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通過感統訓練改善患兒感統失調

2020-12-19 黑龍江頻道

大部分家長對「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比較陌生,簡單地講,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佔 10-30% 。例如有些小朋友平時害怕陌生的環境、愛哭、過分依賴父母,或是語言和行為表現笨拙、偏食、暴飲暴食、脾氣暴躁等,這些都是觸覺失調的典型表現。還有些小朋友的身體對平衡特別敏感,動作笨拙,不敢蕩鞦韆,喜歡轉圈和繞圈奔跑﹑登高下低等,這些都是前庭覺失調的表現。

患兒小昕(化名),今年3周歲了,一直不能用言語表達想法,情緒變化非常大,總是哭鬧、尖叫、發脾氣。小昕的興趣也非常狹窄,喜歡登高爬低、繞圈奔跑。同齡的孩子都開心的上幼兒園了,但是小昕無法正常上學,媽媽為此又著急又苦惱。經人介紹,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諮詢,經過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小昕的舌系帶短,發育遲緩,並且觸覺﹑前庭覺失調。

為了讓小昕和正常小朋友一樣上學,小昕的媽媽立刻決定在這裡進行康復治療。小昕的第一堂課是感統課,面對這樣陌生的環境,她抱著媽媽怎麼也不下來,一直哭鬧﹑尖叫,手指著外面要求回家。經過治療師專業的訓練,一周後,小昕可以自己走到教室來上課,不哭不鬧。兩周後,小昕可以聽從指令完成相應的任務,從開始的頻繁尖叫﹑哭鬧到現在幾乎沒有尖叫,感統訓練改善了她觸覺﹑前庭覺失調的問題。媽媽覺得小昕距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學的時間不遠了。

據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任何人(尤其是幼兒)都必須經由感覺學習,大腦才能有效地發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產生自動、自發的學習效果。對於受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生活極度影響而不同程度的感覺失調的現代兒童來說,感覺統合訓練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因多種原因造成的孤獨症、智力落後、發育遲緩等特殊兒童來說,感覺統合訓練的重要性更不必言表。對特殊的兒童,絕不可用強迫式的教育訓練方法,而應以高度的技巧來引發他們自我學習、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等方面的興趣,在從興趣入手,以富有情趣的遊戲來激勵、啟發他們,從而挖掘和發揮他們的潛智、潛能,達到促使他們與人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

相關焦點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感統訓練,讓孩子遠離「感統失調」
    2020-12-08 14:40:50 來源: 龍江印象 舉報   在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
  • ...不專注寫作業困難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可能存在感統失調
    媽媽不明白哪裡出了問題,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經過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小浩存在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在醫生的建議下,小浩每天抽出課餘時間,在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開始了感統訓練。
  • 孩子不專注寫作業困難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可能存在感統...
    媽媽不明白哪裡出了問題,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經過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小浩存在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在醫生的建議下,小浩每天抽出課餘時間,在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開始了感統訓練。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通過學習能力訓練改善患兒學習障礙
    經人介紹,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就診,經過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感統失調、學習障礙等問題,需要及時進行訓練。兒童發育行為科的治療師們為小寶制定了針對性的訓練,第一周先從建立常規習慣開始,通過交互式訓練提高小寶遵守指令和規範的能力。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的診室裡每天都會接到來自家長們的疑惑:我家孩子為何不開口說話?說話晚是不是更聰明?寶寶說話磕巴、眼睛不看人,也不會用手勢表示,是智力低下還是自閉症?孩子都四五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璐璐的媽媽王女士常年在外打工,在璐璐五歲時,媽媽才發現孩子反應遲鈍,一個詞都不會說。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為孤獨症患兒開展語言訓練
    小磊也曾做過很久的康復訓練,但是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雖然小磊能夠發出聲音,但是媽媽希望他能更加清晰的說出話來,表達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經人介紹,小磊和媽媽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諮詢根據小磊的評估結果,兒童康復中心的治療師們為小磊制定了專業、詳細的短期計劃與長期計劃。短期計劃主要解決小磊的呼吸問題,改正呼吸方式,誘發言語呼吸;長期計劃主要改善小磊構音器官的障礙,提高語音清晰度;同時,治療師們還指導家長在家中同步進行康復訓練。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小磊的發音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助「懶寶寶」改善功能障礙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小華(化名),今年3歲了,在一周歲時做過康復訓練,直到兩周歲才會走路,現在小華總喜歡躺著,不能自主從仰臥位坐起,需要大人扶起來後才能走路,走幾步摔倒了就又躺在地上不起來。小華的媽媽充滿困惑,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懶」。經人介紹,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就診,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通過作業治療讓寶寶離自理更近一步
    媽媽很擔心孩子未來的生活,於是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就診,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陳陳前臂旋後不靈活,不會指腹捏物,雙手協調能力差,注意力差等問題。兒童康復中心治療師團隊立刻對陳陳進行了病例分析並設定了專業的治療方案和目標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折翼的小天使」當雙手準備好了大腦就...
    諾諾(化名)今年6歲了,是一名腦癱患兒,去過很多康復機構做治療,但進步不明顯,諾諾的手目前只能進行柱狀的抓握,不能進行三指捏,更不能自己穿脫衣物和吃飯。隨著諾諾年齡的增長,媽媽越來越著急,經朋友介紹,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了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和肩關節穩定性差,手臂和肩關節不能進行分離,腕關節活動受限,手指分離運動差,感知覺能力較弱,精細運動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
  • 國內開辦的感統訓練機構都是騙人的?你真的了解感覺統合失調嗎?
    就比如,口肌和語言不好的自閉症兒童進行感統訓練是沒用的;認知理解能力不好的兒童進行感統訓練沒用;智商和情商不好的兒童進行感統訓練沒用。,存在三大主症狀障礙,所以單純的感統訓練並不能起到改善甚至改觀三大主症狀的效果。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糾正幼兒內八字步態的黃金期為3—8歲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據統計我國近50%的兒童都存在姿態不良的體態問題,並且這個比例也在不斷地增加,不良的姿態不僅造成身體疼痛,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尊心不斷增強,在面對他人的指點時難免會有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等問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近日,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收治了一位4歲的小患者沐沐。
  • 南開感統失調訓練線上課程_星寶上學教育
    3歲小孩感統失調康復訓練怎麼做?3歲兒童感統失調康復訓練需要兩頭抓:補差、培優。補差主要是將0-3歲缺少的感覺統合刺激補回來,使兒童達到3歲兒童的感統能力。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感統失調這種病種可能不少家長了解得不多,感統失調也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疾病,感統失調與自閉症是兩種不同的先天性疾病,而自閉症是指廣泛性發育障礙。
  • 蘭考縣8歲兒童感統訓練
    蘭考縣8歲兒童感統訓練,讓更多的孩子更健康更自信更快樂,讓更多的父母更智慧更幸福,更是成為每一位眾艾人的堅定信念和時刻牢記於心的人生準則。蘭考縣8歲兒童感統訓練, 本體系統失調的兒童容易走失,對捉迷藏,繫鞋帶,扣紐扣,用筷子等動作較為遲鈍,還伴隨有手功能力差,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等現象。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關於感統訓練,如果有接觸過早教課,估計都不會陌生。市面上不少早教機構,當你帶孩子去上過體驗課後,經常會對孩子進行評估,然後跟家長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進行感統訓練來改善。 那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必要特別去進行感統訓練呢?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怎麼辦?
    當孩子有以上表現時,您的孩子可能正被感統失調影響著。這時需要父母理性分析,找到原因。是藉助訓練器材,通過兒童與器材的接觸和對器材的操控練習,對兒童的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覺、視覺、聽覺、嗅覺等進行多種綜合刺激,進而提升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通過感統訓練改善?
    其實出現這個問題,也是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那麼,就要通過一些感統訓練,降低這種敏感度,才能專心去做事!關於這個問題,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如需了解,文章末尾有推薦!改善方法:因感統失調的最佳改善時間是6歲前,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是在康復中心還是早教機構,都只能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讓孩子感覺訓練就如同玩遊戲,進而豐富兒童的感覺刺激。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助「星星的孩子」提升精細運動能力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宋薇)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是孤獨症兒童。浩浩今年4周歲了,剛上幼兒園,老師就發現浩浩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對新環境適應較差,情緒特別不好,上課到處亂跑,不聽指令等。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四川省政府婦兒工委辦兒童工作專家,四川省兒童工作資源中心負責人、成都理工大學李海梅副教授告訴記者,「感統失調是一個臨床心理學概念,通常也被叫做學習能力障礙,它主要是指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腦綜合功能發揮失調的一種表現。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一種疾病。」「家長們需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