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患者減少30%

2020-12-23 信息時報

  □本版統籌 信息時報記者 馬澤望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馬澤望 劉俊 見習記者 張漫 通訊員 林惠芳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除署名外)

  「孩子出現幾聲咳嗽的狀況是有的,但很輕微,家裡平時備的抗病毒口服液給孩子喝一兩次,她就沒事了,今年到現在也沒去醫院看過醫生。」市民陳女士近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談起5歲女兒,表示女兒今年至今沒有得過流感之類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這不是特例,今年6月,廣東省疾控中心曾公布一項問卷調查的部分結果,「超過半數民眾感覺,從疫情發生以來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數減少了。」

  省疾控中心專家當時分析稱,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數變多、減少聚會聚餐、加強家居和辦公室通風等習慣上的改變,確實有效降低了民眾患病次數。記者近日從廣州幾家三甲醫院了解到,這一抗疫帶來的「好成果」到了呼吸道感染類型疾病容易爆發的秋冬季節,依然保持著。

  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呼吸一區「接診量比去年同期少20%」

  「(是往年日診量)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10月份以後開始有所增加,但也比往年同期減少差不多20%。以往我一個上午大概要接診40人左右,如今大概是30人。」

  以往秋冬季,市民劉女士得感冒個3~4次,還會將同事傳染,但她發現,今年以來,自己就感冒過一次,還是在疫情前。「以前只要辦公室有人得了流感,我就會中招,但今年好像很少同事感冒,即使有,我也沒有被傳染。」劉女士疑惑,這會不會是大家都戴口罩帶來的效果?另外,患流感人數減少會不會是個普遍現象?

  廣州多家醫院呼吸科的門診量解答了劉女士的疑惑。「醫院具體的統計數據我不知道,反正我們呼吸科的醫生,感覺今年的門診量是比往年少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兒科呼吸一區主任李增清近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1月到6月份,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前來就診的患者人數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10月份以後開始有所增加,但也比往年同期減少差不多20%。以往我一個上午大概要接診40人左右,如今大概是30人。」

  據介紹,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病人到醫院看病前需要先在發熱門診進行篩查,「往年病人發燒也可以直接上來我們呼吸科看診,今年要先經過發熱門診篩查分流,有發燒的,經過發熱門診處理後,最少要退燒24小時候才能上來看診。這一措施分流了一部分上我們呼吸科看診的患者,但即使不考慮這一因素,今年感染呼吸道傳染疾病的患者,我這邊接診的也是少了的。」李增清說道。

  廣醫三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今年暫未出現加床現象」

  「不僅是門診,因流感導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等呼吸道疾病而住院的患者也有所減少,今年暫未出現加床現象。」

  有相同感覺的還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主任魏立平。魏立平告訴記者,往年秋冬季,門診一上午放出她45個專家號,通常不夠用,但今年則基本不會超過。「不僅是門診,因流感導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等呼吸道疾病而住院的患者也有所減少,今年暫未出現加床現象。」

  「今年因為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來看診的人數總體很平穩,感覺較往年有所下降,即使是換季的月份,也未出現患病高峰。」魏立平指出,這與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是有密切聯繫的,因為戴口罩可以切斷流感等病毒的傳播途徑,很大程度上減少流感的傳染;除此之外,越來越多人接種流感疫苗也是今年流感患病人群減少的原因之一。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韋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了這一感覺,韋民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市民群眾個人防護意識有所提高,戴口罩、勤洗手人群增多,今年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也相對減少了。「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但感覺和往年比,每月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來看診的患者大概下降30%。」韋民說道。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急診科「傳染性疾病病例明顯減少」

  「病例減少確實很明顯,初步估計傳染性疾病整體上相比較去年降低了三成左右。」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典鴻急診出診情況也印證了這一現象。他告訴記者,「今年急診科很少遇到患有傳染性疾病的病人,同時也聽到內科、兒科醫生反應今年傳染病病人好像少了很多,雖然沒有具體數據統計,但病例減少確實很明顯,初步估計傳染性疾病整體上相比較去年降低了三成左右。」

  談及原因,李典鴻認為,「主要還是今年疫情,衛生宣傳教育意識強,市民手部衛生做得好,勤戴口罩、勤洗手、聚餐少,很大程度斷絕了呼吸道、腸道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

  李典鴻表示,我們醫院對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手足口病、流感之類的傳染性疾病非常重視,據我了解,去年手足口病發現有一百多例,今年卻很少看到相關病例;像輪狀病毒今年也沒有流行大趨勢,只有偶爾散發一兩例,可以說病例相比去年下降有六到七成左右。

  防護措施切斷致病因子傳播 防護沒做好容易「中招」

  「(如何防護?)最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譬如小朋友到外面滑滑梯,如果遊樂設施人太多,最好就帶小朋友到別的地方玩。還有至少要做到吃東西前先洗手。」

  李增清表示,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群聚等幾個防範新冠病毒的措施,能有效阻擋大部分經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觸傳播的疾病。「大家也確實更注意公共衛生了,今年大家出門都戴口罩,醫用口罩可以有效過濾不少物理性致病因子,像粉塵之類,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過濾像細菌、病毒等生物性致病因子,大部分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途徑都是飛沫,戴著口罩、減少接觸,這些致病因子的傳播渠道就被有效切斷,所以患者人數肯定會少了。」

  另外,勤洗手也可以預防諸如流感、輪狀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多種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這些習慣的養成,也是今年羊城市民感染呼吸道、腸道傳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10月份之後李增清每天的接診量比上半年增加了一些,他表示進入秋冬季節氣溫變化有一定的原因,但大部分還是和基礎防護沒做好有關係。

  「最近來找我看病的小朋友,我跟家長們聊天時發現,大部分都是不小心受涼或者被其他感冒的小朋友傳染了。」李增清說,家長要讓小朋友嚴格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確實有一定難度,小朋友一玩起來就容易把口罩弄掉,洗手液用得太頻繁,可能也會出現手脫皮之類的情況,「但最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譬如小朋友到外面滑滑梯,如果遊樂設施人太多,最好就帶小朋友到別的地方玩。還有至少要做到吃東西前先洗手。」

  如何做好冬季防護?韋民提醒,除了要正確戴口罩、勤洗手,還要均衡飲食,適量多飲水,每天不少於1500毫升,還要適量運動。

相關焦點

  • 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福音,幫你叩背排痰的物理治療儀來了!
    今年12月,麗水市人民醫院兒科引進3臺振動式物理治療儀,提高了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減少護士工作量。 在兒科,叩背是一項常見的臨床護理操作,它是幫助患兒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項很重要的護理技術。
  • 氣溫驟降須防心臟及呼吸道疾病,醫生提醒:戴口罩,少鹽多動
    對呼吸道的保護,有幾個小小的提醒: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外出都要注意保暖,外出時多穿些衣服、戴口罩。儘量要用鼻子呼吸,避免大量吸入冷空氣,鼻腔內的鼻毛可以有效黏附部分灰塵或者病原體,減少灰塵、病原體進入下呼吸道的機會;而且鼻黏膜對進入呼吸道的空氣有加溫的功能,減少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
  • 呼吸道疾病患者激增!專家:抗流感藥不能隨意吃
    來源:雲南網連日來隨著冷空氣「賴著」不走昆明持續陰冷各種冬季常見疾病開始流行學校家長微信群裡(資料圖)兒科呼吸科人滿為患記者在昆明部分醫院採訪時發現,由於寒冷,前來就診的慢性病患者相對減少,與之相反的是,兒科、呼吸科卻人滿為患。在昆明市兒童醫院,門口進進出出很多家長,都是帶著孩子來醫院看病的,老遠就聽見孩子的咳嗽聲。
  • 呼吸道疾病患者同比回落,戴口罩是「最大...
    記者走訪:呼吸道疾病患者同比回落,戴口罩是「最大功臣」   摘要:今年新冠疫情的確培養了不少家庭良好的個人防護理念。 每逢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幾何?記者近兩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同比往年門診疾病譜可見,呼吸道感染等發病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有所回落,但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
  • 防治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協和醫生這麼說
    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往往在秋冬季節高發。大家保持警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了解、掌握正確的預防方法,阻止呼吸道疾病對機體的侵襲,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今天,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徐燕副教授為您送上一份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秘籍!
  • 申城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 戴口罩成「最大功臣」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今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比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門診量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人數有所下降,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
  • 冬春老年人防範呼吸道疾病,應及時增減衣物 注意個人衛生
    冬季天氣寒冷,呼吸道疾病也開始增多,特別是老年人,身體機能不斷下降,在冬春季節更是容易出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一旦患病,其併發症和生命風險也遠超其他年齡層段的群體,因此,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威脅老年人身體的重要因素,冬春預防呼吸道感染十分重要。
  • 兒童呼吸道疾病,建議選擇家用壓縮式霧化器
    正常人或許不能理解,朗朗乾坤中順暢地呼吸一口空氣,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是多麼困難。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病變在氣管、支氣管、肺部及胸腔,病變輕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響,重者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其在城市的死亡率中佔第3位,在農村則佔首位。痛苦的呼吸,孩子更痛更苦孩子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受害者。
  • 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
    為何呼吸道疾病高發需要注意的是謹防交叉感染,學齡兒童防護能力弱,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在學校、家庭中傳播。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自己生病了,還與孩子過度親密,導致孩子也受感染。如何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高發
  • 聚焦秋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的診治
    又到了呼吸道疾病容易高發的秋冬季節,在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做好個人健康防護的同時,如果兒童仍出現低燒、流鼻涕、頑固性咳嗽等不適表現,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教授日前指出,發燒、流涕和咳嗽是兒童比較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症狀,但是症狀和疾病有嚴格區分,症狀並不能代表疾病本身。因此,家長要掌握正確的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給予孩子科學的照料與呵護。
  • 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 照護要特別注意什麼?
    臺海網12月11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導 每年進入十二月後,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記者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當前醫院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的呼吸道疾病患兒。哪些孩子最容易「中招」?近期,家長照護孩子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呼吸道疾病、魚刺卡喉 節假日這些疾病最纏人
    每逢節假日,胃腸道疾病高發,最近這段時間冷空氣「湊熱鬧」,杭城天氣變化快,老年病也來勢洶洶,再加上外傷、犬傷、氣管異物等毛病,不少醫院急診迎來就診高峰。忽冷忽熱呼吸道疾病最易中招這幾天,冷空氣來「報導」,氣溫坐「過山車」。早上出門,很多人長袖長褲都穿起來了。部分老年人一下子沒能適應,老慢支、心血管的毛病容易加重。
  • 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接診量顯著增大
    進入冬季,臨汾市氣溫持續走低,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在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因呼吸道感染疾病就診的患兒大幅增長,高峰時住院患者在180人左右,兒科門急診日接診量也達到了800人,診療壓力比平時顯著增大。
  • 冬季氣溫下降,如何保護呼吸道?專家支幾招,或能減少生病
    冬天就這麼猛烈的到來了,前兩天溫度稍稍回升,誰知道這幾天就到處降雪告急,我國的很多的北方地區以及偏北的南方地區都陸陸續續的下起了雪,氣溫的急劇變化導致很多人猝不及防,沒有做好準備,於是很多人就患上了呼吸道疾病。
  •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道疾病,以氣道出現炎症為主要特徵,要及時了解
    導語: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症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廣泛多變的氣流阻塞,這種症狀會使患者出現反覆喘息、氣促、以及胸悶的現象。多在夜間或者是凌晨發生。哮喘在發作時,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
  • 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 家長照護孩子要特別注意什麼?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1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導 每年進入十二月後,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記者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當前醫院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的呼吸道疾病患兒。哪些孩子最容易「中招」?近期,家長照護孩子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申城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 戴口罩成「最大功臣」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今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比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門診量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人數有所下降,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
  • 孩子經常呼吸道疾病怎麼辦?拯救肺氣,讓你家孩子遠離呼吸道疾病
    孩子身體的各方面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很容易患上咳嗽、感冒、發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家長們面對這類問題時常常是束手無策。孩子穿了很多衣服,朋友說孩子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所以出門的時候都會多給他加上幾件衣服。我用手摸了摸孩子的背部,出了不少的汗。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汗出,則肺虛」,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所以我對朋友說,以後不要再給穿這麼多衣服了。而且我還給她推薦了一種能夠改善孩子病情的方法。
  • 如何分辨呼吸道疾病?詳解這幾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常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因為他們的免疫功能還沒有完全成熟,最常見的是肺炎和支氣管炎。大部分呼吸道疾病都伴有同樣的症狀,如咳嗽、咳痰、持續性發熱等,常常被人們混淆在一起,那如何分辨呼吸道疾病呢。 如何分辨呼吸道疾病?
  • 疫情下,怎麼初步判斷自己得了哪種呼吸道疾病?
    來源: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01每到冬春季節,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高發季,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熱症狀後我們老百姓心中難免有點緊張,那麼到底是什麼感染呢?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怎麼初步判斷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新冠?到底是什麼感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