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2020-11-12 中國食品安全報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6974人,非法狩獵罪3769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3007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1131人,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273人。

一、該類犯罪趨勢和特點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從罪名看,該類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狩獵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前三季度起訴這三類犯罪人數佔整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人數的90.7%。

二是犯罪地域較廣。從犯罪發生地分布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主要集中在重慶、四川、江蘇等長江流域省份,非法狩獵罪主要集中在湖南、吉林、江西等內陸省份,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

三是涉案野生動物範圍廣。從司法辦案情況看,此類案件的犯罪對象有活體、死體,也有動物製品。有虎皮、犀牛角、穿山甲片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白腹錦雞、獼猴、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畫眉、麻雀等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

四是犯罪交易場所趨網絡化。隨著電商、微商平臺以及快遞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交易逐步成為野生動物地下交易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一些網店披著合法外衣,私下銷售鸚鵡、黃金蟒等違禁野生動物及製品,還有商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發布野生動物銷售信息等。如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購買象牙製品,對方通過快遞發貨,收貨地址選擇公共場所的快遞代收點,收件人為虛構的假名。

五是犯罪模式逐漸產業化。犯罪分子在獵捕野生動物後,將其販賣到農貿市場、野味餐館,有些案件出現跨區域交易,形成固定的「獵捕—銷售—運輸」產業鏈條。特別是隨著「異寵」熱流行,一些人出於獵奇心理或「收藏愛好」,購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製品用于欣賞或飼養。涉案人員既有以販賣野生動物為業的走私商、進口商、源頭經銷商、分銷商,也有串聯上下家抽傭漁利的中介、代理人,以及單純的「異寵」愛好者,形成龐大的地下交易網絡。如四川省崇州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異寵」案,涉案動物達615隻,售向除西藏外的全國各省份。

二、該類犯罪數量增多原因

一是打擊力度增大。今年以來,執法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切實加大打擊查處力度,開展一系列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辦理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

二是非法利益誘惑。高利潤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為牟取非法利益,把獵捕、買賣野生動物作為職業,長期從事非法交易。甚至有犯罪分子「巧借」社會職業,謀取非法利益。如,浙江省長興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系個體水族館老闆,藉助水族館運營做掩護,通過金魚等物品交換的方式,從他人手中換購珍稀動物豬鼻龜。

三是法律意識淡薄。該類犯罪上升也反映了一些人法治觀念淡薄,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有的人尚未轉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陳舊觀念,對獵捕野生動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到位,容易觸碰法律紅線。如,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中,犯罪嫌疑人獵捕高山兀鷲長達十幾年,數量上百隻,卻不知道高山兀鷲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三、檢察機關重拳出擊

一是堅持從嚴從快懲治。對構成犯罪,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檢察機關依法快捕、快訴,堅決打擊。特別是嚴懲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源頭」犯罪,形成強大威懾。強化對獵捕、出售、收購、運輸等各環節打擊力度,突出對物流運輸、交易場所、「野味館」等的查控。加強與法院的溝通,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充分發揮刑罰的懲治預防功能。

二是強化檢察監督職能。加強對公安機關查處涉野生動物案件的監督力度,有效引導偵查取證,全面收集、固定、完善證據,確保準確適用法律。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的監督,防止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建立跨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完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機制,及時通報案件情況,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從嚴打擊犯罪的同時,加大以案釋法力度。特別是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遷徙地、棲息地等區域,運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宣傳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營造保護野生動物良好氛圍。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即可訂閱2020年《中國食品安全報》

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

官方網站www.cfsn.cn

投稿郵箱:cfsn51881559@sina.cn

新聞熱線:010-68232904

廣告熱線:010-63703066-8066

相關焦點

  •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正義網北京11月9日電(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閆晶晶)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 最高檢: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檢察機關1至9月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主要涉三罪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依法重拳出擊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
    資料圖:今年2月,甘肅隴南市森林公安查處2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圖為查貨野生動物及獵捕工具。趙怡攝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該類犯罪的趨勢和特點有以下幾項: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
  • 涉及高鼻羚羊角、豹紋陸龜……山東通報五起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例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8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省公安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森警部門重拳出擊,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取得顯著戰果。截至目前,偵辦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人,查扣封存涉案鳥類等野生動物2.4萬餘只(頭)。據介紹,全省公安機關森警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公安廳決策部署,堅持靠前一步、主動作為,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舉措、最果敢的行動,加強協調聯動,全力深挖徹查。
  • 山東通報五起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例
    >   央廣網濟南3月18日消息(記者柴安東)3月18日,記者從山東省公安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森警部門重拳出擊,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取得顯著戰果。
  • 食用野生動物給人們帶來巨大健康風險 堅決向濫食野味說「不」!
    會議將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草案的議案。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工作,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話題備受關注。  《求是》雜誌日前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
  •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他現有法律禁止的侵害野生動物的行為要加以重罰
  • 【龍法要聞】黑龍江法院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黑龍江省林區中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孫勇通報情況 隋禹攝 黑龍江法院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兩高兩部: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
    新京報快訊 據最高法微信公眾號消息,為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有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偵查、起訴、審判實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聯合發布了《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
  • 四部門印發意見 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
  • 福建永安:辦理首例野生動物資源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正義網三明1月5日電(通訊員蔡真真 吳海珠)「沒想到捕獵幾隻野生動物後果會這麼嚴重,不僅要被判刑,還要賠償生態環境損失,早知道這樣我就不會做了……」羅某悔恨地說。近日,由福建省永安市檢察院審查起訴的羅某非法狩獵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並宣判。
  • 濫食野味=打開"潘多拉魔盒" 改掉陋習迫在眉睫
    會議將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草案的議案。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工作,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話題備受關注。《求是》雜誌日前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
  • 兩高兩部: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犯罪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最高法微信公眾號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日前印發《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意見》提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依法嚴厲打擊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購買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
  • 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兩高兩部印發指導意見
    >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司法廳(局),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 Intertek雲課堂| 食品行業響應「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指南
    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發展歷程及食品安全條例出臺背景2020年2月24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
  • <關注>檢察長擔任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庭公訴一起非法殺害、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案
    三被告人分別涉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收購、出售、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公益訴訟起訴人指出三名被告人的行為導致野生動物自然資源損失、破壞了生態平衡,侵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當承擔生態資源損害賠償責任。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為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有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偵查、起訴、審判實踐,制定本意見。
  • 南平一黑色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產業鏈系列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集中開庭審理
    據悉,這是迄今南平市檢察機關提起的涉案人數最多,涉案金額最大的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後經司法鑑定,本案中被破壞的野生動物資源價值合計達16萬元。「該案的辦理,既體現了我們堅決依法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也彰顯了我們開展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果。」
  • 哪些動物不能吃?雲南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2月27日,雲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56次主任(擴大)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貫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