氣地把產品撿起來,笑著說:「您看,我們設計的東西質量這麼好,摔都摔不壞。」
  • 張國清會見廣達公司副董事長梁次震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楊冰)5月18日,市長張國清會見了廣達電腦公司副董事長梁次震一行。  張國清對梁次震一行來渝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廣達公司在重慶的發展,特別是蘋果穿戴式手錶項目落戶我市,是雙方合作的新成果、新開端。
  • 小門店的大裂變 長春廣達品牌進化史
    【慧聰網】小門店的大裂變 長春廣達的品牌進化史--長春市廣達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張福明專訪     「客戶認可的品牌絕對是真品牌,行業裡喊出來的品牌卻不一定。」長春市廣達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廣達」)總經理張福明在談到怎麼評定品牌時如是說。
  • 廣達CEO王震華正式離職 聯合創始人梁次震接任
    廣達「鐵三角」,從左至右分別為:董事長林百裡、副董事長梁次震及總經理王震華據國外媒體報導,廣達電腦周五宣布,其執行長王震華已經正式離職,他的職責將由代理CEO、聯合創始人梁次震承擔,從即日起生效。
  • 鞍鋼廣達「牽手」天貓打造數字「車站」
    鞍鋼廣達「牽手」天貓打造數字「車站」 2019-09-25 09:53:00   本報訊
  • 惠普高層遊說 廣達中國第三基地落戶重慶
    他說:「與廣達談判最大的困難在於,國內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的激烈爭奪,一旦廣達項目落戶其它城市,重慶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的夢想就會破滅,因此,我就給市領導立下軍令狀:『廣達項目失敗,我就引咎辭職』。重慶此戰,輸不起,只能背水一戰了。」廣達最終選擇將中國第三基地落戶重慶,最重要還是因為跟隨惠普這個重量級客戶,這也說明我市將惠普、富士康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入渝的聚合效應在快速顯現。
  • 重慶誕生首家千億電子製造企業 為什麼是廣達?
    「僅用10多天就幫助廣達實現用工人數從4800人增至3.3萬人,超去年同期用工峰值1萬人,解決了復工以來最大的問題。」廣達相關負責人介紹。  「全球每5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是從廣達(重慶)產出,可以說廣達(重慶)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廣達相關負責人介紹,廣達截至目前已生產筆電4105.6萬臺,同比增長40.6%,智能手錶852.5萬個,同比增長80.1%。  這一系列數據,正是廣達公司多年的生產經驗和智能化改造的成果。
  • 廣達與英業達將在重慶建造電腦製造廠
    【搜狐IT消息】12月24日消息,廣達計劃在將在中國西部地區建造一座工廠,2011年後,工廠將為惠普服役。另外,廣達的競爭對手英業達也將在未來2個月內與重慶籤訂相似協議,消息人士稱,英業達與當地政府已經談判數月。  廣達重慶新廠預計將於2011年下半年正式量產,明年中期會試產。
  • 廣達200萬美元在大陸設雲計算子公司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廣達電腦將在北京和上海分別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名為「Cloudex」,專注於雲計算業務,初期投資為各100萬美元,共計200萬美元。兩家子公司將開發雲計算技術和軟體,並提供諮詢服務業務。
  • 廣達退出液晶電視代工 部門主管已更換
    廣達電腦證實將退出液晶電視(LCDTV)代工領域,目前負責LCDTV代工的ET(Entertainment)部門主管已換人,業界人士分析,廣達極可能在明年初結束主要客戶日本三洋的訂單後,整並ET事業部至其他部門。
  • 惠普外包廣達筆記本訂單降低 轉向富士康
    臺灣組件製造商消息稱,廣達二季度每月所接惠普產品訂單量將從一季度的120-200萬臺降低到80-120萬臺。隨著富士康即將在一季度成為惠普最大的筆記本代工合作夥伴,廣達所流失的惠普訂單也主要轉向了富士康。
  • 廣達董事長林百裡:我們已是AI大公司
    ▲廣達董事長林百裡與副董事長梁次震。(圖/記者周康玉攝)    華夏經緯網2月2日訊: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廣達31日尾牙,今年邁入31周年,席開654桌,尾牙以「廣達30+ 引領AI創新機」為主題,廣達董事長林百裡表示,廣達已經是一個壯年的公司了,並且在雲端、伺服器、機器人、醫療設備等都布局人工智慧(AI),證明廣達是一個全方位的AI供貨商,已是AI大公司。
  • 惠普部分上網本訂單由偉創力轉向廣達
    惠普部分上網本訂單由偉創力轉向廣達 2011年01月24日 02:44作者:張明儀編輯:張明儀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筆記本頻道1月24日 據國外媒體報導,惠普已經將今年下半年部分上網本訂單從專業電子代工廠偉創力轉移給廣達電腦。
  • SGS攜手廣達助推綠色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上海2019年10月25日 /美通社/ -- 近日,由廣達電腦(以下簡稱「廣達」)主辦,國際公認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協辦的「2019廣達綠色規範培訓大會」在上海、重慶兩地成功舉辦。本次大會聚集全國近八百位廣達的部件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成品供應商代表出席。
  •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裡:不會抄襲蘋果iPad
    【搜狐IT消息】11月12日消息,據11月14日發行的《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對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裡而言有個好消息出現,即其領導的廣達電腦成為全球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商的龍頭。廣達為惠普、聯想集團 、索尼和其他品牌生產硬體設備。
  • 廣達退出Apple Watch組裝業務?董事長:賺錢最重要
    對此,廣達董事長林百裡強調,「賺錢的就做,賺錢最重要」,如果有些產品過於勞力密集,一直做下去不是那麼有意義。臺灣《經濟日報》稱,林百裡的言下之意似乎暗示廣達將逐漸淡出Apple Watch組裝業務。報導稱,Apple Watch代工業務已成為廣達三大營運支柱,儘管廣達沒公布相關營收,但市場普遍認為,營收可能高達上千億(新臺幣),一旦廣達淡出該業務,將使營收下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