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趙秀波,今天給大家說說《積木堆式住宅》《沙漠中的帳篷機場》
積木堆式住宅
在蒙特婁1967年的世界博覽會上,加拿大建築師賽弗第和他的合作者們設計並建造的一組住宅轟動一時,這座象積木堆成的小山一樣的住宅組合體就是所謂的「棲息處—76"。「棲息處」的目的,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要保證每個家庭在現代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的條件下,生活得舒適些,即得到更多的新鮮空氣、陽光和綠萌。在城市範圍內給予人們想要到城外去找尋的,而在現代公寓無法找到的東西。建築物好象由許許多多「積木塊」小單元堆積而成,每一個「積木塊」就是一所隔離開來的住宅,經過巧妙安裝,在這裡每一所「積木塊」住宅的屋頂都成為另一所住宅的花園或兒童遊戲場所。並且每一家的花園平臺都相對獨立,相互之間不受別人視線的幹擾。
這些建築由三百五十四種標準構件構成,這些構件全部在工廠預製裝配,然後在施工現場進行吊裝、組合。「積木塊」之間用螺栓連接。現在,這裡已建成的住宅有158套,共15種類型的「積木塊」盒子,高12層。這組住宅建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馬蓋·比埃河岸上,按照規劃,這裡將建成1000套「積木式」住宅,並有完善的公共活動及商業服務設施。
沙漠中的帳篷機場
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來說,麥加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是一個只允許穆斯林進人的聖城。麥加城的中心是著名的大清真寺,又稱禁寺,禁寺廣場中央是相當於四層樓高有黑絲綢帷投覆蓋的聖殿—天房,相傳這就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的地方。天房外東南角鑲有一塊黑色隕石,被穆斯林視為聖物,爭先與之親吻,頂禮膜拜。對於一個真正的穆斯林來說,到麥加朝奴是他一生中必須完成的一種事情。一千多年來,無數虔誠的穆斯林們歷盡千辛萬苦走向這條朝聖的道路。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發達,去麥加朝聖的人越來越多了,有時一年當中近200萬人次。
沙烏地阿拉伯為了迎接如此眾多的朝戮者,在朝聖者的必經之地,紅海之濱的吉達市郊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國際機場,名為阿卜杜勒·阿齊茲國場_機場最為壯觀的部分.是由210頂大帳篷組成的哈吉候機廳,它的面積達9.7萬餘平方米,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遠遠望去,有如巨大的沙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場。,機場只是在朝奴的季節才開放使用,朝0者們從這裡走向40英裡外的聖地麥加,有的甚至要在此停留數月,等候汽車前往最後的目的地。
哈吉候機廳位於機場的北部,分成東、西兩個相等的部分,每部分分五組,每級二十一頂帳篷。在兩大片帳篷之間是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每個帳篷邊長四十五米,帳篷頂離地三十五米,覆蓋著二千零二十五平方米的空間,帳篷的四個角由鋼纜牽引著,懸掛在高出屋頂的鋼柱頂端。帳篷屋頂是由一種特殊的玻璃纖維織成的,既能透光,又能反射沙漠中灼人的陽光,同時允許空氣流通。在室外攝氏560的高溫下,室內得以保持攝氏28。的恆溫。
巨大的帳篷同時也為朝奴者提供了自由寬敞的空間,他們可以在這裡停留、購物、進餐或睡覺,休息廳裡還設置了郵局、銀行等服務設施,實用而方便。在機場四周還種植了許多樹木,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可以阻擋風沙對機械或噴氣式飛機的影響。吉達機場的建成,不僅標誌著現代建築技術與建築材料的進步,同時也是對沙漠中佔老親切的帳篷的回味與象徵。它既描繪了伊斯蘭的過去,同時也以它奇特的身姿迎向科學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