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變廢為寶」產品沒銷路,上海最大利樂包循環利用生產線黯然搬離
北京奧運會比賽場館、上海世博會園區、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使用的部分垃圾桶、長椅、景觀設施都是廢棄利樂包經循環利用製成,曾是環保領域的美談。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利樂包循環利用產業的弊端逐漸暴露:原料收運體系不完善、加工成本高、產品性價比低,加之「再生的不如原生的」等社會觀念難扭轉,曾經風光一時的利樂包循環利用企業近年紛紛陷入困境。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1月27日獲悉,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的廢棄利樂包循環利用企業已將北京、上海兩地的生產線搬離,主要原因正是產品沒銷路。
圖片說明:曾經的生產線
技術越「綠色」成本越高
「生意最好的時候,年產3萬噸的流水線也就開足六七成;後來,閒置情況越來越常見。」上海林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冠雄感慨,公司註冊成立至今,撐了12年,終於熬不住了,不得不轉移到運營成本相對較低的地方。
由於上海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日趨嚴格,林派環保成立伊始,便有預見性地選擇了廢棄利樂包處理技術中相對「綠色」的一條:將利樂包粉碎、造粒,用高溫逼走絕大部分水分,再用擠出機擠成可塑性很強的原材料,最後根據訂單要求,進入模具冷卻定型、切割加工成相關產品。這個過程的優點是無廢水廢氣排放,但缺點是處置成本較高。
另一條技術路徑是通過化學法,將廢棄利樂包裡的紙漿、鋁、塑料分離出來,作為工業原料出售,市場銷路很好,但過程中耗水量大,且不能做到百分百分離,導致廢水中殘餘紙、塑、鋁粉末,形成汙染。
相比較為汙染的技術路徑,「綠色」技術的處置成本主要高在原料和運營上。據田冠雄透露,他們的廢棄利樂包主要來自利樂包生產企業和社會,企業提供的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和殘次品,幾乎沒有雜質,可以直接上生產線;社會上收集來的利樂包,是通過對生活垃圾進行分揀後得到,往往雜質、水分含量都很高,必須整理到相對乾淨的程度才能上生產線,這筆分揀、整理的費用要算在原料採購企業頭上。市場上,這樣的「乾淨料」在1000多元/噸。相比之下,採用化學法處置廢棄利樂包的企業,並不挑剔原料,因此可以省下不小的原料採購開銷。
在運營方面,「綠色」技術對場地的要求較高,生產企業就必須承擔較高的土地租賃成本,並在生產線的維護保養方面不斷投入。相比之下,化學法處置企業大多為小規模的作坊,又能「省」下一大筆運營成本,終端產品可以賣得更便宜,對高成本的正規處置企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
圖片說明:長寧區某小區的可回收資源交投點,利樂包並不在可回收名單內,一方面因為價值低,另一方面往往殘餘飲料,處理不當,容易黴變、發臭,收運員也不樂意收
再生的質量不及原生的?
除了受到低端處置企業的低成本壓迫,田冠雄們還要面臨原生材料產品的價格競爭。
以最終產品為戶外地板為例,廢棄利樂包做的板材,售價每噸至少五六千元,而一些普通木板材的價格還不到每噸一兩千元,再生板材在價格上完全沒有競爭力。加之,「再生的材料質量不及原生的」等觀念在社會上佔據主流,這就更不利於廢棄利樂包的循環利用。
不難發現,過去大部分利樂包循環利用企業都長期依靠政府採購生存,在城市大型活動密集舉辦的時候,「吃訂單」的日子還比較好過,但近幾年,生存變得艱難起來。由於市場上金屬做的垃圾桶、塑料做的花園凳更便宜,廢棄利樂包做的高價產品銷量堪憂。
此外,瞄準這塊市場的可不止廢棄利樂包循環利用一個行業,建築垃圾分揀出來的原料也可以製作類似的產品,相關企業在收運處置補貼、政策引導支撐、原料採購成本等方面更有優勢,也擠佔了廢棄利樂包循環利用的空間。
明年起施行的《上海市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規定》就明確,上海將實施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的強制使用制度,讓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按規定使用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明年起,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在工程招標文件、承發包合同和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的相關使用要求。這些規定,讓廢棄利樂包循環利用企業豔羨不已。
圖片說明: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一些垃圾桶,是利樂包循環利用的產物,但像這樣的出路依舊很少
來自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的數據顯示,上海年均申報處置的建築垃圾總量約有1億噸,而據利樂中國不完全統計,2006年,整個中國市場一年回收處理的廢棄利樂包才不過4900多噸(廢棄量約17萬噸,以100個利樂包重1千克計)。儘管廢棄利樂包的總量在全社會垃圾總量中的佔比還不是很高,但如果利樂包不被循環利用,作為生活垃圾進入末端處置環節進行焚燒或填埋,既會加重上海生活垃圾處置的負擔,還會因所含有的金屬、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對大氣、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汙染。這種問題,還普遍存在於多種垃圾,它們都「渴望」被徹底地從垃圾堆中細分出來,進行無害化的資源循環利用,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圖片說明:廢棄利樂包可以做成室外地板、家具板材等產品,但和原木、塑料做的產品相比,性價比很低
【利樂包能變成什麼「寶」?】
利樂包75%的原材料是紙漿,20%是塑料,5%是鋁箔。
利樂包可以100%回收再利用,經過專業加工處理,可變身為家具、公園護欄、垃圾桶、課桌椅、室外地板、再生紙、衣架等。
以500毫升的牛奶利樂包計算,20個利樂包可做一個小筆筒,30個可製成5卷70米長的衛生紙,200個能製成一個小凳子,2000個可做一張小桌子,10萬個可造出一座景觀雕塑。
圖片說明:2009年8月,百米環保長椅落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由超過12萬個廢棄的塑鋁複合包裝再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