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深受影視劇的影響,我之前覺得律師都應該是筆挺的西裝、精緻的妝容,舉止紳士、帥氣多金。我在微信上看到袁立軍律師在西藏阿里參加法治宣傳活動的照片,才知道律師還有很多面。」
河北王笑娟律師事務所律師袁立軍(右一)赴西藏阿里地區法律援助中心成為一名法援律師。
河北王笑娟律師事務所律師袁立軍參加「援藏律師服務團」在阿里地區擔任法援律師的故事,刊發在河北省司法廳微信公眾號「河北司法行政在線」上。對此,石家莊市民張媛說,她認識到自己以往對律師的認知頗有偏差,為他們的奉獻擔當深受感動。
2020年6月至11月,河北省司法廳組織開展「守初心擔使命——律師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件事」主題宣傳活動,廣大律師積極響應、踴躍投稿,湧現出一大批暖心故事,這些小故事彰顯出律師的為民情懷和使命擔當,展現了律師的執業風採。
「我們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展現河北律師在踐行為民初心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的良好精神風貌,活動中,律師的正能量和主旋律被進一步傳遞弘揚,起到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作用。」河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霍建明說。
扶危濟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015年初,保定市一位從事清潔工作的老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腿部骨折,肇事司機被認定承擔事故全部責任卻不願意承擔任何賠償。河北達勝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虎接受了老人委託,多次走訪群眾、深入調查案件細節、積極協調各方,最終通過法院審理判決,維護了老人的合法權益。
對於廣大律師的投稿,河北省司法廳初評出20件優秀作品,在「河北司法行政在線」微信平臺分5期進行了展示,這件為清潔工老人維權的故事,在所有作品中閱讀量最高。
辦理這起案件過程中,調查取證等工作曾屢陷困境,但李虎克服種種困難,終於為老人成功依法維權。在李虎看來,正是他作為律師為困難群體伸張正義的決心,獲得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拿到賠償之後,老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深深認識到,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給予困難群體幫助,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是我以後執業生涯中追尋的最高價值和終極目標。」李虎說。
在另一件維權故事中,年近九旬的河北石家莊退休大學教師易老先生與北京一家公司籤訂協議,出版其一本著作,書籍出版後印刷錯誤諸多,嚴重影響學術觀點的表達,老人與該公司溝通無效後到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憲瑋接手辦理該案。
2016年12月,京津冀三地司法廳(局)籤訂了《京津冀一體化法律援助協同發展實施協議》。在此背景下,曾憲瑋積極與北京方面律師溝通,收集案件證據材料,做好庭前準備工作。在他的努力下,2017年8月,易老先生與該公司達成和解,公司致歉並免費再行刊印發行。老人歷時七年的維權之路終於圓滿結束,此案也成為「京冀合作法律援助第一案」。
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憲瑋辦理「京冀合作法律援助第一案」,當事人送上錦旗。
「無論遇見什麼樣的案件,律師都要從初心出發,用自己學到的法律知識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為法治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曾憲瑋說。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常新。
什麼是律師行業的初心與使命?在河北省律師協會會長張金龍看來,律師行業的初心與使命就是律師法規定的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河北律師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尤其關注困難群體,維護貧弱者合法權益,扶危濟困、伸張正義,這正是他們一直以來堅持的根本宗旨與價值追求。」張金龍直言。
投身公益服務彰顯責任擔當
閱讀、篩選、書寫……接到河北石家莊電視臺普法欄目解讀民法典的邀請後,為了做好準備,北京嘉潤(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鄒德鳳立時被文字淹沒,查閱文本、提煉要點、組織案例,她為此準備了幾萬字的備用資料,成功錄製兩期節目。
北京嘉潤(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鄒德鳳(左一)參加電視節目普及民法典。
節目播出後,觀眾以不同的方式紛紛對律師的解讀給予肯定。事實上,不論是坐在鏡頭前解讀法條,還是跟隨電視欄目走進社區幫助百姓解決糾紛,鄒德鳳執業以來一直積極參與公益普法活動。「能夠以自己的知識讓民眾了解法律常識,是一名律師最幸福的事。沒有什麼比百姓的信賴更能鼓舞我在普法的道路上昂首前行,我會一直堅持下去。」鄒德鳳說。
近年來,河北省司法廳進一步加強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組織、引導、支持律師積極參與公益服務,不斷推動這項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不少河北律師在公益服務領域不斷開闢出新的天地。
「依據刑法規定,疫情防控期間拒不配合防疫檢查甚至衝撞等行為,情節嚴重的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尋釁滋事、妨害公務等犯罪,情節較輕的將按照治安處罰法規定進行拘留或罰款。」疫情防控期間,在村口向村民解釋衝撞檢測點的處罰,滄州市滄縣風化店鄉公職律師張紅已記不清講了多少遍。
疫情發生後,張紅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帶隊將宣傳單發放到每家每戶,帶領村幹部進行拉網式排查,貼心做好卡口檢測和服務工作,積極解決群眾物資購買、農產品銷售、返崗就業、學校複課等問題,做好服務群眾的貼心人,當好群眾的主心骨。
河北省滄州市滄縣風化店鄉公職律師張紅(右一)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繼續發揮法律人專業優勢,為群眾宣講法律知識,把依法防疫的種子播撒在群眾心裡,讓法治理念成為全民戰『疫』的堅強保障。」張紅說。
10月20日至28日,「河北司法行政在線」微信平臺對優秀律師故事進行展示,河北各地各級司法行政系統平臺形成宣傳矩陣,廣大網友積極參與、熱心評論,總閱讀量近3萬餘次,留言近千條,獲得網友點讚3680次。
對於律師們這些公益服務的故事,網友們紛紛點讚,認為律師在踐行初心使命、做好法律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應該加大宣傳力度。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河北省司法廳此次活動通過接地氣的律師故事,向群眾宣揚了法治精神,也改變了以往律師在民眾心中的刻板印象,對活動給予充分肯定。
面臨機遇挑戰叩問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對此,邢臺市律師協會會長、河北國途律師事務所主任張之永感觸頗深。
2009年3月,河北某公司與非洲某國一公司發生勞資勞務糾紛,導致45名邢臺籍農民工在未拿到工資的情況下被驅逐出工地,滯留在非洲。作為邢臺市政府法律顧問,張之永隨工作組赴非洲處理這起跨國勞務糾紛。
在與非洲公司反覆協調溝通中,張之永用中國法律與之進行談判斡旋,最終雙方就勞資發放問題達成一致意見,45名農民工拿到勞動報酬後順利回到祖國。
律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工作者,在新的歷史方位,律師如何在依法治國中建功立業,成為律師行業和法律界思考的問題。新時代對律師職能作用發揮、對法律服務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也給律師帶來了新挑戰和新機遇,亟需廣大律師在思想觀念和能力素質上做好準備。
2018年年底,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叔凡將普法視角投向了新媒體、短視頻,在「抖音」平臺開通個人帳號「李叔凡律師」,將一些法律常識拍成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短視頻分享給大家。兩年來,「李叔凡律師」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目前帳號粉絲數量已突破900萬。
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叔凡利用新媒體進行普法。
今年以來,李叔凡嘗試以直播的方式和網友進行視頻互動,現場答疑解惑,普法更加直觀。一位湖南的粉絲看過李叔凡的普法視頻後,依法向公司主張合法權益,並提起勞動爭議仲裁,成功獲得7萬餘元經濟補償金,她高興地給李叔凡發來仲裁文書。
「群眾的法律需求日益增長,全民普法任重道遠,新媒體是一種方式,藉助這個方式我們可以在更寬廣的維度中宣傳拓展。我希望更多同仁在新媒體開闢普法公益之路。」李叔凡說。
「一帶一路」為中國律師「走出去」服務重大經貿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河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石家莊)事務所律師徐文莉積極開展涉外業務;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建設如火如荼,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月爽擔任起雄安政務中心法律顧問工作;企業發展面臨愈多法律風險、需要更專業的法律服務,國浩律師(石家莊)事務所律師李剛促成某化工公司破產轉重整,挽救了破產企業,維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這些律師對於新機遇新挑戰的叩問和回應,成為他們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件事。
「看到一篇篇激勵人心的文章,看到一個個風光溢彩的前輩,我更要堅定自己的信心,一路前行,不懼坎坷,歲月漫長,值得等待。」一名實習律師留言抒發對未來的決心和憧憬。
「在無數的光環之下,我們背負著社會的重任,許許多多案卷的背後,我們有著艱辛和求索。法治路上,鐫刻著我們人生的軌跡。」一名律師留言寄語同仁。
「以公平正義為追求,以社會和諧為己任,律師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希望每一位律師都成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奮鬥者。」一名網友寫下對律師的期盼。(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