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2020-11-10 青海普法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正義網北京11月9日電(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閆晶晶)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6974人,非法狩獵罪3769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3007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1131人,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273人。

  一、該類犯罪趨勢和特點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從罪名看,該類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狩獵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前三季度起訴這三類犯罪人數佔整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人數的90.7%。

  二是犯罪地域較廣。從犯罪發生地分布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主要集中在重慶、四川、江蘇等長江流域省份,非法狩獵罪主要集中在湖南、吉林、江西等內陸省份,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

  三是涉案野生動物範圍廣。從司法辦案情況看,此類案件的犯罪對象有活體、死體,也有動物製品。有虎皮、犀牛角、穿山甲片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白腹錦雞、獼猴、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畫眉、麻雀等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

  四是犯罪交易場所趨網絡化。隨著電商、微商平臺以及快遞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交易逐步成為野生動物地下交易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一些網店披著合法外衣,私下銷售鸚鵡、黃金蟒等違禁野生動物及製品,還有商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發布野生動物銷售信息等。如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購買象牙製品,對方通過快遞發貨,收貨地址選擇公共場所的快遞代收點,收件人為虛構的假名。

  五是犯罪模式逐漸產業化。犯罪分子在獵捕野生動物後,將其販賣到農貿市場、野味餐館,有些案件出現跨區域交易,形成固定的「獵捕—銷售—運輸」產業鏈條。特別是隨著「異寵」熱流行,一些人出於獵奇心理或「收藏愛好」,購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製品用于欣賞或飼養。涉案人員既有以販賣野生動物為業的走私商、進口商、源頭經銷商、分銷商,也有串聯上下家抽傭漁利的中介、代理人,以及單純的「異寵」愛好者,形成龐大的地下交易網絡。如四川省崇州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異寵」案,涉案動物達615隻,售向除西藏外的全國各省份。

  二、該類犯罪數量增多原因

  一是打擊力度增大。今年以來,執法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切實加大打擊查處力度,開展一系列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辦理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

  二是非法利益誘惑。高利潤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為牟取非法利益,把獵捕、買賣野生動物作為職業,長期從事非法交易。甚至有犯罪分子「巧借」社會職業,謀取非法利益。如,福建省長興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系個體水族館老闆,藉助水族館運營做掩護,通過金魚等物品交換的方式,從他人手中換購珍稀動物豬鼻龜。

  三是法律意識淡薄。該類犯罪上升也反映了一些人法治觀念淡薄,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有的人尚未轉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陳舊觀念,對獵捕野生動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到位,容易觸碰法律紅線。如,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中,犯罪嫌疑人獵捕高山兀鷲長達十幾年,數量上百隻,卻不知道高山兀鷲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三、檢察機關重拳出擊

  一是堅持從嚴從快懲治。對構成犯罪,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檢察機關依法快捕、快訴,堅決打擊。特別是嚴懲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源頭」犯罪,形成強大威懾。強化對獵捕、出售、收購、運輸等各環節打擊力度,突出對物流運輸、交易場所、「野味館」等的查控。加強與法院的溝通,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充分發揮刑罰的懲治預防功能。

  二是強化檢察監督職能。加強對公安機關查處涉野生動物案件的監督力度,有效引導偵查取證,全面收集、固定、完善證據,確保準確適用法律。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的監督,防止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建立跨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完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機制,及時通報案件情況,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從嚴打擊犯罪的同時,加大以案釋法力度。特別是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遷徙地、棲息地等區域,運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宣傳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營造保護野生動物良好氛圍。

來源:正義網

相關焦點

  •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
    資料圖:今年2月,甘肅隴南市森林公安查處2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圖為查貨野生動物及獵捕工具。趙怡攝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該類犯罪的趨勢和特點有以下幾項: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
  • 關注丨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最高檢: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檢察機關1至9月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主要涉三罪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依法重拳出擊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合力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犯罪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劉碩)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合力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犯罪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劉碩)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有了「辦案攻略」
    近日,常州市鐘樓區檢察院結合辦案實踐,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審查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為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提供辦案攻略。目前,這份攻略已在全市檢察機關共享。  「這些審查攻略,都是從日常辦案中提煉的經驗法則。」該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陳宏芳對2019年辦理的相關案件記憶猶新。
  •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林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明知「藍寶石」蜘蛛系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予以購買、出售,其行為破壞野生動物野外種群資源,危害生態環境,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請求判令被告人林某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
  • 中國發布丨3335人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被捕 檢察機關這樣保長江...
    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捕3335人《白皮書》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檢察機關嚴懲高發多發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加強對非法採礦、汙染環境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辦理案件數佔總案件數的77.36%。開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
  • 遷安公安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為切實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狩獵、出售、運輸、收購野生動物,遷安市公安局環安大隊自2020年2月至年底,深入開展了打擊破壞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金網2020」專項行動,為確保專項行動實效,環安大隊充分利用4月中旬「愛鳥黃金周」關鍵時間點出動大量警力積極開展宣傳活動
  • 河北公安機關將集中開展全鏈條排查打擊破壞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長城網訊(記者 李相伯)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出售、運輸、收購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1月6日,河北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森林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推進視頻會,決定自即日起至年底,集中開展全鏈條排查打擊破壞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 四川檢察前8月辦刑案同比降23.61%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傲多 在9月15日舉行的四川省高級檢察官研討班上,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鍵介紹,今年1月至8月,四川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111457件,其中,刑事檢察案件84544件,同比下降23.61%;民事檢察案件4703件,同比上升
  • 上半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七成 檢察機關從嚴懲治
    上半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七成  檢察機關從嚴懲治詐騙犯罪依法防控促進社會治理  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詐騙犯罪58101人,同比上升35%。其中,起訴利用電信網絡手段實施的詐騙犯罪32463人,同比上升77.1%。
  •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對涉及扶貧資金和其他影響扶貧工作犯罪嫌疑人批准和決定逮捕1788人、起訴5060人,同比分別下降18.7%、上升21.9%。對3543名扶貧對象開展司法救助,發放救助金4614.1萬元。對破壞環境資源保護類犯罪嫌疑人批准和決定逮捕8936人、起訴37139人,同比分別下降42.2%、上升3.9%。
  • 重慶二中法院發布三峽庫區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典型案例
    6月3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轄區兩級法院近3年來審結的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情況,並發布5起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典型案例,旨在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和法治意識,營造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更好地保護三峽庫區野生動物資源。
  • 今年昆明市檢察機關起訴欺行霸市人數上升1366.7%
    今年昆明市檢察機關起訴欺行霸市人數上升1366.7% 供圖12月15日,昆明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伴你行」——昆明市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昆明市檢察機關嚴厲懲治影響經濟發展的黑惡勢力犯罪,與2019年相比,起訴非法高利貸人數上升103.3%;起訴操縱經營人數上升90.1%;起訴欺行霸市人數上升1366.7%;起訴插手民間糾紛人數上升68.1%。
  • ...一季度檢察機關對危害金融安全類犯罪逮捕4234人,起訴8207人
    來源:經濟日報4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2020年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檢察機關辦理的總體刑事犯罪案件數下降,電信網絡詐騙上升,突出懲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
  • 山東通報五起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例
    >   央廣網濟南3月18日消息(記者柴安東)3月18日,記者從山東省公安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森警部門重拳出擊,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取得顯著戰果。
  • 三人非法狩獵 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同日14時許,大慶市公安局龍鳳分局獲得線索,並在大慶市公安局食品藥品和環境犯罪偵查支隊及大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大隊的配合下,將涉嫌非法狩獵的犯罪嫌疑人劉某、崔某、李某抓獲。後經東北林業大學司法鑑定所鑑定,被獵捕的黃雀、白腰朱頂雀均屬《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所列的野生動物。
  • 【龍法要聞】黑龍江法院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一審審結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39件47人,堅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人民網記者:刑法對於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設定了哪些罪名,能否重點介紹一下常見罪名的定罪標準和處罰幅度? 黑龍江省林區中院刑庭庭長周波: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可能觸犯《刑法》規定的非法狩獵罪,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等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