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專注寫作業困難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可能存在感統...

2021-01-08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小浩(化名),今年剛上一年級,學校老師就發現小浩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住,考試成績差、不太合群,吃飯挑食偏食,還常常丟三落四。放學回家寫作業時,小浩媽媽也發現孩子粗心大意、拖拖拉拉、簡單的題教幾遍都不會,每天都把父母氣夠嗆。媽媽不明白哪裡出了問題,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經過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小浩存在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

在醫生的建議下,小浩每天抽出課餘時間,在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開始了感統訓練。兩周後,小浩的注意力明顯提升,上課能坐住了;三周後,小浩吃飯挑食的毛病也有了改善,能夠主動邀請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一個月後,小浩寫作業不再拖拖拉拉,粗心的地方越來越少,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媽媽高興地說:「現在陪娃寫作業不再鬧心了!」

那麼,陪寫作業為什麼會成為家長情緒的雷區?

據發育行為科副主任呂起介紹,做作業這件事集中反映了孩子智力、專注力、反應速度、認知水平、書寫能力,同時會暴露出許多問題,比如不專注、不理解、拖拉、走神、粗心大意等,才讓它成為了家長競爭焦慮的爆發點。不管父母們如何吐槽,孩子們其實非常無辜,因為除了大腦發育階段問題,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是孩子的感覺統合發育水平。

感統治療師李鑫宇告訴記者:「0至3歲是預防感統失調的關鍵期,孩子在0至3歲時,應採用各種途徑及形式讓嬰兒接受觸覺刺激,增強感官的感受,可以避免感覺統合失調。3-6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黃金期,在這個時期,需要根據孩子個體實際情況,給予孩子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定製式訓練,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

最後,呂起副主任提醒各位家長,感覺統合失調這種現象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如果感統失調現象嚴重,需要及時給予必要的訓練來進行矯正。

周大勇主任出診時間:

每周三上午: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門診四樓一診室

每周六上午:哈醫大四院江南院區門診二樓D區兒科三診室

科室電話:0451-85716092

詳細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祥安北大街766號精準檢測三樓兒童康復中心

【來源:東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不專注寫作業困難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可能存在感統失調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小浩(化名),今年剛上一年級,學校老師就發現小浩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住,考試成績差、不太合群,吃飯挑食偏食,還常常丟三落四。放學回家寫作業時,小浩媽媽也發現孩子粗心大意、拖拖拉拉、簡單的題教幾遍都不會,每天都把父母氣夠嗆。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感統訓練,讓孩子遠離「感統失調」
    2020-12-08 14:40:50 來源: 龍江印象 舉報   在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通過學習能力訓練改善患兒學習障礙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家長和老師們常常會發現,有的孩子對他人說的話不理解,沒有恰當的反饋,和小夥伴也玩不到一起去,在學習中也不能安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閱讀依賴圖片,對漢字存在認讀困難、書寫困難等,還有的孩子敏感焦慮,脾氣暴躁,抗挫折能力差,意志薄弱等。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通過感統訓練改善患兒感統失調
    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佔 10-30% 。例如有些小朋友平時害怕陌生的環境、愛哭、過分依賴父母,或是語言和行為表現笨拙、偏食、暴飲暴食、脾氣暴躁等,這些都是觸覺失調的典型表現。還有些小朋友的身體對平衡特別敏感,動作笨拙,不敢蕩鞦韆,喜歡轉圈和繞圈奔跑﹑登高下低等,這些都是前庭覺失調的表現。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的診室裡每天都會接到來自家長們的疑惑:我家孩子為何不開口說話?說話晚是不是更聰明?寶寶說話磕巴、眼睛不看人,也不會用手勢表示,是智力低下還是自閉症?孩子都四五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璐璐的媽媽王女士常年在外打工,在璐璐五歲時,媽媽才發現孩子反應遲鈍,一個詞都不會說。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通過作業治療讓寶寶離自理更近一步
    媽媽很擔心孩子未來的生活,於是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就診,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陳陳前臂旋後不靈活,不會指腹捏物,雙手協調能力差,注意力差等問題。三周後,陳陳能正確的進行串珠遊戲,握杯不傾斜。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陳陳現在已經可以平穩地使用勺子,注意力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這讓媽媽看到了希望,相信孩子在不遠的未來可以將自己照顧好。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為孤獨症患兒開展語言訓練
    他們沒有社交,獨自玩耍,好像無法走進他們的世界——他們是孤獨症兒童。孤獨症兒童不僅存在社交能力障礙和行為刻板問題,往往還會伴有語言障礙、注意力缺陷等多重問題,嚴重者可能無法生活自理、無法融入社會參與工作。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助「星星的孩子」提升精細運動能力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宋薇)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是孤獨症兒童。浩浩今年4周歲了,剛上幼兒園,老師就發現浩浩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對新環境適應較差,情緒特別不好,上課到處亂跑,不聽指令等。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助「懶寶寶」改善功能障礙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小華(化名),今年3歲了,在一周歲時做過康復訓練,直到兩周歲才會走路,現在小華總喜歡躺著,不能自主從仰臥位坐起,需要大人扶起來後才能走路,走幾步摔倒了就又躺在地上不起來。小華的媽媽充滿困惑,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懶」。經人介紹,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就診,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患兒運動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糾正幼兒內八字步態的黃金期為3—8歲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據統計我國近50%的兒童都存在姿態不良的體態問題,並且這個比例也在不斷地增加,不良的姿態不僅造成身體疼痛,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尊心不斷增強,在面對他人的指點時難免會有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等問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近日,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收治了一位4歲的小患者沐沐。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折翼的小天使」當雙手準備好了大腦就...
    諾諾(化名)今年6歲了,是一名腦癱患兒,去過很多康復機構做治療,但進步不明顯,諾諾的手目前只能進行柱狀的抓握,不能進行三指捏,更不能自己穿脫衣物和吃飯。隨著諾諾年齡的增長,媽媽越來越著急,經朋友介紹,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了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和肩關節穩定性差,手臂和肩關節不能進行分離,腕關節活動受限,手指分離運動差,感知覺能力較弱,精細運動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腦癱
    於是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就診,經中心主任周大勇評估與檢查,診斷胖胖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全身伸肌張力增高,雙下肢無踏步反射,雙手握拳、拇指對掌內扣。兒童康復中心的治療師立刻為胖胖制定了專業的康復治療計劃
  • 哈醫大四院專家常年到南崗社區醫院出診
    南崗區人民醫院、哈醫大四院建立了醫療聯合體合作關係,從10日起,每周一至周五,8時30分至11時30分,哈醫大四院專家將「如期赴約」,在南崗區人民醫院二樓陽光大廳掛牌出診。  南崗區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非營利性綜合性醫院,為轄區140萬居民服務,並領辦奮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蘆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宣慶社區衛生服務站。  為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能,讓轄區居民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哈醫大四院將常年派駐專家到南崗區人民醫院出診,讓南崗轄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專家診療」服務。
  • 4歲孩子不能逐頁翻書?哈醫大四院提醒:提升精細運動能力很重要
    4歲孩子不能逐頁翻書? 哈醫大四院提醒:提升精細運動能力很重要 宋微 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群特殊的孩子被稱為 " 星星的孩子 ",他們就是孤獨症患兒。
  • 哈醫大四院今日舉辦「愛眼日」大型戶外門診活動
    6日8時—11時30分,哈醫大四院在室外廣場5號樓前舉辦「『愛眼日』呵護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明亮的未來」大型戶外門診活動。哈醫大四院8名專家將一對一義診。哈醫大四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彌樹勇介紹,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俗稱「魚肉」。彌樹勇表示,翼狀胬肉通常見於眼球內側,肉眼即可識別。侵犯角膜以後會越來越大,甚至遮蓋瞳孔而影響視力。
  • 「慢天使」在哈醫大四院學會走路
    通過江北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的治療,如今小豆豆已經達到出院觀察的水平,並且在12個月學會了獨立行走。患兒豆豆(化名),6個月入院,診斷為發育遲緩,循聲追物能力差,手握持反射和足握持反射陽性,非對稱緊張性頸反射(ATNR)殘存,內收肌角小。頭控能力差,無法翻身。
  • 看病不求人!哈醫大四院:「點圖」掛號 「刷臉」繳費
    看病不知掛哪科,手機點下「人形圖」秒懂;自助掛號、繳費,不用窗口排隊,刷個臉就行;診斷書審核蓋章、補打檢查報告單,以前需要跑多趟才能辦理完的業務,如今一站式解決……哈醫大四院了解到,為推進「看病不求人」行動,醫院通過多種舉措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 哈醫大四院舉辦第二屆「同心攜手」七臺河市危重孕產婦與新生兒...
    哈醫大四院舉辦第二屆「同心攜手」七臺河市危重孕產婦與新生兒救治培訓班來源:新浪網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哈醫大四院作為黑龍江省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之一開幕式由哈醫大四院產科主任蔡雁教授主持,七臺河市衛健委副主任楊靜致開幕詞,總結了七臺河市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工作現狀並對參會人員提出要求。此次培訓分理論授課和病例討論兩部分內容,省級孕產婦與新生兒救治中心主任蔡雁教授、邵慶亮教授,七臺河市孕產婦與新生兒救治中心主任王桂雲主任、付曉麗主任帶領各自團隊進行了授課。課程內容實用,重點聚焦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