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爸爸醜」後續,孩子又要離家出走,被媽媽一句話制服

2020-12-17 美芽媽媽L

前段時間有一位可愛的孩子在網絡上走紅了,由於媽媽生病了,因此沒有辦法跟孩子一起睡覺,但是孩子卻偏偏不願意,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甚至說自己的爸爸太醜了,不願意跟爸爸一起睡,一定要跟媽媽一起睡。沒有想到媽媽事後卻向別人表示,其實孩子跟爸爸長得一模一樣,因此他這句話的確有些無釐頭。

過了兩天這位孩子又來到了大家視線面前,內容同樣非常有趣好笑。由於孩子犯了錯誤,因此媽媽對他進行了責罵,讓孩子站在牆根,雙手放在後背,表情十分滑稽。然而孩子卻有些不服,問媽媽明天還罵不罵他?聽到媽媽肯定的回答之後孩子有些生氣了,表示自己明天就離家出走。

聽到孩子要離家出走,媽媽會心一笑「小樣,這招我以前也用過」。於是媽媽問他離家出走後會去哪裡,孩子說要去朋友家,實在不行就睡大馬路。媽媽沒打算順著孩子,因此告訴他現在就給他準備被子與枕頭,讓他拿著去大馬路上睡覺吧。

聽到這裡的孩子馬上就變臉了,原來愁眉苦臉的表情變得桃花燦爛,趕緊爬到媽媽的大腿上撒嬌,讓媽媽收回成命,自己最喜歡媽媽了。很多網友看到這個孩子的舉動也被逗笑了,這就是傳說中的識時務者為俊傑,他長大之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孩子不聽話反而順著孩子,有什麼壞處?

①讓他變得驕縱

溺愛這個詞語很多人都聽說過,也知道它的具體含義,但是等到這件事情真正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卻把它忘得一乾二淨。看著自己可愛的孩子或者是孫子,是打也捨不得,罵也捨不得,就希望能夠把所有美好的東西全都給他,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存在。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養成驕縱的性格,讓他們從小就無法無天,這樣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很容易吃虧的。

②未來會吃大虧

孩子總會長大,總會走向社會,如果我們在小的時候疏於管教,沒有讓孩子養成一個謙虛的品格,反而是大搖大擺,驕縱蠻橫。等到他們步入社會之後,可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慣著孩子,會受到同事的排斥,很難在事業上有一番成就。而且這樣的性格還有可能會招來別人的仇視,未來會吃大虧。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①從小就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只要我們從小把這根小樹苗扶正了,他們長大之後也不會歪到哪裡去。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加強對他們思想品德的教育,可以給孩子多講一些積極正向的小故事,這樣潛移默化,這種孩子就能夠有所進步。

②以身示範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採取積極正向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受到很大的觸動,這對培養他們的思想品德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父母採取了反向的示範,很有可能會把孩子引向歧途。

知心話兒:每一個孩子都是十分可愛的,尤其是他們在撒嬌的時候,讓父母的心都化了,根本就捨不得去責罵他們。但有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狠下心來,現在多責罵孩子一句,未來他們就少吃一點虧。如果現在捨不得,等到孩子未來吃虧了,反而會埋怨我們,在小的時候沒有把他管教好,讓他們養成了一個錯誤的思想品德,你說是不是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高情商的父母這麼做
    小神獸們和爸爸或媽媽24小時相視,除了要完成學校的各門課程,還要完成爸爸媽媽們準備的各種課外網課!哭著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樣你們就管不到我了!邊哭,邊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樣你們就就管不到我了!」導火索被引爆,一頓狂轟濫炸爸爸媽媽們經常告誡自己要冷靜的對待孩子的過激行為。
  • 12歲女孩負氣離家出走,毀掉一個孩子,媽媽一句話就夠了
    ◆◆ 關注「家學寶」並設為星標 ◆◆◆◆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家學寶主筆團 | 澤木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則離家出走的新聞:在湖南張家界,鐵警發現了一名離家出走的12歲女孩。 女孩和民警坦言,自己認為媽媽並不愛自己,媽媽並不關心她心裡的感受。很難想像,孩子做出離家出走這個決定內心該是多麼的煎熬。 很多家長喜歡將「打是親,罵是愛」奉為教育準則,覺得自己不逼孩子一把,他們就不會理解大人眼裡的大道理。可是一味的諷刺打壓孩子,真的會達到教育的目的嗎?
  • 離家出走的孩子
    這篇文章是我孩子幼兒園教材裡的文章,我太喜歡了,每次讀到我都特別感動,她用一個離家出走的小兔和媽媽的對話反映了媽媽就是孩子的守護神,下面我把他抄來給大家看,我強調我是原文抄過來的,不是我寫的。 離家出走的小兔 從前有隻小兔子,她覺得自己長大了,就想離家出走。 有一天,他對媽媽說「我要走了。媽媽說「你還小,我要跟著你。」媽媽回答。
  • 女孩因講故事跟爸爸鬧矛盾,打算「離家出走」,走到電梯卻回來了
    有一次爸爸回來比較晚,正常每天都會給女兒講三個故事,但這天爸爸因為沒有時間就沒有給女兒講。女孩打算「離家出走」,收拾半小時只拿了件外套,寶媽:給個臺階。當媽媽說完這件事情之後,女兒就開始有小脾氣了,並且直接質問爸爸為什麼不給自己講故事。媽媽跟女兒說爸爸回來太晚了,飯都沒有吃,而且她也應該上床睡覺了,女兒應該懂得體諒爸爸。
  • 女兒因厭學要離家出走,打包的物品五花八門,媽媽:這是去度假吧
    不過不去上幼兒園這樣的事情,家長是不允許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的。如此一來,家長和孩子之間就有了一個矛盾點,這不,就有一個寶寶因為不想去上幼兒園決定離家出走。這次寶寶要離家出走的原因也就在這裡,寶寶打算去一個不用上幼兒園的地方,於是寶寶拿出自己的包包,然後就往裡面裝自己的生活用品。媽媽見狀就問女兒這是要去幹什麼,寶寶回答說:「我要離家出走了,去一個不用上幼兒園的地方。」
  • 因數學考88分被爸爸打 12歲女學生離家出走(圖)
    因數學考88分被爸爸打 12歲女學生離家出走(圖)   讀者反映 昨日胡先生致電導報熱線968801:我朋友老陳有一個12歲的女兒,17日上午,這孩子因成績不理想被他打了,就賭氣離家出走
  • 兒子離家出走,媽媽這樣跟他說|你不得不懂的青春期孩子心理
    疫情期間,只有這一個出入口,所以,假如他要出小區,我是可以看見的。很快,老公打電話說兒子回家了,我才放心地回去。 這一幕不知道有多少家長經歷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暴躁,容易衝動,一言不合就跟你吵,動不動就要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仿佛成了青春期的一個標誌性舉動。 一個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離開家門,家長肯定是不放心的。
  • 媽媽給孩子報十幾個班,一家人顧不上吃飯,爸爸抱電視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是什麼體驗?小編還從來沒有經歷過,只是偶爾會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小孩跟媽媽要玩具,媽媽不給買,小朋友邊哭著就離家出走了。在成年人眼中,離家出走已經是屬於小孩子的專利了,可是這個事情卻發生在一個成年男子身上,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小夫妻吵架賭氣 爸爸抱著9月大孩子離家出走
    小夫妻吵架賭氣 爸爸抱著9月大孩子離家出走   小夫妻賭氣,才9個月的孩子被年輕爸爸抱出去一周。媽媽和爺爺奶奶為此急瘋了,輪流守在派出所裡,請民警幫忙找人。警方一找才發現,爸爸帶著孩子住在距家僅500米的小賓館裡。11月4日下午,孩子的爺爺奶奶再次來到派出所,對幫忙尋人的民警表示感謝。  這位出走的爸爸叫阿豪(化名),今年23歲,在蘆淞區某市場經營著一個門店。出走是因為和妻子拌了嘴,阿豪一生氣,抱著孩子就走了。當時是10月24日。  消氣之後,妻子打電話給阿豪。
  • 15歲叛逆女孩離家出走,欲想騙民警被識破:為何要離家出走?
    謊稱母親為00後民警詢問了女孩身份證號碼,結果信息顯示15歲女孩的媽媽是2000年出生,4歲生孩子?民警十分疑惑,並且女孩當時用方言與人通話時還和這個00後媽媽報喜「放心吧,警察相信我了」。民警聽懂了女孩的方言,並且教育了這個15歲的叛逆少女。
  • 雙胞胎女兒患病 90後爸爸帶上最後積蓄離家出走
    拋下可愛的女兒,爸爸離家走了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攝河南商報記者 姬中貴半年前,文語、文言姐妹倆結伴來到世上,卻同時被下了病危通知書3個月前,姐妹倆的爸爸離家,至今未歸。同時消失的,還有家中僅剩的醫療費。女兒患病,爸爸離家出走了昨日上午,在中牟縣人民醫院病房裡,24歲的年輕媽媽李鵬真不停抽泣。身旁,女兒文語躺在病床上。文語有個妹妹叫文言,2012年10月3日,姐妹倆結伴來到這個世上時,同時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 富陽四名小學生結伴離家出走
    (原標題:富陽四名小學生結伴離家出走)
  • 離家出走孩子心聲:一直想回家但是怕挨罵
    近日,兩個13歲孩子離家出走的事件引起關注,如今小女孩丁丁已經回家了。出走的那幾天中,她是怎麼想的,她離家出走回來後,父母又是與她如何溝通的?對於這些問題丁丁媽媽出於對孩子的保護,不願向記者透露,也不希望媒體再做詳細報導。而昨天小男孩洪洪也已經回去上學。但有關「離家出走的孩子」的話題許多市民依舊在熱議,微博、論壇上許多家長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母親離家出走,父親中風癱瘓,13歲的她卻笑著說:哪裡有辦法呀
    導語:母親離家出走,父親中風癱瘓,13歲的她卻笑著說:哪裡有辦法呀。小珠今年13歲了,雖然臉上依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可笑容的背後卻讓人心疼不已。她已經輟學有一段時間了,她說她想上學,可是沒辦法。母親嫌家裡太窮,一句話沒留下就拋下了她以及這個家,小珠說她不恨媽媽,可她很想媽媽。母親離家出走後,剩下她和父親以及一個年幼的妹妹相依為命。父親早出晚歸靠做工供養著這個貧窮的家庭,小珠一邊上學,一邊幫著父親做家務,還要照顧妹妹。生活雖苦,但它本可以像這樣平平靜靜,但噩耗再一次降臨在這個家庭。
  • 10歲男孩成績不理想離家出走:那些總自我否定的孩子,缺少什麼?
    他的家人到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小區的物業將男孩的照片貼在門禁的入口處,每過來一人都要上前詢問。後來,聽說孩子找到了,有人看到了孩子離開的方向,家人順著那個好心人提供的線索,找到了孩子。而孩子之所以會離家出走,是因為平時總是成績優秀的他,這一次考試卻失誤頻頻,導致最後的成績十分的不理想。一時無法接受的他,選擇了離家出走。
  • 孩子離家出走還輟學?家長這樣疏導就對啦
    你在和孩子吵架的時候傾聽過孩子的意見嗎?給過孩子辯解的機會嗎?是不是在吵架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一錘定音,直接判孩子死刑?也正是因為這樣,孩子總是會採取偏激的方式來對待父母,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嚴重的還會選擇離家出走,輟學等行為來反擊父母。
  • 爸爸撿破爛遭女兒嫌棄:女不嫌父醜,是最大的謊言
    一位15歲的女孩站上臺對72歲的爸爸表白: 我的爸爸很小氣,他不捨得買新衣服,一年四季都穿同樣的衣服。 有時候他會忘記吃飯,甚至生病了,為了省錢,也不願意去看病,但是,他卻都把最好的給我和媽媽。
  • 青春叛逆早期的孩子想要離家出走,媽媽寫給她的一封信
    孩子還沒有邁進12歲,青春早期各種症狀的萌芽就蹭蹭的往外冒:說話不耐煩,聽不得父母教,更聽不得媽媽嘮叨,一不小心,父母不是觸雷就是觸礁。,問題出現總得要想辦法解決。就嚷著要離家出走已經是第四次了。每次引發的事情都是些小事:無非是幹擾了她,責備了她,或是囉嗦了她不喜歡的話題。青春叛逆早期的號角已吹響了,沒有耐心傾聽表現得尤其明顯:狂躁!太狂躁!!!叫吼功有增無減,摔門功變本加厲!!!縱觀幾年來有關離家出走的新聞,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10-16歲的青春叛逆期少年。萬一什麼時候真的來一次…,想想就十分害怕!
  • 爸爸帶回家一隻新寵物,家裡的小貓咪很不高興,於是離家出走了
    爸爸從外面帶回來一隻小狗狗,給琪琪和莎莎當寵物。琪琪和莎莎都開心極了:謝謝爸爸!然後兩人和小狗狗玩了起來。於是用袋子收拾起了「行李」,準備離家出走。收拾完物品的貓咪,拿著「行李」出門了。過了一會,媽媽端來了給狗狗和貓咪準備的食物。媽媽:開飯啦!小狗狗,小貓咪。小狗狗開心的來吃東西了。
  • 被罰跪兩小時兒子離家出走,孩子對父母最後的反抗是「逃跑」
    這個家庭,父母比較忙,於是媽媽買了監控來關注孩子一舉一動。因為被發現玩了半個小時手機,被媽媽罰跪兩小時,遂讓男孩產生回老家找親戚、朋友的念頭,走之前他留下一份信,裡面稱自己為「廢物、窩囊廢、累贅」。每個孩子對父母最絕望的反抗就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