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8日為一年一度的高考!藝考諮詢網公眾號將堅守在高考一線,及時分享高考答案及試卷、重要時間點梳理提醒、一分一檔、批次線等!敬請密切關注【藝考諮詢網】公眾號!
名字能給氣質加分,人且如此,高校亦然。反之則可能成為拖累項。一開始聽到這學校名字以為是T大學生自黑「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之類的,得知真叫這名,遂以為是野雞大學。(搜完後是不是頓時被自己的「無知」嚇到了?不瞞你們說,調研君也是!)
百度結果如下: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口號: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
據說考研都必須要數學滿分的···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東華大學的校園面積應該是松江大學城裡最大的,即便放到整個上海來看,也算是排的上號的了。況且松江大學城的整個環境都非常美麗,建築也設計的很有特色。東華大學有一個比較大的人工湖,給人一種很空闊的感覺,放到上海這種地方來說,真是難得。
這個原先叫做中國紡織大學的學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211重點高校,它的名字變遷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高低起伏與曲折坎坷,可惜改名字後學校名氣嚴重下降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初改名字也實屬無奈之舉,原本紅火的紡織行業由於國企改革等因素江河日下,不往綜合性大學方向靠攏招生都困難。實際上除了化纖染織、服裝設計等等招牌專業比較強勢以外,機械及其它一些專業也很不錯,而且該校還有全國屈指可數的模特班,整體是一個非常好的學校。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很多北方人(主要是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居然不知道它!!!
教育部直屬的985、211重點高校,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工科強校,文科也有特色。電子科學、交通運輸工程、建築學、自動化、電氣自動化等專業非常強勢。即便對於江蘇省內的學子來說,該校也是極為難考,招收的都是本省拔尖的學生。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同東南大學一樣,是教育部直屬的985重點高校,直接用方位當校名坑死多少好學校。當然從名氣上講,它的情況好多了。歷史比較悠久,且她不似東南那樣子不斷改名字,傳承極為連貫。可見名字就是一個招牌,一個學校、一個人沒事你別亂改名,否則別人還得重新認識你。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是的,一般人都會馬上問,濟南大學?是老舍筆下的濟南吧,我知道,四面荷花三面柳。我還一城山色半城湖呢。夠啦,不鬧了好嗎?這個廣東前三,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是中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最早招收留學生和首批招收港、澳、臺學生的高校之一,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學校坐落於十三朝古都——西安。
2000年4月18日,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與原西安工程學院、原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三所部屬高校合併組建並更名為長安大學。實力被校名掩蓋了~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32所副部級建制的重點大學之一,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與中國科學院、農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16個部委和陝西省共建。這是一所非常低調的985高校了,該校農學、植物學、製藥、園藝、林業、獸醫、植物病理等專業為行業翹楚,為國家培養了諸多農林方向的人才。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河海大學簡稱「河海」,地處歷史文化名稱江蘇南京,在古都南京成長起來的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一流學科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其實河海大學無論地理位置還是學校實力都不錯,但因為南京牛校眾多,所以河海大學顯得略微低調,加上名字確實有點「簡單粗暴了」,既不知道大學的地址在哪裡,也無法讓人直觀地知道大學的主要實力。
第四次全國學科評估結果顯示,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專業媲美清華,被評為A+學科,僅此兩所。這充分證明河海大學在全國水利水電領域的超強優勢。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雖說在各交大有「交大一家親」的說法,不過對於西南交大來說,比起其他三家,雖源於同宗,但獨偏西南,十分低調。西南交大坐落於成都,由教育部、原交通部、四川省共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高校,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那麼大,很多人看到這大學名,肯定會猜,江南大學是江蘇的?江西的?浙江的?很多人以為江南大學頂多是個二本。
其實江南大學坐落於有太湖之濱的江南名城無錫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輕工業高等教育為特色的高校,被譽為「輕工高等教育明珠」,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它曾經名為無錫輕工大學,由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
如今的江南大學實力也很強悍,去年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江南大學憑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兩門學科入選成為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
校名坑爹指數:★★★★
學校實力指數:★★★★
事實告訴我們,動輒上80%的高考錄取率背後,大部分人拿不到本科學歷,哪怕是個三本。而將所有的本科人數加在一起,覆蓋的也只是極小撮的中國人。
高校改名字不是今天才有,在過去幾十年裡,改過名字的學校數不勝數,沒改過名字的反倒是鳳毛麟角。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高校改名不只是單純的名字變更,這背後暗含了一條高校生存的利益鏈條。高校改名,有時也是迫於現實利益的考量,就例如上海電力學院,近兩年改名大學之後,分數線蹭蹭上漲!在各種制度設計之下,高校面臨著種種考核,考核結果直接決定了高校將會被劃入某一特殊群體(如985、211陣營)。一旦評級上升,好處就是實打實的經費銀兩。如今高校圈對建設「雙一流」大學趨之若鶩,其本質與改名並無區別。於是,眾多高校為了能在短時間內實現鳥槍換炮,開始爭相改名。從1981年到2010年,79%的高校改名或除名。2012年到2017年短短的五年間,有200所高校改了名字。有一個段子——
西北某考生,矢志從醫。第一年高考,考上了瀘州醫學院,到校一看,不滿意,於是返鄉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四川醫科大學,到校一看,原來是瀘州醫學院。於是又返鄉復讀,第三年高考,成績再上一層樓,這次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到校後發現,還是瀘州醫學院。
高校改名潮幾乎每年都會湧現一次,據統計,過去20多年中,在2000多所公辦高校中,有將近一半高校改過名字。專科升格為本科,「學院」改名 為「大學」,把校名中的「農業」「煤炭」「鐵路」「地質」等字眼去掉,改名「科技」「理工」等,總之是向層次更高、地域範圍更大、學科門類更廣、類型更強 的方向來改。「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經驗,至少在中國高校中不適用。
成功改名,可以提高學校知名度,讓學校以及師生更有面子,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投入,吸引優質的生源,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不過,改名也有改名的煩惱,比如瀘州醫學院更名的歷程就一波三折。當然,更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積極的,有些學校幾經周折改名之後,得不償失,影響力反而變弱了,甚至有的不得不改回來。
一所大學的校名就是它的招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早已和學校的辦學理念、治學風格緊密融合在一起。更改校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使學校與其辦 學歷史和辦學理念形成割裂。
如果改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固然好;如果改名不能,那麼它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溫馨提示:《藝考君》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優質、有趣、高質量又有價值的好文章。
更多資訊請關注藝考諮詢網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