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兄弟瘋了。
本周四,AT&T旗下的華納傳媒宣布,2021年將在所有新電影上映的同時,直接通過HBO Max同步播出這些電影。
簡而言之,明年的華納電影影院線上同步開播!
華納通過一部宣傳片公布了這個決定,片中閃過了數部大片LOGO,這些電影都將會同步上線HBO Max。
電影清單如下:已定檔影片15部:
《神奇女俠1984》,12月25日
《真人快打》,1月25日
《小細節》,1月29日
《貓和老鼠》:3月5日
《紐瓦克眾聖》,3月12日
《追憶》,4月16日
《哥斯拉大戰金剛》,5月21日
《招魂3》,6月4日
《身在高地》,6月18日
《空中大灌籃2》,7月16日
《X特遣隊:全員集結》,8月6日
《沙丘》,10月1日
《埃爾維斯》(貓王傳記),11月5日
《國王理察》,11月19日
《黑客帝國4》,12月22日
未定檔影片3部:
《惡毒》
《耶穌是我同夥》
《那些希望我死的人》
華納這一步邁得太大了,我都怕它扯著蛋。
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院線電影上流媒體的例子不少,典型的比如春節檔的《囧媽》,迪士尼的《花木蘭》,以及馬上要上映的《神奇女俠1984》等等。
今年這種情況下,這種操作大家都理解,畢竟觀眾不能去電影院,所以電影公司想把電影變現就只有兩條路,要麼憋著等影院恢復正常,要麼就只能線上發行。
我本來以為院線改線上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沒想到華納這一把玩了個大的!
華納這一手操作,最起碼有兩個目的是很明顯的。
1、美國的情況不容樂觀,單日新增節節攀升以2021年估計也好不到哪去,所以院線指望不上了,乾脆改線上。
2、推廣HBO Max
自從HBO Max誕生的那一天起,華納為了推廣這個平臺那叫一個不遺餘力,比如花8.45億美金買了《老友記》5年獨播權。
而且還宣布會把呼聲甚高的導剪版《正義聯盟》放上去。
還有一點,這次宣布的這些電影,只需要訂閱HBO Max就可以看了,不需要額外付費點播!
買個會員就能看大片,華納這真是下了血本了。
華納這消息一公布,不少人開始狂歡,說什麼流媒體終將戰勝院線,電影界的革命要來了云云。
不過說實話,我不喜歡這種形式,並且希望華納這一手棋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操作,不要持續下去。
理由麼,就是我喜歡電影,並且想看到更多的好電影。
而電影這種形式,就是為大銀幕而生的。
我不是說流媒體不適合電影,而是說如果流媒體發行成為主流,甚至壓過院線的話,可能會倒逼電影製作過程,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現實的例子比比皆是,打開各大視頻網站,看看那些會員專屬的網絡大電影是什麼德行就知道了。
如果一部電影製作的時候就是為了上流媒體小屏幕的話,質量八成會比為了進影院的電影差。
電影的大場面、強特效、高音質都是為了影院服務的,只有影院的設備才能完美發揮出來,到了手機電腦上什麼無敵音質完美特效統統縮成渣。這也是為什麼院線電影的製作成本一般都比網大和電視劇高的原因。《權力的遊戲》和《曼達洛人》這種大製作的電視劇屬於鳳毛麟角,沒幾家做得到。
不止特效音質這些「表面功夫」,播放渠道還會影響到電影的敘述方式。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觀眾走進電影院裡坐下,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等電影播完才會走,影院黑燈的狀態也不適合幹別的,大多數觀眾會認認真真盯著銀幕兩小時。
所以導演可以充分利用這兩小時,可以娓娓道來,可以埋個不起眼的伏筆,怎麼幹都行,反正觀眾不會跑,都盯著銀幕呢。
在電視電腦上就不一樣了,觀眾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可以暫停,可以拉進度條,可以倍速,可以一邊做其他事兒一邊看。
所以電視劇為了迎合觀眾,就和電影不一樣了,比如節奏會慢,以防觀眾出門拿個快遞迴來看不懂了。
流媒體倒是不怕這個,因為觀眾能暫停。但是流媒體需要面臨的問題是怕觀眾直接關掉,因為觀眾在看手機電腦的時候幹擾因素太多了,不會像在影院裡那樣耐心,內容一會兒吸引不到他輕則拉進度條,重則直接關掉下一個。
看看我們的國產網絡大電影,在前6分鐘拼命埋懸念打擦邊球,過了6分鐘就拉胯,都是被6分鐘試看模式給逼得。
我還是覺得,欣賞電影的最佳方式,就是在電影院。
《馬戲之王》上映的時候,我前後去了五趟影院,把普通廳、中國巨幕廳、IMAX廳、杜比影院挨個刷了個遍,就是去聽歌看MV的,視聽效果真的太棒了。悄悄說一句,杜比影院體驗最好。
電腦電視想要達到影院的體驗,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明年華納這些電影,儘管可以在網上看,但我還是會去影院看我喜歡的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