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昆明市檢察機關起訴欺行霸市人數上升1366.7% 供圖
12月15日,昆明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伴你行」——昆明市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昆明市檢察機關嚴厲懲治影響經濟發展的黑惡勢力犯罪,與2019年相比,起訴非法高利貸人數上升103.3%;起訴操縱經營人數上升90.1%;起訴欺行霸市人數上升1366.7%;起訴插手民間糾紛人數上升68.1%。
昆明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黎介紹,全市檢察機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堅持公有制與非公有制一視同仁、一體保護、一碗水端平,不搞「公私有別」,更不搞差異性、選擇性司法,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2019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2320人,提起公訴2095人;批捕妨礙公司企業管理秩序類犯罪26 人,起訴39人;批捕擾亂市場秩序類犯罪978人,起訴723人;批准和決定逮捕企業內部人員職務侵佔罪和挪用資金罪191人,起訴184人;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司法保護,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對於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等犯罪,批捕170人,起訴256人。
同時,全市檢察機關還持續強化涉民營企業案件的刑事訴訟監督,2019年以來對非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員不批准逮捕97人,對非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不起訴197人;對涉民營企業家羈押案件審查146件,審查後變更強制措施19人。
張黎介紹,2020年4月,昆明市人民檢察院派駐監察室在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以來簡稱「昆明片區」)設立,全市檢察機關聚焦昆明片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互聯互通樞紐、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等功能,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範的司法理念,立足檢察職能,依法打擊妨害自貿區有序發展創新改革的各類刑事犯罪,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洽談機制,先後就昆明片區行政訴訟、國有企業改制、服務保障企業法制宣傳等多項工作進行定期會商,確保為昆明片區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
典型案例:
檢企合力整改 讓民營經濟走上綠色發展「快車道」
昆明市西山區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飼料級磷酸氫鈣的民營企業,市場佔有率達20%,年產值約9億,在職職工600餘人,為地區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
2019年4月全國人大執法組在雲南開展執法檢查時,發現勝威公司存在含磷揚塵和淋溶水汙染環境的問題。9月,最高檢對該案掛牌督辦,省院王光輝檢察長督辦此案。
經檢察機關調查發現,該公司自2016年起就開始持續進行汙染防治工作,但沒有一個綜合全面的整治方案,總是老問題剛治理好了,又產生新的問題,整治效果不佳。對此,雲南省人民檢察院王光輝檢察長和昆明市檢察院李曉紅檢察長多次到企業實地考察,牽頭制定整改方案。由檢察機關出面委託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對企業存在的環保問題進行全面評估,結合企業存在的問題,分別向4個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針對性地提出了督促整改的建議。在檢察機關、政府行政機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綜合治理下,諸如廢氣排放、防揚散、防雨淋的系統工程、石膏渣庫的復植復綠等一系列問題得到了整體有效地治理。並通過了區、市的驗收。
企業整改後,發展持續向好,目前正在籌備建設白肥深加工生產線。
保就業促發展 辦案救廠兩不誤
雲南某地知名企業家錢某某,因違法辦理保外就醫和減刑,被依法予以收監執行。而錢某某在農信社的9000萬元信用貸款即將到期,新的貸款難以審批到位,公司面臨斷貸的巨大風險,一家有著二十多年歷史,三百餘名員工,利稅8000餘萬元的民營企業危機重重。面對這一系列難題,錢某某第一個想到的是辦理他專案的檢察官,於是他獄中給昆明市人民檢察院趙明副檢察長寫了長達5000餘字的求助信。
不能「辦了案子、垮了廠子」。收到求助信後,昆明市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趙明副檢察長多方聯繫,找到某金融機構了解錢某某信用貸款的情況,多次與公司財務人員、金融機構會商,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為該企業解決了這9000萬信用貸款問題。同時,昆明檢察機關還積極協調監獄管理局在疫情期間為錢某某開通「綠色通道」,通過遠程視頻會辦理了包括法定代表人變更、公司股權代持、重要人事變動等公司事務。
在檢察機關的幫助下該公司平穩度了難關,恢復了昔日的生機與活力。把檢察工作由案內向案外延伸,檢察機關的積極行動,既救活了一個當地知名的民營企業,更保住了300多人的飯碗。
不訴後 這家企業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
昆明市某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何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案被移送富民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此時,在取保候審期間的何某很多行為都受到了限制,公司的經驗活動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一個原本蒸蒸日上的民營企業面臨發展危機。
如何在確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救活這個企業,檢察機關迅速行動。一方面組織骨幹力量,認真調閱卷宗、核查案情。調查中發現:何某某案發後及時報警、自願認罪認罰、在被害人對事故負有次要責任的情況下,積極主動承擔了33萬餘元的民事賠償,雙方已達成諒解。另一方面承辦檢察官多次到縣政協和企業所在工業園區了解情況。經了解,這家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產值過億的民營企業,有109名員工,是該縣的納稅大戶之一,企業經營正規有序,何某某本人也一向知法守法。基於此,2018年12月,富民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何某做出不起訴決定。
何某某放下了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企業生產經營,2019年企業銷售額逆勢增長20%,實際增長40%,繳納利稅300餘萬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何某某帶領員工,不眠不休,連續奮戰在生產一線,積極捐贈防疫物資,並承擔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消毒劑生產任務,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
打掉保護傘 卸下非法債
2012年,原某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王某某利用擔任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的職務便利,在審理何某某訴李某某等人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過程中,違背事實枉法裁判,致使李某某背上三百餘萬元債務。李某某企業因無力償還非法債務長期停產、瀕臨破產。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2019年,昆明市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對王某某涉嫌枉法裁判案開展調查。
辦案人員實地走訪了受害企業,察看停工停業的廠房,詳細了解企業的司法需求,證實了王某某放縱何某某等人利用「套路貸」等非法形式,肆意侵害被害人李某某及其企業的利益的事實。
檢察機關依法建議法院對涉及李某某相關民事案件進行再審,最終法院撤銷了何某某訴李某某系列案件的民事裁判,為李某某及其企業卸掉了三百餘萬元的非法債務。
何某某利用「套路貸」等非法形式肆意侵害他人企業利益,依法被認定為惡勢力。涉案法官王某某被認定為惡勢力保護傘,最終因民事枉法裁判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
該案成功打掉了保護傘,為當地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規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雲南創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與劉某某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經法院調解確認返還劉某某購房定金110000元。後劉某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以「偽造證據,妨礙、抗拒執行」將創利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此後,法院才向創利公司送達執行通知書,創利公司當即履行了還款義務。創利公司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信息在網際網路廣泛傳播,嚴重影響了企業形象,導致多筆交易未能正常進行。創利公司向西山區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
檢察機關查明,法院未依法送達執行通知書即將創利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違反法律規定,且「偽造證據,妨礙、抗拒執行」的失信情形缺乏證據證實。檢察機關遂向法院發出檢察建議,法院採納了檢察建議,裁定作全案屏蔽處理,積極採取補救措施消除對創利公司的不良影響。
民事檢察監督規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保證執行程序的公正性。本案中,作為昆明市本土民營企業的創利公司現有職工數十人,法院未經送達執行通知即將該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違反法律規定,檢察機關通過對執行不規範行為進行監督,以維護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優化營商環境。
及時發布 「涉疫徵收徵用相關法律問題解答」支持服務民營經濟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昆明市兩級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行政檢察職能,在積極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依法積極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昆明市院第七檢察部結合行政檢察工作實際,在今年2月及時出臺《關於充分發揮行政檢察職能依法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辦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政檢察業務工作,自覺服從服務於疫情防控大局,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今年3月,按照高檢院第七檢察廳關於加強涉疫行政爭議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的部署要求,昆明市院在省院的指導下,聚焦涉疫徵收徵用問題,成立由昆明市院第七檢察部及五個主城區院行政檢察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通過與當地衛健部門、文體旅遊部門、疫情防控指揮部等部門的對接和溝通,在對昆明五個主城區34家民營企業及酒店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對外發布了「涉疫徵收徵用相關法律問題解答」,為疫情防控期間及疫情結束後涉疫徵收徵用相關主體依法、合理解決可能存在的行政爭議,民營企業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提供法律服務,助力民營經濟安心、良性、持續發展。該調研報告,獲得雲南法學會的關注並被刊登於《雲南法學》季刊2020年第三期,在雲南法學會主辦的第二屆「巔峰法治論壇」徵文中獲得一等獎。
雲南網記者 熊明