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積木,是我們最喜歡的遊戲

2020-12-13 寶寶知道

我相信每個寶媽可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買許多的玩具,但是我覺得有一樣玩具是非常實用的,那就是每個寶寶在不同階段都會使用的積木。我在寶寶一周歲的時候就給寶寶送了一盒小小的積木,當時我覺得那盒積木買的真的太值得了,因為每天寶寶都會拿起積木在那裡玩一玩。

我們會發現他積木的顏色非常的多,而且上面還會有一些小知識,可以讓寶寶學一學,這個時候我們和寶寶在一起玩的時候不光可以讓他把積木堆得高高的,還可以教會他許許多多的新知識,因此我覺得堆積木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遊戲,而這也是我最喜歡和寶寶玩的遊戲。

有一次我和寶寶正在外面玩兒,我家寶寶就看到別的小孩在玩積木,於是他就拉起我的手往家裡走,我當時還不知道他要幹什麼,當走到積木盒旁邊的時候才停了下來,把積木一骨碌全倒在了地上,我當時還挺生氣的,可是寶寶對我說:「媽媽堆。」哈哈,原來他想要和我一起堆積木。

於是我就拿起積木,和寶寶一起玩,他搭一塊,我搭一塊,我們兩人一人一下,真的是配合十分默契,我看著寶寶,笑了一下,而寶寶也對著我笑了一下,我們就繼續開始玩積木了。

文原創/圖源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小小泰迪熊)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最實用全面的遊戲指南|積木、磁力片、滾珠軌道、拼圖、樂高一文說...
    ▼孩子為什麼那麼百玩不倦、愛不釋手,這背後便是孩子的建構遊戲(Constructive Play)世界的魅力。今天這個文章,是特地為喜歡建構遊戲的孩子準備的。無論你家孩子是喜歡玩積木,磁力片、滾珠軌道,還是拼圖、樂高、沙、水、粘土、麵團等等,都非常合適仔細閱讀。
  • 堆塔休閒微信小遊戲推薦《瘋狂堆塔》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微信小遊戲名字叫《瘋狂堆塔》,注意不是「推塔」是「堆塔」。在《瘋狂堆塔》中,玩家要利用隨機出現的樣式各異的積木進行堆疊,爭取到高分。在小遊戲中這類玩法的遊戲有很多,它考驗玩家的眼力和邏輯判斷能力。掃碼-開玩
  • 用AR技術玩積木遊戲,行得通嗎?
    極致研究院了解到,在國外這種益智類的積木玩具通常作為兒童的入門玩具。這種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敏銳觀察、自由創造的能力,並且堆積類遊戲創作的過程就是考驗孩子動手動腦能力的過程,堆積類遊戲是一種藝術造型活動,是孩子對於自然界和社會真實感受的體現形式。說起積木玩具大家都不陌生,擁有一款樂高積木也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 Indiecade 2015最佳技術獎得主 創意新作《怪獸疊疊樂》教你堆積木...
    在娛樂項目的數量和普及度都未及現在一半的曾幾何時,相信大家都曾靠著堆堆積木砌砌房子打發過無聊又空虛的時間。然而,擱到現在來看,手機上五花八門的遊戲數以萬計,試問誰還有閒工夫去買幾塊破積木一群人傻了吧唧地搞這些過時的破玩意呢?歸根結底,要想迎合現代人的胃口,「電子化」的轉變必不可少。
  • 為什麼孩子們都喜歡原木大積木
    我們都知道,數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而不是背公式和定理。所以,早期的數理思維啟蒙將為孩子日後的數理學習奠定基礎。安全,傳家,創新,質樸,美好。這十個字,構成了傳世木玩「積木之歌」的產品理念。電動玩具會沒電,塑料玩具會壞掉,毛絨玩具會破損,但一套精良的原木積木卻是可以傳家的。
  • 積木搭建遊戲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豐富的早期經驗,這裡的遊戲不僅特殊孩子可以玩,典型發展的「普通」孩子也一樣可以玩哦!積木遊戲構建方式一般分為三類:自主搭建、命題搭建、模擬搭建。積木遊戲對兒童身體和心理等方面的全方面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
  • 幼兒園積木遊戲對幼兒的作用
    幼兒園積木遊戲對幼兒的作用幼兒園活動區是孩子們最喜歡在活動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今遊戲給幼兒一個寬鬆的活動教學氣氛、靈活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形式,讓幼兒能自主進行學習、自主創新探索、自由操作,通過幼兒潛移默化的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如今,積木具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研究價值,是幼兒的基本理論學習材料之一,已經成為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活動。
  • 積木堆式住宅,沙漠中的帳篷機場
    大家好,我是趙秀波,今天給大家說說《積木堆式住宅》《沙漠中的帳篷機場》積木堆式住宅在蒙特婁1967年的世界博覽會上,加拿大建築師賽弗第和他的合作者們設計並建造的一組住宅轟動一時,這座象積木堆成的小山一樣的住宅組合體就是所謂的「棲息處—76"。
  • C羅一家三口玩堆積木遊戲,喬妹不小心搞砸了,總裁發文「嘲諷」
    視頻的內容是他在家裡與大兒子迷你羅、女友喬治娜一起玩堆積木的遊戲。這個遊戲很常見,就是先用小木塊堆起一座木塔,然後從下面依次抽出來小木塊,將其放在上面,每個人輪流做,誰要是將壘起來的木塔弄倒,那麼誰就輸了。一開始的時候,C羅和迷你羅小心翼翼地做,他們沒有碰倒木塔。父子倆認真起來的樣子很可愛,也很好玩。有意思的是,C羅和迷你羅的髮型也越來越一致了。
  • 娃從出生開始玩過的那些積木!不同階段如何選擇積木?
    五顏六色的積木,她最喜歡的是用積木搭高高。而搭高高也是積木入門的第一步。其實用積木搭高高,也沒那麼簡單。他們更喜歡自己花時間是發現、去實驗、去習得,而不是聽大人的教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說一百句話不如孩子親自做一次的道理!積木是開發孩子的智商和動手能力的好工具,積木有很多類型,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給孩子玩不一樣的積木。我回顧了一下我家小妞從出生到現在玩過的積木。
  • 兒童積木遊戲對稱拼拼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積木遊戲,叫積木對稱拼拼樂。遊戲規則:準備兩塊一樣的薄片積木底板家長在其中一塊積木底板上隨機搭建積木孩子則在另一塊積木底板上搭建出與家長相同顏色與形狀的對稱積木親子相互交換角色,用時最短者獲勝!
  • 有趣的積木遊戲,帶給我和孩子歡樂!
    積木是幼兒學習數學的理想材料,積木建構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建構關於數學概念的最基本的理解。(在別人休息時候,不要去打擾他,關心他人,為別人著想)這次找個幾個在我們成人看來是不合邏輯的,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飛機也可以買東西,小雞也會喜歡巧克力,連小恐龍也是那麼的善解人意。其他的不足,我會在以後的類似遊戲加以完善,也希望你給出自己更好的建議和意見。
  • 積木該怎麼選?選兒童益智積木,竟然還有這麼多講究
    積木是兒童最喜歡的玩具之一,不僅能夠幫助還是打發無聊的時間,還能達到開發智力的效果,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給孩子購買積木玩具,但是目前市面上積木玩具琳琅滿目,怎麼選擇適合孩子的積木就成了家長的首要難題,今天柚小萌玩具城將為大家分享最全面的益智積木知識,一起看看吧!
  • 中首清算|幼兒遊戲,我會拼搭積木
    中首清算|幼兒遊戲,我會拼搭積木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8 13:27:52 幼兒遊戲遊戲既教育內容也是教育手段
  • 比樂高還好玩的LOZ積木,顏值高又平價,大人小孩都喜歡
    橙子家的毛頭果果都是積木的狂熱愛好者,所以從知名的樂高,到各種牌子的積木不知不覺就堆了好幾筐。  最近毛頭又迷上了這款LOZ俐智的迷你積木,拼搭的時候特別專注,就連我在偷拍都沒發現。原本我看著積木塊比較小,又多,挺擔心他會放棄。
  • 積木遊戲中的兒童發展之二:積木遊戲促進兒童「空間語言」發展
    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孩子才會自然使用空間語言呢? 積木遊戲活動應該是這樣的情境吧。但我們不能只憑常識判斷,而是需要基於科學的答案。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個相關的研究吧。只是家長和孩子沒有在玩任何積木遊戲。我們稱這一組為「普通互動組」。任務組的家長空間語言使用的比率比另外兩組都高。積木自由遊戲組和積木成品遊戲組的家長空間語言使用的比率沒有不同。任務組空間語言使用率達到9%,另外兩組在7%左右。(統合第一、二階段的數據。)普通互動組中,家長的空間語言使用率比這三組都低,大約在3%左右。
  • 讓課堂「動」起來,小小積木如何提升師生互動體驗?
    每個電子積木配有一塊顯示屏,顯示屏可以根據互動環節需要呈現不同內容,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去完成解題,如思維邏輯題:根據積木顯示的內容,用哪幾塊電子積木拼湊起來可以得到10個水果,或聽英語發音,找到正確的單詞詞根,並完成拼寫。小Case電子積木既適合家庭場景下的單人遊戲,也適合教室場景下的多人遊戲。
  • 凱斯幼兒園:尊重孩子特有的遊戲階段
    你是否看到過有些孩子只喜歡一個人玩,不想要別人打擾?你是否見到過:雖然兩個孩子同時都在堆積木,可是其中一個想要把積木堆得很高、另一個只想等待時機把積木推倒?為什麼會這樣呢?美國社會學教授Mildred Parten在1929年就對孩子的遊戲階段產生了濃厚興趣,經過她的長期觀察,發現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6個重要的遊戲階段。
  • 邦寶積木建構遊戲課程培訓
    輕鬆愉悅的培訓開始啦,培訓老師做了總體的介紹後,還帶著我們認識積木顆粒、積木建構方法與技能、及積木模型拼搭訓練。許老師還帶領著我們認識了電動積木、體感遙控套裝和學前編程,讓我們對小積木世界的興趣更加強烈。老師們通過分組合作,在拼搭的過程中增強了溝通,分享了成功的喜悅!
  • CREATIVE PLAYING「大型積木建構遊戲空間」的創新及遊戲方法
    CREATIVE PLAYING「大型積木建構遊戲空間」,該項目的硬體材料及活動理念初始於發達國家---美國。由深圳實驗幼兒園,深圳大學學前教育系及科瑞迪海歸派們,經過了2年多時間的摸索、實踐及研發成功地實現了本土化升級,改良出了一套適合中國幼兒的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