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城連續出現了霧霾天氣,上周末甚至達到了空氣重度汙染。空氣品質指數飆升,再加之受冷空氣影響,本周氣溫開始驟降,不少市民呼吸道紛紛「中招」。
在區中心醫院的呼吸內科門診診室外,患者黃先生就不幸「中招」。因為沒有時刻關注天氣情況,前些天降溫他就著了涼,「突然天氣轉冷了之後,我沒及時添加衣物,現在就感冒咳嗽起來了。」且黃先生表示,前些天霧霾嚴重,外出時呼吸道也明顯感覺不適。而一些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小孩,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則更加「敏感」。一位患者家屬坦言,其父親一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先前看好了,但是現在這段時間因為天氣原因,病情立刻就反覆起來。
記者從區中心醫院了解到,12月以來,區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就診率、入院率有所上升。「每年到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就會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氣候突然變化,寒冷使我們呼吸道一下子不能適應,第二個就是霧霾的發生還是有關係的。」魯立文坦言,今年由於疫情防控,大部分市民已經養成了佩帶口罩的習慣,且保持著一定的社交距離,因此相比去年同期,呼吸道疾病的就診率降低了不少,但是天氣驟冷,出現霧霾天氣,市民還是應該保證適當的休息,足夠的睡眠,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身體抵抗力,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此外,專家也建議,「同時,良好的習慣還要堅持下去,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個合適的社交距離。」外出時,還應關注氣象環境部門的空氣品質預報,根據空氣品質和霾預報情況安排出行。對於兒童、老人、孕婦及心肺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應當減少外出及戶外運動,多在室內運動或調整鍛鍊時間,儘量避免霾汙染尖峰時段外出鍛鍊。(吳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