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 戴口罩成「最大功臣」

2020-12-23 瀟湘名醫

兒科醫院門診大廳,前來就診的患兒及家屬有序進行登記,人流量並不大。

申城上周入冬,氣候逐漸變冷。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今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比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門診量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人數有所下降,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

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

往年,此時是兒科診療一年一度的「峰值」,今年情況卻大相逕庭。記者前天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看到,門診大廳井然有序,預約前來就診者絡繹不絕,但人流並不大。該院門急診管理辦公室主任沈國妹說,上半年因為疫情關係,整體門診量受到影響,直至五六月份才逐漸攀升。以往秋冬季呼吸道發病非常多,今年按照疾病譜分布,內科、感染科門診量同比下降50%左右,專科等則與往年持平。

帶著孩子前來看小兒內分泌疾病的周女士說:「來這裡看病感覺空曠了不少,預約掛號流程很便捷。對於入口處檢測體溫、出示隨申碼等措施我們都能理解,效率還是很高的。」數據顯示,兒科醫院進入秋冬季的日均門診量為5200至5300人次,而去年同期則高達7000至8000人次。「從總量來看,門診病種結構非常好。呼吸道等常見病明顯回落,可體現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硬核實力的專科特色診療卻不降反增。」有關專家以疑難雜症的多學科聯合門診為例指出,今年門診量同比去年翻了一倍,不少病家慕名趕來求診,由此可見,定位真正疑難、危重、罕見的多學科聯合會診是剛需。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科急診原本動輒要等三四個小時的「就診爆棚」現象也消失了。急診科主任毛恩強說,今年新冠疫情的確培養了不少家庭良好的個人防護理念,「尤其是兒童,通過佩戴口罩、勤洗手等簡單的日常衛生習慣,大大減少了往年高發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隨著氣溫變冷,家長還需切忌讓孩子在取暖溫度過高的室內和寒冷的室外頻繁進出。」沈國妹強調,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流感非常重要。兒童感染機率小了,家長防護意識增強了,運動飲食等改善後抵抗力增強了,小兒呼吸道感染年年出現的高峰也就不見了。

急診危急重症佔比增加

入冬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人數明顯增加。急診總值班蔡曉琳醫生介紹:「同比去年,一般呼吸道症狀的人數明顯減少了,但危重症有所增加,其中以心梗、腦梗、腦溢血等為主,忙時每天能接收60至70輛救護車。」目前,中山醫院急診三層留觀室幾乎滿員、一床難求。專家分析,每年入冬至次年春天,均是急診人滿為患的季節,究其原因還是氣候作祟,「天氣變冷導致心腦血管意外高發,目前急診日均達800餘人次。按照以往規律,直至次年3月後發病數才會逐漸回落。」為應對急診高峰,中山醫院已增派護士人手滿足臨床需求。

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門急診量幾乎與去年持平,每月達15萬至20萬人次。負責人錢風華說,今年急診發熱患者數量減少,心衰、老慢支、腫瘤晚期患者等危重症人數有所增加,「往年每日接收15輛救護車,今年約為20輛」。

錢風華提醒市民,進入冬季,慢性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有基礎病史的患者切忌隨意停藥、加藥,定期監測血壓等,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救治時機。

社區防疫中醫科「最火」

記者昨天上午在楊浦區平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入冬以後,社區門診量沒有顯著變化,保持平穩,但社區中醫診療備受追捧。「疫情發生以來,中醫科就診人數漸漸增加,亞健康來調理的、呼吸道保健的、冬令進補的絡繹不絕。」中心黨支部書記李曉琳說。

在中醫科醫生安光偉的診室內,患者數量較入冬前明顯增加,「很多人以為來看中醫的以中老年人為多,其實年輕人群中的『中醫粉』並不少。」前來求診的崔小姐說,「應對新冠疫情,增強抵抗力十分重要,所以來看看中醫調理一下體質,防患於未然」。排隊等候的劉阿姨則是中醫的「忠實粉絲」,「預防呼吸道疾病,中醫辦法不少。中醫保健感覺更適合自己的體質」。

臨近中午時分,診室依舊人頭攢動。記者獲悉,為給社區居民及轄區內白領提供更好的服務,平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利用午休時間派出科普專家,前往企業傳授科普知識,滿足居民的多元健康需求。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申城兒科呼吸道疾病「削峰」 戴口罩成「最大功臣」
    申城上周入冬,氣候逐漸變冷。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療機構發現,今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比明顯回落,具有專科特色的「硬核診療」門診量不降反增﹔急診一般症狀者人數有所下降,危重症患者佔比增加。醫學專家表示,呼吸道疾病發病減少,戴口罩等良好防護習慣堪稱「最大功臣」。
  • 申城入冬後醫院變化幾何?呼吸道疾病患者同比回落,戴口罩是「最大...
    原標題:申城入冬後醫院變化幾何?記者走訪:呼吸道疾病患者同比回落,戴口罩是「最大功臣」   摘要:今年新冠疫情的確培養了不少家庭良好的個人防護理念。   申城上周正式入冬,氣候逐漸變冷,忽悠不定。每逢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今年又遇新冠疫情,上海各大醫療機構門急診變化幾何?
  • 呼吸道疾病患者減少30%
    省疾控中心專家當時分析稱,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數變多、減少聚會聚餐、加強家居和辦公室通風等習慣上的改變,確實有效降低了民眾患病次數。記者近日從廣州幾家三甲醫院了解到,這一抗疫帶來的「好成果」到了呼吸道感染類型疾病容易爆發的秋冬季節,依然保持著。
  • 霧霾、降溫天氣小心呼吸道「中招」 戴口罩勤洗手 好習慣要保持
    近日,申城連續出現了霧霾天氣,上周末甚至達到了空氣重度汙染。空氣品質指數飆升,再加之受冷空氣影響,本周氣溫開始驟降,不少市民呼吸道紛紛「中招」。在區中心醫院的呼吸內科門診診室外,患者黃先生就不幸「中招」。
  • 冬季呼吸道疾病扎堆,這位兒科...
    杭州日報訊 冬季呼吸道疾病扎堆,特別是小孩子,更容易中招。面對各種兒科疾病,兒科「醫生爸爸」柴鳴雷有自己的經驗:兒子是過敏體質,從小到大,家裡不放毛絨玩具,而且常備著退燒藥。他還有個妙招,用淡鹽水漱口預防扁桃體發炎。
  • 常用淡鹽水漱口,常備小兒退燒藥 冬季呼吸道疾病扎堆,這位兒科...
    杭州日報訊 冬季呼吸道疾病扎堆,特別是小孩子,更容易中招。面對各種兒科疾病,兒科「醫生爸爸」柴鳴雷有自己的經驗:兒子是過敏體質,從小到大,家裡不放毛絨玩具,而且常備著退燒藥。他還有個妙招,用淡鹽水漱口預防扁桃體發炎。
  • 腸道、呼吸道融合病毒正流行,請戴口罩
    近期0至4歲幼兒類流感就診人數最多,幼兒園也出現呼吸道融合病毒、腸道病毒集體感染案例,爸媽要隨時叮嚀孩子勤洗手、戴口罩。0至4歲幼兒類流感就診人次高於其他年齡層近期門診流感就診人次呈緩升,但0至4歲幼兒類流感就診人次高於其他年齡層!對於戴口罩、勤洗手較為鬆懈,造成沒有抗體的新生兒感染機率竄升,落實良好衛生習慣。
  • 氣溫驟降須防心臟及呼吸道疾病,醫生提醒:戴口罩,少鹽多動
    季節轉換,尤其是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好發季節,呼吸道感染也會增加心臟負荷,同時導致肺組織的氧交換能力降低,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急性冠心病事件。對呼吸道的保護,有幾個小小的提醒: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外出都要注意保暖,外出時多穿些衣服、戴口罩。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2020年12月09日14:45  來源:央視新聞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時期口罩的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
  • 今冬流感患兒減少,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專家提醒還要注意這些方面
    而記者走訪滬上各大醫院時發現,自進入冬季以來,呼吸道、腸胃道疾病雖有抬頭趨勢,但和往年同期同比,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卻明顯下降。記者在上海仁愛醫院看到,兒科門診不像以前那樣人山人海,等候區還有不少空座位。
  • 今冬流感患兒減少,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專家提醒還要注意這些方面……
    對此,專家表示,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有很大關係,其中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控意識的增強起著關鍵的作用。戴口罩、勤洗手切斷傳播途徑記者了解到,去年同期,滬上兒科醫院均已經迎來了就診高峰。
  • 戴口罩、勤洗手,專家還提醒了這些……
    2019年12月17日,上海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大廳今年自進入冬季以來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卻明顯下降在上海各大兒科醫院因為呼吸道疾病就診的患兒大多下降三成左右!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大關係!
  • 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 專家:戴口罩可有效預防
    福州新聞網11月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3日,記者走訪福州兒童醫院了解到,國慶後兒科門診患兒明顯增多,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醫生表示,秋冬季兒童的常見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近期來看診的兒童以咳嗽、流鼻涕、發燒、嘔吐腹瀉等內科病為主,3歲以下多見,也不乏學齡兒童。」
  • 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接診量顯著增大
    進入冬季,臨汾市氣溫持續走低,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在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因呼吸道感染疾病就診的患兒大幅增長,高峰時住院患者在180人左右,兒科門急診日接診量也達到了800人,診療壓力比平時顯著增大。
  • 孩子天天戴口罩為何還是感冒了?醫生提醒:問題出這裡
    昨天上午11點,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兒科門診,雖說已是接近中午,但由家長帶來看病的小患者仍然不少,一位正在候診的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孩子今年7歲,最近幾天總是流鼻涕咳嗽,而她身邊不少朋友的孩子也是如此,這天天戴著口罩出門上學,怎麼還是感冒了呢?
  • 兒童呼吸道疾病如何預防 聽聽撫順市中心醫院兒科專家怎麼說
    撫順傳媒網訊(記者 蓋小雷)近日,我市降溫,由於氣溫變化大,晝夜溫差大,空氣乾燥等原因,患有呼吸道系統疾病的患兒也越來越多。在撫順市中心醫院兒科門診,就有不少家長帶著患兒前來就醫。呼吸道系統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還有肺炎等。小嬰兒會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喘憋,呼吸困難。出現發熱不退或者喘憋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戴口罩睡覺糾正張口呼吸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原主任張思萊指出,孩子長期用口呼吸,必須及時糾正。  不少人有過此經歷,感冒鼻塞嚴重的時候,睡覺時只能用口呼吸。張思萊表示,當患者有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彎曲、副鼻竇炎等疾病時,呼吸道會部分或全部不通暢,患者就只得改用口來呼吸,也有不少兒童是自我養成的用口呼吸的不良習慣。
  • 北京將「感冒戴口罩」寫入法規!還有4個時刻也要戴口罩……
    條例中明確了與此次疫情相關的文明行為要求,包括在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時佩戴口罩,餐飲服務企業應當配備公筷公勺,有條件的應當推行分餐制等內容。這條新聞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 天冷易由呼吸道感染誘發哮喘 戴口罩可有效緩解
    一些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更是容易因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近期每天因為咳喘來醫院就診的患兒就有70、80名。」武漢市武昌醫院兒科黃中炎提醒說,在氣溫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格外保護好孩子的呼吸系統。  陳先生的兒子2歲多,每天一大早就吵著要出去玩。前天回來後就氣促、呼吸困難,喘氣時還有陣陣的「呼呼」聲,到醫院檢查後說是患了哮喘。
  • 有兒科診所門診量跌一半 感冒藥銷售降幅最...
    據廣東省疾控中心公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高達56.5%的民眾覺得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自己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數減少了。在專家看來,究其原因,外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成了最奏效的防病高招,這降低了各類常見傳染疾病的傳播機率。其中兒科尤其明顯,因兒科病人中,呼吸系統疾病約佔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