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初始年級開學後才會發放校服,沒有校服的也應按照要求穿著得體的服飾)
《禮記·冠義》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禮是從端正容貌和服飾開始的。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一定是體態端正、服飾整潔、表情莊敬、言辭得體。這既是他內在修養的流露,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現。
中學生的主要服飾就是校服,乾淨整潔的校服給人精神飽滿,神採奕奕的感覺。
二、校服反映了家庭對孩子的關注程度
前一段時間,河北小學生的熱門話題,「小學生「穿錯」同桌破校服,竟是體諒同桌沒有媽媽,讓媽媽幫忙縫補」,反映了小學生的善舉,但是校服的完整、無汙損也從側面反映了學生在家中被關心的程度。乾淨、整潔的校服是學生自信、陽光的一個保障。
不少家長認為,校服剛好穿到畢業壞掉是最經濟的。因此,在畢業年級,不少家長往往猶豫要不要重新預定校服。
這裡我要提醒一下,畢業年級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信心和心態。
在中小學,校服是學生使用率最高的衣服。平時穿的衣服,有壞了,破損了,孩子都不願意再穿。而校服的費用往往比一般衣服要便宜,千萬不要非等到穿壞才換。有的同學為了圖好看、自在,穿一半校服,僅僅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給老師們一種不敬重,不遵守校園規定的感受,這是得不償失的。
校服是學生的重要服飾,學生進入校園,必須穿上全套校服,保持校服的乾淨整潔,不能汙損和破壞校服。
針對校服,家長要重視起來。校服有汙損、破損嚴重的,完全可以重新購買。這既是您關愛孩子的一個重要途徑,也給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優良傳統——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讓孩子積極陽光的開始每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